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福州鼓山涌泉寺与基隆月眉山灵泉寺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福州鼓山涌泉寺与基隆月眉山灵泉寺派

  ——福州鼓山涌泉寺与台湾法脉关系研究之一

  -- 何绵山 --

  基隆月眉山灵泉寺是台湾日据时期的五大法派之一,《灵泉禅寺开建沿革简史》对灵泉寺的创建有过记载:“一、本寺开山创建于清光绪廿六年(西元一九00年)顷,距今已历百年星霜的历史性禅寺。寺址座落在基隆市东郊山内信义区智诚里十邻六和路一号。寺基境内所有权土地计有二十余公顷,惟多属林、旱、山涧地段。二、本寺创建之开山祖,系福建鼓山涌泉寺景峰禅师门下善智、善慧二位大师。其法源统系为承自禅宗临济法脉第五十三世下:‘常(善)、演(德)、宽(普)、宏(修)、惟(绍)、传(真)、法(觉)、印(胄)......’已历六代以下,现任住持为上宏下法,字修严,别号晴虚老法师。本寺创建之原型,系四合院式之建构,前殿为奉祀弥勒菩萨,两侧配祀四大天王;后殿为正殿,供奉本尊释迦文佛。东厢为库寮、斋堂,西厢为客堂、禅堂等。皆为砖、瓦、木材及部份石材构筑,古型朴素建筑之丛林禅刹。早期建筑,贡献最大的护法檀越善士就是:林来发、江忠良、许松英、辜显荣、颜云年、林天赐、许梓桑等诸大绅士,共襄协赞兴建。四、本寺内祀释迦文佛、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诸大菩萨、十六罗汉尊者,以及四天王、韦驮、伽蓝等圣像,皆为昔日福建名匠林起凤师所雕塑。另具有纪念性之文物,如民国三年自印度迎请回的佛陀舍利子,及缅甸汉白玉佛五尊,开山善慧禅师铜像,及日本昭和年间《新修训点大藏经》一部,大陆名山寺志古版经书等。五、本寺自开山建寺以来,即特著重佛化文教事业。如于民国六年顷,善慧大师即主导创办‘台湾佛教中学’(今泰北高级中学前身);1、自民前二年以来,历次开坛传授四众戒或二众戒会;2、开建禅堂。倡导禅修法门;3、主办佛学禅林、佛教学院。其于佛法宗要的戒、定、慧之三学并举,以开宝岛佛化文教风气之先,弘佛教正法淑世善群之旨,堪称为北台佛教首刹。”(1)

