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第二卷 |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第二卷
本卷从经中第四品至第十品,详陈弥陀因地,见佛闻法,初发大心,五劫精勤,结得大愿。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三根普被,万类齐收,积功累德,住真实慧,一向专志庄严妙土。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所发誓愿圆满成就。如是内容,净土三经,唯此独备,故称本经为净土第一经也。 贰、正宗分 经之正宗分,如人之身躯,心肺各脏皆备于是。本经以第四品至四十二品为正宗分。弥陀因行,法藏大愿,极乐依正庄严,三辈往生正因,极乐菩萨修持,边地疑城生因,娑婆秽土恶苦,极乐显现证信等,皆摄于此。故不但为全经之主体,实亦为一部净宗妙法之纲宗也。 本经于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之因地修行、殊胜誓愿等等无边妙法行,陈述详尽,广于余经。本卷内容,即弥陀因地发愿,与大愿圆满之经过。经中首云,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数之劫。此表过去之时极为久远。此时弥陀为世饶王,遇佛出家学道,法名法藏,发起宏深誓愿,故知弥陀因地发心修行,为时实难称计。但更应知弥陀发愿之时,已非凡夫,古德多称此时已是地上菩萨,如是则弥陀最初发心之时,更远于此也。是故净宗学人于此应生净信,弥感佛恩。盖此极乐依正及持名妙法,乃弥陀无量无数不可思议劫,精勤修习之妙果。今则以此果觉,作我因心,此恩此德,匪言可喻。再者弥陀因地久证法身,故此一乘愿王、六字洪名、极乐依正种种庄严,甚至一毛一尘,无非弥陀无为法身、真实智慧之所流现。一一皆超情离见,一一皆是实相正印之所印,一一皆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一一皆惠予众生真实之利。故此法门,不可思议。 下第四品,首明法藏比丘因地学道发心之因缘。 法藏因地第四 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 「无央数劫」。梵语阿僧祗,翻为无央数。央者,尽也。无尽数之劫,称为无央数劫(或阿僧祗劫。劫之义,见上品「布施累劫」。劫为极长之时间单位,非算数所及之劫,名无央数劫),亦名阿僧祗劫。而此阿僧祗劫又复是无有限量,非思议所能及,故「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指过去之时,久远无极。 「世间自在王」(自《唐释》)。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尽数之大劫时,有佛出现于世,名为’世间自在王'。是乃古佛别有之名号,称为别号。世间自在者,常在世间而不为世间所拘碍。如'佛照世间相,常住自寂灭',是世间自在义。又《甄解》曰:「以世间配般若,自在即解脱义,王是法身。三一相即,不纵不横,名世自在王。」是从涅槃三德释佛名号。古代一切从属于王,故以王喻法身德。一切皆从法身所流现,又一一还归于法身。故曰王是法身。通达世间,属般若德。于世自在,是解脱德。故「世自在王」圆摄三德,三即是一,一即是三,如「∴」字三点,不纵不横,表涅槃真身,常乐我净之无上妙德。 「如来,应供……佛世尊」是诸佛通号。一切佛同具此十号,实则诸佛德无量,故德号亦无量,今随众生机,节略而称十号。 又此十号在诸经中之开合,颇有不同,例如《净影疏》依《成实论》合无上士与调御丈夫为一号。开佛世尊为两号。今依《涅槃经》、《璎珞经》、《大论十》,无上士与调御丈夫分为两号。至于佛世尊,《涅槃经》则合之为第十号。今依《涅槃》之说。 以下分释十号。 一、「如来」。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又如诸佛安稳道来,此亦如来来,更不去至后有中,故名如来。又如诸佛而来,故名如来。又《合赞》曰:「《涅槃梵行品》曰:“云何名如来?如过去诸佛所说不变。云何不变?过去诸佛为度众生,说十二部经,如来亦然,故名如来。”」又《会疏》曰:「如来义有三:谓法身、报身、应身也。