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楞严经修学法要(二十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楞严经修学法要(二十二)

 

  好,我们今天上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  付在来日  回向。。。

  常钦和尚尼慈悲

  诸位法师 诸位在家菩萨

  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三面:

  己二  劝修

  那么我们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当我们开始在佛堂中,忆佛、念佛的时候,也就是说当我们明了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圣号,一接触的时候,在我们生命当中,会产生二种强大的力量。

  一个是我们内在一个心灵的力量,我们那种皈依的心

  其次一个外在的弥陀四十八愿的这种强大的加持力,心力跟佛力的结合。

  那么,当这两种力量在交互作用的时候,我们称为感应道交。感应道交从两方面来说:当我们平常在感应的时候,对我们来说,是消我们的业障、增长我们的福报。但临终的时候,感应道交,就使令我们带业往生、求生净土。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净土宗的修学者,他整个生命的目标,就是追求一件事情,感应道交。想尽任何办法跟阿弥陀佛的本愿,能够心心相印、感应道交,你就成功了。

  那么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啊?古德说是: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是高高的挂在空中,充满了广大的光明,那我们没有光明,我们希望把佛的光明,转成我们自己的光明,怎么办呢?千江有水,你把这个脸盆准备好了,这个月亮的光明就映上了。

  感应道交说得清楚一点,就是把佛的功德,转成你内心的功德。转他成自。那么站在一个转他成自的角度,就知道一件事情:就是佛菩萨对我们的加持力,佛陀永远居在被动的角度。

  所以我们修净土宗的人,要知道一个真相,佛陀不能主动的救拔我们,不可以。月亮有无量的光明,但是它不能主动的照耀我们,我们必须把水准备好了,它才能够成就感应。

  所以我们的心灵力量,永远都是居于主动的地位。这就是印光大师为什么说:我们今天在念佛的时候,你释放出一分的力量,佛陀给你一分的感应。你释放出是三分的力量,佛陀给你三分的感应。你是十分的力量,他给你十分的感应。

  所以从这当中,就知道一件事情,你念佛,问题不在你念的数目多少,而是你在忆念佛陀的那个明了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你产生多大的力量,就产生多大的回应。所以如何加强我们心灵的力量,变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么当然我们内心的力量,从本经来说,是有两种差别

  一种是从真实的心所发出的力量,一种是从虚妄的心所发出的力量。

  什么叫真实的心?它的内涵叫做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一个人进入真如三昧的时候,他心中是没有相状的。古人说是能所双亡,诸相叵得。没有对立、没有相状。它也不是杂染相,但它可也不是清净相,所以说是离一切相,或者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禅宗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没有相状。

  它虽然没有相状,它可也是即一切法,它具足无量无边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种功德之法,它有那种强大的能量。所以它随时可以现出杂染相,和现出清净相,所谓的普门示现。

  所以一个人把心带回家以后,他本身没有相状的,但是他随缘可以显现任何相状,这种力量是特别的强大的。但是不幸的是,我们现在不是安住在真实的力量,我们现在凡夫是什么力量?是一种虚妄的力量。

  什么叫虚妄的力量?就是我们那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我们内心有五种相貌会出现。过去的业力,有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相貌在心中同时显现出来。我们跟每一个人跟任何的事情接触的时候,有一个色尘的相貌。这个色尘包括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福报大的显现安乐美妙的色尘;福报差的显现一种苦恼卑贱的色尘。接下来是感受,快乐痛苦的感受。第三个是想像。那么这都没有错,因为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这个叫循业发现。我们的心,只是如实的把我们过去的善恶业力,把它显现出来,如此而已。过去造的业今生表现出来,而自作自受。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在于我们的心跟色尘接触的时候、跟感觉接触的时候、跟心中想像接触的时候,我们的心啊,就住在上面,这个就糟糕了。整个因缘啊一念方动,乌云遮,风云变色!我们强大的真实力量,就全部消失了。

