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二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二集) 2012/7/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4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二十二页第二行,「庚二、赞超群圣」。请看经文:

【佛为法王。尊超群圣。光明彻照。洞达无极。普为一切天人之师。】

这六句赞阿弥陀佛智慧光明,一切功德超过群圣。群圣是指小乘以上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如果是阿弥陀佛,那就更殊胜了,前面我们读过,十方一切诸佛都尊称阿弥陀佛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那这个群圣就是诸佛如来。唯有这样的人才具足教化众生的条件,得称为『一切天人之师』,他有能力、有善巧方便,帮助一切众生脱离六道轮回,证得无上菩提,这是真正的超圣。

现在我们看念老的注解。『佛为法王』者,「《法华经药王品》曰:如佛为诸法王」。这一句话是经文,只有佛才为诸法之王,王是自在的意思;也就是说,真正通达一切诸法,无有障碍,这样的人被人尊称为佛陀。佛陀的意思,智慧圆满、福德圆满,所以为天人师。下面这一句是念老的注解,「如来于法自在」,像刚才所说的,于一切法通达、没有障碍,「故称法王。《法华譬喻品》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这个地方的我是释迦牟尼佛的自称,佛当着大众宣布,他于法自在了。于法自在的人就是明心见性的人,没有见性,于一切法不自在;明心见性,对一切法真的自在。这桩事情就像六祖惠能大师所说,与我们识字不识字、念书不念书、学习不学习都没有关系,有关系是明心见性,心是真心,性是自性。六道凡夫因为有烦恼、有业障,把自性的功德,功是功能、能力,德就是它应当起的一些作用,都障碍住了。烦恼无量无边,因烦恼造罪业了,变成业障,所以烦恼是根本,业障是由烦恼而兴起的。

无量无边的烦恼,大乘教里面把它分三大类,这个三大类就是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在《华严经》上,佛说的妄想就是无明烦恼,分别就是尘沙烦恼,执着就是见思烦恼,名词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佛教导众生真正的意思,就是教我们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就明心见性了。他自己是过来人,给我们做了榜样。世尊在三十岁的时候放弃参学,过去参学十二年,放弃参学,到恒河边上,毕钵罗树下,就是菩提树,在这个树下入定。入定干什么?就是把这三种烦恼放下,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一放下就大彻大悟,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统统现前,这叫成佛,这叫证得一切种智。为什么?一切法是自性变现的,所以大乘经上常说,一切法不离自性。既然明心见性了,自性所变的一切法哪有不知道的道理?这个不必学,自然知道,是自性变的,自性怎么会不知道!

我们真正把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不怀疑,真接受了,这叫真实的信心。这个信心比什么都可贵,因为信为道元功德母,信是佛道的根源,是一切功德之母;也就是说,无量无边功德成就,最初第一个因就是信。由此可知,学佛最大的障碍就是不信,信了里头还夹杂着怀疑。为什么你修行不能成就,功夫不得力?你的信心里头夹杂着许多疑虑,怀疑、顾虑,不是别的。这真正是第一个因素,《华严》跟《大智度论》里头都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长是生长,养是培养,生长、培养一切善根,信心。我们的信心没有建立,一定要想方法去建立。建立之后,好好的去养护它、保护它,不要受外面境界动摇。信心如果一动摇,我们这一生无论怎么样去学习,只可以说在佛法里头种一点善根,这一生决定不能成就殊胜的果报。殊胜果报最低的是超越六道轮回,这个不能不知道。

信心怎么培养?从哪里生起来?大乘教里头佛常说,能生决定信心的,无一不是过去生中培养出来的。佛说,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这一生遇到佛法,冥冥当中得诸佛威神加持,这信心才生得起来,不是偶然的。那我们今天反省,问问自己,得人身、闻佛法,又闻到大乘,而且闻到大乘里头最殊胜的净宗法门,这就说明我们也像《弥陀经》上所说的,过去生中决定有善根、福德、因缘。如果没有,这一生遇不到,遇到也不相信,也不容易遇到这个法门。这是一生顶尖的成就,什么叫顶尖?成佛了,不是成阿罗汉、菩萨,一生圆满成佛,这是多大的善根、多大的福德,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为什么到今天,学了十几年、几十年了,信心还不能够坚定,这个问题在哪里?这个问题在缘,总在遇缘不同。缘遇到了,缘遇到了那就是怎么?怪自己懈怠、懒散,没有真正接受善知识教。善知识是经典,佛菩萨教诲、祖师大德的教诲没有认真去学,所以这个善根一直不能坚定。从什么地方看?我们自己真的看不出来,早年章嘉大师教给我,你没有做到的,你知道了,没做到,不要以为你自己真知道,你自己并不知道,你自己并不相信。如果真的相信,真的知道,你一定会做到。他说这些话,告诉我,用这个标准去检验自己那个信是不是真的,解是不是真的。这个很有道理,许多人自以为知道,没做到,那章嘉大师说,其实他根本不知道,他根本不相信。这个标准是我在年轻时候从章嘉大师那里得到的,这是一个真善知识。那怎么办?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多次的劝勉学人,告诉我们,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依经教为基础。为什么世尊在世,四十九年讲经教学不中断?这个意思,唯有经教能帮助我们种善根,能帮助我们建立信心。你解得愈深,信心愈坚固;你解得很浅薄,深度不够,你信心会动摇,道理在此地。

