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三四二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2011/3/24澳洲净宗学院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三百九十一面第一行,「十乘理观」最后的两段,第九安忍、第十离法爱:

「九、安忍。安即不动,忍即忍耐。谓修观之人,初观不思议境,至第八知位次,或入五品,障转慧开」。我们这后头有小注,五品是天台家讲的五品位,五品位是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当年,这唐朝初年智者大师圆寂的时候,他是修《观无量寿佛经》,用的是十六观,修这个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弟子们问他老人家的品位,他说「他是五品位往生。」非常谦虚,意思就说了,我们能够五品位往生那就很不错了。也有很多人说,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这个传说日本、韩国都相信,我到日本去问日本出家人,他们都说自古相传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菩萨到世间跟我们做种种示现,给我们做榜样,根性不相同,时代不相同,风气不一样,所以佛没有定法可说。佛菩萨所说的自在圆融,契机、契理,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如果不懂这个道理,拿着佛法也会害人,佛说的,没错,佛是为谁说的?什么时候说的?为什么人说的?佛如果生在今天,佛会怎么说?这个要懂。这要是不懂的话,你用佛法也会误了很多众生。

所以佛法一定要开智慧,开智慧一定要烦恼轻,我们烦恼断不掉,要烦恼轻可以做得到,没有很严重的。贪心才一动,第二个念头是不应该,就收回来了,瞋恚发脾气不好,脾气上来,一想这个东西对身体伤害很重,是地狱的因,就算了,原谅别人也不伤害自己。所以烦恼一现前,马上自己就觉知、觉察到,就能把佛在经上讲的这些方法,能用得上,这就算不错了。这个不动,最重要就是心不动,再说得浅显一点、明白一点就情绪不动,在顺境、善缘不动贪心,自己能控住;在逆境、恶缘,很不好的环境不生瞋恚。换句话说,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境界当中,都能保持自己的心情平和,这就叫安,就叫安忍。我们学这个经,经题上「清净平等觉」,那就是我们修行的目标、修学的宗旨。如果心不平静,我们就错了,不平等就错了。常常想到心地的清净平等,与清净平等相应,就是与道相应。

五品真修,不能中断,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第一个「随喜」,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要执着自己的成见,能够随顺别人,最好是放弃自己的成见。但是随顺里头要有智慧,它是善的、好事随顺;它是恶事、不是好事,我们可以不随顺。他要是坚持,我们就离开,不参与就好了,也不必去批评他。中国古圣先贤,《论语》里面说得好,「成事不说」,不管是好事、是坏事,特别是坏事他已经做成功了,不要再说了;「遂事不谏」,事情虽然还没做成功,肯定他会做成功的,你就不必劝告;「既往不咎」,已经过去了,不要再放在心上,不必再追究,你看看宽宏大量。饶恕别人,不跟任何人结冤仇,要用德行去感化人,这是佛菩萨。决定不以自己的势力、财富、聪明智慧,都不可以;用道德、用谦卑、用真诚去感化别人,懂得随喜好!

第二个「读诵」,读诵不是广学多闻,而是什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修净土的,我们读诵只限於净土五经一论里头,只限於一种,不要多。或者事情繁忙,应酬很多,那我们早晨早一点起来,读一部《无量寿经》;晚上可能应酬多,晚课的时候就读一部《阿弥陀经》,《阿弥陀经》短,这样也行。如果你退休,你不繁忙了,读诵的时间愈长愈好,早晨读两部经,《无量寿经》,晚上读一部,这个好。多读经是什么?对极乐世界熟悉这很重要,极乐世界熟悉了,对极乐世界就生起感情,就真想去。为什么有些人提起极乐世界,还没有往生的念头?他对极乐世界不认识,他要真认识的话不会有这个事情,太陌生了。对这个世界太熟悉,极乐世界太生疏,所以他对这个地方有情执,对极乐世界没有。我们现在就听古人的话,祖师大德教给我们一个方法,把熟处转生,把生处转熟,这是个好办法。生处转熟,那就是必须《无量寿经》要多读,每天当然能读十遍是最好的。读熟了之后,读一部大概五十分钟,读十部经应该八个多小时就差不多,所以这不是做不到的。读经之外就念佛,佛号念得愈多愈好。每天如真修净土,每天至少要十个小时,才能把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对於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愈来愈生疏这个好,极乐世界愈来愈熟悉,就是用读诵的方法。「说法」,这个说法,遇到人谈话的时候,所谓是三句不离本行,就劝人修净土,就劝人念佛。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一个人、两个人、多数人都可以;不是讲登坛讲经说法,不是这个意思。念念都希望帮助别人认识净土、认识极乐世界、求生净土,得有这种心。「兼行六度」,是随时随地遇到就做;「正行六度」,这是把六度摆在功课里头,必修课。