  为什么?因为我们住在我们的感觉、住在我们的想像。我再讲一次:感觉有没有错?没有错!我们打很多妄想,也没有错!阿赖耶识如实显现出来,你有这个种子,遇到外缘显现出现行。

  但是问题是我们住在上面的时候,这就叫颠倒了。我们错误的开始,就是当我们的心,把我们的五阴现出来的时候,唯识所现没有错,但是唯识所住,这个地方产生很多生死的问题出来,就产生出来了。

  在经典上说:我们的心,住在我们的感觉、住在我的想像,有二种过失:

  第一个、你经常喜欢住在─心中的感觉跟妄想,心的力量变得很狭隘。

  我们住在某一种相状,就像我们去追求一个水泡,结果失去了广大的大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去念大悲咒,我们的感应是如此的小。观世音菩萨念大悲咒产生这么大的力量。

  同样是法力不可思议,为什么不同的心,去接触大悲咒的时候,效果是不同的呢?因为我们的心,心有千千结。我们住在很多的相上,结果我们强大的力量都失掉了。所以祖师告诉我们把心带回家,见相离相。这是第一个。我们住在相状,使令我们心灵变成非常的狭小,所以一个人对相越执着的人,他的胸量肯定越小,他今生的成就也就越小,不管你做多少定课,因为你作功课是心力嘛!

  第二个、你经常喜欢住在你心中的感觉跟妄想,你的心变成非常脆弱。

  为什么呢?因为感觉跟妄想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你经常会觉得心不安,弟子心不安啊!你看,我们很多念佛的人,你问他说,你有没有把握往生?没有几个讲得出来。佛力是现成的啦,佛力不可思议这一部分是佛菩萨已经准备好了,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已经整个摄持在一句佛号当中,这个地方没问题。

  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把握把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全部把它开显出来呢?因为我们的心力太薄弱了。我们住在一个相上,我们就觉得自己没有安全感。当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因为你心中有所住,(这种攀缘心,要假借外缘而有),你就要假设你临命终的时候,没有人来干扰你。你要假设你心中的烦恼,不要来刺激你;你要假设你临命终的时候,不发生任何的状况;你还要假设临命终的时候,善知识的现前跟你开导安慰…所以我们一般人用生灭的攀缘心来念佛,你要达到临终正念,你要有很多、很多条件的具足。而每一个条件你都没有把握,所以你在念佛的时候,你完全不是操之在我。

  所以我们修了《首楞严经三昧》以后,我们会告诉我们自己,临终的正念,是我自己作主的。因为你开始学着:勉强自己去离开自己的感觉、去离开自己的妄想,把心带回家。你慢慢知道,原来你真实的力量,是可以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的,这件事情是做得到的。就像祖师说的,不管房子外面风吹雨打,你房子里面,是安然无恙的!

  所以:修首楞严王三昧最大的特点,就是你可以成就平时的自在、平时的正念。你也可以得到临终的自在、正念。因为很多外在的环境,是你没办法决定的,但是你可以决定你要不要住在上面?外境要显现什么样的因缘,这个叫做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但是这个业显现的时候,你要不要住在上面,这个是你决定的,你可以操之在我。

  所以《楞严经》它的整个思考模式只有一个,就是把心带回家!你不要去攀缘外在的色尘,不要去攀缘你内在的感受跟你的想法,这对你没有好处。会把你的心量弄得很狭隘、会让你所修的功德不圆满,会把你内心弄得很不安定。而反过来,我们安住在一念心性,常乐我净,所以回家是好的。总之,整部的《楞严经》主要就是告诉我们:返妄归真。把一个虚妄、在外面攀缘的心,带回到我们真实的心。(14:01)

  好,我们看讲义的 己二、劝修

  那么这一段经文,等于是佛陀在前面七处破妄,十番显见,乃至讲到二决定义的第一决定义,发菩提心后,佛陀先作一个总结的劝修。

  我们这个地方有两段:第一个是结示法义,第二个是以喻合法。我们先看第一小段  请合掌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生死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