《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如来也。《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如来也。《成实论》云:“乘如来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此应身如来。」又《天台寿量品疏》云:「如者,法如如镜,非因非果,有佛无佛性相常然。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为来。指之为法身如来也。」盖佛有法报化三身,故如来之释亦有法、报、应(即化)之异。具如《会疏》所释:(一)无来去者为法身。(二)正觉于第一义谛、真如实相如是而来,是为报身。(三)乘真如实相之道而成正觉,如是而来,是为应身。诸释皆可依《会疏》之说,而知其意。 二、「应供」。《大论》曰:「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以是故佛名应供。」又《净影疏》曰:「证灭相应,故名为应。又证灭故。合应供养,故云应供。」又《会疏》曰:「万行圆成,福惠(即慧)具足,应受天上人间供养,饶益有情,故号应供。」 三、「等正觉」。梵语三藐三菩提。具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为正,藐为等,菩提为觉,即无上正等正觉。菩萨因行圆满而成等正觉。旧译为无上正遍知,《维摩经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又《净影疏》曰:「正者理也。于理穷照(即彻照于理体),故云遍知。」 四、「明行足」。「明」有多解。(一)《大论》曰:「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会疏》与《净影疏》同之,均谓「明」即三明也。(二)但《净影》又谓:「明是证行,证法显了,故名为明。」是说较深。盖《华严》一经唯是信解行证。若于行法显了明证,如是方为明也。(三)《涅槃经十八》曰:「明者,名得无量善果。……善果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说最深,盖以得无上正等正觉为明也。今释本经,以《涅槃》之说为妥。又「行足」者,《涅槃经十八》曰:「行名脚足。……脚足者,名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为明行足也。」《净影疏》同之。疏曰:「龙树说,戒空慧等,名之为行。此二(指戒与空慧)圆具,故名为足。」又《会疏》稍异。疏曰:「行足者,谓身口意业,真正清洁。于自愿力一切之行,善修满足,故号明行足。」 五、「善逝」。善者好也。逝者去也,故又名好去。《大论》曰:「好去者,于种种诸深三摩提(即正定)无量诸大智慧中去。如偈说:“佛一切智为大车,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名好去。」又《合赞》曰:「善者,最初发心。逝者,大般涅槃。如来不舍最初发心,得大涅槃,是故如来名为善逝。」是均以入涅槃为善逝。又《会疏》曰:「善逝即妙住之义也。谓以无量智慧,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能趣佛果故。」是以趣佛果为善逝。与上说亦无实异。至于佛无来去,云何名好去?《净影疏》曰:「佛德圆满,更何处去,而言好去,虽无去处,非不能去。如劫尽火,虽非所烧,非不能烧,故得云去。」 六、「世间解」。又译知世间。《甄解》曰;「世间者,名为五阴。解者名知。诸佛世尊善知五阴。故名世间解。」《净影疏》曰:「世间解者,是化他智。善解世间,名世间解。」《会疏》曰:「谓世间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解了,故名世间解。」综上三释,故世间解者,乃化他之圣智,谓如来如实知世间与出世间种种因果诸法也。 七、「无上士」。士者人也。人中最胜,名无上士。《涅槃经》曰:「如来者,名无上士。譬如人身,头为最上。非余肢手足等也。佛亦如是,最为尊上,非法僧也。」又曰:「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会疏》同上二说。疏曰:「业惑净尽,更无所断,于三界天人凡圣之中,第一最上无等,故号无上士。」又《智度论》曰:「涅槃法无上。