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宋代的佛经印刷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宋代的佛经印刷

  佛教僧侣对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及推广应用,都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现存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都是佛教的经书。例如,1966年发现于韩国的我国唐代武则天时期的雕版印刷经卷《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据印刷史家考证,其印刷年代应为公元7O4一751年之间,为唐朝长安的印刷品。另一件实物,就是印刷于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的经卷《金刚经》。并有记载玄奘曾大量印刷佛像。在五代的印刷中,佛教印刷品也占很大的比例,最流行的是一种上图下文的佛像单页印刷品,如《毗沙门天王像》和《观音菩萨像》。虽然我们还不能断定印刷术是由佛教僧侣所发明,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印刷术发明后,佛教界是最早积极使用这一技术的。他们的出发点虽只是为了宣传宗教,但客观上起着促进印刷术发展和推广的作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金刚经》图片

  关于印刷佛教经典,影响最大的是太宗开宝四年(971年)至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完成的《开宝藏》(图)。由高品、张从信奉命在四川益州监制完成。历经十二年,刻成五千多卷,卷子装帧,四百八十函,总计雕刻板片,十三万块。这项宏大的工程,在中国印刷史、出版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宝藏》至今虽已没有全本传世,但仍有零卷流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宋刻《开宝藏》图录图片

  继《开宝藏》刻印之后,宋代还有四次规模较大的官、私印经活动。它们是:

  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至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于福州由东禅寺等觉院主持冲真等人发起募捐雕刻的《福州东禅寺大藏》,亦称福藏、崇宁藏。全藏共六千四百三十四卷,四百七十九函。其后补刻一些入藏着述。有零卷流传于世。如传本华严经卷八十,题有"福州东禅寺等觉院主持慧空大师冲真于元丰三年庚申岁仅募众缘,开大藏经板一副。祝今上皇帝圣寿无穷,国泰民安、法轮常转"。所以崇宁藏又有《崇宁万寿大藏》之称。该经为折装。由此开始了藏经刻印的经折装帧形式。下图是晋康石处道于崇宁元年刻印的佛藏“大陀罗尼经”。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北宋福州刻印的《崇宁万寿大藏》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福州刻印的《毗卢大藏经》图片

  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至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福州由开元寺僧本悟等募捐、福州人蔡俊臣等组织刻经会,依东禅寺崇宁藏版的规模再次刻印。世称毗卢藏,也称开元寺版。

  南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年),由当地官吏赵安国独自出资刻成《大般若》等大部经典,于端平元年(1234年)由宋平江碛砂延安禅院刻印,世称碛砂藏。刻至咸淳八年(1234年),以后因兵祸渐起而中止,入元后,继续刻完。共六千三百六十二卷、五百九十一函。碛砂藏也有零卷流传于世。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宋刻《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书影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宋刻《碛砂藏》书影图片

 
 
 
前五篇文章

释本昌与香积寺

试论天梯山石窟现状及保护

风情虎岫寺之文化·信仰

古代帝王三次摧毁佛寺只因和尚多到和国家争钱

滇云艺术概述

 

后五篇文章

唐代的佛经印刷

天梯山石窟与蒙逊灭佛

为寺修撰碑文

文化交融白塔寺

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馆藏西夏印考释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