  【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好,这个地方讲到我们整个返妄归真的过程,有两个次第:

  第一个、一种拣择:

  你要知道拣别,去选择。拣别虚妄,那么选择安住真如。你就要做一个真、妄的拣别跟选择。

  佛陀说:阿难!你现在想要依止你一个凡夫的见、闻、觉、知。当然这个见闻觉知没有什么错,我们修行当然要靠见闻觉知,你要靠见去缘佛像,要靠闻的功能去听音声,听梵呗、听佛的说法,乃至于第六意识的了知。

  那么我们依止见闻嗅尝觉知,来修学一切的法门,我们的目的干什么呢?要能够契合如来的常乐我净的大般涅槃。也就是说,当你学佛的目的,不是只是追求人天的生灭果报,而是追求一种圆满的佛果菩提。

  那怎么办呢?你要先拣别,这个拣别就是有远离的意思,你要远离生死的根本。什么叫生死的根本呢?就是攀缘心,心有所住。你必须要依止不生灭心,才能够圆满…不生灭的圆满湛然的这种心性,才能够成就。所以,第一个,你先你要先依止不生灭心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那么当我们把心带回家以后,要做什么事呢?以湛旋其虚妄灭生。这个湛就是湛然不动,依止这个湛然、不生灭的一个心性来旋转,这个关键在这个旋字。

  当我们把心带回家的时候,不是大事已办啊,妄想它亦不断的干扰你,所以开始怎么呢?调伏。前面是讲安住真如,这个地方是调伏妄想。

  那么《楞严经》讲调伏,是讲旋转。这个旋转就是转识成智。把妄想转成真如,使令这个生灭虚妄的心,不再生起,恢复我们本有的清净觉性,才能够成就本来光明、本来觉悟的不生灭心,来当作我们因地的发心,然后才能够圆成不生灭的果地功德。

  那么古德在解释这段文的时候,提出两个字的重点:

  第一个“依”:首先你要依止不生灭心来修学。

  第二个“旋”:你要能够旋转妄想,把这个妄想转成真如,依止不生灭心来转妄想。

  我们的修学过程当中,你的因地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说清楚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烦恼,但是你用什么方式来对治烦恼,这影响到你未来的果证。

  你用对立的方式:烦恼现前,用很强烈的方式,把它断灭,那你这样子的话,就是声闻人的对治方法,偏空的思想。

  大乘的思想:是认为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只是一念心颠倒而变成妄想,妄想不是让你去断的,妄想你要去感化它的!所以《楞严经》它的意思就是,你要进入你内心的世界,先找到你的真实的真如,然后坐下来,跟你的妄想沟通。

  我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这个转识成智,这个是转,而不是断。大乘佛法的妄想、烦恼是用沟通的方式来转变它。因为它的本性是清净的,它只是一念的妄动,产生一种虚妄的假相而已。

  就像这个水泡,水泡你可以把它转变成水,其不变的湿性不失。所以这个地方要清楚你面对烦恼的方式,是用什么样的态度,这会影响你未来的种性。

  所以古德说:声闻人在断烦恼的时候,错损菩提。他用很激烈的方式来消灭烦恼,结果他菩提心也发不起来。因为烦恼的性,就是真如的性,错损菩提嘛!

