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四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四集) 2012/7/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4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二十四面第六行,我们从当中看起:

「我等遵依佛示,从文字般若而起观照,入于实相,是名敬荷佛恩」。这一句里面讲到三种般若,这三种般若,在大乘佛法里头非常重要,这个名词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习大乘,这个三般若是非常重要的。《法门名义集》里头所说的,「一者实相般若,二者观照般若,三者文字般若」。我们可以把它跟《金光明经玄义》所说的合起来看。我们先看《名义集》,《名义集》上说,「实相般若以理为体。体绝虚假,目之为实;印体表彰,名之为相」。先把实相两个字简单的解释一下,理是一切事相发生所依据的,这个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桩事情为什么会有,它总有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体。哲学里面称之为宇宙万有的本体,那本体究竟是什么?哲学一直到现在没有定论,每一家都有它的说法。实实在在说跟大乘经教比起来,大乘经教讲得比较清楚。这些哲学家没有接触过大乘,如果接触大乘,这些人都是非常聪明的人,我们相信就会有一个具体的说法。

佛法讲这个理是理体,常常连在一起讲,理体是自性、是法性、是真如、是实相,实相就是事实真相,决定不是假的,也是真心。惠能大师告诉我们,开悟的时候最后一句话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依这个理生的,万法依这个体出现的,这个理体就称之为实相、真相。体绝虚假,理体它是真的,它不是虚妄的,不是假设的,所以称它为实,只有它是真实的。

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出来了,第一句话说它是清净的,亘古以来一丝毫没有染污。为什么它没有染污?现在我们知道它没有形相它怎么会染污!它没有物质现象,不是物质,它也不是念头,它不是精神现象,也不是自然现象。我们的六根缘不到,缘不到就染污不上。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可以缘到物质现象,换句话说,可以被物质染污,它不是的。第六意识就是思想,思想能缘到精神现象;理体不是精神现象,所以思想也缘不到,精神现象也不能染污它。它不是自然现象,所以自然现象也染污不了它,它真的清净。「本自清净」,这是惠能大师明心见性,第一句话所说的。第二句话讲它不生不灭,没有现象。今天科学家所说的,所有一切物质现象、整个虚空法界,全是从波动里头发生的。我们看这个波动就是自然现象,从波动里面产生了物质现象,产生了精神现象。这个三种现象,在大乘佛法里头,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波动现象是阿赖耶的业相,业就是动的意思,不动就没有业。业叫造作,动就造作,它造作出意念、念头,从念头造出物质,所以波动是阿赖耶的业相。意念,阿赖耶的转相。物质是阿赖耶的境界相,说境界相好,底下我们会讲到。

所有一切环境它都有界限,也都有规律,它一点都不乱。最神奇的都在眼前,眼前就叫法尔如是,它本来就这样的。母亲怀孕,神识来投胎,从一个单细胞,怎么会变成这么复杂的身体,这谁在那里主宰,让他每个器官、每个神经、每个细胞都排列得那么整整齐齐,一点都不乱,这是什么?这就佛经上「法尔如是」,它本来就是这样,不可思议的境界,你无法去想象,你也没办法把它说明。你去想象、说明那是你的事情,不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说不出来的,也不能想象的,它就是这样,这叫法尔如是,比自然还要自然。

所以印体表彰,名之为相。这个印体是什么意思?体是前面讲的实相,从实相里头的迹象,这个迹象表现出来、表彰了。印体表彰这一句,就是惠能大师末后一句话「能生万法」,彰是显示出来,你能看得见,你能够想得到,这是什么?这叫相。这个相有意念的相,精神现象,有物质的相,佛法里面讲色法、心法,色法是物质现象,心法就是意念的现象,这把什么叫实、什么叫相说出来了。实就是惠能大师他见性的时候,前面四句讲实,「本自清净,不生不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如如不动,本自具足,换句话说,它里面一样都不少。具足,具足不可思议,无法形容。

