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三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法门法师


发布人:站主【主站留言】    日期:2015/5/23 22:08:0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正法护持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三集) 2012/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2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四百零三页,第六行,最后的两个字看起:

「广大者,即经中宽广平正,不可限极」,这还是解释经文里头「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广大、宽广平正、不可限极,这是形容极乐世界的大地,不像我们这个地方地不平,有高山、有深谷,极乐世界这些看不到。「清净者,即清净庄严,超踰十方」,踰也是超的意思,超过十方诸佛剎土,「故云广大清净居也」。这个景观我们现在能够理解,因为一切法是从心想生的,极乐世界的人心平,可以说各个都修到清净平等觉,所以这个世界清净,没有染污。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惠能大师开悟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清净庄严从哪里来的?是自性本具的。我们迷失了自性,违背了自性,染污就起来了,一念不觉,把清净变成染污。清净本来不动,能大师的报告第四句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这是自性本定。

中国老祖宗所说本性本善,本善是什么意思?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本善就是能大师所说的「本来清净、本无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这就是本善。古人讲这句话,佛教没到中国来,古人只说本性本善,后人编童蒙教科书,《三字经》上就把这句话放在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古人的解释不像我说的,我们是用佛经来解释,这就是汤恩比所说的,佛教文化丰富了中国本土文化。用佛经来解释行不行?行,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是真的,所以佛没有定法可说。只要讲得合理,只要讲得通,只要讲得圆,就是最好的,没讲错了。本善用六祖这五句话来解释,就是把本善提升到明心见性。也许说,中国古圣先贤没有到这个境界,没有到这个境界是事上没到,理上是圆满的,相上没到,性上到了,性是一个。《华严经》说得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有这一句,我们没有解释错,性德圆满,修德上有高下不一样。到性修圆满,性修不二,这是大乘佛法。大乘里头严格的说是一乘法,三乘还没到这个境界。所以理上讲得通,事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于是摆在面前的境界,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个样子?很简单,当人心念不同。你心清净,国土就清净;心不清净,国土就染污。心平等,国土就宽广平正;心有高下,就有高山,就有深谷。就这么来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不可以把高山变成平地?可以,心平,高山就不见了。现在量子力学家发现了,为我们说明,念力能量不可思议,可以改变在太空当中运行的星球。为什么能改变?太空星球也是从心想生的,心想怎么不能改变它?当然可能。那我们今天的意念应该放在什么地方?现在同学都应该知道,放在阿弥陀佛。放在阿弥陀佛,这个意念的功德就成就了极乐世界、就成就了阿弥陀佛。自性弥陀跟极乐世界的弥陀是一不是二,性相一如,性相不二,净宗念佛成佛道理就在此地。理上明白了,我们对这桩事情就会真信,就不会怀疑;信得过,愿就真切,这一生真能解决问题。

法门很多,门门都通无上道,无上道就是大般涅槃,无上道就是明心见性,所以佛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法是平等,我们人心不平等,善根不平等,福德不平等,所以修学就有选择的必要。跟自己善根相应的,学得容易,学得快速,到成功完全是平等的。在净土,最后是契入常寂光净土,那就是圆满菩提。常寂光就是自性,圆满菩提就是回归自性,这是终极的目标。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归常寂光,常寂光就是真如自性,在《华严经》上称它为妙觉如来,在等觉之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住报土,实报庄严土,在那个地方去断最后一品无明习气,叫生相无明。诸位注意这个名词「生相」,说明实报土有相,常寂光没有相。这个相,现在科学称为现象,这现象有三大类,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常寂光里面这三种现象都没有。