  所以你看阿罗汉修到最后是没感觉了。阿罗汉修到最后是想受灭无为,没有感觉,没有想法。那这个人就完了嘛。这不是一个有情众生,所以唯识学上说,严格来说,阿罗汉入了灭尽定,已经不是一个有情众生了。就是有情修成无情。那就跟一个石头差不多啦。但是我们看佛陀成佛以后,他是无量的大悲啊,月映千江,百界作佛。到十方世界去做种种的示现,因为佛陀在断烦恼的时候,没有伤害到他明了的觉性。

  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你在断烦恼的时候,你千万不要造成后遗症。我们有病,我们应该吃药。但这个药把病治好以后,不能伤到你身体的元气,所以你的善巧就变得很重要。

  断烦恼每一个人都会,问题是你用什么方式?我希望我们一个大乘的佛弟子,眼光放远一点,你不只是断烦恼,你的目的是要成佛。所以你在断烦恼的时候,你要保存它的觉性。那该怎么办呢?这个方法─我们现在讲最圆满断烦恼的方法,速度快、又没有后遗症。

  第一个,你先把心带回家。我们讲过…遇到烦恼活动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贪烦恼在干扰你的时候,不是提佛号,先安住一念心性。你告诉你自己:本来没有烦恼,那只是一个因缘的假相在动。

  那么安住一念心性的时候,再提佛号,然后再用止观的方式跟烦恼沟通,说这个是虚妄的,那只是过去的一念妄动,这是一种过失相。你不断的用佛法跟它沟通,这个妄想自然消灭掉,因为它不真实嘛。所以当这样我们断烦恼以后,我们叫做什么?佛法说:恢复本来面目、恢复你原来的觉性,是这个意思。

  那么这整个过程──当然安住、调伏。这里,佛陀讲出一个譬喻,一个生活上的譬喻,我们容易了解。我们先看经文: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

  【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好,这里,总共是有两段,先讲一个譬喻: 如澄浊水  贮于静器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

  这个澄当动词,我们想要去澄清一个污浊的水。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心本来清净,这个水本来没有任何相状,但是无缘无故的,不晓得是谁,把它丢了一把泥土进去了,这个水就开始污浊了,就变成清净的水跟泥巴就混在一起了,这当中有清净的水有泥巴,两个同时存在。

  但是我们对泥巴开始厌离,我们希望把心带回家,我们希望安住清净的水。那怎么办呢?贮于净器。你把这个水,不要去动它、不迷、不取、不动,你把它放在一个寂静不动的器皿上,放久了以后,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那么你让它沉静的力量,慢慢的深沉、让它慢慢的不动…时间久了,这个尘土,它自然的沉淀下来,那么清净的水自然就显现出来了,这个叫做调伏客尘烦恼。佛陀所讲的这个方式,对于妄想,是用沉淀的方式,让它自己沉淀,你不要去断它,因为它没有实体的,让它沉淀下来。

  看第二段: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初学者没有能力去断烦恼,什么时候断烦恼呢?等到你有禅定的时候。所以资粮位的菩萨,在闻思的阶段,他不断烦恼的,他只是要求你不随妄转,让它沉淀下来,你不要再住在上面,让它沉淀下来。 那么等到什么时候,才开始断烦恼呢?加行位菩萨,当他产生修慧,有禅定的时候,他开始用禅定,再加上我空、法空的智慧,然后才把烦恼的种子,给它消灭掉。就把这个泥巴全部拿掉,只剩下一个清净的水,这叫永断根本无明。这时候已经是破无明、证法身。破一分的无明,证一分的法身。这是一个因地的修学。

  那么破无明、证法身,开显真如,开显现前一念心性,这有什么样好处呢?这以下讲出两个好处:

  第一个、明相精纯。这一段是约自受用来说:菩萨把心带回家,远离妄想,这个地方已经是破除妄想了。破除妄想、开显真心的时候,精纯光明的心性,就完全的现前。在自受用呢?受用常乐我净。常住、安乐、我、(这里的我是自在)清净。

  那么从他受用的角度呢,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菩萨在安住一念心性的时候,是离一切相的,只有常乐我净的功德,四种功德陪伴着佛菩萨的内心。但是佛菩萨以大悲愿力,回到人世间的时候,一切变现,普门示现:他不但现出庄严的比丘、比丘尼相,他有时候也现出杂染的、生死凡夫苦恼的相状。但是他不管现出什么相状,已经不再受烦恼的干扰,菩萨每先一个东西,每做一个动作、每说一句话,都合乎涅槃清净的功德。

  所以他整个就是从一个自受用跟他受用的关键。就是在于,安住现前一念心性,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就我们的阶段来说,我们现在还谈不上断烦恼。你现在断然的去断烦恼,你会伤到你的觉性,弄到最后你自己没有感觉,一个人没有感觉,你就发不起菩提心啊!