《还源观》上说三种周遍里头「出生无尽」,这就是本自具足。出生无尽,这个理我们想不通,我们也想了很长的时间,忽然想到万花筒。你看万花筒是不是出生无尽?实际东西就一点点,但是你把它转动,你把它转动里面产生变化的图案,永远不可能有两个相同出现,这就是无尽。这个常识我们能体会到什么叫无尽,自性本能就是这样的。它是遍法界虚空界,不仅是我们娑婆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统统都在自性里头,圆圆满满。而且自性在哪里?在一粒微尘里头。一粒微尘是非常细小,小到不能再小,它里面有圆满的世界,在佛法讲圆满的法界,一点都不缺。就这一点点,遇到缘的话,它显现出来原来就是法界。法界不大,这一粒微尘不小,一粒微尘跟外面法界完全相同,《还源观》上讲「出生无尽」。

第三句是从量上讲的,「含容空有」,含是包含,空是虚空,这一粒微尘能包含虚空,能容纳万有,整个宇宙一切事事物物全在其中。这个东西像什么?现在相似的境界出现了,像我们现在用的芯片,你看愈来愈小,大概比小指甲差不多,现在小的芯片里头容纳多少?我们花了一年时间,讲了一千二百个小时都在里头,让它在放映机里面从银幕上放出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说的,佛说的晶体很小,肉眼看不见,里面含藏什么?含藏整个宇宙,我们所有的现象都在其中,就是一粒微尘。这叫相!

「亦可以其无相为相」,实相。大乘常讲「实相无相,实相无不相」,无相从体上讲的,是自性能生,体能生;无不相,无不相从现象上说的,是所生的万象,所生的万法,能大师说的。你说能大师明心见性,是不是真见性?真见到了。这种东西在一千三百年前,谁知道?他怎么就在《金刚经》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这个地方碰上,开悟了,明心见性。应无所住,是无相;而生其心,是无不相。实相般若他碰上,明白了,这叫大彻大悟,这一明白了,一切全明白,没有一样不明白,真难得!每个人悟处不一样,惠能是从这两句经文上悟的,还有很多悟的是另外经上一、二句话悟的,都不相同。这里头没有原因,也就像碰巧一下碰准了,豁然贯通。但是条件是相同的,都要心地清净,我们经题上「清净平等觉」的心,你会碰上,不定什么时候,不定在哪一种形相里头碰上了豁然开悟。

我们凡夫为什么一生一世都不可能开悟,不但一生一世,生生世世都无法开悟,什么原因?障缘太多,障碍。障碍是什么?里面起心动念,包括分别执着,这里面的障碍;外面五欲六尘,七情五欲,这个东西障碍你。你怎么障碍?着相,以为这个世界是真的,这世界在一微尘里头不知道。大乘教佛常说「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不稀奇,我们都懂,芥子纳须弥我们不懂,芥子是芥菜子,就是小芯片,纳须弥,须弥山,须弥山在哪里?在那芥菜子里头。现在我们听这个话,相不相信?相信。我们这个数码照相机去照喜马拉雅山,整个山都照在里面,它就在那里头,不就纳进去了吗?不但纳喜马拉雅山,如果我们到外太空乘着火箭,人造卫星发射到太空,从太空扭过头来照地球,地球也在芯片里头。这就是佛说芥子纳须弥的真相。

从前这个真相不容易理解,现在因为科学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我们很容易了解。要知道全是假的,芥子里面的须弥是假的,芥子外面的须弥也不是真的。假的就等于零,这边假的也等于零,零跟零是平等的,零跟零是没有障碍的,所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为什么无碍?不是真的。今天科学家也提出这句话,叫零点能量点,零点能量点要用我们此地实相般若说,它也是讲的实相般若,它换了个名词,叫零点能量点。所以自性能生不可得,能生的自性不可得,我们六根缘不到。自性所生的万物,能大师所说的「能生万法」,所生的万法不可得。为什么不可得?《金刚经》上说了一句话,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现象,都是「一合相」,一合相就不是真的。物质现象是一合相,都是极微色聚集而成的,合是组合,离开极微色没有一法可得。所以一切法是什么?缘聚,聚集在一起你就见到法;它散开,散开就没有了。