我们原本有善根,但是不足,为什么?遇到净宗,把它看轻了,以为这个在大乘教里头不值得学习的,它层次太低了,总以为《华严》、《法华》、《楞严》、《般若》这是高深的佛法,这是如来究竟的大法。我们这个解错了,有问题。还好,就是没有把教放弃,这个问题不怕,只要你深入经藏,深入经藏之后,于是我们境界提升了。看到《华严》、《法华》最后都导归极乐,最明显的是文殊、普贤,在《华严经》末后,这两位菩萨发愿求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并且率领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极乐世界向阿弥陀佛学习,这使我们感到非常震惊!回过头来再细细的去观察,以前看经粗心大意,没有看到这个门道,再仔细观察,明白了。

《华严》之所以能圆满,靠什么?靠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一往生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不说别的,单单说这一句就超过《华严》了。往生到华藏世界,是皆作阿惟越致菩萨,但是向上提升要一级一级的上去,四十一个阶级,不可以躐等;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四十一个阶级,可以躐等,那这个法门就比《华严》殊胜。凭什么道理?净宗所凭藉的道理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也正是世尊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所以在极乐世界,实报土初住菩萨就可以躐等,证得十地菩萨,甚至于证得等觉菩萨,可以躐等。这个道理是你的心是佛,完全看你的心,不看事,看你的心。也就是章嘉大师告诉我们的,完全看你放下多少,不在修行功夫长久,与这个不相干。那个人修行,修行几十年,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没放下,还是凡夫;你修行才一、二天,你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都放下,你成佛了。

这桩事情,世尊在菩提树下给我们做例子,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中国给我们做了榜样,没有别的,就是放得下。神秀跟五祖二、三十年,没放下,可以说通宗通教、显密圆融,当世大法师。惠能不认识字,砍柴的樵夫,什么也没学过,经教一天没学过,修行,禅堂一支香也没去坐过,根本连边都沾不上,五祖把衣钵传给他,凭什么?凭他能放得下,彻底放下了。放下、放不下,可以从神秀的偈子跟惠能把它删改这个偈子上看到。神秀修了几十年,还「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没放下,教人「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完全是着相修行。惠能把他这四句话改了,修正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全放下了。五祖半夜召见他,跟他讲《金刚经》,找到对象了,遇到知心,你说他心里多快乐,大法有了人继承,他的责任了了,可以放心走了。全在放下。

我这一生感谢章嘉大师,第一天就把大乘的秘诀传给我了。可是我那时候年轻,听老人家的教诲似懂非懂,我还向他请教,看破、放下从哪里下手?还问了这么一句。他告诉我,从布施,跟我讲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三种布施都有回报,世间人欢喜。回报是修福,果报在六道,如果修的因是善,果报在三善道;修的因不善,果报在三恶道,都享福。恶道里头还是有福报,譬如很多修福的人来生畜生道去了,这些畜生一定是主人的宠物,主人非常爱护它、非常照顾它。为什么?福报。为什么到畜生道的?愚痴,堕畜生道享福。如果是离相,不着相、不求福报,我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我修这三种布施,不求人天福报,那就变成功德。功德里头有智慧,智慧帮助你超越六道轮回,帮助你往生极乐世界。

