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淮安楚州区民族宗教志(佛教部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淮安楚州区民族宗教志(佛教部分)

  一 、佛教活动概述

  约在东汉末期,佛教开始传入楚州。东晋大兴二年(319年)创建的龙兴寺规模宏大。唐宋时,楚州佛教兴旺,除龙兴寺外,又兴建了许多寺庙。如创建于唐代的湖心寺等,十分有名。新中国建立前,虽屡经战乱,仅淮城仍有80多座佛教寺庙,著名的有“八大寺”,“八小寺”。建国后,佛教活动日益萎缩,寺庙庵堂多被拆毁或改作他用。“文革”期间,佛教活动停止。1979年以后,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贯彻落实。政府发还了拈花社的房屋产权,并批准其为合法的佛教活动场所。1991年,楚州区计有比丘僧(和尚)6人,比丘尼(尼姑)8人。从区域分布上看,信佛者东南方一带较多。1991年8月,成立楚州区佛教协会,选举会长1人(了僧),副会长2人(妙月、能福),秘书长1人(丁乃霁),理事4人。1997年,进行换届选举,选出会长1人(了僧),副会长2人(妙月、能福),秘书长1人(丁乃霁),副秘书长1人(昌智),理事17人。2003年,第三届佛协换届会议选举常务副会长1人(昌浩),副会长2人(昌智、仁祥),秘书长1人(隆慈),副秘书长1 人(欧天祥),常务理事9人。2005年,聘任增补济平法师为佛协会长。现有经政府批准开放的寺庙共 14处:城区有拈花寺、闻思寺、准提寺、慈济庵;农村有车桥镇太平禅寺、车桥镇观音庵、平桥镇东圣寺、施河镇观音庵、施河镇慈善庵、泾口镇如来寺、泾口镇广福寺、流均镇普福庵、流均镇兴隆寺、流均镇二桥观音庵等。现有宗教职业人员比丘僧 18人,比丘尼8人,沙弥1人,沙弥尼1人。

  历史上的寺庙道观

  概况

  1985年春,楚州区有关部门对楚州境内庵观寺院做了初步调查,除了随着行政区划的改变划入淮阴的寺庙以外,建国前楚州区境内的庵观寺院约有140多座,房屋约有2000间。在这些寺庙中,由比丘僧掌管的约占总数的一半;由比丘尼掌管的约占总数的百分之十七;由道士掌管的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三。

  楚州区境内有如此众多的寺庙,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兴建起来的。早在秦汉至晋代,淮安境内的淮城已建起了紫霄宫和玄妙观等道观,早于城池的建筑。随着历史的变迁,楚州在地理位置上逐渐显示出她的重要性。东晋时,龙兴寺,胜因寺相继建立。到了唐宋年间,建了天后宫,水陆寺,台山寺,观音寺,报恩寺,县城隍庙等等。到了明代,有了郡城隍庙,八腊庙,淮渎庙,龙王庙,文昌宫,三皇庙,三界寺,观音庵,碧霞宫,准提庵(后改准提寺),玄天宫,斗姆宫,湖心寺,定国庵及三茅道堂等。到了清代,不仅淮城和车桥等较大的集镇寺庙林立,连一些偏僻的乡村也建起了简易的寺庙。寺庙的修建大都受到官府的支持与资助。例如龙兴寺原来的规模并不很大,到了唐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西域的僧伽来到淮城,寄居于法华禅院(即龙兴寺)。景龙二年(708年),皇帝李显诏僧伽入官,称为大师,自称弟子,并敕龙兴寺为“龙兴万寿禅寺”,赐田1000亩,让僧伽回楚州修建龙兴寺。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僧伽被尊为“泗州大圣”。龙兴寺当时的住持和尚慧慈在龙窝巷北头的古井上为他建了“大圣佛堂”,并将半登桥改为“大圣桥”。明万历七年(1579年),住持和尚在龙兴寺后面增修了放生池,并建了文佛阁。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总漕蔡士英又建阁筑桥,在寺外还陆续建起了九僧一尼的十个院堂。明代以前,淮城只有一座关帝庙。清代,利用原魏忠贤生祠在楚州一口气就建造了好几座关帝庙。

