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二章(三)佛教的几个特点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三.佛教的几个特点

  如果我们拿佛教和世界上现存的其他宗教相比较,很明显的可以发现佛教和它们之间,有著诸多的不同。 佛教的特点很多,拣主要的列出几条:

  (一) 佛是大智大觉的圣人 不是神

  除了佛教之外,目前,世界上流行的重要宗教,大多建立在主宰神的崇拜之上,如“上帝”之于基督教,“真主之于伊斯兰教。

  1、佛是有历史为证的觉者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出生在纪元前四六四年的四月八日,降诞的地点就是被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古国之一的印度,这是在中外历史上均有记载的。所以,我们决不可以把佛陀看作是来去无影无踪的神仙,也不可以把他视为是玄想出来的上帝。他有出生的时间、地点,更有生养他的父母,他经过了多年茹苦含辛的修行终究完成一位大智大觉的完人!这是中外的学者、宗教家,所一致公认的。
 
  2、佛是人天导师
  佛的作用只是把终极真理和发现真理的方法教给众生,让众生个个自觉、自度。上升和下堕,受苦和享乐,全凭自己,佛只是启蒙教师,所以世称“人天导师”。佛既不是处于世界最高层次的权力的象征,所以,佛也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志,把众生送上天堂和打入地狱的生死大权。因为,佛教认为,众生受苦享乐,都自作自受,与佛无关。

  佛陀是人间的觉悟者,佛陀虽能觉悟世间的一切原理,但却不能改变世间已有的状态;佛陀虽能化度众生,众生能否得度,尚须由众生能否自我努力而决定。佛陀是最好的良医,能为众生的痛苦诊断处方,服他的药,必定得度,如果不肯服药,佛陀也爱莫能助;佛陀是最好的向导,能引导众生脱离世间的苦海,听从佛的引导,必定得度,如果不从引导,佛陀也爱莫能助。所以,佛陀既不是创世主,也不是主宰神,佛陀自己虽已离苦得乐,但却不能代替众生离苦得乐。


  3、佛神有别
  民间所信仰的神,为六道轮回的众生,属于鬼道之有福德者。或以生前对国家、人类贡献卓著,后代为追思其恩泽,立庙祭祀。或因民智未开,对自然现象无知,遂于山川雷电产生敬畏之心。以为,必有一种威力无比的神,在操纵控制,因之,就由惊异感叹,进而祈祷膜拜。

  在世间一般人的观念中,往往把佛与神明等同起来,所以,视佛寺如神庙,视佛如神。他们不知道,佛与神有着根本的区别。佛是由人修行的功夫到家而圆成道果的圣人,是事实存在的,绝不同于鬼神,信它则有,不信他则无;佛是大觉悟的智者,而神却是尚在迷界未悟;佛是断尽了烦恼,了脱了生死缠缚,证得了不生不灭的圣者。鬼神虽也有一定的超自然的神通道力,但仍是处于烦恼缠缚和生死轮回之中的众生。.

  (二) 佛教否定世界有主宰神的存在
  一般宗教都是有神论,无论是原始的多神教,还是其后的一神教,神祗始终是宗教的主角。 神教以神主宰世界,主宰神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不但世界由其所创,人世间的所有吉凶祸福也都是由神决定的。

  佛教却否定主宰神的存在,认为:

  1、万法因缘生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亲证宇宙人生真相,发现宇宙间的万物万事并非有一个主宰神在决定着,它们都是沿着“因缘因果”的规律,兴衰成败。

  佛教不承认世界有主宰神的存在,那么世界的成坏,人间祸福是取决于什么呢?佛教讲因缘因果 。因缘即条件,因是亲的条件,特殊条件;缘是疏的条件,一般条件。由因缘和合而产生世间万物,是缘聚而生;由因缘离散导致事物的衰败,是缘散而灭。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出谷子来。 因与缘的关系,就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内因是根本的,主要的,外因是次要的,但是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内因而无外因,因就不能变成果,只有外因,而无内因,就象沙子煮饭,永远也成不了饭。

  2、业力而非神力

  贯穿着因缘因果的核心便是业力。业,是人类的行为,业又有共业及不共业:由人类共同的行为,决定人类共同生存环境的好坏;由个人行为,决定个人人生祸福的命运。佛教以为世界的兴衰,人生的祸福,主要由业力决定,除业力外,并没有什么外在的神能主宰人类的命运。(可参阅第三章:一、“业与业力”) 
  
