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滇云艺术概述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滇云艺术概述

  在历时500年的南诏大理历史长河中,南诏大理文化迸发出滇云文化流淌之河中的一次洪峰。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不断演进和形成的民族审美意识更加浓厚了,审美内容更加丰富了,审美能力更趋成熟了。其审美文化的发

  展是这个时期滇云文化中最令人瞩目、最激动人心的一段,各种审美形态都得到了充分发展,建筑、雕刻、绘画、文学、音乐、舞蹈等各方面的创作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滇云文化增添了璀璨夺目的一页。从建筑、雕塑上看,这一时期的都城如太和城、阳苴咩城、大厘城、龙口城、拓东城等都具有一定规模,楼、台、阁、池一一具备,无梁式建筑层层叠叠,“修廊曲庑,橙枳青翠”,被马可·波罗称为大城,城中“五华楼”巍峨高耸。受佛教的影响,寺庙林立,寺塔挺拔,崇圣寺三塔,屹立在苍山洱海之间,千寻塔为方形砖塔,密檐式建筑共16层,其式样和风格与著名的唐塔西安小雁塔相似,是典型的唐塔作风。此外,弘圣寺塔、拓东的东寺塔和西寺塔、大姚磬锤形白塔、祥云水目山塔及景洪曼飞龙塔等也是这个时期艺术性较高的寺塔。此时期的雕塑以剑川石钟山石窟群、安宁法华寺石窟以及剑川、晋宁、禄劝等地的摩崖造像雕塑最具代表性,具有较高的雕塑技巧,并反映出佛教对这时期造型艺术的影响。而以阿嵯耶观音为主的传世铜像则浇铸出滇密主要神祗婀娜多姿的形象,金光闪闪,代表着这时期最高的青铜铸造雕塑艺术。从绘画上来看,《南诏中兴二年画卷》以图画的形式,记述了“滇密”在洱海地区的传播发展历程,《大理国张胜温画卷》则是珍贵的巨型佛教艺术品。在滇云绘画史中居有重要地位。在乐舞方面,《南诏奉圣乐》是南诏大型仿唐乐舞,对中国的乐舞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南诏时期的乐器主要有羯鼓、腰鼓、短笛、拍板、横笛、短箫、长箫、大铜钹、筝、箜篌、琵琶等,在南诏上演的乐曲中还有骠国乐,如没驮弥、答都美、未乃昔等,反映出南诏文化的多元吸收。

  元明时期随着对滇云政治一统的实现以及汉族移民的徙滇和汉文化在滇云的广泛流布,滇云艺术在汉文化的影响下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首先,从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大量陶器和瓷器看,器物表面装饰手法多样化,有彩绘、刻画、压印、附加堆塑、浅浮雕、镂空等,陶罐的形状瘦长、敛口、圆腹或圆肩、平底,有的为喇叭形,与不同的罐盖相配。这时期的瓷器主要有青瓷和青花瓷两种,青花瓷以钴土矿为着色剂,用毛笔将钴料涂在尚未上釉的器物表面,外面再罩一层透明的釉,入窑高温焙烧后,呈现白底蓝花。罩在透明的釉下面各种美丽湛蓝的花纹与洁白的瓷胎蓝白相映,宛如一件件雅致的工艺品。在青花瓷内壁的装饰图案有莲花瓣、牡丹、双鱼、蝌蚪、狮子滚绣球等,还有的绘上仙山琼阁图案,那绘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楼阁,宛然一幅幅意境飘渺的风景画。一些陶瓷研究专家将云南青花瓷分为罐敞口、无颈或短颈、肩腹交接处大,器身上大下小,往下收成平底等五种形式。这一件件的陶器和瓷器其实就是凝聚着劳动者智慧和审美情趣的艺术品。其次,这一时期的绘画在滇云艺术中成就突出。一方面,位于晋宁县上蒜乡观音洞的晋宁壁画以及分布在丽江县诸多地方的庙堂、佛寺、道观、尼庵内的明代丽江壁画,是有一定规模和绘画技艺的壁画艺术群,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据《滇南书画录》的记载,又涌现出一大批滇云书法家和书画家,如沈政、杨一清、杨黼、杨士云、李元阳、吴懋、张含、罗云书、张必焕、张桥、左正、左文臣、木青、朱绅、朱煜、杨道明、孙学诗、葛中选、王来仪、王琦、任俶、任仁、付宗龙、陶挺、钟士昌、李思揆、薛芬、郭之建、程还、熊材、赵炳龙、康诰、杜惟馨、朱昂、何蔚文、杨运升、于迁、李恪、高映、洪如、大错、担当、学蕴、白丁、本元等,其中,担当集诗书画于一体,成就最高。再次,这一时期的音乐、舞蹈形式也较丰富。由来自中原的琵琶、筝、笛等汉族乐器,来自东南亚、南亚的笙、阮、排箫等“缅乐”以及滇云少数民族固有的乐器,如葫芦笙及口琴等构成了这一时期的主要乐器。洞经音乐在这时期开始形成为滇云独有的、多民族的、分布面广、影响较大的乐种。洞经音乐有一套严密的体系,其音乐成分有宫廷音乐遗风、江南丝竹风韵、戏曲音乐曲调和民族民间小调。洞经音乐与道教音乐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道教音乐。演奏洞经音乐通常有乐师16人,使用吹、拉、打、弹四类乐器。以笛子、唢呐为主奏乐器;二胡、三弦、古筝、琵琶为旋律乐器;锣、鼓、铙、钹、云锣、檀板、木鱼、碰铃为节奏乐器。演奏时,放八张经桌,首座司鼓司锣,其余座次对称排列。乐师各就各位,以鼓为号先鸣鼓三通,其他乐器依律齐鸣。云南现存洞经音乐乐曲近两千首,昆明郊区洞经会经常演奏的乐曲有“天机音”、“太平音”、“道师令”、“迎仙令”、“一江风”、“到春来”等。洞经音乐在云南分布较广,全省约有八十多个县市有洞经音乐的组织机构洞经会,以昆明、大理、丽江、建水为盛,几乎村村寨寨都有人参加洞经会活动。此外还有纳西古代不朽的伟大乐品“白沙细乐”也在玉龙雪山下萦绕。另外,以建水文庙、姚安德丰寺、昆明金刚宝座塔、陆良大觉寺千佛塔、飞驾澜沧江上的霁虹铁索桥为代表的建筑艺术在滇云艺术史上又写下了华美的一笔。