佛自知是涅槃,不从他闻。亦将导众生令至涅槃。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中佛亦无上。复次,持戒、禅定、智慧教化众生,一切无有与等者,何况能过,故云无上。」 八、「调御丈夫」。《净影疏》曰:「能善调伏众生,名调御丈夫。」《合赞》曰:「自既丈夫,复调丈夫。故号佛为调御丈夫。若具四法,则名丈夫。何等为四:(一)近善知识。(二)能听法。(三)思惟义。(四)如说修行。」又《会疏》曰:「谓具大丈夫力用而说种种诸法,调伏制御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大涅槃。」或问:女人等亦应化度,何以独标丈夫。《智度论》答曰:「若说丈夫,二根(同具男女二者之根)无根(天阉)及女尽摄,故说丈夫。」盖谓名为丈夫,则可概摄妇女、无根及二根等人。 九、「天人师」。《净影疏》曰:「能以正法近训天人,名天人师。」《会疏》曰:「所有天上人间、魔王外道,释梵天龙,悉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号天人师。」又《合赞》曰:「诸佛虽为一切众生无上大师。诸众生中,唯天与人,能发无上大菩提心,是故号佛为天人师。」 十、「佛世尊」。《成实论》等开为两号,以佛为第九号,世尊为第十号。今依《涅槃经》,合佛世尊为第十号。佛者觉也。自觉觉他与觉满,三觉圆满,故称为佛。又《合赞》曰:「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譬如有人觉知有贼,贼无能为。」又佛名知者。如《智度论》曰:「佛陀,秦言知者。知过去、未来、现在众生数、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为佛陀。」又「佛一切智慧成就。故过去、未来、现在尽不尽、动不动,一切世间了了悉,故为佛陀。」「世尊」梵名薄伽梵。圆备众德,为世钦重,故号世尊。《成实论十号品》曰:「如是九种(指前诸号)具足,于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又《智度论》以佛为第十号,以世尊为具十号尊德之总号,与此开合稍异,义无不同。) 「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见《汉译》)。彼佛住世宏法共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间之人民,演说经文,讲论道法与道要。「道」者,觉悟之路也。《俱舍论》曰:「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又《华严大疏》曰:「通至佛果,故名道。」道法者,至涅槃正道之法也。道要者,佛道之枢要也。如《赞阿弥陀佛偈》曰:「究畅道要无障碍。」 有大国主名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 「世饶王」见《汉译》。经曰:「世饶王,闻经修道,欢喜开解。便弃王位,行作比丘。」义寂云:「准彼经文,世饶王者,亦为法藏在俗时名。」盖《汉译》之文甚为明确,作国王时,名世饶王,出家后,即法藏比丘。 当时有一大国王,名为世饶王。闻世间自在王佛说法,顿然心开,了解实义。故曰「开解」。由于开解,自然「欢喜」。如各经末咸云:「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于是「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寻」者,随即之义。「发」者,发心也。「无上真正道」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所得之道。更无能过之者,故名「无上」。「真」者,真实。「正」者,圣智,如法相而知故。「道」者,无碍道也。「意」者,能求之心。即此求菩提道之心,名「意」。故知「发无上真正道意」,即是发无上大菩提心也。世饶王闻法开解,随即发无上大菩提心,舍弃国土与王位离世出家,成为沙门。「沙门」原为出家人之通称,包括外道。后始作为佛教僧侣之专称。义为勤息。《会疏》曰:「此人勤修善法,息诸恶故。」至于《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此则「沙门」之深义也。 「号曰法藏」。