  以上记载对灵泉寺的创建作了简要的介绍,需要补充的和强调的是:(一)灵泉寺的创建与福州鼓山涌泉寺关系极为密切。第一,灵泉寺的创建者都在鼓山涌泉寺受过戒,同属鼓山法脉。善智法师俗名胡阿红,台湾基隆市草店尾人,1891年赴鼓山涌泉寺出家并受戒,后驻锡鼓山三年。1898年善智法师和同参妙密法师来台弘法,原籍福建汀州永定县的善慧法师前来亲近,共同参禅读经。1901年,妙密法师示寂。1902年,福州鼓山涌泉寺住持妙莲法师开戒于本寺,善慧随善智前往鼓山受戒。善慧祝发于鼓山景峰法师,与善智同为师兄弟,受具足戒,嗣法于鼓山志泉法师。善慧法师于鼓山驻锡近五个月后,于同年秋与善智法师一同返回台湾,即开始建寺的准备工作。后由林来发居士献出自家茶园之地,建寺工作遂顺利开展。1906年9月,善智法师在新落成不久的大雄宝殿诵经,因突感不适而示寂。善慧法师接过建寺重担继续操劳,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9月佛殿才告竣,至民国七年(1918年)才全部完工。第二,仿福州鼓山祖庭规制建寺。建寺之初,善智法师与善慧法师就想“仿鼓山祖庭建寺”,(2)所以一切建构皆按涌泉寺设计,有山门、前殿、后殿,东厢、西厢等。第三,所奉祀的各种佛教雕塑皆来自福建名匠师的杰作。第四,管理系统亦参考祖庭体系。虽然日后受日本佛教影响,但从其三十年代职员管理系统仍可看到祖庭体系在灵泉寺的遗留,如其管理系统分为五个一级管理部门,即:总务部(方丈)、庶务部、教仪部、农林部、人事部。其二级系统,总务部(方丈)包括:侍炉、衣钵、住职、侍局、侍者,庶务部包括财政系、庶务系,教仪部包括: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维那、悦众、清众,农林部包括:部长、监督,人事部包括:纪律系、接待系。其三级系统,财政系包括:当家(监院)、副寺、书记,庶务系包括:库司、炊事,纪律系包括:知客(知众)、纠察,接待系包括:知宾(客情)、照客、知随。其四级系统,库司包括:库头、二库、三库、杂务,炊事包括:典座、饭头、行堂。日本人增田福太郎于1929年5月考察了灵泉寺后,在《南岛寺庙探访记》中指出,灵泉寺表面上虽与日本内地有所联系,但是佛寺的组织到建筑外观都是台湾传统形式,因此可以称它为纯粹的台湾佛教寺院。他指的这种“纯粹的台湾佛教寺院”,是指没有受到日式佛教熏习的寺院。(二)当时成为台湾最有影响的佛教寺院之一。第一,其传戒活动规模大、次数多(详见下文)。第二,徒子徒孙中出现了许多台湾著名僧侣。如灵泉寺住持德馨法师、德融法师,台中佛教会馆德林法师,花莲东净寺普信法师,台南法华寺善昌法师等。第三,所属寺庙多。台湾光复前后,灵泉寺所属寺庙、斋堂、布教所共有三十余处,信徒共四千余名。灵泉寺自创建后在台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灵泉寺志草稿》载,月眉山派分灯寺院有四十七所,基隆区的有:宝明寺、金山院、仙洞岩、净因寺、佛教居士林、极乐寺、菩提寺、楞严寺、莲法寺、佛教图书馆、大佛院。台北市区的有:宝藏寺、启明寺、报恩堂、净莲院、佛教居士林、妙光寺、涌莲寺、灵法寺、菩提讲堂。台北县区的有:金山寺、静修院、金山堂、光明寺、金明堂、善德寺。台中地区的有:灵山寺、慎斋堂、佛教会馆、灵山分寺。彰化区的有:善德堂。嘉义区的有:圆光寺、义德寺。台南区的有:法华寺。高雄区的有:禅法寺、兴隆寺。屏东区的有:观音院。宜兰地区的有:东净寺、化导寺、祥德寺。台东区的有:海山寺、东禅寺、新灵寺。(3)

