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佛经》的观念法门【向学法师】(二) |
 
(二)由方便观入真实境 “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分明”之后,次做水观。日观虽能止心一处引发后诸观想,但不能观想极乐国土的种种庄严相。极乐国土非凡夫所曾见和羸劣的粗心所想像之境界,为此不得不藉娑婆国土所见的熟悉境物作为比类,渐渐引入,故次作水观。作水观想的意图,善导说:“日轮常照,以表极乐之长晖,又恐彼不平,类此秽国之高下。但以娑婆暗宅唯日能明,此界丘坑未无高下之处,欲取能平之者,无过于水,示斯可平之相(大正三七,262下)。”作日观想,是象征着极乐国土的光明,为除却众生心中的黑暗;作水观想,是表示极乐国土的平坦,为消除众生心中不平的妄念。娑婆世界澄清平坦者,莫过于水,故次取水作为观想的对象。若能“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则不起昏沉不生掉举,使心志处于平静安隐。“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这是从水的观想转向对冰观想的第一转变;“见冰映澈,作琉璃想”,这是从冰的观想转向对琉璃观想的又一转变。从这两大转变而进入极乐世界的实境观想。所以经中说“此想成已,见琉璃也,内外映澈”。以琉璃为地质的情形,也不是行者所曾见过,难以作为所观之境,所以世尊曲垂方便,由水而冰而琉璃,使行者从浅至深由粗到妙的观想中得见极乐实境。水和冰的观想是方便观,琉璃的观想则是进入实境的观想。 (三)陶炼心志以成三昧 第二观虽作水名,而实际上由水而冰,由冰而琉璃层层渐进,这也是修观次第的承接与增胜。经中所谓“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等琉璃地境界,不是一般行者的心力所能及,如何才能把它作为所缘境界而如实观想呢?这就要依藉胜境陶炼心志而趋于精细,所缘境界依心的深观细想而转胜变实。初作日观,系心入定,继而由水而冰而琉璃,使心境相互影响逐渐推进,这是《观经》所示观法的基本步骤。定心的力量和定心境界是不可思议的,日观和水观修习完成之后,即能“粗见极乐国地”,即是进入地观阶段。于地观中,若能如经所说的“若得三昧,见彼国土,了了分明,不可具说”,算是完成极乐国地的观想。此中所说的三昧,即行者的观心与极乐妙境相应,真正见到极乐国的真实境界。前二观是相似方便观,从这一观开始进入真实观。从地观以下,全都不是未得定的凡夫心力所见,必须于诸观中,境心相助,互为增上,转秽心秽土为净心净土,从凡夫境界转向圣人境界,次第逐境渐渐修习,不是一般的想像所能成就的。地观以下诸观,虽均不是凡夫的所见境界,但由于修习工夫的加强,心力也随着增胜,那所观的境界也随着心力的增胜而趋向精妙,实现真实境界的观想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如第四观的树高八千由旬,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与第七花座观的花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第九佛观的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这些景观虽不是此世界的景物可以比拟证知,而行者确能于定中亲见此境,这都是修观力量的结果。又如第五观八功德水的“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等法音,行者虽从来未曾听说过,而于定中能亲闻此音声者,也可证知修观的工夫使然。 地观既已修成功,就会产生它的功用,破恶之功则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生善之德“则舍身他世必生净国”。经中又说“心得无疑”者,因为行者在定中亲见极乐国土,亲闻“苦、空、无常、无我”等诸法,所以对极乐世界及诸佛法已除疑惑得坚定信心。 经中说的“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这说明了在修习诸观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有关经文所介绍的内容境界及其次序如法观想。若离开圣教所说自我揣想妄造境界,那都是不实的,名为邪观。并且这两句话在经中多处出现,则可见依法修观的重要性。世尊之所以不厌其烦地重复教诫,是强调正确的观行要依如理思维,如理的思维要依听闻正法,切不可随意妄造。不仅修观如此,修任何法门都必须具足闻、思、行三个阶段。 地观成就,次观宝树,其所观境界和次序如经中具说。宝树观在观观想极乐世界国土的庄严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其它介绍弥陀净土的有关经典,也作相应的叙述。《阿弥陀经》中有“七重行树”(大正十二,346下),《无量寿经》有“七宝行树周满世界”(详见大十二,270~271上)等说明。宝树不仅表现极乐世界的庄严,更重要的是在于能够发出种种微妙的法音,激励行者欣求佛法得深法益的作用。这一层内容在《观经》虽然没有谈到。而《阿弥陀经》及《无量寿经》等相关经典都有所谈及。《阿弥陀经》说:“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大正十二,347上)。《无量寿经》说:“微风徐动,出微妙音,普流十方一切诸国,其闻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不遭苦患”(大正十二,271上)。如何修定,才能观想到宝树的真相呢?善导说:“未闲真观自在随心,要藉假想以住心,方能证益”(大正三七,264中)。这就是说,在没有得真观对宝树不能随意观想之前,先要假借其他假像来作观想,使心专注入定,而后于定中弃假成真,依经中所说的各层境界,渐渐作观,皆令分明,方可得益。 