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八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法门法师


发布人:站主【主站留言】    日期:2015/5/23 22:08:0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正法护持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八集) 2012/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7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四百九十八页,倒数第二行,我们从末后这句看起:

「此金刚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贤。即从如来得持金刚杵。其金刚杵五智所成,故名金刚手」。这个地方提到五种智,这是密宗所说的,显宗只讲四种,转八识成四智,密宗它加了一个庵摩罗识,所以转九识成五智。五智第一个是「法界体性智」,法界体性智我们有个参考数据,《佛学大辞典》上节录下来的,「是转庵摩罗识所得。法界有差别之义」,法界从相上讲,有无量的差别。「诸法差别」,法界是一切法,一切法的差别,「其数过于尘沙,是为法界」。这个数字超过恒河沙数,这个话是真话不是假的,恒河沙是有数量的,这个法界诸法差别是没有限量的。法界体性智,法界体性就是六大,六大是地、水、火、风、空、识,这个六大。六大周遍一切法界,而造作有情非情,故名曰大。非情就是无情,有情我们现在讲动物,非情就是无情,过去我们所说的植物跟矿物,这是无情的。这些都是佛随顺俗谛而说,随顺世间人。如果你要是讲有情无情是一体,这只有《华严经》上说过,「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说法是从真谛来讲的,就是诸佛如来他们自己亲证的境界,不是凡夫境界。凡夫这个地方指十法界,十法界都是凡夫,六道叫内凡,六道之内的叫内凡;四圣法界叫外凡,声闻、缘觉、菩萨、佛叫外凡,就是六道之外的。

凡圣的标準是在用心,如果用阿赖耶,那都叫凡夫,如果用真如自性,那就叫圣,叫凡圣。什么人用真心、用真如、用自性?法身菩萨,在净宗实报土的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不是凡夫,他们用真心、用真如。但是不管你是用真心、是用妄心,都离不开六大。但是真心跟妄心虽然都说六大,意思不一样,用妄心的没离开阿赖耶,地水火风空识是阿赖耶变现的;如果是法身菩萨,他不是阿赖耶变现的,他是自性变现的。所以一个是法性身,一个是法相身,阿赖耶变的是法相。但是性、相确实是一桩事情,圆教才说,密宗也说。这就是说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有情众生、无情众生,全是地水火风空识变现的。地水火风是物质现象,这个常讲四大,四大是物质,在五蕴里面讲它属于色法。受想行识这是心法,受想行识在此地就是空跟识这两个字。空识是什么?它不是物质,受想行识不是物质。受想行识是什么?受想行识是识起的作用,本识是阿赖耶,其它的末那、意识跟前五识,心心所,全是阿赖耶起的作用,阿赖耶起作用,所以称它为大。

在显教里面讲,无情是五大所成的,它里头没有识。这五大是地、水、火、风、空。地是物质现象。水,现在科学里面讲它带电,水是阴电,火是阳电;现在知道再小的物质它都带电,没有不带电的。风,风是说明它是动的,它离不开振动的频率,所有一切法全是从这个频率当中所产生的,不但物质现象是它,精神现象也离不开它。而且这个频率非常高,速度非常快,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单位是用兆,所以说它做空。识,识是受想行识。一般显教讲,无情五大所成,有情六大所成。显教观六大之空与不净,可是密教观六大圆融无碍,跟《华严经》上所讲的完全相同,事相千差万别,法性是一个,法性一味平等。所以六大确实相融自在无碍,《华严经》上讲生佛一体,有情无情不二,这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大日住于此六大法界之三昧,名为法界体性智」,大日如来所证的跟华严完全相同。那我们知道,极乐世界也不例外,极乐世界确实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在这个境界里面才真正得「方便究竟之德」,德是讲德用,它起作用确确实实是究竟方便,也就是方便达到了究竟。方是方法,便是便宜,也就是最恰当的方法、最圆满的方法、最好的方法。这是诸佛与法身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应化在十法界,教化一切众生。