  新中国建立前,寺庙的经济收入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靠田租收入。大多数寺庙都有一定数量的农田和菜地。有些寺庙的田自己种不了,就雇人或租给农民种。如湖心寺,龙兴寺,三界寺,海会庵等,土地比较多,特别是湖心寺,曾有“方圆十里地”之说,有万亩土地,田租是寺庙的主要收入。二是佛事收入。一般寺庙都为群众做佛事,以增加寺斋和僧、尼、道的个人收入。有的寺庙田地很少乃至没有田地,专门依靠做佛事来维持生活。三是靠信男善女们的施舍。平常来寺庙拈香敬佛的人,一般随意施舍,称之谓“香火钱”。遇到佛、菩萨的纪念日,寺庙举行盛大法会,施主们一般都大施“功德钱”。至于寺庙铸炉,铸鼎,塑菩萨像,为菩萨装金或是修建寺庙房屋等等,施主们不仅自己竭力捐助,还动员亲属,朋友广为布施。有时寺庙还派出和尚、尼姑外出化缘。此外,还有些信男善女自愿投寺庙出家为僧为尼,把自己的田产和财物带进寺庙,作为寺庙的公产。更有少数豪富之家,祈求佛祖赐予“来生之福”,不惜为寺庙大量捐助,有的捐献田产几十亩,百亩不等。四是庙会收入。例如东岳庙会,出会前,除了向各行各业筹集费用外,出会时,在东岳大帝驾前的队列中,由四个年轻力壮的男子汉抬着一只木船。这条木船称之谓“瘟船”。相传,将钱物抛入船内,可以“驱瘟避疫”。“瘟船”所经之处,沿途群众纷纷将铜元,银角,甚至银元争先恐后投入船内。经过一天出巡,其数量确实可观。

  影响较大的寺庙简介

  龙兴寺 创建于东晋大兴二年。唐李显皇帝赐田1000亩,以做寺产,并敕额“龙兴万寿禅寺”,建文通塔,使龙兴寺大为改观。宋嘉佑年间,住持和尚慧慈建大圣佛堂。明万历年间,寺后增建放生池,建立文佛阁。清顺治十七年,河漕总督蔡士英建大悲阁,筑蜈蚣桥等。

  湖心寺 始建于唐代末年。原址在“西湖”中,故名。明代中叶,寺被大水冲毁。明隆庆年间,在原址上建招隐寺。万历十年,在达观大师操持下,将草庵易为瓦殿,塑丈六金身及千叶宝莲如来像。后朗日禅师又修建了普光法堂,三佛巾展门,倚舟堂等,湖心寺遂远近闻名,并易名为“十方禅院”。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皇帝南巡,途径楚州,敕额“佑济禅寺”。湖心寺多次遭水灾,屡废屡兴。最盛时,其庙产田地多达7000余亩,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椒堂,宝镜堂(法堂),方丈楼等建筑,大小屋宇130间。寺内回廊四通,四周筑有围墙。寺中有韦驮,四大金刚,释迦牟尼,药师,阿弥佗佛,迦叶,阿难,十八罗汉,文殊,望海观音等佛像。寺中还藏有历代名人如米芾,吴承恩,史可法,殷自芳,谈荔荪等人的墨迹。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寺院渐渐颓废。建国后,寺址建立了康复医院和淮阴农校,旧貌全无。

  拈花寺 旧名拈花社,建于清初。该寺庙原有法卷及首位住持遗像等较珍贵的佛教器物,在“文革”中全被毁弃。“文革”后,该寺经政府批准为合法佛教活动场所。1989年以来,在住持了僧法师的操持下,该寺原有危房被翻建一新,并重塑了多尊佛像,添置了部分法器。1991年拈花寺计有平房19间,楼房8间,有比丘尼5人。1991年4月,台湾楚州籍人士杨建华等台胞6人捐款重建拈花寺大门。2005年,福建鼓山涌泉寺方丈普法大和尚出资150万对拈花寺进行改建。改建后的拈花寺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外墙呈枣红色,上书“南无阿弥陀佛”,青砖小瓦,线条流畅,是典型的两淮地区建筑风格。山门前端立着两尊威严的石狮。跨进山门就是威武的风调雨顺四大天王坐像。坐北朝南的大雄宝殿,宽12米,进深10.5米。 大雄宝殿前的立柱上镌刻着楚州宗教局长高乃昌撰文、书法家张筱林书写的对联,上联:“拈天镜照长空尼扮僧装皈金山修佛立禅心”,下联:“花莲台传佳话书露破绽依三藏建社度众生”。这是一副藏头联,“拈花”二字嵌在句首。这副对联精练地概括出拈花寺开山祖师佳慧的传奇人生。跨进大殿,宽敞的殿堂正中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左右为迦叶,阿难,东西两侧供奉十八罗汉塑像。后面海岛为观音像。在大殿前的两侧新建了圆通殿、玉佛殿、送子观音殿等。穿过拱门来到西殿,西殿为法堂,法堂中间供奉千手观音法相,法堂南边耸立着高达3.48米的拈花寺的标志性石刻“天下第一花”,外形为佛手拈花,由底座和佛手组成,底座高六十厘米,佛手高两米有余。佛手中“万”字清晰可见。佛手与金色婆箩花四周祥云缭绕,一派清新瑞气之像。因为是世尊佛祖所拈之花,佛教界号称为“天下第一花”。在西殿西边的墙壁前,有石刻“知恩报恩五龙壁”一座。照壁中央四个大字:“知恩报恩”,高1米,宽0.8米,为楚州籍福建涌泉寺方丈、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一代名僧普法大和尚亲笔书写。在四字间隙祥云缭绕,五条巨龙上下盘旋飞舞,龙须飘飞,龙爪遒劲有力,整个雕刻栩栩如生。四周是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图。四角是莲花图。照壁总长7.8米,高3.5米。佛教和中国儒家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传入中国后彼此相互交融,逐渐汉化。佛教的善举和中国的孝道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副照壁就是中国孝道与佛教的充分融合。西院还有放生池一座,呈花瓣状,中间矗立一座颇具印度特色的喷泉,水珠四溅,和池中放生的鱼儿相映成趣。