  关于善慧法师,《灵泉禅寺开建沿革简史》中载有《善慧禅祖上人传略》:“本寺开山禅祖善慧大师,法名常觉,别号露堂,俗姓江,名清俊。基隆市人;祖籍福建汀州永定县。生于清光绪七年(西元一八八一年)二月九日。自幼聪慧,夙禀善根,髫龄即喜摘花供佛,举止异于常童;九岁入学书院,受业国学。品学俱优,十六岁即随母皈佛茹素,年方弱冠,即慧悟不群。于光绪二十五年,欣遇福建鼓山涌泉寺来台高僧妙密、善智二禅师,从其受学佛经,潜心研究教理,参禅悟道,因而慧业日进。光绪二十八年,大师二十二岁,由善智禅师引导至鼓山,礼乃师景峰长老出家,并晋受具戒。嗣即返台,弘开法化,与善智禅师同时受人誉称为台疆二甘露门。并承智师心愿为‘安僧弘法,须建伽蓝’,觅地基隆市东北郊月眉山麓,发起创建灵泉禅寺,后经二次增建,历时十载,为台湾有丛林禅刹规模之肇始也。民国元年(西元一九一二年),大师三十二岁。师为学人研究教理之便,专程前往日本,向‘文部省’请回一部《新修训点大藏经》,次年又偕徒德融远渡重洋至印度,参礼佛迹;并历游大陆、缅甸等各地丛林名刹巡礼或弘法,到处法缘甚盛,民国六年,更应台南士绅之礼请,重兴法华寺及弥陀寺。民国十三年,受鼓山涌泉寺之聘,主持开坛传戒,次年又应怡山长庆寺传授四众戒会;民国二十三年游化南洋时,尝应槟城本忠和尚等请为极乐寺及双庆寺住持。民国二十四年,又兼新加坡普觉寺住持,化雨普被侨胞。中日战争时期,大师为沟通中、日佛教关系,游化上海,被推举为杭州佛教会会长,可见其法缘之殊胜。大师一生尤致力于佛教文化、教育。自民国初年起,即就本寺常开短期学院,引导佛教青年僧众研习佛学,期以养成布教人才。嗣于民国六年,大师为筹谋兴办一所具备教育规模之佛教学校,以达长期培育人才之宏愿,因而经由与日本曹洞宗台北别院长大石坚童禅师之协助,于台北市创立‘台湾佛教中学林’,即今‘泰北中学’之前身也,当时虽以‘佛教曹洞宗’名义申请设立,然大师实为发起之创办人,且自任首届学监,继之被推举为校长,任期达十二年。概见大师为教育青年之热心,而泰校乃为本省开台以来,佛教教育发韧之第一所学府也。大师生具福慧庄严,雍容温厚,善说法要,平生本其菩萨心怀,到处随缘接众教化,席不暇暖。直至民国卅四年八月,四众方庆本省光复,大师为团结教界,正积极进行筹组‘台湾佛教总会’,方始筹备就绪,未及召开成立大会,而大师忽于十一月杪卧疾,延至十二月十一日下午二时而溘然示寂,世寿六十有五,僧戒腊四十六夏。大师毕生为弘法利众,劳瘁以终!其慈悲愿行,迄今犹为世人所共仰。”(4)

  善慧法师在日据时期与本圆法师、觉力法师被称为台湾佛教界的“三杰”,他不仅创建灵泉寺,因其出自鼓山法脉的因缘,他始终和祖庭和祖国大陆保持密切的联系,具体如:

  (一)返回祖庭参加法务活动。主要是参加传戒。如1915年至1916年间,善慧法师先后应福州鼓山涌泉寺之邀,到涌泉寺开坛设戒,受戒及皈依的弟子极多。1924年,善慧法师应福州鼓山振光法师之邀,与觉力法师、德馨法师带台湾出家众58人(其中比丘8人,比丘尼50人),赴福州鼓山涌泉寺受戒,据《敕赐鼓山涌泉禅寺同戒录》(1924年)载,这次传戒担任三师的为:“传戒大和尚:古智字善慧,台湾基隆郡人,得戒本山妙莲老和尚。羯磨阿阇黎:复愿字觉力,福建惠安县人,得戒本山本忠老和尚。教授阿阇黎:演扬字德馨,台湾基隆郡人,得戒本山妙莲老和尚。”善慧法师在鼓山的活动至今还可留有遗迹,如今日福州鼓山十八景的达摩洞附近,有一块摩崖石刻,高2.23米,宽1.4米,上刻“无孔铁锤”四个魏碑体大字,上款为:“善慧和尚出家三十年纪念,民国癸酉年,桂阳夏口口口口。”下款为:“本派代表台南法华寺主持善昌、基隆灵泉寺主持德馨同敬泐。”“本派”即指“月眉山派”,善昌、德馨二法师皆为在鼓山受过戒的“月眉山派”主将,可能是“民国癸酉年”(1933年)在鼓山一次纪念活动后所记。(5)

