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论中国古代建筑景观的色彩艺术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论中国古代建筑景观的色彩艺术

  陈雄 王琴

  中国古代建筑景观色彩艺术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无论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北京紫禁城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以及红柱子、红门窗,江南私家园林色调宁静淡雅的白墙黛瓦、绿树碧水,还是西藏拉萨寺庙的红、白相间的墙体和屋顶,我们都能体会到古代建筑色彩艺术的神奇魅力。建筑景观的色彩不单指建筑物本身的色彩,它还包括四周的环境色彩,以及天地山川、植物绿化、人物服饰等依附于建筑上的种种色彩装饰艺术。

  一、宫殿建筑景观的色彩艺术

  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完整宫殿建筑群只有两处,一是北京的紫禁城;二是沈阳的故宫。其中,紫禁城的色彩运用效果尤为鲜明和强烈。紫禁城的金黄色琉璃瓦屋顶,屋顶下青绿色调的彩画装饰,屋檐以下成排的红色立柱和门窗,白色的石料台基,台基下深灰色的铺砖地面,形成蓝天与黄瓦,青绿彩画和红柱红门窗,白台基和深地面强烈的对比,给人以鲜明的色彩感染。紫禁城根据封建社会的礼制,在宫殿建筑上把黄色与红色作为主要色彩。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元大都宫城的基础上,大规模地重新修建了紫禁城。为了体现气魄宏伟,景观华丽,以及封建帝王的权势与威望,除了在建筑群的规划布局、空间大小的组合变化、建筑形象的塑造上下工夫以外,在建筑色彩艺术上应用了对比的手法。在色彩学中,对比是指冷暖色对比和补色对比,红色和黄色通常称为暖色调,蓝色与绿色称为冷色调。所谓补色,是指凡二种色光混合叠加成为白光,二种颜色调和在一起成为灰黑色,这两种色光或者颜色即称为互补色,例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把两种冷暖色或者互补色放在一起,可以相互衬托,显得分外鲜明、活跃,效果醒目而突出。紫禁城建筑的色彩艺术就是运用了这种对比规律,营造出了宫殿建筑景观富丽堂皇的视觉美。

  紫禁城宫殿建筑景观的色彩艺术不仅考虑了宏观效果,而且细部处理也十分突出。例如,宁寿宫的皇极殿是一座清乾隆皇帝准备在退位后当太上皇时使用的大殿,装饰十分豪华。从总体效果看,屋顶下的檐部是青绿色调的斗栱和额枋,下面是大红色的立柱和门窗,檐下阴暗的青绿色的彩画和明亮的红柱红门窗形成了色彩与明暗的对比。从细部考察,它的檐下各钻斗栱之间的栱垫板是红色的,两条额枋之间的垫板也是红色的,在下面内外红色柱子上又挂着四条蓝色的楹联,在蓝绿色调的檐下彩画中间有红色的色带和色块,在红色的柱子门窗部分也有蓝色的色条,两种对比的主要颜色都向对方渗透,起到了中和、平衡的作用;黄金被广泛地用在宫殿建筑的细部装饰上,在斗栱、额枋上的彩画里,用金绘制龙的图案,用金勾画边线,在门窗上用金装饰裙板和槅心,勾勒边框和角叶,整座宫殿看起来金碧辉煌。

  二、园林建筑景观的色彩艺术

  园林建筑景观的色彩艺术体现的是自然、宁静的视觉美。无论是无锡寄畅园还是苏州拙政园、网师园、留园、西园,其建筑从尺度较大的厅堂、楼阁到较小的亭台、门廊都是白色的墙,灰色的瓦,赭石色的门窗和立柱,没有大红大绿,没有彩画。建筑周围的植物讲究四季常绿,最爱用青竹,或连绵成片,或于庭前屋后散置数株,水边植垂柳,水中种莲荷。例如,拙政园的西部有一条架在水面上的游廊,曲曲折折,沿着一壁白粉墙,时高时低地浮在水上,墙上嵌着块块石碑,有灰色的、黑色的,上面刻着先人的题记。间隔不远设有几方漏窗,窗外植青竹、芭蕉,漏进片片翠绿,廊外一片繁茂的树木,隔水对岸有一座小亭轩。

  园林建筑景观也和宫殿建筑一样,在色彩艺术的运用上也是既有整体的设计又有细部的处理。例如,在大片青绿色彩中的局部鲜艳色彩的点缀,在成丛的青竹、苍松中间种植一棵红叶李,高大的白墙下栽几枝紫藤等,这样阳春四月紫藤花开,十月深秋李树叶红,使得园林景观生机盎然,营造出植物色彩烘托的意境之美。园林建筑景观室内的色彩也注意细部的处理,网师园的厅堂,白墙、黑柱、灰地面,一色深褐色的家具,连墙上的字画、案上的画屏、磁瓶都是素冷色的。但在几案之上却摆着盆花,红色的、紫色的,梁枋下挂着红木宫灯,灯下垂着穗带,红色的穗带上还带有小小的金箍。这红花、红带形体虽小,但是在素色环境中却显得鲜明突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乡土建筑景观的色彩艺术