善导在《观经疏》中说:“宝树虽精,若无池水,亦未名好”(大正三七,264上~265下)。意谓为了更进一步观想极乐世界的整体庄严相,必须在宝树观之后再观想宝池。宝池的观想除了《观经》所述之外,行者也可依《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池,八功德水”(详见大正十二,346下~347上)及《无量寿经》所描述的宝池妙境(详见大正十二,271上~下),作为观想的内容修观。介绍弥陀净土的经典很多,行者可以根据其相关文义随宜作观。宝池的观想若能修成,行者于定中随其所应,不仅能够犹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此境的美妙,而且能听闻无上的微妙法音,享受法乐,启迪更高的智慧。 宝池观之后,即是观想楼阁。楼阁是彼国众生所居住的地方,象征着安身立命之处。《阿弥陀经》亦有七宝楼阁的介绍,《无量寿经》有“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大正十二,271上)之说。可见楼观是极乐世界的主要庄严物之一。善导说:“净土虽然宝流灌注,亦为未精,为此依报庄严种种圆备也”。意思是说只有到七宝楼阁的出现,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相才算圆满具足。也只有完成对楼阁的观想,才能亲见极乐世界的整体概况,符合经中所说的“粗见极乐世界”这一意旨。至楼阁观想成就,能“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 从宝地而宝树而宝池而宝楼,层层推进,重重深入,四观成就,即总观极乐世界依报庄严成就,所以《观经》称其为“总观想”。这四观的境界,都不是一般未得定的凡夫心力所能及的,而是严格修观陶炼心志才能达到的殊胜妙境,是修定而成的三昧境界,称之为“观净土三昧”。 第七是花座观。花座是极乐国土的不共依报,唯佛与菩萨才能受用此宝座。此观是从观察依报庄严转向观察正报庄严的转折点。 观念阿弥陀佛正报庄严 从第八像观至第十三观是观想极乐世界正报庄严,后面三观是观察九品往生情况。观正报庄严中第九的无量寿佛真身观和观察九品往生中的称名念佛具足十念是念佛法门的中心。前者是观想念佛,后者是称名念佛。下文就针对这两点作一叙述。 观想阿弥陀佛真身 本经称为《观无量寿佛经》,即说明了以观想阿弥陀佛为经的主要意旨,其他诸观是围绕这一意旨而设立的,所以弥陀真身一观显得特别重要。在真身观之前的第八观是像观,因为行者要直接观想佛的真身是不容易的,因此先观佛像作为真身观的前方便,像观修习成就时,即可进入真身的观想。此观是观想阿弥陀佛色身庄严,故名“真身观”。真身观是《观经》的核心所在,为了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妙趣,现将全文抄录如下: 此想(像观)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洁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念,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在佛前,得无生法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见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寿佛故,诸佛现前授记。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 观想阿弥陀佛真身成就,不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法忍”,而且能得“诸佛现前授记”。可见此观于诸观中所得利益最大,所以经中强调行者要“忆想”、“系心”和“谛观”。此观是以观想阿弥陀佛的种种相好,而且往生西方净土的。佛的种种庄严相不是行者的随意想像及粗浅的定境所见的,必须经过上面像观的修习具有较深的定力为基础,于此观中逐步观想佛的色相、身高、眉间白毫、佛眼、毛孔、直至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所具有的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相好的八万四千光明等。行者如果能够依这种程序,“但当忆念”,如实修观,则能于定中大开心眼,见到阿弥陀佛的真身,由此也就见到十方一切诸佛。这种定境称为“念佛三昧”或“观佛三昧”。得此三昧也就见到以大慈悲为体的佛心了。 以忆念观想弥陀色身而得往生之说,在支娄迦谶(147~?)翻译的三卷《般舟三昧经》也有这样的阐述,如说:“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数数,常当守念,莫有休息,如是得生我国。佛言,是菩萨用是念故,当得生阿弥陀佛国,常当念如是佛身,有三十二相,悉具光明澈照,端正无比在比丘中说法”(大正十三,905中)。这两经都是以观念弥陀色身为往生的途径,并且都很强调意念的集中与持续,《观经》的“但当忆念”、“应当系心”、“谛观”、,与《般舟三昧经》的“数数念我,常当守念,莫有修息”、“常念如是佛身”等,意思是一样的。又《观经》的“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与《般舟三昧经》的“悉具光明澈照”之义相符。其所观的身相中虽有八万四千相与三十二相之不同,而实际上行者若能如实观想,亲见如来三十二相,即能见八万四千相,《观经》在像观中也已谈到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这一意义,八万四千相是三十二相的引申和扩充说明。各经虽有异说,如能通达其中的相关意义,是不会有什么妨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