而这个极微色它有生灭,它不是不生不灭,它的生灭非常快速,我们讲刹那生灭。刹那时间太长,根据《菩萨处胎经》弥勒菩萨跟世尊的对话,我们概略的估计,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生灭,所以六道凡夫没有能力了解它、认知它。不但六道不行,四圣法界也不行,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别教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都见不到、缘不到。大乘教里佛常说八地菩萨,八地以上他们全都知道。惠能大师说出这个五句,这个境界是八地以上的境界,所以我们要把惠能大师看作是初住以上,这不恰当。为什么?他这五句话是实相般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这四句是讲实相的体,体是性空,我们讲了它不是三种现象,它真的存在,它真有,为什么说它空?因为它不是属于三种现象,我们六根缘不到。再细说就我们的八识五十一心所都缘不到,叫它做空。但是后面说,「能生万法」,万法是有,有从哪来?有从性空里头生出来。怎么生出来的?因为它本自具足,本自具足是它本来具足万法。就像万花筒一样,你看只有几片不同颜色的碎片,里面放三块玻璃,它就产生这样的现象。

这里面的图案不是人画的,不是我们预先想象的,不是的,完全是自然的,佛说法尔如是,诸法本来就是这样的。告诉我们,一切诸法本来就是有条有理、有规有矩,一点都不乱;乱,乱是你迷了,迷了才乱,不迷永远不乱。无论在什么状况当中它都不乱,问题就在觉迷,觉称为佛菩萨,迷才称为众生,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真正知道一切法的真相有什么好处?有大好处。这个好处是什么?我们从心里头把这个疙瘩放下。我们的真心显现,就是清净心、平等心现前,清净平等是定,清净心是禅定,平等是自性本定。就是惠能大师第四句讲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本来没有动摇,是自性本定平等,动就不平等,不动才平等。真正到不动心,不起心、不动念整个宇宙一切万法是平等的,众生跟佛平等,地狱跟天堂平等,无间地狱的众生跟阿弥陀佛都平等的,没有丝毫差别。

所有的境界相都是自性变现的,佛是自性变现的,蚊虫蚂蚁是自性变现的,花草树木是自性变现的,没有一法不是自性变现的,它怎么不平等!所以这些不平,都是妄想分别执着里头造出来的。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本身就错了,本身是虚妄,没这个东西,所以它搞出这些东西虚幻的。虚幻怎么解释?我想佛在经教里头比喻,十之八、九都用「梦幻泡影」做比喻,梦讲得非常非常之多,这是个很好的比喻。我们都会有作梦经验,梦醒之后你坐起来想想,这梦从哪来的?去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会作梦?梦里头好像都是真的,那个东西它的体、它的根在哪里?科学家讨论这个问题,说梦是下意识变现的,我们能相信。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意识是心想,离不开心想。可是晚上我没有想它怎么就出来了?这就是微细的念头,是我们自己不知道的,极其微细的念头不晓得。

我们能够觉察到是很粗的念头,粗的念头也会在梦中出现,极其微细也在梦中出现,这个也不离自性,也是自性里头本自具足。自性里头没有,它怎么会出现这境界?在梦境当中不知道自己在作梦,以为都是真的。如果在作梦当中豁然明白,我是在作梦,梦中全都是假的,那你在梦中就成佛、成菩萨。为什么?清净平等觉现前,不会被梦境所转,你能转境界,像《楞严经》上所说的,「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凡夫跟如来的差别,就是凡夫被境界所转,如来能转境界不被境界所转,所以他乐!被境界所转的人苦,能转境界的人乐,这大乘经里头有大乐,真帮助我们离苦得乐。所以实相,这三种般若的根本,它是体,观照般若是相,文字般若是用,体相用是一桩事情,一而三,三而一。