法藏即世饶王为比丘时之法名。《汉译》为「法宝藏」;《吴译》为「昙摩迦」;《唐译》为「法处」;《宋译》为「作法」;《大论》为「法积」。唯《魏译》为「法藏」,今经沿之。诸本不同,只是译者用辞之异而已。又「藏」者,《探玄记》云有四义:「(一)含摄,(二)蕴积,(三)出生,(四)无尽。」以一切法为所藏故,名法藏。如《嘉祥疏》曰:「在能蕴蓄佛法,故曰法藏。」又以能开佛法藏故,名为法藏。 修菩萨道。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无能踰者。 本段盛赞法藏比丘出家后修行之德。「修菩萨道」自《吴译》。表法藏菩萨直趋一乘,不落权小。《宋译》曰「大乘第一」。故知菩萨所修,唯是一乘真如圆满大法。「高才勇哲」。才,能也,智也。哲,明知也。《嘉祥疏》曰:「称逸群之能,故曰高才。能自胜胜他,故称为勇。坏邪见之明,所以言哲。」又《净影疏》曰:「才谓才巧,才德过人,故曰高才。志强名勇。心明称哲。」盖谓法藏菩萨才能过人,勇猛精进,心明智朗。 「与世超异」。《净影疏》曰:「此德孤出,名世超异。」又《会疏》曰:「不(非)常人所及,故云与世超异。」又《合赞》曰:「或约地上发心,则所谓世者,地前世间之义耳。」盖《合赞》对于法藏菩萨,当时居于何位而发菩提心,未敢遽断,故以疑惑之语出之,而曰:「或约(如果是)地上发心。」地上发心,则「与世超异」中之「世字」,当指初地以前之一切,盖地前统名世间,登地以上,才名出世间也。窃窥《合赞》之意,亦遍于法藏当时是地上发心,唯未率言之耳。法藏菩萨何位发心,注经家颇有异解。净影云:「今寻发无上心,是地前世间行,下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是地上出世间行。」义寂、望西等同之,盖谓此段之发心,位在地前。第五品中之发心,乃是地上菩萨发心。至于昙鸾、嘉祥、善导诸师与《甄解》均异之。《甄解》破净影曰:「说有前(此段)后(第五品),发心无有二。唯是一发心也。」盖谓此段是释尊说法藏菩萨之发心,后段是法藏比丘自述所发心。又后说亦只是重述此发心。是以经中所说虽有先后之次,详略之别,而法藏所发唯是一心,并无有二也。《甄解》之见甚是。《甄解》复云:「其龙树大士为初地(指所判法藏比丘发心之位。),或为八地。……亦是从果向因,大与诸师别也。」盖据《大论》,龙树大士判法藏菩萨发心或位居初地,或居八地,皆是地上发心。故大不同于余师也。《甄解》之说实有所据。《法华寿量品》曰:「我(释尊)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经中复云释尊与弥陀,于无量阿僧祗劫前,同为大通智胜如来前之王子。故知阿弥陀如来成佛亦极久远,法藏比丘正是从果向因。 「信解明记,悉皆第一」。信者,信受。《大乘义章二》云:「于三宝等净心不疑名信。」《晋译华严经六》云:「信为道源功德母,……示现开发无上道。」解者,了解,开解,解了。《华严经》以「信解行证」为纲要。盖因真实信解,方能生起真实行证。又「明记」者,记忆分明也。于所闻法,记忆不忘,了了分明,故云明记。「悉皆第一」有二解:一者,至高无上,人莫能超。二者,所信所解所契,悉契第一义谛,故云「悉皆第一」。 「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殊胜」者,佛教术语。殊者,特也。胜者,超也。事之超凡绝俗,世间希有者曰殊胜。「行愿」者,乃身行与心愿相资。《菩提心论》曰:「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心。」发者,信愿也,修者,行也。信愿行三资粮。此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弥陀号大愿王,净土法门全依弥陀一乘愿海,以信愿持名为宗。可见愿字实为自觉觉他之关键。大愿能生大力,故与念慧力,同作增上因缘。《净影疏》曰:「起行之愿,名为愿力。」《会疏》曰:「愿力者,四宏誓愿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故。」今法藏菩萨所具殊胜之愿力,无能及者,是故号为大愿王。又「念慧力」指念力及慧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称为五力。《智度论》曰:「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故名为力。」