第二个讲大圆镜智。这里五智是以法界体性智为主,它是体,其余这四个都是它的作用。「大圆镜智,是转阿赖耶识所得」,称它为大圆镜,是这个智慧「显现法界之万象」。也就是得到这个智慧,世出世间一切法、过去现在未来,你统统看到了,你统统都接触到了,你一点都不迷惑,像一个大的圆满的镜子照见一样,称它为大圆镜智。由此可知,阿赖耶是迷于法界之万象,转识为智之后,阿赖耶就显现法界之万象,就看清楚了。阿赖耶是模糊、是迷失了,这一转过来觉悟了,恢复自性照见的德用,智照。

第三个「平等性智,是转末那识所得。成诸法平等作用之智」,真正看到一切法平等。我们一般人看一切法决定不平等,是什么原因?是末那。末那是严重的迷惑、严重的染污,染污的现象叫自私自利,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这是我们的末那识。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末那识做主。末那,佛告诉我们,四大烦恼常相随;换句话说,这四大烦恼就是它的四根支柱,成就末那。第一个是我见,你看《金刚经》后半部所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金刚经》的前半部是讲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破四相,小乘须陀洹,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破四相入佛门了;后半部小乘没分,破我见就是转末那为平等性智,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是初地菩萨,这个阶位不一样。这个东西一转,我执破了,不再执着有我,不但知道身不是我,念头不是我,灵魂也不是我。我们讲自性,自性,不错是我,但是自性是一切法共同一体。真正认识了一体。一体,佛法里头有个名字叫性海。我们自性像大海一样,末那识就是大海里起个水泡,世尊在《楞严经》里讲的比喻,大海当中的水泡。水泡很多,千千万万,都没有离开大海,都是从大海而生,都是从大海而灭,生灭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觉悟了,真正觉悟,真正无我。我是什么?一切万法是我的现相,是我的相,一切法性是我的本性。我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没有一样不是我,那叫真的开悟了。所以我执破了,法执破了。法执破是什么?贪瞋癡慢疑没有了,我爱没有了,我癡没有了,我慢没有了,这就是平等性智现前,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样不平等,真平等!性平等,相也平等,法身菩萨证得。我们如果证得,那就成法身菩萨。成诸法平等作用的智慧,这个智慧现前,平等性智现前,一切法平等,众生跟佛平等,地狱跟天堂平等,无有一法不平等,回归自性。

第四个是「妙观察智」,这是转意识,就是第六意识所得的。这是什么?「分别好妙诸法而观察众机」。由此可知,平等性智是自受用,妙观察智是他受用,是我们对待一切众生的智慧,能观察一切众生,分别好妙诸法。也就是说,对于十法界,你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一接触知道众生的根性、众生的业缘,业缘就是我们今天讲客观环境,你全都知道;说法契机,能帮助一切众生断疑生信,能帮助一切众生转迷为悟,这种智慧叫妙观察智。由此可以知道,佛在大经上常常说,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转,所以转识成智最重要的就是六、七。六、七哪个先哪个后?第七在先,第六在后。第七是烦恼障的根源,第六是所知障的根源,转第七烦恼障断掉了,转第六所知障破了,二障没有了就明心见性。所以五跟八,前五识跟第八阿赖耶识那是果上转的,六、七一转它们就随着转,六、七不转你没有办法转它们。最后一个「成所作智」,转眼耳鼻舌身这五识,「成就自利利他妙业之智」。先成就自己,这个一定的道理,自己没有成就,就不可能成就别人,一定是先成就自己,然后自然成就别人。自己成就了,就知道怎样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会有许许多多善巧方便,能令一切众生觉悟、起信、破迷开悟。

这是金刚杵比喻,如来就是金刚手菩萨手上拿的金刚杵,表这个意思。这个金刚杵是五智所成,就是表示五种智慧圆满,不是真正的武器,不是真正的,它是表法的。就跟华严三圣,普贤菩萨手上拿的是宝剑,表法的,代表智慧,唯有智慧能断烦恼、能破无明。所以佛法修的是什么?修的是真实智慧,我们不学佛,智慧就没有。有人问我们,学佛,佛是什么?我们要一个字答得出来,佛是智慧,是自性本具的智慧,一切众生个个都有。现在为什么没有?现在迷了。迷了就叫凡夫,觉悟了就叫佛陀,佛陀跟凡夫是一不是二,就是觉迷不同的名号而已,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有人来问,我们也会观机,他是什么样的根机,用什么言语去答复他。答复也不是一种说法,你看《论语》里头,孔子弟子们问孝,什么是孝,孔子跟不同的学生讲法就不一样,针对他的根性,针对他的毛病,这是智慧的德用,这不是常识,不是知识是智能。你的说法能引起他的兴趣,会引起他深入去研究,这叫摄受众生,这是真正的教化。回答他的,他听不懂,他不了解,听了没兴趣,掉头而去,我们的回答失败。所以如来对众生没有定法可说,这一定要知道的。佛的方法活活泼泼,非常圆融,非常得体,这就是究竟方便,叫自在妙用。