往生极乐世界那是大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为什么?八万四千法门让你去选择,你选择法门里最殊胜的一个,这不是一等智慧,怎么会选择这个法门?这个法门选定了,就定住了,不会再动摇、不会再改变。坚定到什么样的程度?就像《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章》上所说,有一个大善知识,声望地位很高的这位大德,来告诉你,你这个法门不是真的法门,还有比这个更高的法门,你心会不会动摇?如果一动摇,完了。这个人地位高、名气大,毕竟他还是凡夫,如果来了一个阿罗汉,这证果的,来劝你修个更好法门。你对罗汉也顶礼磕头、感恩,告诉阿罗汉,我选定这个法门,我就不改,我这一心一意修到底。比阿罗汉更高的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来劝你,告诉你有一个法门比这个更好,动不动心?最后诸佛来劝你,你还是坚持不动摇。最后阿弥陀佛来了,阿弥陀佛来告诉你,我还有一个法门比这个更快、更殊胜,你也感谢阿弥陀佛,我既然选定了,这法门是你说的,我不愿意再改,我一直修下去。这才叫真信,这才叫真正不动摇,没有一个不成就,万修万人去。

至于别人怎么说,不要批评,各人因果各人承当,不要搅和到那个圈子里头去。所以自己要有信心,自己要有方向,自己要有目标,不能因外面人的闲言闲语动摇了你的信心,这是最可怕的一桩事情。对于一切法门,要像善财童子一样,礼敬、称赞、供养,感恩戴德。为什么感恩?感佛的恩,佛开这么多法门,度无量无边各种不同根性的众生,我们代一切众生感恩,自己学的这个法门如如不动。像善财五十三参,善财是学念佛法门,真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出去参访,参访就是接触,我们从早晨起来到晚上,这一天当中接触多少人事物,这就是五十三参,天天五十三参。我们五十三参会被外面境界动摇,会被别人打闲岔,纵然没有改变我们的修行方向目标,可是让我们修行功夫时时中断,这就是受干扰。

什么时候才真正不中断?我们看到有不中断的,锅漏匠的功夫不间断,他不跟外头人接触,就像闭关一样,没有闭关之名,他有闭关之实,实在他是闭关。他每一天所干的就是念佛、拜佛,他没有别的事情。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干,他真用功,不懈怠,三年如一日,他成就了,他真放下了。他什么也没有,有的不过是两套换洗衣服,出家了,师父旧的衣服给他。没人认识他,所以也不会有人供养他,师父供养。他就是老实、听话、真干,六个字,成功了。这六个字真正了不起,这六个字就是真正修行人。有人问刘素云,你怎么修成的?刘居士就是告诉他六个字,老实、听话、真干,她完全做到了。这是古今中外所有修行人成功的秘诀,我们知道,但是没有做到。这个原因就是烦恼习气太深了,每一天生活是跟着烦恼在兜圈子,没有把烦恼放下。那些功夫得力的人,烦恼放下了,不能完全放下,他天天都放一点,放个十年,大概差不多全放下了,功力现前。这是一个门路,而且很快,非常有效。

第二种是经教,这就是印祖所说的,我们的信心不能坚定是对于这桩事情认识不清楚,对极乐世界认识不清楚,对阿弥陀佛认识不清楚,对我们现前娑婆世界认识也不够清楚,所以信心、愿心都不能建立。怎么办?经教。经教也是遇缘不同,真正有善根、福德、因缘的人,他遇到的善知识一定只教他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要能真干,会成就。刘素云就是走这个路子,她告诉我,一部《无量寿经》一天听十个小时。十个小时怎么听法?实际上是听一个碟,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听十遍就十个小时,她是这么听的。十遍,听懂了,三遍、五遍还不懂,还不清楚,这就是长时薰修。每一天,这一个小时薰习十遍,十年不间断。这一部经听完了,从头再来;听完了,从头再来,就这个听法,就一部,一点都不杂,专到极处。这样十年,她得念佛三昧,她开悟了。无论讲什么,她讲得头头是道,她不需要预备的。除《无量寿经》之外,人家请她讲《金刚经》,请她讲《地藏经》,也讲得头头是道。为什么?开悟了,真得受用。这是一种善根深厚有大福德的人。

第二种遇到经教,他采取的是广学多闻,这是什么?知识分子的习气。我年轻的时候想走一门深入,没有机会,没有人护持,所以与大众广结法缘。广结法缘就得恒顺众生,这个人喜欢听《金刚经》,那个人喜欢听《楞严经》,所以我没有固定的住所,足迹走遍全世界,人家想听什么经我们就得讲什么经。大大小小经典讲了几十部,不是一门深入,是走广学多闻。我没有福报,到老了,讲经教学五十多年了,累积一点福报。这一点福报,我很想帮助年轻人,我希望我能照顾大家。你们真正发心,我们有个小道场,就能够培养你。你学一部经,专讲这部经,除了听经、学教之外,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什么都不要,一切放下。四事供养,我不会让大家缺乏,这个四事,饮食、衣服、卧具,再就是医药,其他都不需要了。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三三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0七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0六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0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八二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三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三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三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三六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