  清代是滇云文化的成熟期,是滇云艺术成就的又一高峰期。一方面绘画与雕塑走向繁荣,清代从顺治到乾隆时期,见于著录的云南书画家有一百二十余人,如虞世璎、方正阳、万崇义、杨谊远、王寿祚、董澄、高朗、钟岳、杨友南、周沛、阚祯兆、赵士麟、王思训、张汉、查奉璋、李宣、张昂、王兆基、黄浩、朱文重、时远、李因培、周于礼、倪宪、袁文典、孙髯、尹壮图、杨毓兰、钱沣、赵昶、师范、谷际岐、许东阳、万本龄、李诂、陆树堂、光勋、溥畹、广见、湛福等人颇负盛名。他们中影响较大的有阚祯兆、周于礼、尹壮图、孙髯、钱沣、李诂等。从嘉庆到清末见于著录的书画家还有戴炯孙等百余人,其中,周其淳、孙铸、袁履吉、缪嘉蕙、杨应选、袁嘉谷等人影响最大,成就最高。这时期还产生了一批少数民族的作品——风俗画,如《乘象图》、《沐浴图》、《苗瑶斗牛图》以及傣族佛寺中反映小乘佛教的壁画和巍山彝族歌舞的《踏歌图》壁画。昆明筇竹寺的五百罗汉则是清代滇云最优秀的雕塑作品。另一方面,这时期又是滇云戏曲的孕育生成期,许多地方民族剧种竞相登场。白剧,原名吹吹腔,是在白族大本曲的基础上形成的,分为“南腔”和“北腔”两个流派,“南腔”中有螃蟹调、麻雀调、琵琶调、放羊调、拜佛调等民歌小调“十八”调;“北腔”中有数花名、莲花落、打鱼调等“十三腔”。唱词基本上采用“三七一五”的“山花体”。大本曲和吹吹腔融和成白剧,兵器剧目有200个以上,内容一类是汉族传统古典小说,另一类是白族故事。傣剧,产生于清代末期,是从傣族民间歌舞吸收京剧、滇剧的一些音乐成分和表演方法而形成的。傣剧用傣语模仿京、滇剧演出,乐器除用傣族的传统象脚鼓、葫芦笙、木叶外,还引进京剧、滇剧的锣、钹、鼓等乐器。傣剧剧目一类是表现日常生产、生活和风俗的傣剧小戏,一类是用来表现本民族的诗歌、故事,还有一类,就是由汉族的传统剧目改编成的傣剧。傣剧主要流行于德宏景颇族自治州的盈江、潞西、瑞丽等地。傩戏,是由驱鬼避疫的祭仪舞蹈发展而来的一种剧种,明代由于大批汉族入滇,带来了“军傩”和“乡傩”,到清代,滇云傩戏十分活跃,并产生了不同剧种。如澄江的关索戏、昭通的端公戏、文山的梓潼戏以及富源的狮子灯戏等。除以上几个剧种外,滇剧是滇云地方剧种影响较大的剧种,还有花灯、壮剧、彝剧等在一些地区也有一定影响。昆明鸣凤山麓的金殿、勐海景真八角亭、孟连宣抚司衙署、建水双龙桥又代表了这一时期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

  总的来看,滇云艺术作为滇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反映着滇云各时期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滇云艺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给大家展示,下面从雕塑、绘画、戏曲三个方面选取滇云艺术中较有代表性的成就介绍给大家。

  注解:

  李昆声:《云南艺术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张文勋主编:《滇文化与民族审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前五篇文章

大足县酸雨形成分布特征及其对石刻造像的破坏作用

大足石刻研究概况

大足大钟寺遗址出土北宋造像镌“双腊乡”探疑

敕赐洞林大觉禅寺历代序碑

禅宗的自然观

 

后五篇文章

古代帝王三次摧毁佛寺只因和尚多到和国家争钱

风情虎岫寺之文化·信仰

试论天梯山石窟现状及保护

释本昌与香积寺

宋代的佛经印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