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塞上历史文化瑰宝——高家堡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塞上历史文化瑰宝——高家堡

  ●高家堡城及四山庙宇 据传说,高家堡城明正统以前在镇东塬上,即志书所载弥川县治所。明正统四年(1439),陕西巡抚陈镒择秃尾河与永利河交汇处的永兴川开阔地的高家庄构筑堡城,以庄名堡,移民实边。时属葭州领辖。成化巡抚余子俊、万历巡抚涂宗浚、清乾隆葭州知州祖德宏都有修葺。乾隆二十七年(1762)拨归神木,复经知县方万年续建。城周三里零三十八步,砖石包砌,东南西三门各建瓮城、箭楼,分别镌刻耸观、永兴、安澜石额。环城女墙整饬,垛口齿列,数十米处必有马面突出,俗语戏称“城小拐角大”,实际纯为军事防御所需而置。北城无门,外百余米处横建小城垣,东西贯通,长千余米,高近3米许,兼有防洪御寇之功用。城中央建中兴楼骑街分野,十字街与棋盘巷互相钩连,石板墁街,字号林立,垂柳掩映。明代建有楼铺15座,烟廛千户。四合院飞檐踞兽,廊腰漫回。其建构具有浓郁的京城风格,时人雅号“小北京”。著名的四合院有东街韩氏院,东头道巷扇门院,东二道巷张氏院,同心巷张氏院、刘氏院、杭氏楼院、李氏楼院,北巷李氏院,西街韩氏院等。其建筑格局有“丹凤亮翅”、“八卦扶鸾”、“太极两仪”等称谓。所用砖、瓦、木、石雕绘极尽工巧,遗韵至今不逊。衙署建筑屡多废置,明清两代先后有都指挥署、参将署、都司署、阜益仓署、驿正站署等官邸。2004年,高家堡古城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升列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家堡古庙宇众多。城内中兴楼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字洞分街,二层重檐十字歇山顶回廊翘角楼阁,南伸两翼,券窑举阁,石阶勾连。楼建玉皇阁、日月洞、观音殿、老爷殿,骑街四洞三批三碹,分嵌石额,东书中兴楼、南书镇中央、西书幽陵瞻、北书半接天。顶楼北壁砖雕明人法书玉皇阁三字,笔力遒劲。旧时楼上匾额楹联极多,四面额匾皆为集古法字精雕而成,有“紫气东来”、“夕阳西照”、“北极呈祥”、“南官毓秀”等巨匾,异彩纷呈。东西两壁分嵌二龙戏珠和双凤朝阳琉璃画。以中兴楼为南北中轴线,北城墙突一方墩,洞门石额榜书“映北辰”,上建二层重檐歇山顶三官殿一座。城内侧近建白衣殿一座;侧东建财神庙一座,并戏台、配殿、券棚等。南城门内侧石洞骑街,上建戏楼一座。东南城墩建魁星楼一座,下窑上阁,木雕神像,有机关可使神像腾挪。东二道巷建地藏庵一座,前庵后殿,殿脊佛塔,地狱诸神俱有本位。城东北处建城隍庙一座,重门三进,前庭后宫,泥塑、木雕神像及彩绘壁画均极精妙,匾额楹联尤为丰富。道光县志说该庙“神极灵应,相传前代每有边警,先期钟鼓自鸣”。民传康熙驾幸高家堡时感其灵异,敕封“灵应侯”,晋秩“三品正堂”,赐着冕旒衮服,十六抬黄轿,半副仪仗执事。因此,“城小神灵大”又成当地美谈。城隍庙对南临街处建戏楼、木牌坊各一座,侧建五道庙一座。西街建上帝庙一座,殿阁宏伟,庭院深广,民国间改办为学校。西门处建大兴寺(俗称西门寺)一座,计有天王殿、韦陀阁、弥勒龛、钟鼓楼、禅堂、祖师殿、伽蓝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大雄宝殿横窑起脊,侧开三门,环廊抱厦,顶建藏式法相轮白塔一座。该寺戒规森严,僧众多精于修为,亦不乏高僧大德,明清两代享有盛名。

