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略述净土经的流传(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略述净土经的流传(上)

佛龙

二、观无量寿佛经

此经在刘宋年代,西域三藏法师疆良耶舍译。

《中国佛教》卷一(南朝佛教)文中,有:“疆良耶舍于元嘉元年(公元382年)到建康,在钟山道林寺译出《观无量寿佛经》…从而有利于净土教的传播。。兹录事例数则如下:“关于弥陀净土的经典,在佛教传人中国的早期,就有《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无量寿经》等译出。。因出现祈求往生弥勒净土(兜率)的思想…如名僧道安(312—385)与弟子八人同在弥勒像前立誓,发愿上升兜率净土。以后始有竺法旷(327—402)创祈求往生弥陀净土(极乐世界)的思想。。但大弘弥陀净土的是东晋末的慧远大师。慧远于元兴元年(公元402年)与彭城刘遗民,雁门周续之,新蔡毕颖之,南阳宗炳等,在庐山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共以往生西方净土为期,故后世净土宗人推尊为初祖。。

刘遗民(程之)依远公修净土,专坐禅作观想,方半年,即于定中见佛光照耀,地皆金色。十五年后,又见阿弥陀佛身紫金色,毫光散落,垂手下接。程之快慰泣言:愿得如来为我摩顶,以衣复我。佛即为摩其顶,引袈裟复之。他日,刘又想念见佛。忽觉自身人七宝池中,看到莲华青白相伺,其水湛湛,如无边岸;中有一人。项有园光,胸有卍字;指池水曰:此八功德水,;你可饮之。程之饮水,觉甘美盈口;乃还。仍觉异香发于毛孔。自谓:生净土之缘已熟,请庐山诸同修来。程之对佛像焚香再拜,与众话别。面西端坐,敛手气绝。又有阙公则,逝世后,友人在东京白马寺为作忌日(周年祭);时林林殿宇皆变金色,空中有声:“我是阙公则,祈求往生极乐世界已达目的,特采报知。。这是既已自度,又欲度人之一例。(以上两则,见龙舒净土文)。

慧远大师居庐山三十二年。初十一年问,曾三次见到西方圣相,不告他人。后十九年七月晦日之夕,于般若台之东龛,从定方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园光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二菩萨左右侍立。又看到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如观无量寿佛经中所说。佛告慧远:我以本愿力之故,宋慰问你;你在七日后当生我国。又到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刘遗民等已往生的莲友在佛的旁侧,向远公作揖致敬,并说,。师早发心,何来之晚?。就是说:“师父你早就发心了,为什么晚来。。远公亲眼见得分明,于是将所见情况和以前曾三见圣相告知同修和徒众。第二天即示寝疾,至第七日往生。世寿八十二岁。庐山莲社的同修道众,蒙佛接引带业往生的真人实事,极大感动佛教人士和社会各界,于是弥陀净土法门大始弥开,流传至今。

北魏玄中寺僧昙鸾(476—542),初得仙经十卷,以为可致神仙。后遇梵僧菩提流支授以《观无量寿佛经》。遂焚仙经,专修观经;虽寒暑疾病亦不懈怠。一日告弟子:“地狱诸苦,不可以不惧:九品净业,不可以不修?令弟子高声念:“阿弥陀佛”:鸾西向闭日叩头而亡。众闻管弦丝竹之声,从西而来,良久乃止。昙鸾有“往生论。注解,流传今世。黄念祖老居土在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中,对昙鸾大师推崇备至“昙鸾大师在论注里发挥净土;宗宗旨,非常透彻,是称为大德。”并对其着有《赞阿弥陀佛偈》十二光佛,逐条译解,占篇辐14页(356-369)。

净宗二祖,唐、善导大师(613--681)。隋炀帝大业九年,师十岁,出家。习三论宗。诵法华,维摩等经。受具足戒后的一天÷人大藏默祝:随手取得《观无量寿佛经》,修十六观门,思维西方圣境。又慕远公高风,往庐山叩询遗范后,隐于终南山悟真寺;不数年,观想深妙,定中备见宝阁、瑶池、金座…乃历访名胜,随方利物。唐、贞观年问,参见道绰禅师,授与观经奥义,披卷详览;比来听观圣境,宛在目前,即发定七日不起……曾为道绰禅师解惑后遂往生之志。时善导年仅二十九岁。(黄念祖心声录谓蒙道绰大师授与《无量寿经》顿如贫子归家……于是力弘经中十念必生之大愿。)。

师一生诚笃勤苦,每人堂,合掌胡跪,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虽寒冰,亦至流汗。出则演说净土法门。……三十余年,不暂睡眠,般舟行道。护持戒品,绝意名利,…好食送大厨供众,自食粗恶。诸有衬施,用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见坏塔,坏寺;皆悉营修,燃灯续明,三衣瓶钵,不使人持洗。转辗授净土法门者不可胜数。