早年应该是二十多年前我住在美国,遇到黄念祖老居士,老居士告诉我,夏莲老就是会集这部经的,他的老师,当年这是民国初年,提倡净宗学会,只是提倡名字喊出来了,没成立。现前大陆的环境,要成立净宗学会有困难,他就劝我在海外建立,我听了也很欢喜。所以我们第一个净宗学会,是在温哥华成立的,加拿大净宗学会,那个时候是一些台湾的华侨请我去讲经,在那里成立第一个。以后从加拿大回到美国住在旧金山,在旧金山一个小镇,库柏提诺小镇,这个小镇很有名,一般人称它作矽谷,我在那个地方住也买了房子。所以就在那个地方成立美国净宗学会,会长是杨一华,现在这个会还在。洛杉矶成立,每年都到美国各地巡回讲经,所以美国、加拿大,我住在美国的时候大概有三十多个会,很难得。

既然成立净宗学会了,我写了个缘起,提出我们净宗修学五门功课,这必修的功课,就跟这个五品的意思差不多。第一门,净业三福,《观无量寿佛经》的,这是世尊对净宗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它的内容不仅是净宗,可以说是各宗各派,八万四千法门都不能离开这个原则,离开这个原则就不是佛法。三条十一句,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第一条;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佛在后面说得很清楚,这个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你看看这个话说得多重。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修行人成菩萨、成佛这是根,正因;那你要不依这个三福的话,就不会成就。头一个「孝养父母」,不孝,人就完了,在道家讲不孝父母的都是三途,果报是畜生、饿鬼、地狱,在三途。怎么个孝法现在没人知道,自己做了不孝的罪,将来堕落三途,这糊里糊涂堕到那里去,冤枉,这没人教。所以在最近这十几年,我们特别提出《弟子规》,孝亲尊师就学《弟子规》,《弟子规》做到,孝亲尊师做到了。「慈心不杀」,我们学《太上感应篇》,因果教育,真的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懂得这个道理,懂得因果,起心动念都不敢做非法的事情。最后一句「修十善业」。所以这就是儒释道的三个根,我们是从净业三福第一条的教诲里面,选出来的。

所以头一个修学的,就是根本的根本是《弟子规》,第二个《感应篇》,第三个《十善业道》。今天为什么学佛十善业道都做不到?他没有《弟子规》、没有《感应篇》,《十善业》就做不到。古时候不说远,一、二百年前在中国这块大地,历朝历代修学佛法的人根都好,三个根都有。伦理教育、因果教育,家庭教育就把他培养好,从小就教好,学佛的时候,他再学《十善业道》,是轻而易举的,五戒十善提出来,哪个人做不到!现在不行,现在在家学佛《十善业道》做不到,出家学佛《沙弥律仪》做不到,所以全都是假的不是真的。要真学佛,真能做到,佛教有救了,社会有救了,地球有救了,你说它影响多大。净业三福第一福做不到,第二就没有分,第一不是出家人的,第一是世间法,「孝亲尊师、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世间法。佛法是建立在世间法的基础上,世间法,人都做不好,你怎么能作佛?哪有这个道理?世间法能做到,佛才称你「善男子、善女人」,你有资格学佛。

你不具备这个条件,佛法跟你没分,你怎么学都学不好,没根。那你所学的是佛学常识,我们今天讲是知识,聪明智慧的人,在佛教经典里面,学一些佛教知识,戒定慧三学他完全没有,所以他不是学佛的人。用今天的话,他是佛门的学者,把佛教当作一种世间学术来研究这种人,佛法里面真实的利益,他完全得不到,他不能了解,他不能契入。有前面,前面第一条修好了,有这个根了,才能够接受三皈五戒、菩萨戒,出家的是比丘戒、沙弥戒,才能够真正学得好。所以现在我们根坏掉了,没有根,我们明白了,不补习,不从这上下功夫,那就没有办法。念佛往生,必须要靠过去生中的善根,为什么?这一生我们善根太薄太薄了。一定要靠宿世、累世的善根福德,在这一世的时候,遇缘成熟了这才能往生。这就是这个大时代里头,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很少,原因在此地不能不知道。有前面这两个,后面第三个是大乘,大乘的根,「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个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善有善果、恶有恶报,这是普通的因果,人人都知道。那菩萨里面的因果是什么?实实在在讲这个话是出在《观无量寿佛经》上,是净宗的经论,「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很多菩萨都不知道,菩萨要知道了,马上归到净土法门里面来,他一生就成就了,那太快了,不要转那么大的弯路。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哪个宗派,只要把功德回向给净土,没有一个不能往生。这我们在这个经上后面会讲到,净宗法门太大太大了,无一不包容。不是修净宗的,只是修学大乘,因为它大乘法,只是修学大乘的无论哪个法门,回向统统能得阿弥陀佛的加持,临终阿弥陀佛来接引。这净业三福里第一个科目,必须要学的。