我们看下面,「今愿文」,今是现前,这是四十八愿第三十二愿愿文里面说,「金刚那罗延身,若据显迹」,这显教说的,「则如过去诸解」,前面有些解释,「视为天上力士,那罗延神,大力坚固之身」。这个没错,一般解释都是这样的。金刚神是天上的力士,多半他们是指护法神的身分,那罗延神。护法当然要有威、要有猛、要有大力,他才能护法。「今据密义」,现在我们就密宗所说的,「金刚与那罗延,均是执金刚」,都能够称他为执金刚,手上拿金刚杵。「简称」,中国人喜欢简单,简称之为「金刚」。「论其密本」,密法里面所说他的根本,「即是金刚萨埵」。金刚萨埵是密宗开山的祖师,密是从他那里传出来的。「即是普贤」,普贤菩萨的化身,华严会上的,表的全是华严境界,「乃法身大士」,等觉菩萨。「又密教尊金刚为示现威猛相之佛」,密宗里面称金刚就是称佛,显宗称佛,他们称金刚。显教里面的佛,面貌都非常慈祥,密宗里面的金刚相貌都威猛,不是现慈悲的相,都是普贤菩萨的化身。「是以金刚那罗延身,应解为等同如来之金刚身或金刚体。」这个说法非常正确,显密两边的意思统统都顾到,是佛所成就的身相,紫磨真金色身,金刚不坏身,取这个意思,金刚身或者是金刚体。

下面说,「金刚身,指金刚不坏之身」,就是佛身。「《涅槃经》云: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我们能体会到这个意思吗?第一个是常住身,它永恒存在,惠能大师见性见到了;不可坏身、金刚之身,就是惠能大师五句话里头第二句「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没有生灭就是常住,没有生灭就是不可坏,没有生灭就叫金刚之身,这是什么?这是法身。法身为什么常住?法身离一切相,因为离一切相就不可坏。法身完全是法性,它不是物质现象,它也不是精神现象,它也不是自然现象,所以说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它是真的,它是永恒存在。悟了能应众生之感,众生有感他能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能现什么身,现身说法他从来没有起心动念,所以经中常说不可思议。真不可思议,不是假的。为什么真不可思议?他实在讲,他也没有思,他也没有议,有思有议他就变成凡夫了,法身菩萨就离了思议。思是什么?思想,没有思想。现在人说某人有思想,不错,有思想是凡夫,没有思想是佛菩萨。没有思想不是白癡,白癡还是有思想,真正没有思想不是凡夫。没有思想是什么?第七识转了,第六识转了,第七识的思、第六识的想都转成智慧了,他哪里有思想!这一段的文义很深,要细心去体会,意在言外。这些文字,这三句,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这是个引子诱导我们、引导我们,你才体会真正的意思。真正意思不在字面上、不在言语上,但是你循着这个方向、循着这个路去体会,不能用思想去体会,你能体会得到,这是性德圆满的流露。

「又诸佛世尊,精勤修习,获金刚身」,这个诸佛是菩萨。菩萨为什么称诸佛?江味农居士注《金刚经》就用诸佛世尊来注四十一位法身菩萨,这叫诸佛世尊。他们还精勤修习,获金刚身,获金刚身就是成妙觉如来。四十一位到顶是等觉,等觉最后一品生相无明的习气断了,他就回归常寂光,回归常寂光那就真的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这三种身,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可以说,那是在因地,因地就是精勤修习,在因地;在妙觉,他是在果地。明白这个意思,我们今天所用净宗的方法,信愿持名,往生净土,在净土里面成就五智,得究竟果位。我们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就有信心,我们用的方法不一样,但是所成就的跟密宗大圆满是一不是二。这个方法比密宗更方便,比密宗更容易,我们用密宗的方法去修未必能得到,用这个方法修,稳稳当当的得到。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净宗的殊胜,净土真正不可思议。