  (二)赴祖国大陆参访弘法。一是游历。如善慧法师1912年4月,即赴祖国大陆游历寺院名胜,如浙江天童寺、普陀山及上海、杭州等地,以广结法缘。二是演讲。如1924年10月13日,善慧法师应邀在福州于山大士殿演讲佛法,受到各界欢迎,于山道上听讲者络绎不绝。三是任职。如1937年在上海担任上海佛教会会长,时圆瑛法师以支持重庆国民政府的罪名,为日寇宪兵队逮捕,善慧法师以极大的力量进行营救。

  (三)频繁邀请祖国大陆僧人来台弘法或传授戒会。善慧法师在祖国大陆参访游历时与许多高僧结下善缘,因此常邀请这些高僧来台弘法或传授戒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如于1917年邀请现代中国佛教改革主帅太虚法师来台。当时灵泉寺因庆祝新建的三塔(即开山堂、报恩堂、普同塔)落成,举行大型水陆法会,善慧法师为此礼请太虚法师来台主持法会,同行的还有宁波七塔寺前住持岐法师及其徒灵意法师。一行于10月19日即抵灵泉寺,太虚法师至10月28日开始主持法会,为期七天,每日所修法事皆按大陆传统,具体内容如:1、迎圣讽经,2、秋季祭典,3、石塔开幕,4、祝釐万岁,5、祠堂回向,6、设放水灯,7、大施饿鬼,8、追荐国殇。法会期间,太虚法师还作了《真常之人生》、《佛法两大要素》等演讲,均由善慧法师亲自担任闽南语翻译。11月5日法会圆满结束后,善慧法师陪同太虚法师游化嘉义义德佛堂、彰化昙华佛堂、鹿港、台中慎斋堂、柑子井善德佛堂等地,并请太虚法师在昙华佛堂演讲。适逢台中正举办台中展览会,太虚法师受邀向前来参观者作了两个晚上的演讲,太虚法师还应邀到台中望族林献堂家中说法,一切圆满结束。对太虚法师在台湾的弘法活动,当时《台湾日日新报》多有刊载,在台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善慧法师邀请大陆有代表性的僧人来台弘法的还如:1909年第一次传在家二众戒时,邀请鼓山涌泉寺圣恩法师来台教导丛林行事法节仪式及佛事道场唱诵。1912年邀请闽南高僧会泉法师来台主持“爱国佛教讲习会”,善慧法师亲自担任闽南语翻译。1915年邀请福州鼓山涌泉寺性进法师来台为灵泉寺信众讲解丛林清规。1923年10月邀请圆瑛法师和鼓山涌泉寺副住持圣恩法师一起来台参加了10月22日至28日的灵泉寺在家授戒法会,并请圆瑛法师在台弘法讲经,直到1924年2月底返回闽南。

  (四)资助祖国大陆培养佛教人才。如1922年,欧阳竟无居士创办“支那内学院”,1925年扩充为“法相大学”,善慧法师每年资助三百元大洋,用以造就祖国佛教弘法人才。

  善慧法师在台湾多次传戒,灵泉寺先后七次传戒,在台湾佛教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一次为1909年9月23日传在家二众戒,来山求戒者三十余人,为台湾传戒的发端。第二次为1915年春,舍利殿完成后,再为在家二众举办传戒。第三次为1920年,为庆祝开由堂落成,再行传授二众戒会。第四次为1926年,阴历4月4日至8日,举办灵泉寺20周年纪年授戒会。第五次为1932年阴历3月14日至19日,开授三皈五戒法会。第六次为1940年,适逢善慧法师六十花甲,开四众戒堂。第七次为1942年,为第二代住持德馨法师开四众戒堂。担任这些传戒活动的戒师都为台湾本土的知名法师,如第六次传戒时,有比丘16位,比丘尼41位,担任戒堂的戒师如:“传戒大和尚:常觉字善慧,曹洞宗灵泉寺开山。羯磨阿阇黎:即体字本圆,观音山凌云寺住持。教授阿阇黎:演扬字德馨,曹洞宗宝藏寺住持。尊证阿阇黎:常盛字善昌,曹洞宗法华寺住持。尊证阿阇黎:字觉净,西云岩住持。尊证阿阇黎:字雪凝,曹洞宗涌光堂住持。尊证阿阇黎:演满字德林,曹洞宗中禅寺住持。尊证阿阇黎:宽悟字普觉,曹洞宗兴隆寺住持。尊证阿阇黎:宽怀字普提,曹洞宗灵泉寺监院。”当时中日开战,从内地邀请法师来台多有不便。但从以上戒师身份,可知晓担任戒师的这些法师,不仅当时皆为弘法一方的重要寺院住持,且基本为福州鼓山涌泉寺法脉。