  改建后的拈花寺雕梁画栋,佛香缭绕,成为楚州城区一处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是楚州区对外开放的一个亮点窗口,在把楚州区打造成旅游大区的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闻思寺 闻思寺位于淮安市楚州城西北隅古运河堤岸的河下古镇,始建于唐朝末期,原名“大悲庵”,清康熙帝南巡淮安时赐寺名为“闻思寺”。历史上的闻思寺规模恢宏,香火旺盛。后因多次水患兵灾,逐渐衰败。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以来,应佛教界信众的需求和河下古镇的开发,政府批准复建千年古刹闻思寺,以繁荣祖国的多彩文化。香港虚云和尚纪念堂住持、楚州籍大和尚济平法师应邀重建闻思寺,在他的操持下,投资两千余万元、占地36亩的闻思寺已于2008年9月初步建成。沿运河堆堤而下进入大门,经广场入天王殿,天王殿里弥陀佛端坐中间,四大天王侧立两旁。穿过天王殿是一个四合大院,两旁是钟楼和鼓楼,迎面是坐北朝南上下两层建筑的大雄宝殿。大殿巍峨壮观,雕梁画栋,大殿上方悬挂着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亲笔题写的“大雄宝殿”匾额。殿正中一尊释迦弁尼玉佛端坐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宝相庄严。两旁阿难迦叶,双手合十,心意虔诚。背后海岛南海观世音菩萨,手捧杨柳净瓶,栩栩如生。殿内两侧十八罗汉,形态各异。在大雄宝殿前方东西两侧,建有18间侧殿。整个寺庙建筑颇有巴蜀地区的寺庙风格,在华东、华中地区可谓别具一格。庙中各殿所有数十尊佛像均是从缅甸定制的汉白玉雕刻而成,堪称全国第一玉佛寺。闻思寺不仅承继传统,凸现佛教文化精髓,而且融宗教文化艺术、古建筑艺术、旅游景观艺术为一体,是一处高品位、上档次、具有独特风格的佛教丛林。

  附:历史上淮城寺庙道观名称及其概况一览表

寺庙道观名称 建造年代 类别 方丈住持或代管人 原有房屋间数 所在地址
彤华宫(火星庙) 陈步洪 12 南门外珠市街67号
观音庵 澄舟 7 南门外堂子巷150号
玄天宫 照奎 28 南门外沿河街45号
大王庵 寂明 22 南门外沿河街99号
龙光阁 本厚 20 南门外龙光阁居民点
白衣庵 14 南门外公路洞东
花缘庵 14 南门外珠市街南头
地藏庵 13 南门外大吊桥东侧
三元宫 14 南门外堂子巷区粮库内
准提寺 21 路东村
延寿庵 10 路东村
古拈花寺 了僧 17 莲花巷11号
三界寺 惠融 东长街南头
彤华宫 许坤 17 大鱼市口东街57号
雷斗宫 王华 5 大鱼市口东街98号
三台阁 21 三台阁巷内
古莲庵 妙果 6 东岳西街11号
东岳庙 23 岳庙东街
紫霄宫 吴九华(三峰) 3 区老汽车站现址
弥陀庵 广龙 5 区医院门诊部内

