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黄州青云塔的建筑特色分析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黄州青云塔的建筑特色分析

  邓蕴奇

  摘 要:主要介绍位于湖北黄州钵盂峰上的一座明代古塔,通过对该塔的遗存现状、形制构造以及建筑艺术的分析描述反映其鲜明的建筑特色。

  关键词:青云塔;形制;结构;用途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084-02

  青云塔是历史文化名城——黄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2007年湖北省文化厅古建筑保护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青云塔进行了实地勘察测绘,笔者参与其中,因此对该塔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青云塔为楼阁式石塔,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该塔造型优美、结构特色鲜明,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是劳动人民辛勤智慧的结晶,实为不可多得的中国古塔遗存。具有很珍贵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1 青云塔的基本概况

  青云塔又名文峰塔,安国寺塔,南塔俗称宝塔,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市区西南,西湖一路安国寺内钵盂峰上,西南濒长江,东临泖湖,北对安国寺大殿。该塔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由黄州籍郡丞李时芳、别驾黄士元捐资、集资修建。

  青云塔自建成以来曾历经数次劫难,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塔上五层倒塌。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倒塌200余年的青云塔得以重建,塔高十二丈八尺,即今日之黄州青云塔。清光绪三年(1877年),塔顶因雷震倾圯,光绪五年(1879年)知府英启劝捐,再次修复青云塔。

  青云塔通体由长方形青灰色块石砌筑而成,块石重者300公斤以上,轻者100公斤左右,七级浮屠,四面八方;分别由塔基、塔身、塔室、塔顶四部分组成。

  塔基——青云塔塔基平面呈八边形,沿塔体根部出沿1米,高度0.79米,基座边长43米,石材砌筑。塔基各面边缘遗留有方形小孔,0.24米×0.14米至0.26米×0.16米不等,共24孔,部分石孔内残存断裂石榫头,由此可推断,塔基边缘原有石望柱及栏杆(图1)。

  塔身——青云塔塔身全为石材砌筑,塔共七层,层层出檐,每层八个檐角上遗留有铃铛吊环。塔体通高39.8米,塔身第一层最高,以上各层逐层递减,平面呈八角形。青云塔共有塔门56个,均按八卦方位设置,门又有虚实之分,能通者为“实门”,计16个;有门框而不能通者为“虚门”,计40个。塔身第一层外部八方门楣上分别嵌有阴文楷书“乾门、坤门、坎门、离门、震门、艮门、巽门、兑门”石匾。该塔第一层西北实门(乾门)为青云塔正门,门楣嵌有楷书阴刻“全楚文峰”石匾,西南面之坤门也是进入塔室的实门。东面之巽门是第一层通向上层的塔门,正对门处石壁上刻有“青云直上”四字。

  塔室——青云塔为双层套筒式结构,内环为塔心室,室中心各有一园形孔洞贯通(图2),拱券顶,外环为厚壁,设弧状旋转式楼梯而上。塔内共有石阶138级,由一层东面之巽门进入左转,抬级而上,凡石阶28级,即登上塔之第二层,此层有两个门,开于兑、艮。再上石阶25级,即登上塔之第三层,此层两个实门,开于离、坎。再上28级石阶,入塔之第四层,塔之三层与四层石阶通道的侧壁门有一窗用于采光,第四层有两个实门,开于巽、震。由四层至第五层有石阶21级,第五层仅一实门,开于乾,门楣上刻有“笔补造化”四字石匾,字体楷书,刚劲有力。此层进口之正面有一石龛,龛内绘“多宝如来”坐像,龛上刻双风,两侧门柱书“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对联。第五层至第六层为20级。第六层三个实门,开于离、震、坎。第六层至顶层(第七层)为16级,顶层三个实门,开于乾、坤、艮,各门立有二尺高之青色石板为门槛,以防失足。

  塔顶——青云塔塔顶采用条石砌筑八角攒尖顶,上承宝珠式石塔刹三节。根有关史料记载,青云塔塔刹原为五节宝珠式,后因遭受雷击,导致上两节塔刹缺失(图3)。

  2 青云塔的建筑特色

  青云塔整体建筑风格挺秀简洁,大气庄严,既具有标志性,又蕴涵祈祷性和象征性;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