  佛教并不否认在人道之外,冥冥之中,还有鬼神道的存在,但佛教所说的鬼神与其它宗教的神不同,佛教认为,鬼神只是有情中的一种类型,它并不具有永恒、主宰的意义。
总而言之,神教以神定人的祸福;业力说则以人的善恶业决定祸福。神教以神创人,天生存在差别,如分上帝选民与非上帝选民(基督教);再生族非再生族(婆罗门);业力说则以人人平等,只是因为业力不同,才有人生的差别。神教以一期生命终了,上生天国或永下地狱;业力说则以生命是生生不已,上天下地都只是过程而非结局。

  (三)平等与慈悲是佛教的重要理念

  1、众生平等的理念

  “平等”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佛教所说的平等,不是局部的,乃是全面的平等,不单说人与人平等,人与佛、人与动物、人与天神鬼狱也平等,乃至人与花草树木等,统统平等。所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宋代僧人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最平等。”

  佛与众生只有迷悟的区别,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一念悟,众生就是佛;一念迷,佛即是众生。 佛的智慧无量无边,佛的德能无量无边。佛说,一切众生本来具有与佛相同的智慧和能力,在圣的份上不多什么,在凡的份上也不少什么。只是我们凡夫的这种智慧和能力,被妄想执著覆盖住了,不能够显露出来。一旦去掉了妄想执著,我们就和佛无二无别了。佛法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可做佛。因此,它从根本上,确立了众生平等的根据。

  2、佛教慈悲的理念

  慈悲是佛教 的核心理念之一 。“慈”,是慈爱众生而随时愿给他们提供快乐和幸福;“悲”,是悲悯众生而随时愿意救其离苦。这种对一切众生皆愿意与乐拔苦的精神境界便是慈悲。
佛教主张“大慈大悲”。所谓大,一是说慈悲的普遍性。慈悲的对象,既包括亲人,也包括冤家;既包括人类,也包括动物,包括一切众生。 二是说慈悲的长远性。慈悲是恒久的延续不断的,非一时一事的 。

  佛教又主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慈悲的最高境界。 所谓无缘大慈,就是对众生的慈爱,是无条件的,没有任何亲疏、爱憎之分;所谓同体大悲,就是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视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

  3、佛是平等、慈悲的的榜样

  在其他宗教中,神与人是主仆关系,永远无法平等。 在各种宗教经典中,时常记载神因为人不听话而震怒的故事,处罚方式包括用惨绝人寰的洪水淹没人类,用瘟疫来杀害人类。在佛教经典里,绝对找不到佛发怒的记载,更不会有残酷无情的处罚方式。在佛的四十九年的教化中,弟子们所看到的他们的导师,总是和颜悦色、慈悲安详的。他对好人如此,对待恶人也是如此。

  释迦牟尼时代的印度,社会分成婆罗门、贵族、平民、奴隶四大阶级,而贵为太子的释迦牟尼,眼见社会阶级的不合理,毅然树起平等的旗帜,主张废除阶级对立,倡言众生平等。

  佛陀是大众的安慰者与救护者。他把一切人都当作自己的父母、儿女一样爱护。替生病的比丘 洗涤脓血,为瞎眼的比丘穿针缝补。释迦族和拘利族争水,他不辞劳苦,特地远道去替他们调解。毗舍离疫症流行,佛陀不怕传染,特地进城去安慰病人,教化病人,并且指导他们:国家应有民主的政治。佛陀以慈悲无畏的态度,深入民间教化民众。凡是同他接触过的,听他说过法的,无不深受感化,衷心的信仰。

  佛也在最后的遗教时说:“我没有想过你们弟子是我的,众生是我的,------我不过是你们当中的一个,常常和你们大家在一起。-------我从不压迫别人,也不会要人来服从我。”
  佛对于三界六道众生,平等的教化,决定没有分别你是属于那一道的,(三界里有六道)哪一个族群的,你是信仰某一种宗教的,佛都是一律平等看待,一样的慈悲教诲,所以称为大慈大悲。

