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元朝艺术史之元代艺术概述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元朝艺术史之元代艺术概述

  元代艺术概述

  13世纪初顷,中国漠北兴起了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蒙古族。1206年在铁木真(成吉思汗)的领导下,首先统一了蒙古各部和中国北方,随后,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又进行了征服世界的战争, 他们征服了世界上人烟稠密地区所有国家,其中包括:华北、华南(C   ih māC   īn)、印度(hcijha)、辛都(scijha)、河中、突厥斯坦、叙利亚(S   am)、拜占庭(rūm)、阿速、斡罗斯、撒耳柯思、钦察、喀剌儿(kca)(ar)、巴失乞儿等国。简言之,即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广大地区①。

  1271年,忽必烈建立大元帝国,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势力更加强大。大元帝国崛起东方,以排山倒海之势,横行欧、亚、非三大洲。他用血与火冲开了东西方文化的隔墙,东方巨人的高大形象震撼着世界。处在中世纪末期 黑暗时代 的欧洲,面对横冲直撞的东方巨人,不知所措,乱了手脚。东方文明改变了西方人的传统观念,刺激了他们探寻世界的好奇心,也为西方近代文明提供了新的思想营养。

  西方不断派人来华,了解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情况。

  元朝也经常派人出访外国。中西方交通的大道畅通无阻。近代英国史学家赫?乔?韦尔斯把大元帝国对世界的征服,称之为游牧生活对东方和西方文明所有袭击中最后和最大的一次, 这段蒙古人的征服故事,确实是全部历史上最出色的故事之一。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在范围上不能同他相比,在传播和扩大人们的思想以及刺激他们的想象力上,它们所起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时,整个亚洲和欧洲享受了一种公开的交往,所有的道路都畅通了,各国的代表都出现在喀剌和林的宫廷上。也许不是作为一个有创造力的民族,但作为知识和方法的传播者,他们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 ①但是,蒙古族文化较落后,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对汉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缺乏深入地理解,治国经验不足。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元朝政权仅仅维持了九十年(1279- 1368年)就被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朝建立以后,又恢复了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而且更加僵化,生产力停滞不前,封建社会开始走入末路。在元代曾经打开的中西交通的大门又被关上了,对外文化交流被限定在狭窄的范围内。

  恰恰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入末路的明代末期,欧洲掀起了普遍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带来了全面的社会变革,特别是近代的科学革命,彻底改变了西方世界的面貌。中世纪黑暗的夜空,终于被资产阶级革命的曙光划破,新兴的资产阶级以勃勃英姿登上历史舞台,大踏步地走向人类历史新的里程。在中国却死气沉沉,昔日充满活力和自信并在科技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华大帝国,从明代开始,逐步走入末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他在资产阶级面前,成了愚昧落后,面目古怪的老保守了。特殊的历史背景对元代艺术的发展,必然产生影响。

  ①   波斯?拉施特:《史集》第一卷序言。

  ①   《世界史纲》,第 763页。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有元一代的文学艺术,除元曲外,就主流而论,大多内容空泛,题材狭窄,多表现身边琐事,或抒发主观情趣。文人画、特别是山水画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元代文人画家普遍强调抒发个性,因此作品的个人面貌很突出。文人画家均兼擅诗书,强调书法趣味,力倡 书画同体 ,鼓吹 书法即画法所在 ,称画为写。笔墨已不仅仅为塑造形象,本身已被赋予独立的审美价值。诗书画印结合已成为元代画家普遍采用的艺术形式。文人画趋于成熟。

  所谓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画,所以又称士人画。它的风格与民间画工及宫廷院画明显有别。北宋末苏轼提出 士人画 的概念。

  南宋邓椿在《画继》中首次提出绘画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集中表现, 画者,文之极也,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 明代董其昌第一次使用 文人画 一词,并提出 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 的主张。文人画的作者一般回避社会现实,多取材于山水、花鸟、竹石,以抒发性灵,间亦有对民族压迫和黑暗现实吐露愤懑之情者,如龚开、郑思肖。文人画多强调神韵和笔墨趣味,而忽视形似,甚至把形似看得无关紧要,为画家之 末事.元代文人画对意境的表达,对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对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的创造等方面,都有相当的成就。

  元代绘画的时代风格特别明显,这就是简率尚意,以书入画。赵孟頫开其端,元四家继其后,谱写了中国绘画史上光辉的一页。

  元朝统治者允许宗教自由发展,宗教繁荣,带来了宗教艺术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喇嘛教和新道教。基督教在唐末被禁绝几百年之后,到元代再度传入,且有第一批基督教艺术品在上层流行,这主要是圣经插画、圣像雕刻。

  道教自东汉末在社会上流行,到元朝又以一种新面貌出现,与之俱来的是道教美术的活跃,就流传至今的壁画作品和雕塑作品而论,元代与唐宋相比毫不逊色,其精致程度甚至有过之。

  自元代始,西藏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元政府在那里直接行使管辖权。西藏宗教首领八思巴被封为国师,喇嘛教和喇嘛教艺术得到确认并迅速发展。

  特别是尼泊罗国艺术家阿尼哥来华;喇嘛教艺术在汉地也迅速传播开来。阿尼哥在元朝倍受宠信,令其主持梵相监的工作。在他的领导和直接参与下,塑绘了很多喇嘛教艺术形象。阿尼哥的儿子阿僧哥、弟子刘元继承并传播他的技艺,给中国宗教艺术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与此同时,吐蕃僧人频繁往来于印度和中国之间,密宗经典的翻译和著述日渐其多,其中如《红史》、《青史》、《佛教史大宝藏论》的问世,对人们理解密宗教义和密宗艺术裨益极大,内地密宗艺术也随之丰富起来。