第二个是六和敬,无论是居士团体、出家人团体,一个小道场总有些人大家一定要和睦相处。真正一个六和敬的僧团出现,佛经里头讲得好,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我们这个道场,在这个地方十年了,表面看是不错,实际上呢?我们的道场六和敬没做到,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自己的做法,不合作。这个道场,四众同学如果能够真修六和敬,这个道场就很殊胜,就很如法。修六和敬一定是舍己为人,如果样样都是自私自利,把自己摆在第一,别人摆在第二、第三,六和是永远做不到。我每天讲经讲这么多年,这个光碟、录像带都在此地,没听懂,为什么没听懂?他没放下。所以我学佛我的经验也常常讲给大家听,可以给大家做参考。我跟出家人见面头一天,第一次跟章嘉大师见面,我向章嘉大师请示,我说「我知道佛门殊胜,佛门有没有方法让我很快能契入?」他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就契入了。」我向他请教,「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布施,三种布施是财施、法施、无畏施,你得的果报是财用不缺乏、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这是我跟出家人接触第一天他传给我的,我真干,学着什么?放弃自己的成见。我这个人从小成见就很深,主观观念特强,一般人跟我辩论,很少能胜过我的。我学佛慢慢的才把这个毛病改过来,能够听别人的,不再给人找麻烦,不跟人抬杠。才晓得过去行为错误,言语当中、态度当中得罪很多人,自己不知道。学佛这些毛病要不改的话,你法缘断绝了,障碍你的善法,障碍你的智慧,障碍你修学的成就。

换句话说,这些毛病不改掉,你这一生的结果,还是搞六道凡夫,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这是多么悲惨的一个事情。为什么听经听不懂?诚敬心没有。印光大师讲的我也常常提醒大家,但是大家不觉悟,提不醒。印祖常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今天我们大家对於经教的诚敬心生不起来,对什么诚敬心能生起来?对名利。心里头只有名利,名闻利养,对教没有诚敬,对道德没有诚敬,对伦理没有诚敬,对一切都没有诚敬。只是对名闻利养这就完了,名闻利养放不下,学佛是堕三恶道、堕地狱,这个不能不知道。自己晚上睡觉之前好好想想,我这一生走的是哪一条路?佛讲的十法界,我走的是佛法界、是菩萨法界,还是人天法界,还是地狱、饿鬼法界?经典不熟悉,前面我们所学的位次不清楚,自己确实不知道在学什么,自以为在学佛,其实全都错了。我学佛,确实跟章嘉大师三年没有白跟,我要不跟他三年的话,问题就很多。我的佛学基础他老人家奠定的,叫我学释迦牟尼佛,叫我不能离开经教。遇到李老师,李老师更进一步,在经教里头一定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不能学得太多,不能学太杂,学太多、太杂,安忍就没有了。所以修行人,头一个就是心要清净,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不受外面环境影响,不受外面诱惑,就叫安忍;禁不起诱惑,会受外面境界影响,你就不会成功。

