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卷-圆瑛大师(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上标四义,二无碍法界;此示四相,即示四义二无碍法界之相。前四句,示理事无碍之相。不动道场:即如来藏真如不动之理,如上文所云:一乘寂灭场地;亦即显见无碍科所云:身心圆明,不动道场,皆言一心之理。理能遍十方世界兼摄虚空,事相之法,横该一切佛刹,竖摄十法界。不动道场,是一理之全体,能遍十方界,一一事相之中,一一事相,无不是理,如一金能成众器,器器无不皆金。以不动道场,望十方界,是一为无量,属理不碍事,亦即一不碍多也。身含十方,无尽虚空者:身即法身,法身以理为身,身即理也。含者包含,十方无尽虚空兼摄世界,亦即事也。身亦是一理之全体,能含十方无尽虚空,即是总包一切事法而无外也。如春含众卉,万紫千红总是春。以十方空望一身,是无量为一,属事不碍理,亦即多不碍一也。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此下四句,示事事无碍之相,举依、正二报之事相,交互相涉,以示无碍。一毛,乃正报之最小者;宝王刹,是佛宝法王之刹土,即三千大千一佛世界,乃依报之最大者;在一毛头上,能现一佛刹土,此以正摄依,以依入正;在毛端望佛刹,而佛刹不小,则小中现大,属事事无碍,亦即陕不碍广也。

  坐微尘里,转大法轮者:微尘乃依报之最小者;转法轮,即现全身而说法,身是正报最大者,以全身坐在微尘之中,开法会转法轮。此以依摄正,以正入依,由身望尘,而尘包身相,而微尘不大,即大中现小,亦属事事无碍,亦即广不碍陕也。

  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此重结无碍之由,与众生敌体相翻。众生则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是以元真之性,转成元妄之相,所以不碍而碍:而我则灭尘合觉,灭虚妄之尘劳,故发真如,妙净本觉湛明之性。性字与相字对,众生迷闷,全真性成妄相,如来修证,融妄相即真性,事事即理,相相皆性,故得理事与事事,二无碍法界,有何诸大陵灭不相容者乎?初依迷悟心对辨缘起竟。

  辰二 依本来心圆彰藏性 分三 巳初 圆彰空藏一切皆非 二 彰不空藏一切皆即三 彰空不空即非圆融 今初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

  此科与上科,所依如来藏心之体固同,而约义有异。上约随缘义,此约不变义。上依迷悟心,圣凡立判;此依本来心,生佛一如。惟是一真法界,具足十界,即非十界,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一心圆彰三藏,三藏不出一心,圆融极妙,无以复加矣!即佛许说,胜义中真胜义性,亦即一乘寂灭场地,为如来之密因,实众生之佛性。此心本无迷悟,而为迷悟所依,约本无迷悟,安有圣凡,故十界俱非,而为空如来藏;约迷悟所依,攸分差别,故十界俱即,而为不空如来藏;约双遮双照,圆融极妙,而为空不空如来藏。

  今先圆彰空藏,而字承接上文,转语之词。如云:藏性虽随染净二缘,却不为迷悟所变,而如来藏,依然本妙,妙即不变义。连圆心二字合解,则曰本来元妙,圆满清净之心。如摩尼宝珠,本来元妙,圆满清净也。此心不立一法,即六祖所云:‘本来无一物。’故下十界俱非。

  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

  前三句非七大。非心:即非见大识大,见、识二大,皆属心法故;非空及下二句非五大,五大属色法;其余诸句,非十八界,亦即非阴、入、处、界四科。非五根、六尘,即非色阴;非意根第七识为意所依之根,七识乃八识见分所成。,非六识,即非受、想、行、识四阴;又非眼等诸根,即非六入;并色等诸尘,即非十二处;并及六识,即非十八界,是谓非四科。据此则如来藏,非世间法矣。

  此文与《心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名相全同,而非字与无字,意义稍异。彼以观照般若之功,照见真空实相之中,无有世间诸法;此以本来心,不假功用,空如来藏中与空中同,本非七大四科,有为诸法,如前妙觉明心,先非水火,非字义同。如摩尼宝珠,体本清净,非青、黄、赤、白也。以上非世间法,即如来藏,非六凡染法矣。