  中国古代乡土建筑景观的特征之一是简单朴素,色彩艺术的运用相对较少。乡土建筑景观本身的色彩处理主要依靠材料本身的不同色彩。安徽徽派建筑祠堂、民舍景观都是白粉墙,黑色的瓦和灰色的砖、石墙脚,黑、白、灰组成了这个地区乡土建筑的主色调。由于这些建筑多为封闭式内向的院落,外墙高而面积大,所以从远处望去,大片的白墙,上面是黑色的顶,封火马头墙上的瓦顶组成了跳跃式的黑边。浙江永嘉楠溪江自然风景区一带的民舍,用的都是当地的材料,穿斗式的构架,露出杉木木料本色,柱间都是白灰墙,顶上盖着黑瓦,有的柱下还有砖石的墙座,在黑、白、灰中加上赭石色的木柱,配上起翘的屋顶,弯弯的曲线,朴素而且秀丽。石头的墙,大小不一的卵石、整齐划一的块石组成各式纹理,形成不同的色彩艺术效果。水边的石墙的石缝中长出些许绿草,石面生出青苔,经雨水湿润,别有一番色彩的意蕴。

  中国古代乡土建筑景观本身的色彩朴实,它们往往与自然环境中的山川、植物的色彩相互辉映。浙江建德古老的新叶村,大片民舍景观中间竖立着一座风水宝塔,塔下有文昌阁,四周远处是山,近处是田地,山上田边还有成片的橘子树林。村里的建筑都是白墙黑瓦,色调单一,但它周围的山川植物形成了丰富的色彩环境。徽州地区的乡村建筑,楠溪江的民舍,在周围青山绿树和翠竹的衬托下,色彩显得更加宁静祥和。

  人物服饰的颜色在乡土建筑的色彩环境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烘托效果。这在少数民族地区表现得十分突出。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村落,灰色调子的竹楼鳞次栉比,四周的芭蕉、木薯等丰富的热带植物组成浓绿的背景,穿着长裙的傣族妇女,背着孩子,挑着担子,牵着水牛出没于村落,这种长裙几乎全都是彩色的,红、黄、紫、蓝,有的还镶金边带银线,出门身上还喜欢挎着鲜艳的小包。新疆吐鲁番的住宅景观全部都是土坯砖砌造,外面抹黄泥,外观上呈一色的黄,在终年少雨的蓝天下,配上家家户户都有的葡萄绿叶,组成浅而偏冷的色彩环境,而点缀其间的是鲜艳的维吾尔民族居民女人们色彩缤纷的筒裙,男士们鲜艳多样的新疆小帽。贵州东南山区的苗族、侗族聚居区,民舍是当地杉木建造的吊脚楼,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颜色灰暗,但是四周全是青山绿水,妇女们穿着民族服装,蓝色、黑色的底子上绣着红红绿绿的花饰。浙江楠溪江山青水秀,田地一年四季差不多都是绿色的,而当地的妇女儿童特别喜欢穿戴红色的衣着和红色的头饰,无论是红河边的洗衣女,稻田间的过路村姑,还是在水边嬉戏的儿童身上,都可以见到这红色。紫红的毛衣,粉红的外衣,橘红的衬衣,浅红的发带和蝴蝶结,这些都是乡村建筑景观环境色彩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建筑的色彩艺术还与乡土民俗和民风关系密切。中国民间很早就有贴门神糊对联的习俗。在住宅大门上贴一对自己心目中崇拜的神灵,有武将也有文臣,目的都是为了镇妖避邪,民间各式门神贴画历来都是色彩十分艳丽丰富的。除门神之外,大量住家门上还贴着红色对联,红对联贴在两扇门板上,左右各一,有的门上方还有横批。对联的内容多因时因事而异。例如:“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入新宅万事如意,进高楼四季安康”“三星拱照平安宅,五福星临康乐家”等,不胜枚举。但是,不管对联写的是什么内容,它们一般都写在红纸上,以图喜庆吉利。只有一个例外,就是有的地方家里死了长辈,门上的对联纸要换成蓝的,或者绿的,内容也改了,以表示哀悼之意。此外,在有的地方的大门上还保留着敬神灵用的香炉,大多用纸糊,逢年过节,里面插上几支香。门上还有贴元宝的,用红纸剪成元宝形状,表示招财纳宝的意思。民间乡土住宅大门上这些色彩纷呈的门神、对联同样为乡土建筑景观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四、寺庙建筑景观的色彩艺术