  释迦牟尼佛的信徒,从国王、后妃、大臣,下至贫民、乞丐和奴隶,应有尽有,散布在社会的每个阶层。他提倡慈悲、平等救济度化一切众生。

  4、平等是佛教慈悲的思想基础,慈悲是平等的道德体现。

  佛教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人与其他生物之间平等,强调对他人,对其他生命主体性的尊重、关怀以至敬畏。

  佛教的五戒、十善、六度、四无量心 等教义(教法之义理),无不闪烁着佛教平等、慈悲理念的光辉。

  五戒、十善都把“不杀生”列为首条。佛教反对除人类以外的一切动物都是被创造来给人饱享口腹的论调。佛教主张同体大悲精神,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做佛,故主张戒杀护生。古人说:“天有好生之德”,又说:“万物与我并生”, 黄鲁直先生曾经做了一首偈颂说:‘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需。莫教阎老断,自揣看何如。”都是一种视万物为一体的平等思想。

  佛教不仅主张不杀生,不食众生肉,而且还放生、护生。这都体现了人与一切众生和谐相处的平等心和慈悲心。

  (四).佛教的包容性

  1、佛法涵容一切善法

  佛教是以“法”为救济,不是以人或神为救济。佛法对世间的一切 法没有偏执,所以是无我、慈悲、智慧的。因此,世间的一切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都是 佛法。任何对社会人心和生活有帮助的宗教、哲学、知识、技能,都不排斥。举例来说:儒家“五常”,是教人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原则。佛门五戒,不杀生近于仁,不偷盗近于义,不邪淫近于礼,不饮酒昏乱近于智,不妄语近于信。在世间法上,佛儒之理原是脉脉相通的。佛教是涵容世间所有善法的。

  佛教的大包涵性与大容纳性,能包涵容纳一切宗教的教义。任何宗教中所讲的理论,佛法中都具足。但佛法中不少的高深道理,却有很多在其他宗教中找不出来。例如就慈悲救世这一点来说:佛教不但与其他宗教有共同的讲法,还进一步有“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的说法。唯大海水可纳百川,亦唯深广的佛法,能摄尽涵藏一切其他教法。

  2、具有包容美德
  
  佛教是包容的,可以与任何宗教共存共荣。不像西方有一些基督教排他,必定要把这一个地区的固有文化消灭,只有他存在,不能有别人存在。这个与佛教不一样。佛教传到中国,可以跟中国的儒,跟中国的道同时并存。到日本又加上日本的神道教。他是非常和平,可以跟别人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相尊敬,共存共荣。这是佛教的美德。

  世界上大部分的宗教,都只承认他们自己所信的宗教教义才是唯一的“真理” ,而排斥他教教理为“邪说”,以他教所信奉的神为假神或邪神,这一个争端,竟致用战争去解决。十字军东征,和基督教的新旧教战争,都是历史上的实例。

  在佛法传世的近二千五百年中,佛教一直与其他宗教和平共处,历史上为了传教而与其他宗教发生流血冲突的事,在佛教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佛法绝不诋毁其他宗教。佛法相信众生根器不同,教导之法,自不能泥一。各种宗教与哲学,皆有其价值和功用。各种宗教,皆能在某一时间空间中,对某一类众生发生教化与利益的作用。依循任何一种好的宗教,都可以使人在现世和未来世得到利益安乐。 佛法认为一切宗教,只有深浅的区分,颇少邪正的差别。对任何一个问题,佛法都有几种不同深度的解说,来适应各种众生的需要。佛法这种包涵容摄万象的特性,真是广大无边,不尽其际,难测其底。

  3、开放和随缘

  在中国历史上,基督教传到中国来,是唐朝时代,当时叫做景教,至今,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中国人不能普遍接受?为什么佛教一传到中国就普遍为朝野所接受,而对中国文化产生如此深刻巨大的影响?究其原因,佛法是开放的,他们宗教是保守的。

  佛教认同、赞叹所有一切不同的文化。用今天的话说,他是多元文化的理念,所以,许多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宗教都能够接受。

  佛法它讲求的是“随缘”(随顺各种的因缘。外界之事物来,与自体以感触,谓之缘。应其缘而自体动作,谓之随缘。如水应风之缘而起波。),用现代话说,它非常重视本土化和现代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契机( 契合众生的根机——素质、程度)。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道场是中国宫殿式的,供奉的佛像是中国人的面孔,它能够和当地文化交融。