  城外庙宇、石窟有:东山龙王庙建筑群一处,老爷庙建筑群一处,文昌庙建筑群一处,马王庙建筑群一处,姑姑庵建筑群一处,千佛洞石窟群一处,万佛洞石窟群一处。这些庙宇多古柏苍松,一树擎空,远望如云,躯干粗壮处两人难以合抱。旧存许多匾额法书、经典绘塑和铜铁造像,向为远近士人所推崇。老爷庙“山河永固”、“人伦之至”及王兴绝笔“威灵威圣”等石刻、木匾最为精妙,人称“神品”。千佛洞、万佛洞均为断岩凿成,开窟宏深,因石造境,满壁佛像排列有序,施朱着彩,千佛千面,藻井则穹窿而弓,祥云瑞兽,丽景缤纷。该两处洞群历史久远,明万历间题刻即称为“千年古窟”,有关专家则赞之为“陕北地区石佛窟之冠”。万佛洞凿有天然石柱两根,四面八棱,造像层叠,有神工鬼斧之妙。洞外斩岩为廊,雕窗缕檐,物事如新,二岩柱并峙擎顶,上覆重檐两滴水,下存明清石刻“须弥胜景”、“别开天地”、“小江南”及对联、辞、诗多处,书事各有千秋。洞顶建石佛塔一座,高三米余。1998年清理淤积乱石时挖出窑殿一孔,内存菩萨塑像一尊。独木为柱,上托莲花,菩萨倚身侧坐,一腿半立,一腿盘膝,左膊凭经箧,右手横立膝,容颜清纯,意态闲雅,衣饰敷色无不曼妙生动,眉宇间满溢丈夫气象,当属自在观音无疑。可惜不久即为窃贼盗去头像和右臂,考察专家看后无不痛惜,并据造像风格推测,其年代当在宋以前。东南兴武山石窟庙群一处,绝壁开窟,峰巅巨石围筑小包城一座,暗洞石栈勾连上下两院,建有真武庙、老君殿、玉皇阁、三官洞、古佛洞、三霄洞、药王殿、东西配殿、钟鼓楼、戏台、山门、僧会房等。山腰石壁题刻较多。清王兴的“塞北蓬瀛”四字字大逾丈,间架雄浑,笔力俊迈。山岩侧西劈凿神道,自山下砌阶联贯,通天彻地,四望凭虚,阶窄仅容半足,攀援处扪心碰鼻,如登天梯,其险不让千尺童。清李秀题额曰:“峻极天”。再南叠翠山石窟庙群一处,峭壁千寻,石栈暗洞串联石窟数处,近瞰尾水,远望长城,山色苍翠,天风浩荡。古为著名道教圣地,建老君窟、碧霞洞、眼光洞、送子阁、斑症阁及观音殿、会窑、山门、神道等,尤以精妙的壁画著称。清末解殿明(环则)所绘“醉八仙”等佳构享有“神来之笔”的美誉。该山石刻题留极多,传有古碑数通,对高家堡的历史追述甚详。现存“石麟果降”等题刻,书事精微。山巅巉岩突兀,三面凌空,有古城寨一处,东北通径处斩石为堑,势成天险。寨内庐舍、贮水设施俱全,并有一石洞与绝壁诸窟贯通,构成主体防御体系。此寨建构年代久远,传为北汉杨继业屯兵处。民国间国民党曾以重兵驻防。山下平川古称弥川、杜胡川、飞鸦川、永兴川,为高家堡通行大道。以中兴楼、三官楼、南城门箭楼、弥勒寺(南门寺)为中轴线,骑路券洞台一座,上建回廊大殿,南塑立马关公,北塑倒坐观音,人称二里半洞庙。旧有民国陕西书坛三杰之一双山堡李棠(另两杰为于右任、王雪樵)题留“飞霞”、“叠翠”二石额分嵌南北洞门,笔意酣畅。该庙扼南北要冲,左依叠翠山,右揽龙泉山,前映秃尾河波光,后枕天渠涧溪流,绿柳荫蔽,町畦如画,有高家堡南大门之誉。涉秃尾河而西建有西寺 观音殿。该处另有汉代火神庙遗址。傍北滨河处一山陡起,昂首天表,尾水为之洄环。此山即为龙泉山,因石涧有醴泉喷涌,鱼饮化龙而得名。明成化七年(1471)依山建龙泉寺,殿庑宏峨,现仅存遗址并建寺古碑一通。碑文对高家堡的历史及明长城延绥镇的军事架构有独特的见证价值。山顶建道观一处,明、清、民国间均有续修,渐成三教诸神共处之所,乡民亦以“龙泉寺”呼之。计有三教殿、吕祖殿、文昌殿、魁星楼、观音殿、韦陀阁、三皇阁、三官阁及山神土地、大仙阁等建筑。侧北悬崖开凿石窟群一处,暗道勾连,势极险峻,为军事防御崖寨。西北老虎沟古称“虎峪”,明以前开山凿窟,建二黑龙王神庙一处,现庙窟完好,戏台的石雕栏板和台基犹存,所刻简述文字足以为证。城北永利河南岸建河神庙一处,北岸张家湾建大黑龙王庙一处。南城门外侧东建弥勒寺一座,殿宇齐整,绘塑典雅,有牌楼、钟鼓楼、山门、天王殿、弥勒殿、祖师殿、伽蓝殿、观音殿、罗汉堂、大雄宝殿等建筑,十八罗汉拜观音群塑神彩飞扬,传为一绝。铁铸双狮和旗杆纹饰华美,精巧绝伦,公认为古堡双宝。

 
 
 
前五篇文章

儒、佛、道三教发展历史

融汇多民族智慧的惠宁寺

让心灵休憩的地方——游天台山有感

曲靖旅游名胜——爨龙颜碑

清末民初的正定古迹老照片

 

后五篇文章

三教融合第一寺——探访莲花山圣水寺

沙漠中的美丽敦煌

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佛像(答阿简)

山寺记行

山西平定石门口长国寺《李青报德造像碑》注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