  我国现存寺庙建筑景观以佛教寺庙最为普遍,从东南地区天台的国清寺,到云南边区的南传佛寺和西藏拉萨的藏传喇嘛教寺院,各地都能见到。寺庙建筑景观的色彩艺术运用各有千秋,特点不一。寺庙建筑景观多位于远离城市的山林僻静之处,即使在城市中,也力求创造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寺庙的环境色彩力求达到一种宁静肃穆的效果。

  苏州西园寺庙地处闾门外,兴建于明嘉庆年间,后毁于火,清同治光绪年间重建,后为太仆徐时泰的私园,经其子舍宅为寺,现为戒幢律寺及附属的西花园。整座西园寺庙由引门开始到各座殿堂,连同院墙全部为黄色的外墙,灰黑色的瓦顶,建筑之外有绿树相间,整个环境为黄、绿二色所组成,色调统一,带有很强的宗教气氛。寺庙的室内布置,不论是木雕的还是泥塑的,都是彩色或者金色的,佛像前的供桌、香案,左右的钟、鼓摆设,梁枋上悬挂的幡帐、吊灯等也全是用鲜艳的色彩,加上红蜡烛、红拈香,丰富的各色供品,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室内环境,象征着佛教天国的繁荣富华,它与殿外的清幽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人入其内,仿佛一下子来到了天上佛国。

  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地处县城以北七里的天台山麓,建于隋朝,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寺中建筑虽多经清朝重修,但环境景色依旧。寺后有五峰环峙,建筑群卧于峰底,寺前有双涧环绕流过,寺内外满植苍松与巨樟,入山门有竹林夹道,建筑为黄墙灰瓦,暗红门窗,整个环境色彩浓绿,清幽而秀丽。

  西藏拉萨的喇嘛教寺院在建筑形象和色彩上特点鲜明。布达拉宫主要由白宫与红宫两部分组成,白宫供活佛生活起居,红宫为活佛灵堂所在地。大昭寺外观也是红、白二色的墙和罩在窗上的红、白大幔帐。红、白二色是拉萨乃至整个西藏寺庙建筑景观的主要颜色。

  藏族人民长期以来以游牧为生,经常住帐篷,食品以奶、酥油和牛、羊肉为主。其中奶和酥油是白的,牛、羊肉是红的。牧民的生活与这白、红两色的食品密切关联,即便在古代当地宫廷摆设宴席,也是在普通的喜庆节日设以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为主的白宴,而庆贺战功则设以牛、羊肉为主的红宴。在日常礼仪和生活中,敬献的哈达是白色的绸巾;庆贺时撒白色桑巴;战士出征时宰羊开膛取心,让将领咬一口并在脸上涂抹以求凯旋而归;人死后也在墓上刷以红色。红、白二色被大面积地运用在寺庙建筑景观上,加上屋顶金光闪闪的法轮与法幢,在高原地区独有的环境衬托下,色彩艺术效果强烈。

  把拉萨寺庙建筑景观与紫禁城宫殿建筑景观的色彩效果相比较,两者同样是运用了色彩艺术的对比手法,一个表现得比较粗犷,一个表现得很细致。从建筑景观形态考察,拉萨寺庙建筑多为平屋顶,它们的殿堂连成一片,形成一座高低起伏的,体形巨大的整体建筑景观;紫禁城宫殿建筑是独立的单栋殿堂,具有各种式样的屋顶,庑殿、歇山,单檐、重檐各有风采,顶面是曲线的,屋角是起翘的,讲究细部处理。从建筑景观使用的材料及其做工分析,拉萨寺庙建筑景观多用粗石和土筑墙,大片的颜料泼倒在粗糙的墙体上,质地虽粗但效果强烈;紫禁城宫殿建筑用的是琉璃瓦,细磨的砖,对缝的墙,加工精细的木门窗,勾画描金的彩画。

  拉萨寺庙建筑景观在这大面积的色彩对比中也有一些细致的处理,也同样应用了色彩的相互渗透方法。布达拉宫的红宫,在大面积的红墙上有一条极鲜明的白色檐带。在大片白墙的白宫部分,檐部和窗下有红色的色带。在红宫、白宫的檐口,有红白相间的装饰带。红白二色相互渗透了,在保持红、白大效果的前提下,也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藏族百姓长期在险恶的自然条件下与环境的斗争中形成了粗犷、彪悍的性格,而这性格也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拉萨乃至整个西藏寺庙建筑景观的色彩艺术之中。

  参考文献:

  [1]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北京:三联书店,2001.

  [2]罗哲文.中国古园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陈雄,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王琴,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贺秀梅)

  出自: 《艺术教育 》 2010年2期

 
 
 
前五篇文章

论武术与佛教的融合

论东晋南朝时期陈郡谢氏的佛教信仰及影响

麓山寺碑与岳麓书院

凌云山色明于画,过眼峰峦若奔马

乐山大佛在四川佛教史上的标杆意义

 

后五篇文章

漫话桑耶寺壁画及保护

眉山报恩寺传奇

民国习俗史之信仰

西藏壁画和唐嘎

西藏佛教造像鉴定及分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