  所以《维摩诘经》警告很多修行人说:二乘人你要让他发菩提心,是比一个生死凡夫还难!生死凡夫有烦恼,但是他有感觉啊,他能够念众生苦,发菩提心,二乘人你要他发菩提心,根本不可能,一滩死水,死水不藏龙。佛菩萨是一个活水,他那个大悲心跟真如是同时运转的,这关键点在无住,你不要住在你过去的妄想当中、住在你的感觉当中。那么关于这点我们看这个今天的附表第五:

  那么前面我们说的整个七处破妄,十番显见的思想,无非就是整部《楞严经》就是正念真如。那么正念真如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

  从因地上来说,它是观照。观照我们这一念心,本自清净、本自具足。在果地上,就是有顺从的意思。开始顺从真如,不随妄转。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的《大乘起信论裂网疏》中,他把这个正念真如,他用信心,这个信就是随顺,这当中有六个次第:

  先看第一个:理即信心

  【虽复不信自心大乘妙理,起惑造业,而信心之性,未曾稍减,如水成冰,湿性不改。】

  理即信心,这是一个标准的生死凡夫。什么叫理即呢?就是说,这个人在理体上是一个真如,但是你看他表现出来的作用,完全跟生死凡夫是一模一样的,是心有所住,弄到自己心有千千结,在临命终的时候很痛苦,这个就是理即信心,只有理体上称得上是信心。

  我们看它的内涵:说,这个人,他从来就不相信、也不随顺自己本具的真如本性。那么他相信谁呢?他相信他自己的感觉、他相信他自己的妄想。就跟着感觉、跟着妄想走,结果是起惑造业,当然这样子来说,他就在三界里面一次一次的得果报。如果他的感觉是比较美好的,妄想是比较美好的,到天上去。他的感觉妄想是邪恶丑陋的,到三恶道去。那么这样不断的在三界打滚。

  但是有一段值得我们庆幸的就是,而信心之性,未曾稍减。我们过去打了很多的烦恼,造了很多的业,但是我们这一念心,从来没有受到染污,这个本性,并没有因为这样而稍减。

  比方说如水成冰,湿性不改。这个水啊…因为我们内心有所住、有所执取,就变成冰了。你看水本来是没有形状,水有什么形状呢?你用成一个圆形的杯子,它就变圆形了;你用方形的杯子来装水,它就变方形;它本身没有形状,它随时可以现任何形状。

  但是冰就不同啦,冰它有固定的形状。所以你看执着心很重的人,你一听他讲话,你就知道这一个人的种性,个性刚强。一个修首楞严王三昧的人,他的特色就是调柔善顺。柔软,他的心是柔软,一个人跟智慧、慈悲相应的心,是柔软的。

  那么柔软叫做水,刚强就是冰。但是,即便他变成了冰,但是他的湿性没有改变。也就是说,他随时可以恢复他的本来面目——随时。因为它的湿性,不因为它变成冰而改变。当然这个地方告诉我们,虽然打很多烦恼,信心之性没有改变。

  看第二个名字信心。这以下就开始是修行人 ─ 二、三、四、五、六。

  我们看名字信心这段:

  【能知现前介尔心性即是大乘,直下承当,不复疑惑,如知冰即水。】

  那么这一个生死颠倒凡夫,他在三界当中,一次一次的打滚,每一次都跟着感觉走、跟着妄想走,但是突然间,他遇到了三宝起欢喜心,他拨出了他的生活当中宝贵的时间,来听闻佛法,如理思惟。