现在量子学家也很聪明,他们虽然没有证得,但是想象当中一定有这么回事情。他们在数学上发现零,零是什么都没有,那个零的境界,零的能量点,真的非常像净宗讲的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确实就是他们说的零点的能量场,他们想象当中可能有这个,但是没证得;佛证得了,妙觉就契入这个境界。契入这个境界,他没有相,他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那就是把我们的身心变成了整个宇宙,佛法说就在当下。这个境界里头没有时间,没有空间,这叫大般涅槃,这叫诸法实相,这叫真如,这叫第一义。虽然什么相都没有,能生一切相,能生万法。怎么生的?契入这个境界的人不起心不动念,实报庄严土的居民也是不起心不动念,差别在哪里?差别在实报土的居民有习气,常寂光里面契入境界的没有习气,习气也断干净了,究竟圆满。真正是无上正等正觉,没有再上的了,等觉还有上,妙觉没有了。

这是理上决定讲得通的,那事上决定有这桩事,只是它没有任何现象,我们的六根接触不到。我们的前五根,眼耳鼻舌身可以接触到物质现象,我们的意识,包括阿赖耶跟末那的见分,可以能够缘到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它没有形相,在我们是这六根失去作用,不起作用了。我们希望证得,一切诸佛如来都希望我们早一天证得,我们自己也真想早一天证得,可是事就不容易了。事怎么样?障碍放不下。理我们都明白,佛告诉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华严经》上说的,你就证得了,证得妙觉果位。我们做不到,释迦牟尼佛做到了。在中国过去我们只看到惠能大师做到,再就没有看到了。再看到的,渐悟有,顿悟没有,也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这三大类的烦恼同时放下,这个没有,太少了。惠能大师以前没有,惠能大师以后也没有。

但是渐悟有,而且还不少。渐悟是慢慢的放,一点一点的放,真放了那叫圣人,那不是凡夫。佛告诉我们,放下执着,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证阿罗汉果,超越六道了。放下分别,分别是尘沙烦恼,放下妄想,妄想是起心动念,这两个放下了,超越十法界,就超越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的佛。到哪里去?到实报土去了。虽到实报土,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实报土里头四十一个阶级,是无始无明习气厚薄不一样,习气厚的地位下,习气薄的就往上升,所以四十一个。到顶是等觉,等觉只有那一念无始无明的习气,就是生相无明;这一品断了,相没有了,实报的相没有了,常寂光现前。常寂光什么都没有,那叫大圆满,叫究竟解脱。

这个道理我们很清楚,我们放不下!八万四千法门,每个法门都试验一下,都不行,时间来不及,我们的寿命太短了。顿悟,没这个本事,渐悟,时间不够,那怎么办?有一个法门,阿弥陀佛这个法门。这个我们欢喜!我们先到极乐世界去,到极乐世界就无量寿,时间很长,慢慢的放,肯定全都放下,就保证你证得妙觉果位。到极乐世界证到妙觉位也有早晚不同,为什么?在那个境界里头,有顿悟的,很快就入这个位次,也有的要很长时间,但是保证你不退转,保证你在一生成就。这个机缘到哪里去找?十方一切诸佛剎土里头没有,只有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我们这一生遇到了,无量的欢喜,什么都放下!这个方法简单,但是非常非常难信。

过去李老师告诉我,那是我受戒,我出家两年才受戒,受戒之后到台中去拜老师。还没有进门,在慈光图书馆,我在门外,他在门里看到了,就指着我,好大的声音叫「你要信佛!你要信佛!」叫了好多声,大众都听到了。我进去之后,我感到奇怪,怎么叫我信佛?我要不信佛,我怎么会出家?不信佛怎么会去受戒?我很迷惑。他叫我坐下来,告诉我,要信佛,不要以为你自己已经信佛了,多少老和尚到老死都不信佛。愈讲我就愈胡涂,这个话怎么讲法?老师最后告诉我,你没有做到你就没信,不要说别的,三皈依做到了没有?这一下我马上明白了,三皈依没做到,那你就没入门。三皈依是什么?这个我们很清楚,「觉而不迷」这是皈依佛,「正而不邪」是皈依法,「净而不染」是皈依僧。我们想想自己还是迷邪染,不是觉正净。五戒十善没做到,做到是表面的、是极其粗糙的,十善里头的精微你还不知道。这样我才真正明白,老师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这句话提醒我了,要信佛。为什么?这个法门能不能成就完全在信愿行,信是第一个,你连这个都没有,后头就没指望了,所以叫难信之法。佛法,小乘容易相信,大乘难,一乘更难,大乘里面净土难中之难,八万四千法门这是第一难信。你怎么会相信?你自以为是相信了,其实不然。老师跟我一分析,完全了解,拆穿了。真不容易!我受了戒去看老师,没有想到老师给我这一招,让我一生都不会忘记。怎么样才能相信?你把大乘研究透了,把《无量寿经》真正搞明白,你会相信,这部经不可思议经。《华严》、《法华》最后都是导归极乐,文殊、普贤我们在《行愿品》里面看到,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他相信。不但他自己求愿往生,而且还带着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极乐世界去参学。所以经上讲的极乐世界「清净庄严,超踰十方」,这是真的,这个偈子里头说「感得广大清净居」。