  (五).佛教 的利他性

  佛陀的教化、佛教的传播,唯一的目标是利益众生。《法华经》说:释尊在此世界修成觉者,一大事因缘就是要使迷惑的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何为佛之知见呢?佛之知见就是觉悟真理的大智慧。众生之所以有苦难,就是因为缺乏智慧,不明真理。帮助众生开智慧、明真理、证菩提(菩提是梵语,译成汉语是觉悟的意思。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是佛教教化的崇高目标。佛教没有教团自身的利益,唯一的使命是发扬佛陀彻底的利他精神。

  佛法,处处体现了佛教的利他精神。以“四无量心”为例,佛教文化极力提倡“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普度众生”,并要从思想深处具有四种无量心:1、.慈无量心。就是要让无量众生得到快乐,并对一切众生不起恼害。2、悲无量心。就是要为无量众生拔除痛苦,而忘记自己。对一切众生常起怜悯之心,而无厌离之念。3、喜无量心。就是看到或听到众生离苦得乐,顿生无量喜悦之心。就是冤家怨敌能有欢乐的事,也同样表示无量欢喜。没有嫌疑和嫉妒分别之心。4、舍无量心。就是慈悲济度无量众生,不分冤亲,运心平等,没有爱与愤恚之别。即舍去爱憎分别之心。

  家喻户晓的观世音菩萨,凡苦难众生遇急难恐怖,称念菩萨名号,观世音菩萨即寻其音声前往救助,是苦难众生的依祜。正如赞偈中所说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还有地藏菩萨★恒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为誓愿,都是大慈大悲利他精神的体现。

  (六).佛教重信仰亦重智慧

  对所崇拜的对象,生起了钦敬的仰慕的情操,就叫信仰。这种信仰,如果没有透过智慧的思考和抉择,就是盲目的信仰,不能称为理智的信仰。佛教的信仰,它是透过了智慧的思惟,了解到所崇拜的对象,有实、有德,有确切的历史事实。释迦牟尼佛于二千五百年前降生在我们这个世界,有其真实的事迹可考,而他具有广大而深切的慈悲心,曾经以自己所觉悟的真理去觉悟他人,因而对于佛陀的崇高与伟大,生起了仰慕的情怀。而引发了向上向善的信心,要向佛陀学习,这也就是由信仰佛陀进一步的向佛陀学习。

  一般宗教之信仰,只许纯粹感情之服从,不容许理性之批评,..... 他教之信是强信,以为教主之智慧,绝非信徒所能及。佛法之信是起信,以佛徒之本性,原与教主相同,即是令人自尊自重,不可蒙昧自己最清净最圆满之本心。故此信乃极平等,极高尚之信也。可见一则系勉强服从,一则系自由发展。

  一切宗教,无不着重信仰,佛教并不例外,不过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智慧的磐石上,属于理智的。佛教也讲究信,但信仅仅是学佛入门的基础。学佛是以“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度: 作“脱”解,解脱的意思,脱离迷惑状态,达到觉悟的境界。)。”解脱烦恼,证得涅槃 ,是靠自身的觉悟智慧,而不是停留在信仰上就行了。佛教既以信仰为能入,又以智慧为能度,它与其他宗教的不同,从这一点也可以清楚的看到。
  
  佛教非常重视智慧,可以说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完成人生最高的智慧。但是这智慧并不是要向外界去寻求的,而是从我们的内心去体验去掘发的,因为真理不是从外界可得的,惟有这种内在的智慧,才能契证诸法的真理,才能启发人生的真知灼见。
 
  从佛法的观点说:信仰与智慧,不仅是不相违背,而且是表里一致的。没有信仰的智慧和没有智慧的信仰,都是有缺陷的,都是有偏差的。所以佛教的信仰,离不开智慧。信智合一,这显示佛教的特点。 

 

 
 
 
前五篇文章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二章(四)消除对佛教的几种误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三章(一)业与业力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三章(二)因果律的几个特性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三章(三)因、缘、果

星云法师:合掌人生 第五章 母亲,大家的老奶奶(6)

 

后五篇文章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二章(二)佛教文化博大精深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二章(一)佛教是教育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一章(三)可敬可信的佛陀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一章(二)释迦牟尼佛 简史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一章(一)名相浅释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