  他终于知道了生命中的一个真相,什么真相呢?“能知现前介尔心性即是大乘”。这个乘就是车乘,通往常乐我净的一个车乘。原来我内心当中,有一个这么好的东西啊!就是我这一念信心,本来具足常乐我净嘛!我为什么一定要向外攀缘呢?我可以回到我的家,我的家里面,有种种的珍宝让我受用的。

  所以他这个时候,开始“直下承当,不复疑惑。”他开始知道: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原来我无量无边的功德,那种觉性、那种功能德用的体性,并没有丧失。他就直下承当,而且没有任何的疑惑。比方说“知冰即水”,虽然它现在还是冰,但是他知道,它总有一天一定可以变成水。

  我们看这个菩萨戒,你会发觉一件事情,受了菩萨戒,不是只有菩提心而已。你要知道,严格来说:菩提心它要有空正见的基础。菩萨要有智慧,不只是一股脑的热诚,不是的!你要以智慧来做基础。

  一个人对于你的心性,直下承当,在你的生命当中,你就不能够说:我做不到。不能这样讲。你看很多人,讲要怎么样…研究佛法…,我做不到!你听他讲这一句话,就知道这个人还活在攀缘心。受了菩萨戒的人,只能说:我慢慢改。你怎么能够说我做不到呢!一念心性是清净本然,你用什么样的思考?

  如果一个人经常说我做不到!,这个人就很难进步了,你看他三十年后…你看他这个样子,还是这样子。你看有些人学佛,学了几十年啊,好久不见了,跟他一见面、跟他谈…哎哟,老样子。还是这样子。在无量无边的执着当中,增加一些善业,如此而已,本质没改变。

  但事实上,我们看到很多的学佛者,真的…三年不见、甚至一年不见,整个个性完全改变过来。有些人他坐的车啊是高铁,速度之快啊,他生命的改变之快。同样两个人烦恼很重,有些人是很快的脱离烦恼,有些人是在烦恼中一直转不出来,你的思考模式有问题。

  如果你要经常告诉自己:我做不到!那你就完了。从今以后不要讲这一句话了。从今以后你要说:我慢慢改、我慢慢修。我总有一天可以达成…

  我慢慢改表示什么?你的心量是开阔的嘛!一个人有没有承当心性,就看讲这一句话──你要讲得出来,你真正在佛菩萨面前,大声的讲出来: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你凭什么说:烦恼无尽誓愿断,凭什么?凭的就是烦恼不真实——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所以你今天研究《楞严经》之后,去受菩萨戒,你发的愿,会很真实,一点都不心虚的。你可以很明确的在佛菩萨面前宣布:我就是要往这个方向走,这叫直下承当,这个就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当然这个地方还没有修行,但是这个人已经成就大乘的菩萨种性。

  以印光大师来说,这个人是怎么回事呢?法王座下添新生,王子坠地功超群臣。他已经生长在国王的家族,虽然是一个婴儿,什么事也没做,但是你不要忘了,他是国王的种性啊!是这个意思。

  在一起了,这是第二个名字信心。

  看第三段 观行信心

  【若能念念观此心性,知其念即无念,不起无明诸颠倒惑。】

  好的,那么“观行”就是你的心开始去‘回光返照’,你遇到事情会怎样?…当然我们遇到事情,一个人开始明心见性、开始直下承当真如以后,他的内心还是在打妄想,妄想一个都没有少。但是他面对妄想的时候,态度不同了。

  会怎么样呢?他观照真如的过程当中──“知其念即无念”,第一个“念”字,就是我们生灭的妄想。他观察这个妄想的本质,就是不生灭的心性。怎么观呢?前面佛陀有说过,你遇到妄想来干扰你的时候,你就问它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40:07)