  2.1 青云塔的形制特色

  青云塔属楼阁式石塔,楼阁式塔是印度佛教建筑窣堵坡和中国的传统建筑楼阁相结合的产物,印度古塔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的传统习惯,满足人们对多层楼阁通天的寄托,逐渐形成了以楼阁形式作为礼佛的纪念性建筑物,可供奉佛像,并可供僧人等登临之用。关于石塔,据《魏书》第114卷中的《释老志》记载,早在北魏中期开凿的一些石窟里,就出现了石工艺人们模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塔刻制的石塔。据现场勘察,青云塔用料以黄冈本地所产的青、白石料砌造,块石层层收分,整体呈棱锥状,结构紧凑,浑然一体(图4);塔身层层出檐,出檐依石材设计较短促,为三层石出檐,一层平出,二、三层呈枭线叠涩,每条戗脊头上都有石雕象鼻式脊饰;塔顶设宝珠式塔刹,建筑整体造型既轻快秀丽又不失刚劲雄伟,继承了宋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南方地区楼阁式石塔的建筑特点,极具特色。

  2.2 青云塔的结构特色

  青云塔塔身为“壁内折上式结构”, 八角形双层套筒式,内为无梁殿式八角形藻井塔心室,外环为厚壁,设弧状旋转式楼梯而上。以塔的壁体、楼层、塔梯三部分结合成为一体,塔体重量由外壁层层传导至塔基,这种做法可以增加塔内空间,使塔室更加宽敞。由于它将塔梯藏于塔的外壁之中,所以省去塔梯所占的空间位置,使塔室面积增大,同时也使塔体不易遭到破坏,多了横向拉力,增加了坚固性,其结构原理类似于现代建筑的筒中筒结构,具有很强抗侧刚度。这种“壁内折上式结构”石质古塔所存的实例较为稀少,是研究长江流域塔式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图4)。

  2.3 青云塔的风水理念

  青云塔又名文峰塔,所在地为佛教寺院安国寺,既为佛教附属建筑之一,又是依据风水学说理念所建的地方标志性建筑,有振兴文风之意。明清时期讲究科举考试和风水学说,各地出现了大量的风水塔。风水塔式“三教合一”的思想产物,其特点是融儒、佛、道三教特色于一塔,塔本为佛教建筑,却为儒家的振兴文风所用,与道家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相结合 。清林牧《阳宅会集》中明确记载:“凡都省府州乡村,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甲、巽、丙、丁四字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峰塔,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于山上立文笔,或于平地建高截,或为文笔峰”,充分体验了古时人们对兴文风的美好愿望,以及文风塔修建的风水理念。

  青云塔各层各面开设实门与虚门,又以八角辟门营造方法并明确标明八卦方位附以各面。从西北面的乾门(正门)逆时针方向数,分别为乾门、兑门、坤门、离门、巽门、震门、艮门、坎门。以八卦卦象之意,按上述顺序则分别代表了天、泽、地、火、风、雷、山、水八种自然现象。在八卦中,乾和坤即天和地是最重要的两卦,被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所以青云塔的第一层八个门只有乾门和坤门才是“实门”,才能进入第一层塔内,而且是以代表天的乾门为正门,这是严格按照八卦的理论建造的。而一层第三个“实门”为专供登塔而上的巽门。按八卦顺序,第三卦应为震,可是由于“震”代表雷,出于忌讳这个对塔来说很不吉利的名字,所以顺延第四卦“巽”为第三个“实门”的名字。“巽”代表风,一方面避开了雷,另一方面又应了内壁上所刻的“青云直上”四字,有乘风直上青云之意。加上塔身内室中心由下至上“通天孔”的设置等,其虚实、方位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的道教有关,阴阳风水学说蕴涵其中,也是研究明清时期宗教建筑与风水建筑结合的重要历史遗存。

  结语 :2008年黄州有关部门根据湖北省文物局审批同意的《黄州青云塔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对青云塔进行了全面维修,使青云塔的文物价值、历史信息得以延续,笔者在欣喜之余,记下了这段文字,目的在于让人们了解青云塔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华铛著.中国古塔造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前五篇文章

丽江之寺

灵永寺怀古

刘萨诃与圣容寺

龙门奉先寺石窟造像

罗汉寺揭秘

 

后五篇文章

皇寺散记

后寺寻踪

贺龙与噶丹松赞林寺

何首乌与螺髻寺

定州开元寺塔宋代壁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