我们再看《金光明经玄义》,我们对起来看。《玄义》里面说,「梵语般若」,这从梵语翻过来,「华言智慧」。为什么不把它翻成智慧还用般若?中国智慧两个字意思比较狭,没有般若那么广,所以不得已还用梵文音译,再加以注解。「此三般若体是圆常大觉」,这句话说得好,《名义集》里头没有讲。圆是圆满,包括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五句话里头的前面四句,圆满。常,常就是不生不灭,如果有生灭那就是无常,阿赖耶是无常的,自性是真常,圆常大觉!这就是世尊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是讲的智慧,自性里头有圆满的智慧,这个圆满的智慧称为大觉。「即此一觉,有三种德」,德是德用,所以称为「三般若」。这个说得好,我们要记住,要常常记住,我们的自性是圆常大觉,我们的真心,你看我们现在变到不觉,圆满永恒的大觉怎么现在变到不觉,迷惑颠倒、无常不觉,变成这个样子。

诸佛如来跟我们自己是一不是二,为什么他是圆常大觉,我们是无常不觉?从这个地方我们生起真正惭愧心,怎么会搞成这种地步?今天我们蒙佛开示才晓得自己有圆常大觉。这根本不知道,这个世间不知道的人有多少!知道了我们要努力把圆常大觉恢复起来,成佛就恢复。恢复了是不是现在就证得?不是。你本来就有,怎么是现在证得!怎么恢复?经教里讲得很多,说得很细,我们的毛病就是被三种烦恼障碍住。第一个无明,《华严经》上讲的妄想,是什么?起心动念。我们的起心动念没停止,这个要知道,停止就成佛,不起心不动念就成佛,就回归自性。起心动念,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秒钟一千六百兆这样的频率在波动。

起心动念就是阿赖耶的业相,从阿赖耶的业相(从起心动念)就变成转相,从转相就变成境界相,转相就是第六识跟第七识。所以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第六、第七是心想。业相没想,就是起心动念没想,所以它叫自然现象。有想的这精神现象,第六识分别,第七识执着。阿赖耶的境界相,物质现象、色相。迷了,自性里面的见闻觉知就变成受想行识,在阿赖耶里头叫受想行识,在自性里面叫见闻觉知。这些都要搞清楚,全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从来没有说一分钟离开它,没有。大乘教里头,佛给我们讲事实真相,我们要认识它,要认得很清楚,要很肯定是真的不是假的。然后我们才有办法好好的来调理,把它调顺,顺着法性就明心见性了。

一时顿舍我们做不到,一时顿舍立刻放下,释迦牟尼佛做到,惠能大师做到,在中国没看到第二个。有顿舍的,但是他不是一时,有二、三年的,有十几年的,有二、三十年的,我们在佛门文字记载里面看到。不论时间长短,这个没有关系,开悟境界是相同的,都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现在我们深入了一层,悟入境界是相同,里面习气差别不一样。习气造成实报土里面四十一个阶级,圆教,《华严》圆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四十个,等觉,菩萨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个阶级,统统是从无始无明习气厚薄上说的,因此这四十一个阶级不能说它真有,也不能说它没有。你要说它真有,在这个地位上都不起心不动念,还有什么分别执着!阶级是从分别执着生的,他起心动念断掉,分别执着没有了,所以他是平等境界。

那为什么不能说无?真的,每个人妄想断了,不分别不执着,妄想习气没断,每个人习气不一样,有人多一点,有人少一点,这样就形成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个阶级是大说的,大分;细分?细分不晓得有多少阶级。小朋友在学校念书,统统都是一年级的学生,平等的,考试起来还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拿的分数不一样。所以细分那就说不清楚、说不尽了,大分为四十一个阶级。所以我们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别当真,不要以为真有,也不能以为真的没有,你才真正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搞明白。这个叫「名为实相,即一切种智也」。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三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三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三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三三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三六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三七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六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五六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