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界法师』『楞严与净土439』二十五圆通之二 沙陀观色(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二十五圆通之二 沙陀观色(一) 净界法师

壬二、沙陀观色

优婆尼沙陀尊者观察色尘。

依色悟道

优婆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

迹门的修学过程。

优婆尼沙陀翻成中文叫色性空,因为他最初成道是观色尘的本性是空的而证得无我的真理。他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为什么说他也是观佛最初成道呢?佛陀最初成道是到了鹿野苑去度五比丘,接下来所度化的就是优婆尼沙陀,这是第二个因缘。所以他相对其他比丘来说,他是非常的早,除五比丘以外就是他,所以他也说是我亦观佛最初成道,我也是在佛陀最初成道的时候而见佛的。那么佛陀教他修什么法门呢?观不净相,生大厌离。佛陀当初在教导优婆尼沙陀的时候,不是讲四谛法,而是讲不净观,使令他对色身产生重大厌离。

解释不净观:

不净观在古德的批注当中提出了五种不净:

第一、种子不净,就是我们的色身当初它的一个受身的因缘,是由于我们临终一份的爱取烦恼,一个染污的心识,然后有父母的结合,所谓父精母血的一个杂秽的和合体。所以我们当初色身的成立,就是一个不清净的心法跟色法的结合,这叫种子不净,色心皆不净。

第二、生处不净,当我们一念的爱取烦恼而投胎以后,所谓的胞胎所依止的处所,是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生脏就是我们说的脾胃消化系统,熟脏就是把饮食消化以后,便成了大粪,蕴藏在大肠当中叫熟脏。我们的胞胎就处在这样一个污秽杂秽的地方,这叫生处不净。

第三、相不净,当我们出生以后,我们的色身是九孔,二个眼睛、二个鼻子、嘴巴乃至于大小便处,经常流出不净,外相是不清净的。

第四、性不净,我们色身的本质本来就不清净,乃至用大海水把它洗涤到剩下一个微尘也是不干净的。就是说我们的色身其实找不到一个干净的处所,这叫性不净。

第五、究竟不净,前面指的是受生,这个地方讲死亡。我们死了以后我们的身体,慢慢的膨涨、青瘀,然后慢慢慢慢的破裂,流出脓血,然后虫噉,然后变成白骨,最后风一吹又回到虚空,究竟不净。

优婆尼沙陀他最初见到佛陀,佛陀所说的法门是这五种不净。他次第的观察以后,对男女的色身生起深重的厌离。

当然这个地方还不是圣道,成就圣道要观察诸法的总相,不净观只是个别相,它只是对治爱烦恼,真正对治我见颠倒的是以下的道理。

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

这个地方就真实的悟道,看到诸法的总相。

乃至于能够觉悟色身的本质,从最初的种子不净乃至于最终的究竟不净,最后显现白骨而变成微尘,最后风一吹而归于虚空。

他从头到尾的思惟整个色身的生老病死的过程,他觉悟到一个道理空色二无。色法它有一定的生起跟还灭的过程,看他色身出生,最后死亡了,最后变成白骨,最后变成灰尘,最后完全消失掉,所以色尘当下是觅之了不可得。那么虚空为什么是不可得呢?因为虚空是假借色尘而显发出来的,色尘既然不可得,虚空也不可得,因为这二个是互相的依存的。所以他看到了色法跟虚空二个都是不可得,它的体性都是毕竟空寂的,而证得无学道。他从这个地方,证得无我的道理,在生命当中没有真实的自我,当然就证得阿罗汉果。

这一段是讲到他的迹门,第二段就讲到他的本门。

蒙印命名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

到这个地方,佛陀就正式印证我叫做泥沙陀,或者讲色性空。

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

这一段又讲到他的迹本跟本门的二种情况。

净界法师 楞严与净土-----439

在线视频:

http://www.fodizi.com/fofa/list/705.htm

视频下载:

http://www.fodizi.com/fofa/down/jjfs.htm

净界法师专版:

http://www.folou.com/forum-128-1.html

末学个人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497647428/infocenter

 
 
 
前五篇文章

净土修证心要 元音老人着

续净土生无生论

关于净土法门和教下的:谛闲大师

华严净土

净土宗依据三经一论为净土法门之要典,何谓三经一论?佛弟

 

后五篇文章

心内绕佛十念法

『净界法师』『楞严与净土440』二十五圆通之二 沙陀观

三恶道的众生听到人念经、读经,他欢喜,特别是念净土经典

『净界法师』『楞严与净土441』二十五圆通之三 香严观

『净界法师』『楞严与净土442』二十五圆通之四 药王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