  善慧法师热心办教育,并注意通过聘任福建及祖国大陆的法师来解决师资。其办学种类如:(一)创办月眉山灵泉寺佛学院。据《台湾日日新报》1923年5月19日《设佛教专门学院》、1924年11月14日《佛学院开院式》、1925年1月13日《佛教振新之气象》、1926年3月2日《灵泉寺刊月报》及《南瀛佛教》第二卷第六期(1924年12月23日)《基隆灵泉寺佛学院行开学式》等报刊所载,可知:创办缘由是因本岛僧侣本身对佛理不甚了解,难以引导众生;创办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布教人员;学制为一年毕业的甲科和三年毕业的乙科;生源为本寺比丘僧、优婆塞之生徒二十余人,及中南部佛教的僧人;学院院长为善慧法师,有汉学部、儒学部;师资从内地聘请高僧前来担任,有时临时请二、三个讲师;创办《灵泉月报月刊》,每月出版一次。开课后,内地的茂峰法师、普明法师、志圆法师等都曾来任教。(二)创办“爱国佛教讲习会”。据《台湾日日新报》1912年9月4、5、6日、10月1日所载,可知主办者为日本在台曹洞宗和月眉山灵泉寺;时间为1912年9月1日至25日;地点在灵泉寺;目的是为开启台湾僧人的知识;生源为来自台北、台中、台南、新竹、北港、中坜等地僧人三十多人,及少数在家人,讲课科目有佛经、汉文、佛教史、世界情势等;师资有本院住持善慧法师、从内地聘请的厦门虎溪寺住持会泉法师等。(三)创办曹洞宗讲习会。时间为1939年1月15日至7月15日;地点在灵泉寺;学习科目有国文、历史等普通科目,及禅寺史、修证义、坐禅仪、宝镜三昧、参同契、诸法式等专门科目;讲师人数六名;学生数三十四名(男二十八名,女六名)。(四)创办坐禅讲习会。据《台湾日日新报》1914年10月5日载,灵泉寺于1914年9月30日至10月27日举办讲习,由善慧法师等主讲,学生有三十余人。(五)创办灵泉寺的研究会。据《台湾日日新报》1922年8月1日载,灵泉寺特开佛教研究会于寺中,善慧法师讲《金刚经三经指南》、德融法师讲《布教方法》,并聘请名人演讲,使听众大悦。此外,善慧法师还参与了南瀛佛教会举办的讲习会演讲,如1921年7月在台北佛教中学林演讲,学生二十三人;1921年11月至12月在台南开元寺演讲,学生二十二人;1923年6月在台北圆山临济护国禅寺演讲,学生一十五人;1923年11月在板桥南瀛佛教会支部演讲,学生一十九人。“这些演讲及讲习会虽在日本教会及南瀛佛教会支持鼓吹下次第举行,确也打开本岛僧尼研求佛学之风气。”(6)