我们修行的五个科目里面,头一个是净业三福,第二个就是六和敬,我们在团体当中把人处好,希望这个团体,是个清净和睦的僧团,不破坏僧团。我们要不合作,我们就在僧团里头破和合僧,破和合僧的罪,你们在戒律里面去查,阿鼻地狱,这是五逆罪的一条。五逆罪五种,杀父亲、杀母亲、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我在这个僧团,我不修六和敬,就是破坏僧团。和合没有别的,处处忍让修忍辱波罗蜜,行行尊重别人,自己学谦卑,真有用。《影尘回忆录》里,给我们讲了个小故事,修无法师在黑龙江哈尔滨极乐寺,极乐寺刚刚建成的时候。极乐寺是倓虚法师建的,倓虚法师很难得,东北这些大的寺庙全是他老人家建的,这跟东北特别有缘分。寺建成了他是方丈,他请他的老师谛闲老和尚传一堂戒,做个大法会传戒。传戒需要许多义工,当时修无师来报名参加戒坛的义工,他的职务,分配的职务是照顾病患。受戒期间,像伤风感冒这些小病,他专门来照顾这些人。去了没几天他就告假,老和尚有修养随喜,可是当家师定西法师就没有老和尚的修养,责备他,「你看你发心,这出家人怎么没有长远心,来了几天就要走了。」教训他,他就说了,告诉两位法师:我不是到别的地方去,我往生到极乐世界去。这两个老和尚一听,这个不容易,难得,预知时至,「真的吗?什么时候?」「不出十天,请常住给他准备两百斤劈柴,准备火化。」都答应给他准备了,到第二天又见老和尚,「老和尚,我明天就要走了。」赶紧替他预备,他真走了。

修无法师不认识字,没有出家之前是泥水匠,这个人老实、随喜,非常随和。在大众里面人家都欢喜他,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从来不拒绝的,别人不愿意干的事情统统他干,无怨无悔。他也不懂得什么修行,念经都不会,就念阿弥陀佛,你看看走的时候走得那么潇洒,预知时至。要求常住派几个人送他往生,到第二天真的盘腿坐在床上,大家念佛念了一会,他就告诉大家:「佛来接引我了。」这些人都还找他,你得留个偈子,留几首诗给我们做纪念。他说,我是老粗出身,也不会作偈子也不会作诗,不过我有一句话留着给你们做纪念:「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就留这么一句话,极乐寺第一个往生的,谛闲老和尚对他非常赞叹,认为他是出家人最好的榜样,他做到什么?持戒吃苦。释迦牟尼佛说「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他做到了,老实念佛,除念佛之外,除为常住服务之外没有念头,心清净。

所以第二个是六和敬,第三个是戒定慧三学,第四个科目是六度,第五个科目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所以这很好记。我们提出来,希望修净土的同学们,我们净宗道场无论在家、出家,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与这五个科目相应,真正净宗学人。如果说是只挂名,这五个科目都做不到,那因果各人承当。真修行人好坏都不批评,只是一味真诚恭敬,各人因果各人承当。那我们这个经天天讲,讲得这么起劲,没人学讲什么?有,鬼神在学,我知道鬼神在听,他们听得很认真,他们真干,往生的不少,生天的也很多。大乘经教冥阳两利,我们讲堂旁边供的这些牌位,他们的听众密密麻麻,我就不能不讲了。这也是这么多年来讲经,讲经的兴趣没衰,原因在此地。偶尔有时候他们也来找我,所以我了解他们。这就是兼行。正行就排上课程,大家一同来学习,看我们当前的环境哪一个最需要。我们在这段期间当中,一个星期,佛家讲七天,一七、二七、三七或者是七七,这七七专门着重在修布施,因为我们放不下。再底下一个七七的时候,我们专门来修持戒,特别提醒、特别加强,这就属於正行,正助双修。

「障转慧开」,障是障碍,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转过来了。「惑业之障,转成解脱」,叫断烦恼、开智慧,这障转了。障转,智慧就开了,「谓观理之智开明」,智慧开了。这是修学应当得到的果报,业障轻了,什么病痛都没有了;智慧开了,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大乘法味你尝到了。所以「神智爽利」,神是精神,精神智慧舒畅,「本不听学,能解经论」,你本来没有听过的经论,你听到你能了解,像惠能大师一样开悟了,一经通一切经通。所以学东西秘诀是一门,你不要搞两样,一门里头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得三昧。我们学《无量寿经》得无量寿三昧,无量寿三昧也叫做念佛三昧。三昧是定,心定在这上,定久了自然开慧,智慧一开一切经你一接触就通了,听别人念,你就全明白了,自己不需要刻意去学,全都通了。「欲释一义,辩不可尽」,经里面一句一字,你跟人家讲解讲不尽的。辩才起来,辩不可尽,辩才无碍,智慧现前了。修无法师往生前面讲这一句话,这句话义理深广无尽,「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假的。儒家也讲「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你听得多、记得多,你没有开悟,我们今天讲的知识,不是智慧。中国传统的学术、大乘佛法,都是以开智慧为目标,智慧不开,我们的修学就失败了。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三四九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七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七六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七五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七二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五0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五三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五一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五四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五二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