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寻访天国山石刻造像记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寻访天国山石刻造像记

  □张剑

  在去年一个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和摄影师王波走访了青城天国山所在的两河乡。两河乡是都江堰市石刻摩岩造像最经典,也最集中的地方。在向导带领下,我们找到錾佛岩造像、杨国桢墓组雕和三佛洞造像所在地。我们去的第一站是錾佛岩。据县志记载,此岩是“明代”造像。山岩不高且峭立如屏,是一个摩崖造像的好地方。我们在荆蔓乱石中从西向东找遍了岩子,却连一点造像的痕迹也没有发现,中年向导也是从没来过,只是小时候听祖辈们谈起。难道是找错了位置,或早已荡然无存?在我颓丧迷惑正准备离开时,一辆乡村摩托车奔驰而来,向导拦截询问,热情朴实的小伙子把我们带到了近在眼前,却倾覆于庄稼地的摩岩造像处。听小伙子说十年前造像岩就崩塌了,整块岩子碎裂成数块倾覆了下来。在庄稼地的隐蔽下,的确很难发现这入口处不足一米的缝隙。好在倾覆后造像岩局部被保存下来。在不足二三平方米的孔穴里,连人都站不直。近晌午,一抹阳光透进来,摄影师王波好不容易支撑起三角架拍摄了下来。仅存的两三尊造像,或残头、或残足、或风蚀严重,但仍不失昔日风采。这是一组前蜀时期的造像,佛像属典型的五代和北宋早期风格,特别是依然完好保存每幅不足10平方厘米的伎乐浅浮雕(一完好、一残)与成都永陵伎乐浮雕造型如出一辙,更能说明造像的年代。离开时最感担忧的是:如果錾佛岩造像不加保护,加之孔穴内积水与潮湿,用不了几年功夫还将面目全非。如果那样,真是太可惜、太遗憾了!在清初杨国桢侯爷墓组雕前,这种担忧仍不断袭来。一对墓前石翁仲残高约1.8米,缺头,一立一卧在满坡枯枝黄叶间,各一对精工雕刻的石羊、石狗、石马、石狮,或支立,或倾卧,缺乏保护措施。这一组雕中,特别是仿明制石翁仲,青石坚润、造型准确、雕刻十分精美。这不仅在成都地区,就是放在中国雕塑史上来考察,也应该属清代早期十分难得的雕塑精品。午后,我们再从乡政府出发,步行赶往天国山最有名的唐代三佛造像龛。造像在大庵岗半山石梁子上,因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政府采取了防雨等保护措施。一窟三龛造像均属晚唐时的佛教密宗造像。尤其第二龛阿弥陀三尊造像极富审美价值,在刻绘山岳河流为背景、莲花紫竹为装饰的造型中,佛像和菩萨像极为端庄典雅,古韵盎然。无论造型的比例、结构,造像的精美,刀法的娴熟都令人叹为观止。第一龛释迦牟尼佛和侍立左右的阿难、迦叶尊者造像也保护较好。第三龛下有积水,潮湿、长满青苔,风蚀特别严重。两河乡境内是都江堰市石刻造像最集中的地方,也是都江堰市文化积淀较为厚重的乡镇,保护好这些石刻造像免遭人为或自然的风蚀水漫,应该说是我们对子孙后代的一种责任。这里曾经出土过道教古铜印,五代张天师石雕头像(有人断代为隋,似误)等,以红梅村、味江边的乡村休闲度假也开始起步,祝愿那里的石刻造像与山清水秀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与青睐。

 
 
 
前五篇文章

杨岐访禅:嵯峨深山藏古寺

杨岐山、杨岐寺与文廷式墓

已经消失的禅寺——巢湖定林慈氏寺

银川玉皇阁历史文明的贡献价值

雨下在各莫寺的佛塔上

 

后五篇文章

修定寺塔“七政宝”砖雕图案探源

兴城历史上的宗教文化建筑

新疆石窟艺术

小论关于古代佛教寺院教育对宋代书院教学的影响

香光寺和姚广孝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