  是啊!你就问它的根源,因为妄想最怕你问它这一句话。身为一个妄想,它就是一个没头没尾。它就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以它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古人说: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妄想是善于伪装的一个东西,它没有一个实体,没有实体的东西…你问它:你从什么地方来?它就完了嘛!因为它没有一个来处,这个时候妄想自然就会消灭了。

  不起无明诸颠倒惑。这个观行,过去我们在佛学院的时候,我们在作僧教育的过程当中,我们会要求研究部的同学,要定期的闭关。闭关之后…出来,我们会跟他面谈,考核他的结果。

  后来,我们在做僧教育的时候,发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闭关刚出来的人,他很怕受到干扰,比没有闭关之前,更怕干扰。那我们就找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子呢?结果我们发现一个答案,就是说,你一闭关,你发觉你也是这样功课做得多,你内心会有一种寂静的相状出来。

  这个有没有错,当然没错,功德相嘛。但是很多人不修理观、他不回光返照的时候啊,他住在寂静相,那糟糕了。一个人住在寂静相,就很讨厌那活动干扰的相状,那你这样子就变成冰块,那你就被定型了嘛。

  你的内心就被定义做寂静相,那你什么都不能动啦,那你修行干什么呢?你不能广度众生啊。所以说:他的问题点不是寂静相,而是你要知道寂静相从什么地方来?是那一念心性!你要安住一念心性!我们这一念心性,经过修行戒定慧,加行能够产生寂静相。但是你不能住在上面,你不住寂静相,你随时可以现寂静相。你回到山中没有人干扰你,你现寂静相;你来到人世间,你现出活动相,就是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所以:你安住一念心性的时候,你是怎么样?你什么相状都可以显现,但是你不属于任何固定的相状。这个就是“不起无明诸颠倒惑”——心中无住。

  我们现在讲的这个方法,都是让你最快成就佛道的方法,这个乘叫首楞严王三昧。你从这个角度回家是又快、又圆满的。就是观其,念即无念,这个生灭念头的本质,它的本来面目,是不生灭的一个离相真如。

  看第四段:相似信心

  【若任运消除粗染,净于六根。】

  那么相似信心就是入圣位了。他经过前面资粮位的菩萨,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承当真如。到观行位─开始念念之间顺从真如,远离妄想,把心中的尘埃慢慢的脱离,把这个镜子越擦越干净。到了相似位的时候,他依止他的禅定,任运消除粗染(这个“粗染”是指三界的烦恼。),清净六根,这是入了圣位。

  看第五:分证信心

  【若入正位,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

  分证就是分破无明、分证法身。他这时候,禅定加深,智慧也加深,入了整个法身的正位。从初地的净心地,乃至等觉菩萨的究竟地,经过了四十二个阶位,每一个的都是破一分无明、证一分的法身,好像那个月亮慢慢、慢慢越来越圆。

  最后看第六个:究竟信心(44:47)

  【若超过菩萨地,微细分别,究竟永尽,心性根本,常住现前。】

  那么究竟当然是佛陀,佛陀整个心性完全开展,整个无始劫,所惹的表相尘埃,全部脱离,超过菩萨地。内心微细的妄想分别,究竟穷尽,现前一念心性光明的觉性,常住现前,把无始劫来,那种无量无边的尘埃,全部都脱离了。

  那么:从净土宗的角度来看,你能够达到第三个阶位,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的临终就有把握了。我们不是断烦恼,而是要你观其念即无念,不随妄转,这是关键。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帕奥禅师:智慧之光之帕奥禅师简介

帕奥禅师:智慧之光之三版序

帕奥禅师:智慧之光 第一章:对禅修的常见误解

帕奥禅师:智慧之光第二章:什么是智慧之光

帕奥禅师:智慧之光 第三章:从安般念至色、无色禅

 

后五篇文章

帕奥禅师:智慧之光之序

净界法师:楞严经修学法要(二十一)

净界法师:楞严经修学法要(二十)

净界法师:楞严经修学法要(十九)

净界法师:楞严经修学法要(十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