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三峡》《记承天寺夜游》艺术比较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三峡》《记承天寺夜游》艺术比较谈

  陈剑峰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是苏轼在1083年(元丰六年)贬官到黄州(今湖北黄冈)的第四年写成。当时他身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虚衔,实际上是以罪人的身份被安置在黄州。

  《三峡》一文是郦道元为《水经》中《江水》中的“(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的一条注,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

  我们不妨把这篇短小精悍而富有诗情画意的游记和郦道元的《三峡》相比较,可以看出两种观赏景物的态度,不同的写作方法,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

  游记描写山水景物,跟山水画相通。中国的山水分为南北两宗:北宗推李思训的着色山水,南宗推王维的水墨山水,构成了两种观赏态度,两种画法,两种风格。北宗画讲究着色,注重山水景物的色彩,观察要求全面细致。南宗画用水墨,不着色,当然墨分浓淡,但这种色彩不同于山水景物的本来色彩,略同于光线的明暗,事物的远近向背。不仅这样,南宗画不要求较全面细致地描绘山川景物,可以选择对作家最有兴趣的一部分进行描绘,或者说选择最富有诗意的一部分来画,因此南宗山水富有诗情。

  郦道元的《三峡》像北宗画,对山水景物作了细致刻画,俯察仰视,移步换景;静态动态,尽出笔端;四季山水,各具特色。品读之后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苏轼的这篇游记则像南宗画,他不对景物作较全面的描绘,也没有写出景物的色彩,只写了他对景物最感兴趣的部分,写出了诗情画意。

  我们就拿文中写春冬之时三峡情景的一层来欣赏。“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清容峻茂,良多趣味。”作者写春冬之时,水退潭清,风景秀丽。先写俯视江中所见,“湍”是动态,“潭”为静境。以“素”饰湍,水如白练,明净轻快。深水为潭,以“绿”饰潭,益见深沉宁静。水中有影,则水平如镜,倒影入潭,更觉风光漪丽。下文即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以“绝”状山,以“怪”写柏,道出了当地的自然特征。山泉瀑布冲荡在绝巘怪柏之间,这里的水又异于峡中汹涌奔腾的水,而是自空而降、飘忽而下的水,加上背景一衬,则更为神奇。山静、泉飞、柏怪、水奇,静中有动,声色纷沓,山水相配,构成了一幅挺拔超脱的图画,这和“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又大为异趣。最后作者总括:水清、木荣、山峻、草茂,实在富有情趣。以极其精炼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并且各具特色,由景境道出了心境。总之,作者对三峡山水景物作了较为全面的描绘,有些像北宗画。这样写,就要对春冬之时的三峡作较全面的观察,文章是写实的。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的写法不是这样。他既不写承天寺,也不写承天寺的中庭,也不写承天寺的中庭中的景物,只写他最感兴趣的感觉。他不写月光下照,只用一个比喻“如积水空明”写他对月色的感觉。他不写竹柏影,用一个比喻“水中藻荇交横”写他对竹柏影的感觉,再加点明“盖竹柏影也”。所谓“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不是实写,是写出他着上感情色彩的感觉,所以像南宗的写意画,和郦道元的《三峡》的山水游记很不同。该文的最后写“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几句也富有诗意,写出了两人的闲适心情,更衬托出环境的幽静。全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此情此景下的特殊心情:他悠闲惬意、自适其适、自乐其乐,表面乐观旷达,但内心隐含着官途失意的惆怅、悲凉之意。字里行间透露出在贬谪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这也显现出他同郦道元的心境不同。郦道元写《水经注》前后身居荆州刺史、河南尹等显贵官职,加之他家境优越,生性喜欢秀丽山水,且足迹广涉,自然山水宽广,自我眼界开阔,所以他笔下的山水描绘细腻、逼真,常能显出壮丽风貌和勃勃生机。

  《三峡》、《记承天寺夜游》两篇山水游记极像南北两宗的山水画,一重写实,一重画意,模山范水,各尽其妙。

  (陈剑峰,江苏省南通一中)

  出自: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 2006年2期

 
 
 
前五篇文章

《莆田县志》古塔

《平潭县志》摩崖石刻

《平潭县志》佛教

《闽侯县志》石刻 造像

《闽都记》闽清胜迹

 

后五篇文章

《乌石山志》祠庙

《乌石山志》石 刻唐、后 唐、后 晋、后 周、宋、元、

《乌石山志》寺观

云居寺雷音洞千佛柱考

云居寺的元代铜火铳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