  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

  此下非出世法,即如来藏,非四圣净法矣。四圣净法,亦佛常说,随净缘起所成者。今皆约本来心,未起事用时说,此先非缘觉法,十二因缘十二支,有流转、还灭二门,先释名义,后解本文。此佛为缘觉人,所说小乘法,分三世因果,即惑、业、苦三道,迁流不息,轮转无穷,故曰流转门;还灭门者,即断十二支,复还真谛,灭诸生死,故曰还灭门。

  十二支:一、无明支无所明了,不明我空之理,属惑。;二、行支即依惑所造之业行。此为过去世二支因。;三、识支即今世投胎时八识。;四、名色支;即投胎后,心色和合。名即是心无形相故,色即是父精母血。;五、六入支即出胎后,六根为六尘所入处。;六、触支即少时,六根触对六尘,未成欣戚时。;七、受支即稍长,领受外境,能起欣戚时。自识至此,为现在世五支果。;八、爱支即受境之后,心起爱憎,为现在世惑。;九、取支由爱憎而起取舍,取舍即造业之初。与古解不同。;十、有支即取舍既定,而业因已成,曰有。爱、取、有为现在世三支因,再感未来世二支果。;十一、生支由现在世惑业因,感来世受生果。;十二、老死指来世,从生而至老死也。。此十二支,展转相因,连环钩锁,三世因果,流转不息,曰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有缘生,生缘老死是也。

  还灭门是修法: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辟支利根,一闻佛说,即知无明为生死之根,即从断无明下手,如砍树者,直砍其根,根断而树自倒,无明断,而生死自了矣。 此文亦同心经,无字非字如上解。无明上多一明字,即性觉必明之明字,因必欲加明于觉,故成无明,此本来心,一念未动,故非明非无明,如是乃至非老非死。第一非字双用,又非明非无明尽即灭也,如是乃至,非老死尽,此将流转,还灭二门分开,各举因缘之头,直超因缘之尾,以便易知。如筷一双直排,现文乃是将二门,双举第一支因缘之头,双超中间十支,而至十二支因缘之尾,稍费思索。此中所云老死尽,但尽分段,未尽变易也。据此如来藏,非缘觉法矣。

  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

  次非声闻法。苦、集、灭、道,四谛法门,是佛为小乘机所说。世间出世间,二种因果,皆是谛实,故称为谛。苦谛:是世间生死苦果,以逼迫为性。约人间,略说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欲合偏离,怨平声憎会苦欲离偏遇,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前七为别,后一为总。约三界则分三苦:五趣众生为苦苦;乃苦中之苦。天趣众生,三禅以下为坏苦;福乐有尽,久必坏生。四禅以上为行苦;虽苦乐双亡,难免行阴迁流之苦。佛为说此是苦,汝当知。 集谛:是世间烦恼苦因,我执分别俱生,粗细烦恼,集聚众生心中,以招感为性,依烦恼惑,造善恶业,招感生死苦果,若无集谛烦恼苦因,当然不受生死苦果,佛为说此是集,汝当断。

  灭谛:是出世间涅槃译不生不灭乐果,即二乘所证,方便有余土,偏真涅槃,拣异究竟无余涅槃。以可证为性,若能修道、断集,自可灭尽诸苦,灭非真谛,因灭会真,故称灭谛,佛言此是灭,汝当证。 道谛:是出世间道品乐因,共有三十七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即五根增长成力、七觉支、八正道,以可修为性。四谛中,此谛最关紧要,若能修道,自然断烦恼苦因,灭生、死苦果,证涅槃乐果。如大乘四弘誓愿,第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学成则前后三愿,皆得圆满,佛云:此是道,汝当修。诸弟子闻佛四谛法声,修道证果,故称声闻。 非智非得者:此文接于四谛之下,不必别作他说。依孤山作小乘所证智理,谓非有我空之智,与非得我空之理,当属声闻乘,此亦随净缘所成。本来心中,不但有为法当非,即无为法亦非,以藏心不属有为无为故;据此则如来藏,非声闻法矣。

 
 
 
前五篇文章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卷-圆瑛大师(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卷-圆瑛大师(二)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卷-圆瑛大师(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九卷-圆瑛大师(八)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九卷-圆瑛大师(七)

 

后五篇文章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卷-圆瑛大师(五)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卷-圆瑛大师(六)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卷-圆瑛大师(七)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一卷-圆瑛大师(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一卷-圆瑛大师(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