又「天魔外道不能阻坏,故名为力。」又「念力」者,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慧力者,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又灵峰大师曰:「念根增长,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也)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见思惑为通惑,三乘所同断。尘沙惑、无明惑为别惑,别属菩萨所断。慧光止惑,显发无漏真智,名为慧力。如是诸力,悉皆殊胜。「增上」者,有强力势,能使它法增长上进曰增上。今经中增上,至极殊胜。因所增上者,非是余法,而是「其心」。「其心」者,当人之自心也。《金刚经》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二经中所标之「其心」,正是一心。譬如磨镜,垢尽明现。无明惑尽,自心朗现,故云「增上其心」也。 「坚固不动」。其心如金刚,能破一切,而不为一切所破,故云坚固。其心如如,《金刚经》曰:「如如不动。」故云不动。此之不动,不是沈空滞寂,而是心心契于真如法一,念念流入如来觉海也。 「修行精进,无能踰者」。「修行」者为通用之辞。自晋后转为佛教术语。如理而行戒定慧,曰「修行」。即佛教中教、理、行、果四法中之行法。「精进」者勤也。《慈恩上生经疏》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又「踰」者,越也,过也,胜也。此二句总结上文。修行总括以上种种妙行。如是诸行,悉皆精勤升进,故云「修行精进」。法藏比丘之德行,无人能及,故云:「无能踰者。」 往诣佛所,顶礼长跪,向佛合掌,即以伽他赞佛,发广大愿。颂曰: 「诣」者,往也,到也。「所」者,处所也。「顶礼」梵音那谟,此译归命,稽首,顶礼,或直曰礼。常云:顶礼佛足。我所贵者顶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之所尊,恭敬彼之所卑,表礼敬之极。「伽他」旧作「偈」。此翻为颂。颂者,赞也,歌也。采用偈颂之意有二:(一)偈文少字之中能摄多义,易解易持。(二)偈音美妙,用之赞咏。法藏比丘到佛前礼佛赞佛,并发以下广大誓愿。现在当来一切众生,皆依此一乘愿海而得度脱。 如来微妙色端严 一切世间无有等 光明无量照十方 日月火珠皆匿曜 世尊能演一音声 有情各各随类解 又能现一妙色身 普使众生随类见 此颂在《汉译》每句为五字,《魏译》为四字,唐宋两译均为七字(《吴译》缺此偈)。唐宋两译义理文字均较胜。故今会本亦为七言。 本颂首段是赞叹佛德。「微」者,细小也,精妙也。「妙」者,好也,善也,精也。乃赞美之辞,具不可思议、无比之义。佛之报土报身,色相不可思议,称为妙色。「微妙」者,精妙之极也。「色端严」者,色相端正庄严也。《法华经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匿」者,藏也,隐也,亡也。「曜」者,明也,照也。首四句义为:如来微妙难思之色相,端正庄严。一切世间所有诸物,无有能与等比者。亦即赞佛偈中「十方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之义。佛放无量之光明,普照十方国土,其中日、月、火、珠四者之光焰,悉皆隐蔽不现。「火」者,灯火,火烛兼指一切火光。「珠」者,摩尼也,又作末尼。具足为震跢末尼,译作珠、宝、离垢、如意。合之可意译为如意宝珠。有大光明,超诸世品。《会疏》曰:「天下至明,无大于日月。万品光耀,无过于摩尼。若映佛光。皆悉隐蔽。」 后继四句,均是《唐译》愿文。赞叹世间自在王佛圆明具德,事事无碍,不可思议之妙用。其义为,世尊演说妙法,能于一音声之中,普使九法界、六趣、四生种种异类众生,各各随其品类根性,而能闻能解佛之所说。世人言语,常因方言问题、知识水平问题而不能解。世尊则妙用无穷,普使一切众生随类得解。更为不可思议者,乃于任一音声,圆具如是无边不可思议妙用。正显超情离见之《华严》事事无碍境界。《华严普贤行愿品》曰:「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此偈正与本经「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之文同旨。