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休憩的地方——游天台山有感 |
 
让心灵休憩的地方——游天台山有感 作者:浙江大学 郑虹 但凡爱幻想的女人向往香格里拉,因为她浪漫、迷幻;然而我爱江南的秀丽与温婉。 但凡充满斗志的男人渴望西藏或新疆,因为她神秘、具有挑战;然而我依恋天台山的纯净与淡然。 终于有机会亲近这片土地,边走边看,走走停停,躁动的心静谧下来,更多是怀揣着对生活的释然、淡然和坦然,去领略这座宁静、惬意、能让心灵休憩的山城——天台。 天湖:感受人生的坦然 天湖是天台山创始人智者大师隐居得道的地方,所到之处,处处以静谧、悠远见长。山清水秀,树木葱绿,四周群山环抱,林间曲径,鸟语花香,五彩锦鲤悠游于涧水潆洄的山溪中,犹如世外桃源。智者大师故此选择天湖隐居修道,到处重现佛景种种。青山覆盖的悬崖峭壁犹如佛掌,指型分明,气宇轩昂;人形“佛”字,双臂伸展成“人”与“弗”相配成“佛”;山面之上,山石自成观音盘坐在莲花宝座上的图案,惟妙惟肖;如来古洞,小瀑布打击石洞,阳光下泛出七色彩虹,光彩夺目,有若如来显灵;经为桥,曲曲折折,连接起两岸的崇山峻岭,如两座卧佛就此打坐。喜欢弥勒佛,是因为看见它永远都是那么的“大肚”,可以容纳许多事情;喜欢它也是因为它永远的笑容,美好的,发自内心的。很佩服当初创造弥勒佛的人,它的那种笑,可以感染人,可以让人在疲惫的时候舒展一下紧皱的眉头,伤心的时候在它脸上找到一点点的安慰。在天湖看到了这尊高大的笑佛,摩崖石刻,依然是那样的慈祥可爱。虽然一旁的指示牌上写着“禁止攀爬”,但我还是大胆地“挺身而出”,只想近距离地感受弥勒的“大肚”与笑容。 天湖里有一副“必胡”的麻将牌,无论另外三方的牌势如何。人生旅途就像打麻将,分分秒秒都在想方设法地求得胡牌获胜,成功圆满,但是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必胜”。“中”是做人的立场,“发”是做事的动力,“白板”是求得的圆满。在沉默与繁琐之中,叹息、愤怒、烦躁从指缝中迸发而出,成为生命中三分之一的立方体。世间万千变化,要想收获弥勒佛的“大肚”,绽放美丽的笑容,聆听大自然那曲忽而急骤,忽而舒缓,让人陶醉的篇章,似乎是遥不可及的痴梦。其实,这就是真实的生活万象,功名利禄,恩恩怨怨。智者大师来到天湖归隐山间,念经禅佛,过眼烟云,视一切为人间笑谈,而我们呢,这样做又谈何容易。泰戈尔最有名的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鸟儿已飞过。”正是坦然面对人生的箴言。为求人生的异彩纷呈、从容不迫,唯有一个坦然的自我空间,调适磨合,在固执的徘徊中心心相依,在领略山水的坦然中携手前进。没有蓝天的深邃,但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但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国清寺:感受佛心的淡然 天台山南麓,四周五峰环抱,左右两涧萦流,中间是梯级台地,幽深若藏,林泉清碧。国清寺就坐落在这块宅幽势阻、地廓形藏的风水宝地。作为佛教天台宗发祥地的国清寺,从修葺的寺宇大门到入寺之门,幽幽的山路小径,已是蔓延的圣洁、肃穆和清幽。自踏入古刹的那一刻起,心中油然生起虔诚的敬仰与尊重,忘却所有的平静与淡然。 国清寺园中花木扶疏,超凡脱俗,殿宇宏丽,周景奇美。放生池碧波粼粼,巨鲤腾踊唼喋。清心庭碑傍古榭,宽敞轩爽,配以“石上清泉松间明月,山光鸟性潭影人心”对联,透着别致简约之气,但不乏高雅气质。信佛之人,抑或是无宗教信仰之人,都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双手合掌,步入雨花殿、大雄宝殿、观音殿,静静地向佛宗倾诉心事、祈祷祝福。雨花殿供奉增长、持国、天闻、广目四大天王,手握持剑、琵琶、宝幢、蜃四种法器,隐喻“风调雨顺”。大雄宝殿雄伟精致,释迦牟尼青铜像生凡一体、十八罗汉像形神兼备、飘海观音气定神闲。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中奉于观音殿中,彰显普世救济之神灵。 哪座寺庙没有殿堂,哪座寺庙没有佛祖,但是只有在国清寺,才能感到圣灵的降临与闪动,那是何等的幸福!古树隋梅也通灵性,文革之后花满枝头,硕果累累。国清寺的圣洁、肃穆不是大兴土木之后的壮丽华美,而是渗透到每座佛像、每寸草木的精致简约;不是只求香火不断的烛台焚香,而是至真至诚、至善至美的参拜祈福;不是枉有虚名的陈列摆设,而是信善之人的心归之处。 国清寺中笼罩着一股巨大的灵气,不是瘴气乌烟,不是诡异空灵,而是纯洁无暇、崇高神圣的灵气,抚慰人的心灵,抛开世间的纷扰,求真、求善、求美。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力量,将决然不同经历、性情的人汇聚到一个支点,安安静静地闭目深思,躁动之人哪怕是邪恶之人、疲惫之人哪怕是迷离之人,试着用一颗淡然、感动的心来对待眼前的种种,回归到人世间最原始的开端,迈出最起初的那一步,在喧嚣的尘世中,依然可以怀着一颗佛心,在心之一隅对青灯古佛、暮鼓晨钟的一种向往去走我们自己的生命里程。