  善慧法师还对当时台湾佛教的现状发表了许多看法,以其在《南瀛佛教》第十卷第八期发表的《改革上之方法及其它问题》为例,可得知台湾当时佛教的现状和善慧法师试图改革许多独到的见解。首先,善慧法师提出了台湾佛教革新的必要。他认为:“盖闻我佛释迦牟尼世尊下山以来,四十九年,横说竖说,三百余会,上演下演,无非为吾人止恶修善,转迷开悟,离苦得乐,解粘去缚。而吾人不可一日离开佛教的生活。原来佛教之根本精神,不增不减,无新无旧。奈因佛教流传之中,受著时代思想之洗炼,人心之变化,难免有发现光辉,有时衰颓消沈。当今我台湾佛教之有革新的必要者,亦在于此。”善慧法师认为,佛教对开启人心作用巨大,人们不可一天离开佛教,佛教精神没有变,但时代和人心发生变化,所以必需变革。其次,善慧法师具体提出了三项改革措施。第一项:“先要养成适当有为之人才,最少二十人三十人亦无妨。人才养成以后,可以分配到全台各寺庙去为住持兼理宏扬布教传道。一要宣传正信,二要劝除不正当信仰,以期将来台湾佛教之大发展。”善慧法师突出强调了对培养人才的重要、宣传正信的必要,可见当时合格弘法人才的匮缺。第二项:“要增加设立南瀛佛教会支部。可经联络办理佛教事务,便于交通消息,共谋于佛教各种事业,以期南瀛佛教会之大大的发展,佛教会如能发展,则全岛佛教必定兴盛了。”善慧法师试图通过发展南瀛佛教会来推动台湾佛教的发展,可谓用心良苦。第三项:“要研究、要讨论、要整理、要改革更新之方面,必定还有甚多,譬如内地佛教与台湾佛教之联络如何,住职任免如何,僧侣布教师资格程度如何等等,都是将来必定有逢遇之机会,此请教界列位互相参考研究。”可看出善慧法师对台湾佛教界存在问题的把握,并彰显了其浓郁的“内地情结”。

  除了开山善智法师和善慧法师是受戒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外,灵泉寺还有许多法师前往鼓山涌泉寺受戒求法,有代表性的如:

  善昌法师(1884~1973),俗姓郭,台湾省台北县金山人,1884年生,曾入公立学校就学,后出家于基隆月眉山灵泉寺,1918年由善慧法师引导至鼓山涌泉寺,礼景峰法师为师,赐法名常盛(《校正星灯集》记为“常瑞”),受具足戒。与善慧法师为师兄弟。返台后,初任灵泉寺执事,后晋升为副住持。因善慧法师中兴台南法华寺之后远赴南洋弘法,善昌法师遂接任为住持,故鼓山石刻称善昌法师为“本派代表台南法华寺主持”,《校正星灯集》亦在其名下注名“住台南法华寺”。主持法华寺五十年,对法华寺贡献至伟。《校正星灯集》中录其名。

  德韫法师(?~1934),早年出家于基隆月眉山灵泉寺,礼善慧法师为师,后受戒于福州鼓山涌泉寺,1928年与弟子普明法师住持台东海山寺。《校正星灯集》中录其名。

  德馨法师(1882~1952),俗姓邱,名妈盛,台湾基隆市人(《校正星灯集》中称其为“台北邱氏”,基隆亦属台北。)1900年于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善智法师出家,同年与善智法师一同返回台湾。1906年于福州鼓山得戒于妙莲法师。1912年任基隆灵泉寺布教师,1930年任灵泉寺住持,对灵泉寺的发展多有贡献。此外,1919年重兴台北宝藏寺,1926年任台北宝藏寺住持,1932年任基隆宝明寺副住持,1935年任汐止静修院主任,1938年兼任士林启明堂管理。61岁圆寂于宝藏寺。《校正星灯集》中录其名。

