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浅说净土宗判教(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宗之细判

从龙树菩萨至善导和尚,净宗判教得以大成。总其纲要,可大分为「教判」与「行判」二门。一彰往生原理,以教启行;一示往生方法,以行证教。相资相成,如目足并运。

「教判」有二:一大判一代圣教,二细判净宗一门。大判约要有三:

一、「难易二道」判,此约「行」判教相,明自力难行与他力易往之异。

二、「圣净二门」判,此约「证」判教相,明此土入圣与彼土成佛之异。

三、「顿渐二教」判,此约「教」判教相,明自力迂缓与他力速超之异。

二道二门二教,其言虽异,其义大同,总摄一代圣教。一仗自力,一仗他力。仗自力故,事难功渐;仗他力故,事易功顿。如是大判,旨欲选舍圣道门,归入净土门。

净土一宗,善导和尚细判为二:一要门,二弘愿门。

「要门」者:即「修诸行业,回向往生」之门。《观经疏》云: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

此要门局在《观经》定散二善,通摄圣道八万行法。以涉自力行故,不通诸机,是为易中之难。又非弥陀本愿故,虽可回向得生,总名疏杂之行。

「弘愿」者:即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的弘誓大愿,所谓「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也。《观经疏》示其要义云: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依通途法门,高妙报土,非垢障凡夫所能入。净土一门,托弥陀大愿业力故,使一切善恶凡夫,得以齐入无漏报土。所谓大愿业力,一言以蔽之,即「南无阿弥陀佛」的摄化功德。法藏誓言: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具来我刹中。

此即弥陀因中选择名号一行,度化众生。此一悲心弘愿,亘通于四十八愿,偏显于第十八愿。其愿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弥陀「一一誓愿为众生」之悲心,即彻彰于此一「生因愿」中。一切善恶凡夫,因依此愿,得以横超三界,高登极乐。故四十八愿虽广,以此为本,号为「本愿中王」,是弘愿心要。和尚以「一愿该摄」法彰此义言:

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此释意显:四十八愿,每一愿皆通第十八愿。故知:因愿虽广,宗旨唯一,即「念佛往生」。四十八愿虽有「摄法身愿、摄国土愿、摄众生愿」之别,实则愿愿皆为众生,愿愿皆含「念佛往生」义。故和尚概言:

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言: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以此可知:弘愿一门,即「念佛往生」之门,所谓「念佛即是涅槃门」也。此门广大无碍,普摄无遗,不论何人,但称名号,皆得往生。一代圣教,唯此一行,全仗他力,通摄圣凡,五乘齐入,是为易中之易。

二门相较,弘愿特胜,易行疾至故,三根普被故,选择本愿故。故三经华文,无不彰显此一弘愿法益,惠以真实大利。为巧摄众机,本师于《观经》中广开净土之要门(权),显彰此一别意弘愿(实),最后于〈流通分〉中废舍要门,专劝称名一行: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此归宗结顶之言,流露释迦「劝舍杂业,归投愿海」之深切悲心;是《观经》眼目,净宗心要。和尚蒙授玄义,畅佛本怀言:

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要门,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弘愿门。

此即善导和尚开宗立教的「要弘废立」之文,揭示世尊「广开要门,显彰弘愿」之弘深密意,净宗法要,于此大彰。

--------------------------------------------------------------

智随法师佛教博客

智随法师佛学文集

智随法师佛教视频专题

弘愿一门,为净教根源。欲令行者易知易解,欲令法益满溢人心,和尚光中出文,处处释之,明其肝要。《观念法门》释言: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

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往生礼赞》释言: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凡此众释,将弘愿心要,彻彰无遗。尤以四十八字释,将弥陀因愿果海,光明神力,尽摄无遗。名号度生之门,以此得以大畅!弘愿教法,如日中天,光照大千。

上乃教判大要,次述行判准绳。

「行判」即「正杂二行」判,亦有大判、细判二义:

初、大判正杂二行:「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也。其行有五,即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称名正行、赞叹供养正行。除此五正行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次、细判正助二业:五正行中,有正助二业,唯称名一行,是正定业。《观经疏》云: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业,顺彼佛愿故。

何以称名独为正定业?「顺彼佛愿故」。佛愿者,即「念佛往生」之本愿。善导大师依佛本愿,开显净宗行门,此即以行证教,入弘愿一门。读诵、观察等四业,即为助成此一正定业,故名「助业」。

二行二业之细判,旨欲从无量行门中,决出往生正定业,劝净业行者,当顺佛愿,一向专念。能如是专修者,则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万不漏一。

弘愿一门,为净教之本;正定之业,为往生之要。教行并彰,合归一辙,法门宗旨,至此而显。

教行二门,为一宗之本,藉诸祖分判,意得大畅。观其大要,各有二义。

教判二者:初于万法中,搁舍圣道,归于净土;次于净土门,藉由要门,入弘愿门。

行判二者:初于万行中,抛舍杂行,归于正行;次于正行中,犹傍助业,专正定业。

如是重重选择,明世尊兴世正意,唯在宣说弥陀本愿,教念弥陀专复专。此即三经一贯宗旨,亦为一代时教终极指归。

 
 
 
前五篇文章

浅说净土宗判教(二)

浅说净土宗判教(一)

各除习气 求生净土

念佛余行 胜劣比较

临终清楚,念佛人很容易得到

 

后五篇文章

浅说净土宗判教(四)

本幻法师:净土宗灭了,佛法就灭了

什么才是真正老实念佛?

智顗《阿弥陀经义记》简介——智顗净土思想之研究(一)

一心念佛可消所有经忏佛事不能救的重罪及当地的灾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