  元代墓室壁画明显衰落了,因为元统治者对丧葬尚简朴,即使是宫车晏驾(皇帝死),也仅用香楠木为棺,将木中分为二,刳肖人形,其广狭长短,仅足容身而已。殓用貂皮袄、皮帽,其靴韈、系腰、盒钵,俱用白粉皮为之。

  殉以金壶瓶二,盏一,椀楪匙筯各一。殓讫,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舆车用白毡青绿纳失失(即织金锦)为之。前行,用蒙古巫媪一人,衣新衣,骑马,牵马一匹,以黄金饰鞍辔,宠以纳失失,谓之金灵马。日三次,用羊奠祭。至所葬陵地,其开穴所起之土成块,依次排列之。棺既下,复依次掩复之。其有剩土,则远置他所。送葬官三员,居五里外。日一次烧饭致祭,三年然后返①。皇帝丧礼尚且如此简单,一般官员的丧礼就更可想而知了。所以元代墓室壁画的规模和水平,就无法与汉唐相比了。

  元代界画比较发达,是值得注意的现象。

  ①   《元史》卷七七,《祭祀六?宫车晏驾》。

  元代雕塑,从总的规模和总体水平来看,不如唐宋,但有个别作品如晋城玉皇庙彩塑,水平并不亚于唐宋。据记载,元统治者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宗教塑绘活动。雕塑形象除沿用传统的雕塑式样外(即汉式),又大量采用由尼泊尔传来的 梵相 式样。所谓 梵相 是指尼泊尔雕塑家阿尼哥带来的一种佛教形象式样。我国现存的元代雕塑遗迹已不多,其中山西晋祠内有一组从外地迁来的两组元代彩塑、晋城玉皇二十八宿彩塑、山西太原龙山元道教石刻、杭州飞来峰元密宗石刻、北京居庸关内镇云台石刻。题材手法已无统一规划,都比较自由,水平参差不齐,表现出元代雕刻走向衰落。

  元代书法继续向着 尚意 的方向发展,前期以赵孟頫为带头人,一反宋人奇险的书风,强调学晋人,追求匀净平顺的新书风。但元中期后书坛形成举世皆学赵的局面,孕育着书法的危机。少数富有创新精神的书家,奋起挣脱这种局面,远学魏晋,使书法复归险峻,代表人物有冯子振、杨维桢,被称之为 书坛怪杰.元代书坛产生一批少数民族书家,是值得庆幸的事。

  元代的音乐、舞蹈是很发达的,因为蒙古族能歌善舞,统一全国后又吸收了汉族乐舞的精华,所以更加丰富。元宫廷乐舞主要继承宋金遗制,揉和蒙古族旧有的一些传统。始终处于边使用边创制的过程中,连乐器都主要使用宋金旧物。宫廷乐队含有明显的喇嘛教色彩,为历代所仅见,队中男女混杂,有的头戴神佛面具,穿着铠甲,在乐曲的伴奏声中舞蹈。其中最有特色的是 白伞盖佛事 和 十六天魔舞 ,把喇嘛教的跳神活动,吸收到宫廷乐舞中去,形成为元朝特有的舞蹈形式。

  元民间乐舞更为丰富多彩,杂剧、散曲风极一时,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高文秀、马致远、郑光祖、乔吉甫、纪君祥等一大批优秀《杂剧》作家和《窦娥冤》、《汉宫秋》、《墙头马上》、《西厢记》、《倩女离魂》、《扬州梦》、《赵氏孤儿》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元中期以后,《杂剧》开始走下坡路,扎根于南方民间的《南戏》,在吸收《杂剧》某些成分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南戏》作家虽然没有《杂剧》作家那么大的名气和影响,但流传至今的《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劝夫》,比起《杂剧》毫不逊色,同样成为不朽的名作。

  建筑方面,由于元朝是一个横跨欧亚的封建大帝国,不仅中国本土民族众多,当时欧、亚邻近中国的一些国家也归于元朝统辖。民族众多,交往频繁,各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审美习惯各异。反映在建筑上,就表现为建筑式样千差万别,经过相互交流,为传统的建筑艺术与技术增加了若干新因素。元代宗教建筑很发达,除了原来的佛教、道教及祭祀建筑外,当时从吐蕃到大都还新建了许多喇嘛寺院和塔,随之带来了一些新的装饰题材与雕塑绘画的新手法。大都、新疆、云南及广东地区的一些城市,陆续兴建了一些伊斯兰教礼拜寺,并和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装饰色彩也逐步融合起来。拱券结构已较多地运用于地面建筑。此外,元大都宫殿还出现若干新型建筑和新的装饰,这些都为后来明清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蒙古族的毡帐建筑与汉民族的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相结合,也丰富了中国的建筑式样和内容。

  元代工艺美术,同宋代相比,也有不少新特点。元统治者的爱好与宋统治者不同,宋闭关自守,国际交往面窄。元对外自由开放,国际交往空前扩大,因此,新的需要造成商品新的变化,商业手工业畸型发展。瓷器中的白瓷、青花、釉里红;织绣中的纳石失、织金锦缎、毛织品、绵织品都取得了新成就。雕漆(特别是剔红)、铸银、玉器等生产,也都有较大的发展。

 
 
 
前五篇文章

元朝习俗史之宗教信仰习俗

元朝艺术史之雕塑

札熙寺洲志

陆伯龙画观音

刘碑寺造像碑研究

 

后五篇文章

元朝宗教史之元代佛教

元朝西藏金铜造像分类以及风格

元代蒙古族度母雕像与千手画

元朝教育史之元代的庙学、私学、宗教教育和书院

元代文化史绪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