续表

寺庙名称 建造年代 别类 方丈住持或代管人 原有房屋间数 所在地址
定国庵 昌颐 6 区医院门诊部内
华严佛堂 钟润文 区医院住院部内
万寺庵 太平街织造厂内
玄妙宫(太清宫.) 阎永珠 30 太清观街
观音庵 10 驸马巷停车场
都土地祠 许久如 40 西长街镇淮西路交汇处
眼光庙 2 老西门大街
火神大王庙 宇庆 20 运河南
毗卢庵 净源 9 老西门外小街
如来庵 昌喜 19 北角楼
送子观音庵 云波 9 西长街北段
地藏寺 20 地藏寺巷内
斗姆宫 本善 18 迁至草楼巷45号
水陆寺 寂禅 15 淮安第一中学内
文通寺(千佛寺) 20 淮安第一中学东侧
龙兴寺 妙高 12 淮安第一中学西部
海会庵 德康 30 龙窝南巷头东侧
五神庙 隆庆 五神庙巷内
都火星庙 勺湖公园万寿桥北
复兴庙 勺湖公园内
老君殿 丁广富 勺湖公园内
百子堂 5 大圣桥西堍门朝南
济既院 12 龙窝北巷头门朝东
大圣堂 慧慈 龙窝北巷头门朝南
金刚社 金刚社巷内
楚元王庙 3 上坂街
善缘庙 仓仁 18 镇淮楼东路71号
优昙庙 12 夯轮寺巷中段
夯轮寺 夯轮寺巷中段
大观音寺 韩江 60 大观音寺巷内
报恩寺 仓仁 30 区电影院现址
台山寺 行有 27 窦娥巷39号
火星庙 2 窦娥巷东头
药王庙 8 北门大街68号
城隍庙 胡天培 陈外仙 区总工会现址
文昌宫 心正 14 青龙桥东堍
福田庵 仁慧 27 范巷内
二郎庙 围墙巷南头东侧
极乐社 志安 15 七家弯巷15,16号
波若庵 隆静 22 东门水巷口北
凌云道院 东门水巷口北
虹飞阁 东门水巷口北
送子观音庵 隆静 12 东门北近城巷内
吕祖殿 李明清 区纺机厂现址
大营关帝庙 区农机厂现址
茶济庵 北门子城内
棠雨庵 照坤 水洞巷西头北侧
观音庵 12 胯下南街3号
碧霞宫 八桥小街北段
文寿庵 胯下北街童王桥东
天妃宫(天后宫) 西长街南飞跃巷内
卫庙 飞跃巷内
开元寺(胜因寺) 飞跃巷内
火星庙 飞跃巷内
二帝祠 周眀成 17 蒲葭巷9号
园灵道院(昭忠祠) 蒲葭巷内,二帝祠东侧
都火星庙 二条营巷内
留云道院 三条营巷内
三仙楼 孙宗德 三条营巷内
三皇庙 丁仲秋 11 小鱼市口西街
马王庙 6 马王庙巷内
慈济庵 圣修 8 东坎门56号
地圣庵 城北大队
北极庵 城北大队
青龙庵 城北大队
天宁庵 城北大队
延寿庵 妙广 城北小学现址
雷祖行宫(雷神殿) 城北小学西北隅
千佛寺 9 新城西长街
圆明寺 善法 99。5 新城六队
清凉庵 9 新城六队
北门关帝庙 新城北门
南门关帝庙 天华 14 新城南门
西门关帝庙 9 新城西门
城隍庙 严焕珠 23 新城
高神庙 12 新城
火星庙 新城
普惠院 新城
贞女祠 能福 16 北门大街338号
碧霞宫 24 穿运大队
大王庙 魏玉贵 14 穿运大队
观音庵 棉泽 26 穿运大队
将军庙 棉泽 8 穿运大队
湖心寺十方禅林 梦初 180 公园村淮阴农校现址
青莲寺 18 公园村
大王庙 9 公园村
湛真寺(绍隆寺) 城郊乡河北村
广福寺 了埃 100 河下竹巷街99号
闻思寺(大悲庵) 仁生 大慈 50 河下腌制厂
长寿庵 志安 12 河下竹巷街
接引庵 觉静 29 河下文昌街
帝君庙 10 河下文昌街
玉皇殿 12 河下文昌街
波若庵 叶幼兰 2 河下仓桥街
善济庵 3 河下仓桥三条巷
三元宫 3 河下琵琶刘
淮渎庙 3 河下琵琶刘
关帝庙 6 河下琵琶刘
火星庙 3 河下琵琶刘
八佛庵 10 河下琵琶刘
药师庵 12 河下琵琶刘
都天庙, 18 河下琵琶刘西南
三官殿(天兴观) 30 河下茶巷37号
白衣庵 6 河下中街三板桥
彤华宫 2 河下乾鱼巷
善光庵 11 河下城河街
三茅道堂 河下城河街
都帝庙 河下粉糚街
联云道院 河下粉糚街
得胜庵 环城路
普陀庵 刘延贞 19 环城路5号

 
 
 
前五篇文章

湘山寺与历史名人

庐山佛教茶文化的又一表现

龙门石窟一千五百年断想

龙门奉先寺石刻造像

岭南泰岳寺觅迹

 

后五篇文章

放眼曼谷游

《隋书·经籍志》中婆罗门典籍与隋以前

安阳史话:名胜古迹篇二

白云庵掩龙山脚——民国庵堂

保唐寺毗沙门天王灯幢赞(并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