再看末后这一段,「《新译仁王经》曰:世尊导师金刚体,心行寂灭转*轮。《良贲疏》曰:金刚体者,坚固具足。体者身也。佛身坚固,犹如金刚。若据密意,则往生者,亦如世尊得金刚不坏之体。故皆寿命无量,身具金刚坚固之力。」这一段是用《仁王经》上的一段话跟良贲大师的批注,来解释这一愿的经文。这一愿经文上说,「生我国者」,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善根无量,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念老的批注是集注,集经论里面的批注,集祖师大德的批注,字字句句都有根据,不是随便说的。这个方法终极的目标,无非教我们真正相信,不再怀疑。

世尊导师,导师确实只有世尊可以称。为什么?他真正引导你了生死出三界;这还不算,真正引导你一生成佛作祖,这种人才叫导师。所以导师两种人可以称呼,一个是佛陀,一个是净宗的祖师。为什么?净土宗用阿弥陀佛信愿持名求生净土,圆成佛道,这是真正把你引导一生成佛,他跟世尊没有两样。所以佛门里面称导师不容易,不能随便称,随便称太过分了。再一个称大师,诸位要晓得,称大师、称导师不能随便称,古时候只有净宗的祖师跟佛能称大师、称导师,其它宗派都不称。学禅的称禅师,学密的称上师,学教的称法师,连翻经的这些大师都称三藏法师,不称大师,没有称导师的。称呼很重要,不可以言过其实,一般人不懂得,称大师、称导师,这是我对他特别恭敬,这恭敬过了头,那就变成不恭敬了。譬如说你是个平常人,我见你喊你总统先生,你舒不舒服?这就是称呼过了头。所以称呼要恰如其分,不能太过,这很有道理的。我们在外面碰到有人称大师,那不懂,随便称,不懂。这些都得讲清楚、讲明白,我们这个称呼才得体,不会过分。

这两句意思很深,「世尊导师金刚体,心行寂灭转*轮」。我们有没有敢说转*轮?不敢。转*轮怎样才转?心行寂灭就转了。心行寂灭是什么?本经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才能转*轮。心行没有寂灭,没有寂灭是什么?还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轮在哪里都不晓得,你怎么转法?心行寂灭*轮才出现,你烦恼习气一点都没断,哪来的*轮!释迦牟尼佛这些经典是*轮吗?在心行寂灭的人是*轮,在我们还有妄想分别执着这不是*轮,是什么?是佛学校里面的教科书,知识不是智能。你去研究这些文字,研究这些批注,就像古大德给你分析说,全都着了相,不知道意在言外,统统着了相。着了相就全变成知识,参加佛学的考试,考卷、答题,统统变成知识。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忍和尚没有给他出考题,惠能大师也没有答题,为什么那么轻易衣钵就传授给他?无论是什么方式,实际上都是意在言外,你能够懂得言外之音,意外的密义,这才叫真正传法。传的是什么法?释迦牟尼佛有法传给你吗?五祖忍和尚有法传给惠能吗?你要这么想,愈想愈错。法在哪里?法是自性,你要悟入自性才行,是你自己的自性。我自己的自性跟佛的自性是一个自性,你得从自己身边去悟,从佛那里就坏了、就错了。从佛那里你着相了,你怎么会开悟?只有愈迷愈深,那开不了悟。怎么样才能找到自性?那字上讲得清清楚楚,心行寂灭,我的心行要寂灭,我的心行寂灭跟如来心行寂灭是一不是二。寂灭是什么?就是放下,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执着。诸位要晓得,放下分别执着就是转六、七识,分别是第六识,执着是第七识,这一放下就转了。转末那,平等性智现前;转意识,妙观察智现前,要转自己的,与别人不相干,这样才能得受用。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七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六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五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一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0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九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0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一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八五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八六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主站自2007年4月20日以来,文章总访问量:
学佛网 (200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