师念一句“阿弥陀佛”,则有一道光明从共口山,十声至百千声,光亦如之。……”师人‘氏安弘化,皈依者如市。三年后满长安城中人皆念佛。

有人问师:何故不令人作观,直遣专念持名念佛耶?师曰: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持名号,正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念念相续半命为期,十即十坐,百只真J百生。

有人问:“念佛往生之法,艿理虽明。但恐病来死去之寸,心识散乱;及家人感动正念,忘失净因,伏望重示归途之方。

师曰:临命终时,不得贪生怕死。病来不论轻重,便念无常。一心待尽;想现在此身,多有众苦,放下身心,莫生恋着,舍此秽身,超生净土,受乐无尽:…至于家人亲友,须予先困咐,不谈家务,不说闲话,不发悲叹、哭泣之声。来人帮助念佛:若有明鲜净土之人,则频来策励最好…。决定往生无疑。气绝后须继续念佛,八小时不可动着。(此节删繁就简,改原六小时为八小时)

帅于所住寺院中画净土变相,忽催促速成,或问其故,师曰;我将往生,可住三两日而已。忽示微疾,掩室怡然长逝,春秋六十九。身体柔软,容色如常,异香音乐,久而方歇。时唐高宗永隆二年三月十四日。

6、本净土宗称大师为“高祖”宗家。等。我国宋、龙舒净土文有误传登寺前柳树投身自绝稍有影响。明、莲池大师称:“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若非弥陀,亦必观音、普贤之俦。

善导大师著有《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亦称四帖疏)。习净宗人不可不读。;愧余尚未求得善本。在四贴疏之前,,有隋、天台智者大师撰:现无量寿佛经疏”,宋四明沙门知礼述钞。余在“法界长春集”见到,惜印刷的字太小,日力不及。仅将能见的极小部分,略述点滴:

(疏)序有概括全经要旨的一段文,读之齿颊留芬!”…故知欲生极乐国土,必修十六妙观。愿见弥陀世尊,要行三种净业。“是以阎王杀逆,韦提哀请;大圣垂慈,乘机演法。曜玉相而流彩。耸珍台而显瑞。虽广示珍域,而宗归安养。使末俗有缘,巡斯妙观。落日悬鼓,用标送想之方。大水结冰,实表琉璃之地。风吟宝叶,共天乐而共繁。波动金渠,将契经而合响。观玉髻而瞻侍者,念毫相而睹如来。及其暝目告终,上珍台而高踊。文成印坏,坐金莲而化生。……”

此经以心观为宗,实相为体,生善灭恶为经。力用。。前十二观为“胜观。,释迦佛说到第十三观时谓:“如前所说无量寿佛身相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疏》所观若大若小,皆是佛身。《钞》应知胜身既心作心是,岂今丈六非作,是耶。《经文》有“诸佛如来是法界身,人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当今寺庙恢复,佛像庄严。居士家中又供佛像,第十三观适时当机。即早晚课诵持名念佛,先观丈六弥陀金身像在池水上,观音、势至二大士侍立左右,想自身又站立池水莲花上,至诚恭敬诵弥陀经,唱赞佛偈,念弥陀圣号,清净境界比前大不相同;妄念不起,净念现前,一念相应一念佛了。

观经最后三章是九品往生,即是:赞佛偈最后一句“九品咸令登彼岸,又即求生西方梦寐以求的最终日的。大家早晚唱会,不能说不重视,但要白问那一品往生恐不多吧?唱了一生,连自己修那一品往生不知道,似乎是“笑话”。难怪大家,杂志发表这方面的文献太少了:古代大德如净影慧远,嘉祥吉藏,迦才、元晓等大师,亦唯在凡夫能生不能生上各持异说。即智者疏也含混的说“上中下九品、即是大本的三辈往生”,不能使人信服!

黄念祖老居士在大经白话解三辈往生中说的比较明白:“古时认为上上品是四地以上的菩萨才能达到的级位。幸有唐、善导大师广引经论,力破旧说,主张极乐九晶都是浊世的凡夫能往生的级位。。广西佛教95/3大智着:善导大师与日本净土宗一文,亦介绍较详:“《观经四帖疏》认为《观无量寿佛经》的九晶往生,机类皆是凡夫。西方极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前,行菩萨道时所发四十八愿”: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藕益大师要解:“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与四帖疏相合。可知九品往生,我等凡大大家有分。

拙朽既无学问,又乏修证,拟依佛说经文,略谈管见,抛砖引玉,希望诸位大德敝开宝藏,普利同修,

丙子,地藏菩萨圣诞。

 
 
 
前五篇文章

净土念佛的四层工夫(1)

净土念佛的四层工夫

四明知礼与净土法门

日本佛教宗派之一——净土真宗

破斥邪说《西方极乐世界游记》

 

后五篇文章

略述净土经的流传(下)

略说净土宗的流传

谛闲大师的净土思想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稿

梵琦禅师的《西斋净土诗》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