「如《往生论》所谓三种庄严入一法句」,这一法句就是清净句。清净句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报告的头一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是这一句。清净就是真实智慧,真实智慧就是清净;清净就是无为法身,无为法身就是清净。那清净心多重要!净宗是由清净入手,你看经题上「清净平等觉」,觉就成佛了。我们的心不清净,起心动念就不清净,分别就更不清净,执着是严重的不清净。我们继续看下面批注,「无为法身,体也」,那我们就知道,真实智慧是用也,有体有用。你看「从是流现极乐依正庄严」,就从无为法身体里头流出来的,无为法身就是常寂光、就是真如自性,从这个里头流现极乐依正庄严。极乐依正庄严从哪里来?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五劫修行圆满功德之所成就。

这个经上讲的三种真实,真实之际就是自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第一义谛,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第二个,真实智慧,真实智慧从哪来的?从清净平等来的,清净没有染污,平等没有动摇。佛用水做比喻,清净是干净,一尘不染;平等,水是平的,没有起波浪,它的作用就能照见,照就是觉的意思,就是智慧。染污的心生烦恼,清净心生智慧,智慧跟烦恼全是本有的。而且真心确实本来是清净,本来是平等,是你迷失了自性,你的心才变成染污,才变成不平。你再深入细细去观察,你的烦恼跟你的智慧是一桩事情,是一体的两面,觉就是智慧,迷就是烦恼,迷悟一体。你是在迷还是在悟,你自己很清楚,用不着问人。自己心里有七情五欲、有自私自利、有名闻利养、有你我他,这是在迷,这叫凡夫。如果这些东西统统没有,你就叫做佛,你觉悟了,你明白了。

学佛的人要学佛,佛是清净平等觉。我们如果心里头没有清净平等觉,搞什么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如果是清净平等觉,造杀盗淫妄还是佛。为什么?他没有染,不染,清净平等觉,心没有染污,心没有动摇。不动也能造吗?能,那个妙,就是随缘妙用。那是什么?佛在三恶道里头示现,教化三恶道的众生,示现种种境界,有善有恶。佛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如果他起心动念他是凡夫。不起心不动念,能生万法,这个万法做什么用处?普度众生,是帮助众生的。释迦牟尼佛到我们这个世界上来示现八相成道,他有没有动心?没有;他要动心不就堕落了?堕到六道来了。没有动心,没有起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给我们做种种表演、种种示现,这叫什么?妙用。贤首国师《妄尽还源观》上所说的,随缘妙用。谁能够做这个表演?法身菩萨,无明破了就有这个能力,习气在没有关系,不碍事。所以,《华严经》圆教初住就可以示现八相成道,像《普门品》所说的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能现什么身。不是佛的意思,佛确实没有起心动念,你要说佛有意思,那佛是凡夫。佛是恒顺众生,众生是什么意思,随着你的意思,这样变现的。众生有感佛自然有应,感的人有念头,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着,应的人没有。应的人如果也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他就不能应了。为什么你感我不能应?我有起心动念,我没有起心动念我就能应了。妙就妙在这里,这个我们要相信。