国清寺让所有人体会到一颗真正的佛心不仅仅存在于寺院,也不仅仅存在于名山大川的游方者那里。佛心可以无处不在,可以淡然无痕。 一方是清明的佛心,一方是混沌的世俗心,二者常常矛盾斗争不止,人便也在功名利禄与淡然从容中浮浮沉沉,时而想抛却,时而却心有不舍,“举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真该给自己做做“心的斋戒”,留一些时间给自己,留一份寂寞给生命,在匆忙中停下自己的脚步,让心静下来,真正地反躬自省,看看自己,问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也许这样才会体味“心头无事一床宽”的境界。在万丈红尘中,我们的生命象一段流光,转瞬而逝,在日常的生活中,在热闹的人群中,柴米油盐,坐卧行走,人无时无刻不在奔波,贫穷也好,富贵也罢,国清寺教会我们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如果我们能不断去体会,去实践,去领悟,它将给我们一双非凡的翅膀,让我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出发,为什么而存在。 琼台仙谷:感受回眸的释然 在睡意惺忪中被同伴的尖叫声惊醒,一片泛着盈盈波光的碧波湖水之后,崇山峻岭之间,在深褐色的悬崖峭壁上面,隐隐约约地浮现出几个红色的大字。再往前走进一些,绕过蜿蜒的湖道,眼前顿时豁然开朗。没有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却有清似水明入镜的碧波;没有金壁辉煌的巨型游船,却有至诚质朴的撑杆竹筏。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琼台仙谷,终于露出了她的庐山真面目。当旭日射穿东方的第一片云霞时,琼台仙谷便披着她那眨着点点金色的轻纱走近了我。多么轻柔,仙谷宛如一位貌美的仙子,粉面羞涩,欲言又止、体态婀娜、亭亭玉立。微风拂过这一片轻静的湖水,带来大自然的气息。深深地吸一口气,畅饮着这晨湖所赋予人间最善良的恩惠。我的心亦如湖一样,平静如镜。这样的“登台出场”,让仙谷披上一层朦胧的薄纱,如轻柔的幕布,若隐若现,风情万种。 走过幽然的石洞,走过曲折的长廊;走过神秘的山峰,走过古怪的大石;走过淙淙的流水,走过零星的花骨朵;走过文人墨客留下的笔迹,走过民间传说带来的故事,雄伟、奇特、秀丽、幽静,层峦叠嶂、深壑飞瀑、陂迤蔓延、涧谷深密。群龙争壑、潜龙生辉、仙湖九峰、金庭洞天、琼台夜月、仙台双阙、桐宫秀色、桃源仙境等大自然的天地造化,将恬静、清新、奇妙和壮丽尽收于琼台,正如李白在《琼台》诗中所写“龙搂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美在心底,有种说不出的安逸、舒适、惬意与祥和。聒噪的心灵被纯净的大自然静静地洗涤着,流露出来的是一张张满足的笑脸,真切地闭上双眼,重重地深呼吸一下,一切的一切都抛于脑后,尽情享受着大自然带给我们在心灵的慰藉与安抚。 古诗里这样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跟着导游的节奏,一边感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边不由自主地留连着急匆匆走过的那片景致。回首望去,被震惊了,那是前所未见的畅然与惊叹。回眸的那一番风景,带给人更别样的韵味和情致。在仙谷中前行远望,山峰巍然林立,造型奇异;蓦然回首,湖光山色自然流畅,娓娓动人。花蕊峰已不是含苞待放,却是怒放骄人的百花之王;悬空廊已不是摇摇欲坠,却是坚不可摧的守护者;望仙桥已不被青枝曼叶所萦绕,而是朦胧着那一片神气仙灵;即使是那四只在八仙湖中游水的天鹅,它们体态也骤然变得那样的优雅与别致。所有这一切不是期待前方未知之事的好奇与焦急,也不是意图览尽仙谷所有的气势与雄心,而是洞悉未知之后的释然与畅快,是欢呼雀跃之后的平静与欣喜。 同一片景致,从截然相反的角度来欣赏,能激发出各不相同的感受情怀。游山玩水所到之处,前行观景、赏析阅听,这是旅行者的共性,鲜有人在蜂拥前进的人群中回眸一望。被前进的脚步征服的人们,应该停下来看看,应该回头来看看,仙谷的灵气与秀美,在回首的那一刻才真正得到渲染与升华。人生中,在收获与享受纯净果实的时候,用真性情来重新审视和重新忆想走过的点滴美好,品味生活中的那一份真真切切的释然。 有人说,坦然是一种态度,淡然是一种心境,释然是一种境界。我们出游的目的大体来说是要回归自然、情真意切,抛却生活中的烦恼,享受大自然的真性情。天台山的景致让人留连,因为她巧夺天工、美不胜收,更是因为她的静谧、安逸、圣洁、自然,让身处于漩涡之中、站立于边缘之上的我们真正的释然、淡然地退场,感受人生哲理的洗礼。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天台山,能够感受到生命是坦然的,是自然如和风轻轻拂过脸庞,温柔细腻;生命是淡然的,是淡定如春风徐徐吹过草原,卷起千层浪;生命是释然的,是从容如秋风缓缓掠过树叶,飘然而直下。 (该文获“情系天台山散文大奖赛”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