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千年古寺的诉说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千年古寺的诉说

  文 / 一剪寒梅

  在煤城义马生活二十多年,也算个老煤矿了,但从没有产生想到去“石佛”看看的念头。

  那是个冬日的下午,在上小学儿子的忽悠下,我来到了距矿区10公里的鸿庆寺。

  鸿庆寺原名“三圣庙”,位于义马市常村镇石佛村,又称"石佛",开凿于北魏中晚期,唐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武则天驾幸该寺,改名为“鸿庆寺”,鸿庆寺石窟因此而得名。

  推开那两扇尚散发着漆味的厚重的朱色大门,笔者不禁大吃一惊,这座有着1500余年历史的古寺竟是如此残破不堪,荒草遍地,残垣断壁到处都是,在冬日夕阳的照射下更显得萧条。我不禁有些茫然,这难道就是那一千五百余年无数能工巧匠为之倾注多少心血和汗水的千年古寺,这可是较龙门石窟更早更久远的我国古代石刻艺术宝库阿。

  我站在寺院内,遥想着一千五百余年前,无数僧人工匠在崤函古道上跋涉,他们从西京长安向东出秦函谷关至陕州,再经秦晋崤之战的硖石天险,到达现在的涧河边上的白鹿山下,他们看风景优美,就停下来开凿了一个小型石窟,这就是鸿庆寺石窟。工程完工后,一行人再由此向东过新安铁门,越汉函谷关,溯涧水而行,到达东都洛阳。由此开始了一个更大规模的石窟——龙门石窟。

  我踏着地上的荒草沿阶而上,院落西侧山崖下是坐西朝东、南北横向排列的5个石窟,据《河南省文物志》记载,石窟现存佛龛46个,佛像120多尊,佛传故事4幅。石窟外是青砖砌成的保护性房屋,门只有门框,窗只余窗棂,难避风雨。走进最北端的1号窟,窟内近于方形,中间有方柱,方柱四面开佛龛。正面下部与背面上部皆有浮雕画面,窟内南、北、西三壁下部均凿佛龛,上部皆雕佛传故事。西壁即此窟后壁,宽6.1米,高5.4米,南北两端为方形浮雕天幕龛,中部是大型浮雕“降魔变”佛传故事图。图中间有菩提树二株,挺拨繁茂,树周围群魔乱舞,形态各异,均向菩提树攻击。群魔中或持大刀、长矛,或持弓箭、或持棍棒;或裸上身着短裤,或着铠甲;有骑雄狮者,有骑怪兽者;有口吐毒气者,也有喷火吐雾者,还有口吐蛇头者。最引人注目的是三个年轻女魔,头梳高髻,持团扇妖媚弄姿。

  据当地村民介绍,“降魔变”讲的是魔王为破坏佛祖的修行的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魔王有三个美如天仙、妖冶媚人的女儿,他为了阻挡佛祖修炼,就让三个女儿以各种手段诱惑佛祖,但佛祖一心向佛,不为所动,随后魔王又放出毒蛇猛兽等怪物,打雷下雨,起火出风,降雹落雪,妄想用魔法打退佛祖的修行之举。然而,佛祖端坐在金刚座上,以法力使群魔丢盔弃甲、四下逃散。这是一组极其生动的浮雕画面,表现了释迦“降魔成道”的情景,画面之大,规模宏大,雕刻之精,前所未有,是北魏中晚期中原地区中小型石窟的杰出代表,可惜画面中的释迦牟尼佛像在文革时期已遭盗毁。

  龙门石窟一半以上的造像建于则天当政时期,鸿庆寺石窟的造像也是如此。2号窟内造像服饰华丽,衣纹流畅。3号窟内南壁造像为三尊式,主尊为高宝冠的弥勒菩萨,其背后的多色背身光十分漂亮,风化剥落使得山石本来的色彩显露出来,反而格外生动,只可惜佛头早年遗失。

  其他几个洞窟内的佛像基本没有完整的,有的洞窟内已经空空如也,破旧的门窗在寒风中娑娑作响,房顶也是摇摇欲坠,回顾院内,残垣断壁到处都是,不知哪位勤快的村民还在寺院内种上了蔬菜。前面的围墙倒是像修过不久,“增强遗产保护意识,搞好文物保护工作”的条幅在寒风中随风飘扬。

  据看护寺院的村民介绍,文革前期,寺院内有僧人数人,文革开始后,破四旧,僧人被遣散回家。石窟外树底下几个村民正在聊天,一个老得牙都掉光的村民说,佛头到外国能卖二三十万,1987年还有人盗佛头。一天夜里,几个盗贼乘着夜色潜入寺内,夜半时分开始撬盗佛像,被当地村民发现追赶,几人匆忙中丢下作案的工具,抱头鼠窜。村民说,现在虽然义马市文化部门设立里专门的文保员,但总共只有一个人,再加上围墙又低,虽然有村民协助看守,也还是不安全。

  在昏黄的夜幕下,我伫立在鸿庆寺石窟前,抚昔日碑刻,追忆鸿庆寺石窟曾经的辉煌和奇峰嵯峨、林壑深秀,背依白鹿山,南临涧河水的秀美景色早已不复存在。如今的鸿庆寺,没了遮天蔽日的林木,少了幽静,多了荒凉,只有门前瘦成一线的涧河还悄没声息地流着,似在诉说这千年的艰难和辛酸。

 
 
 
前五篇文章

千年古刹多向荣

浅谈佛教及佛教艺术对中国设计艺术的影响

诗僧皎然的“三饮”茶道

佛教建筑的瑰丽身影——走进上海世博会尼泊尔国家馆

雪域莲花:塔尔寺

 

后五篇文章

千载瑰宝留胜迹——慈云岭造像

钱绍武:寺观彩塑

浅谈吐蕃时期建筑的形式与风格(1)

青龙寺考古

青山古刹磨心山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