这些年来,日本江本胜博士做的水实验,水是矿物,水有没有起心动念?为什么它有感应?我们写个爱字贴到水瓶上,一个小时之后把这个水倒出来,放在冰箱里面,摄氏五度以下它就结冰了。然后把这个冰拿出来,在显微镜下去看,看雪花,非常之美,它响应的。如果我写个恨、我讨厌你,你再做出来那个图案就非常难看。做了十几万次,是真的,不是假的。水它认识字,它会听,它懂得人的意思。我们不给它看,不给它听,心里起念头对它,都有反应;善念结晶非常之美,不善的念头就很难看。水都有这个能力,你能说佛菩萨没这个能力吗?以前没有水实验这个感应,我们很难理解,只是相信佛不会骗我们,实际上还是有疑惑;看到江本水实验,这个疑惑断了。我还特别到东京到他实验室去参观,亲自去看看,听他的报告。现在量子力学家所研究的成果,超过了江本博士的实验,科学帮助我们断疑生信,帮助我们肯定大乘经教诸佛菩萨所说的句句是真话,没有一个字是谎言。能信的人有福了,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底下这一句,「故云,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这是什么?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三种真实,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利益,配在《华严经》上就是体相用。真实之际是体,就是跟无为法身一个意思,真实智慧是相,真实利益是作用。这个利益能够帮助,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的六道众生当生成就,这个利益不得了,这个利益太大了!所以殊胜庄严无等伦。「无等伦者,无能等」,没有能跟它相等的。伦是类,就是同类的,没有能跟它相等的;无能等,无能比,一切诸佛如来没有办法跟他比。虽然说佛佛道同,但是佛的愿力不一样,因地上,因地上的愿力不一样,所以果地上也有不相同。无量寿、无量光是相同,但是那个光明大小不一样;无量是相同,无量所起的业用不一样。

「又《魏译》曰」,这是康僧铠的译本,「道场超绝。超绝即殊胜,故与此同。《嘉祥疏》曰:修道疾速成佛,故云超绝」,就是他成佛太快了。「嘉祥大师一语破的」,这些话说中了,真是如此,道场超绝。我们这一生能够遇到,应当庆幸,遇到别的法门不一定能成就,遇到这个是决定成就。你修学这个法门,一切诸佛没有不欢喜的,没有不赞叹的,没有不护持的,这都是属于超绝,殊胜。我们看下一科「尽度众生」,看经文:

【轮回诸趣众生类。】

你只看这一句,是以六道众生为主,极乐世界是专门接引这些人的。

【速生我剎受安乐。】

这两个字不是假的。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

阿弥陀佛的愿,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我们得要学阿弥陀佛,向他老人家学习,心同佛心。佛心是什么?佛心什么都没有,这个要知道。如果说佛心有,佛只有一个爱心,慈悲,同体的慈悲,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体是什么?体是常寂光,体是诸法实相。诸法品类万别,实相是一个,实相能生能现,品类是所生所现,能所是一不是二。你得承认这桩事情,你跟佛同心,你要不承认,你跟佛的心不是一个心。佛的心是大慈悲心,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是一个真诚的爱心。对一切众生的爱,对树木花草的爱,对山河大地的爱,对六道众生的爱,跟爱自己完全相同,没有丝毫差别,这就是自性第一德。这是佛心,这是自己的真心。

那我们要问,诸佛如来应化在十法界,他用的是什么心?给诸位说,他用的就是这个心,这个心里头没起心、没动念。没起心动念怎么会有?是自性本具的,所以他有,他不是修来的,是自性本有的,就是中国人讲本性本善。所以,他没有起心动念,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着,清净平等的显示在一切众生。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清净平等造成整个宇宙的磁场,一切众生在他磁场里头。所以,他的大慈大悲平等的加持,没有偏爱,平等的。偏爱是凡夫,是迷失自性;平等是觉悟,清净平等,后头才是觉。这是遍法界虚空界的和谐,遍法界虚空界的稳定,所以称之为大圆满,究竟圆满。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二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一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0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一八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一七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四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五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六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七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八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主站自2007年4月20日以来,文章总访问量:
学佛网 (200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