  德融法师(1884~1971),俗姓沈,名乌番,台北汐止镇人(《校正星灯集》中称其为“月眉山灵泉寺台北沈氏”)。15岁(1898年)始入学日治初创的水返脚公学校,19岁时(1902年)得遇灵泉寺善慧法师,24岁时(1907年)于灵泉寺礼善慧法师出家,同年冬赴福州鼓山涌泉寺受具足戒,回台后协助善慧法师建设灵泉寺。1908年前往日本留学,初住大雄山最胜寺禅学堂参学,次年考进曹洞宗第一中学修业。1912年,善慧法师赴日考察佛教教育,得到德融法师协助通译,并获日本曹洞宗大本山特赠日本版《大藏经》一部归台湾。1912年辍学回台湾帮助寺务,任灵泉寺首座要职,兼日文教师。1916年协助善慧法师创设“台湾佛教中学林”,之后,以二十余年时间献身此佛教中学的教育事业。1940年,德融法师晋任灵泉寺住持。当时有人访问灵泉寺,对当时的情形有过清晰的描绘:“月眉山的灵泉寺虽说位在山上,但却属于基隆市的一部分,同时还是一个崭新的寺院。我见到住持沈德融先生,据他表示,早在数年前即已开始招收弟子,正殿的隔壁有一座高七、八尺的佛舍利塔,我照他的指示登塔观看,只见一个玻璃容器中有米粒大小灰色的舍利子三颗,据说是前住持邱德馨师父自印度迎回来的。我抵达时,前庭正忙着办理早在数年前圆寂之邱师父的事。”(7)1947年,德融法师为灵泉寺建立住持选举制后,于翌年辞去住持职。1948年当选为中国佛教会台湾省分会理事长,从此服务佛教会十多年。1953年再被推为灵泉寺住持。1955年,为追思乃师善慧法师圆寂十周年,特举办传授为期一个月的三坛大戒兼护国息灾祈安水陆大斋法会。1964年春,已八十岁高龄的德融法师召开大会改选住持,由其首席弟子普钦法师当选。1971年10月,示寂于金山善德寺。《校正星灯集》中录其名。

  德钦尼师(1888~1961),彰化鹿港人,1914年于台中慎斋堂研读儒学古文。1915年接掌台中雾峰青桐岩灵山寺。1935年赴福州鼓山求法。1937年依善慧法师出家,并受戒。曾任灵山寺住持。

  普钦法师(1894~1971),1911年出家于基隆月眉山灵泉寺德字辈法师座下,后赴福州鼓山涌泉寺受戒,并在宁波观宗寺追随圆瑛法师研究佛学。回台后到台东弘法,曾任法华寺、百善堂、新灵寺等住持。1952年与弟子宏锦尼师创建花莲化道寺。

  文印法师(1913~1975),俗姓何,为台中何惷第四公子。1930年投月眉山灵泉寺出家为沙弥,礼德玄法师为师。1934年赴福州鼓山涌泉寺受具足戒,并参访祖国大陆的古刹名山。曾与善慧法师驻锡上海,救济苦难。曾任灵泉寺第五代住持,基隆市佛教支会理事长。

  普弘法师(1924~1988),幼年随祖父学佛,蒙虚云法师开示,礼妙本法师为师,法名义靖。后随来自福州鼓山涌泉寺的修学法师学习藏经,赐名梵龄。1938年赴福州鼓山涌泉寺受戒,回台后礼德融法师为师,字探源,法号普弘。1940年赴驹泽大学学习,1947年返台,1958年重建禅海佛寺。

  ——————————

  注释:

  (1)(4)基隆市月眉山灵泉禅寺编:《灵泉禅寺开建沿革简史》,基隆市月眉山灵泉禅寺2002年印,第3、15页。

  (2)阚正宗:《台湾佛教一百年》,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1月版,第2页。

  (3)(6)《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2年4月出版,第128~131、123页。

  (5)周书荣:《灯分石鼓 派衍月眉》,《面向新世纪初的福建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84页。

  (7)西缘堂:《寺庙游记》,林川夫主编《民俗台湾》第四辑,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10月版,第193页。

 
 
 
前五篇文章

佛教重地九峰寺兴衰略考

佛教造像艺术的典范——云冈石窟

佛教在历史发展中的吸收与圆融

佛教文史类典籍——传记

佛教塔寺

 

后五篇文章

《李长者与盂县》之四:长者生平记载

《逝去的风韵——杨泓谈文物》红莲朵朵出“化生”

《逝去的风韵——杨泓谈文物》蓟县独乐寺辽塑十一面观音像

《逝去的风韵——杨泓谈文物》宁夏五塔

阿里古格佛教壁画艺术特色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