一声中有无量声,无量声中之一一声,皆有无边妙用,能随众生之意乐,一一流出无边之慧辩,使众生得闻,得解,得度。此即是十玄门中之「主伴圆明具德门」。一法圆满一切法之功德,故曰圆明具德。今一音之中出无量音,圆说一切法,普度无边众,是即「圆明具德」。可见本经实与《华严》一味。 上明如来之语密。下曰:「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此二句显世尊之身密,能现一微妙之色身,普使种种众生,各各随其品类,而得见佛。按佛身可别为五:(一)法身,(二)报身,(三)应身,(四)化身,(五)等流身。(一)法身,即自性身,名为毗卢遮那,译为遍一切处。乃中道理体,离一切相及诸戏论,具无边真净功德,乃唯佛与佛之境界。(二)报身,如来名卢舍那,译为光明遍照,能使初地以上之菩萨感见之。(三)应身,如释迦文,指八相成道之佛。地前菩萨、二乘、凡夫得感见之。(四)化身,一时化现之佛为化身。(五)等流身,密教所立四身之一。佛身示现为与人天鬼畜等类同形之身。异类可得见之。今经则佛于一身,现无量种种之身,可使种种众生,各各得见。同表圆明具德,不可思议境界。 上为赞佛,下为发愿。法藏比丘于叹佛功德后,随即发起广大誓愿,愿自作佛,愿摄佛土,普利众生,速成正觉。盖发广大愿实为至要。如《普贤行愿品》曰:「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盖净宗以信愿行为三资粮。灵峰大师曰:「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清省庵法师曰:「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又曰:「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下段为愿求自觉觉他之德。为觉他故,首须觉已;求自觉者,端为觉他。 愿我得佛清净声 法音普及无边界 宣扬戒定精进门 通达甚深微妙法 智慧广大深如海 内心清净绝尘劳 超过无边恶趣门 速到菩提究竟岸 无明贪嗔皆永无 惑尽过亡三昧力 首二句乃法藏比丘,愿具如佛利他之行德。愿得如来清净之声。「清净」者无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曰清净。愿我如佛能宣无过离垢之法音,普及无边各各之界。「界」者,《大乘义章》曰:「界别(分别、差别)为界,诸法性别,故名为界。」盖谓界者,以差别为义。事物彼此能持自相,差别而无混,是曰界。俗语中,「各界人士」,此界字亦具上义。由是可知,「普及无边界」即是遍于一切。第三句「宣扬戒定精进门」,此句是《宋译》,在《唐译》为「演说施戒诸法门,忍辱精勤及定慧。」《唐译》文详,表宣说六度:(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汉译》亦如之。今《宋译》较略,盖以戒定精进三度,含摄其余。此下「通达甚深微妙法」,此法即十方佛赞,持名念佛,无上甚深之法。法藏比丘愿法音如佛,广宣六度等妙行,欲令众生通达此甚深微妙之法,心作心是,明自本心,识自本性,皆当成佛度生也。 首四句,求觉他之德,此下六句,求自觉之德。前求法音宣流,此六句,求智慧如海,直至究竟彼岸。 「智慧」即般若。《智度论》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又《往生论注》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其义为,通达于真如之智慧,名为般若。又《大乘义章》曰:「真心体明,自性无闇,目之为慧。」其义为,真心本体明现,自性朗然,明显无暗,称之为慧。今经于自觉愿中,首言智慧者,以智慧最上故。又佛法大海,智为能度故。如《汉译》曰:「檀施调伏意,戒忍及精进。如是三昧定,智慧为上最。」《嘉祥疏》曰:「明五度为行,不能出离生死。要须智慧达解本原,方皆过出,故最上也。」又从上引《大乘义章》可见智慧,即真心体明,自性无闇。故知正当智慧深广如海时,其内心亦必清净,无恶无过,离垢离染,绝诸尘劳。故云:「内心清净绝尘劳」‘也。如《心经》云:「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绝」者,断也,灭也,彻无也。「尘劳」者,烦恼也。因贪嗔等烦恼,如尘垢蔽覆真性,劳乱身心,故曰尘劳。如上智慧深广,清净绝尘,故超越无边无数畜鬼地狱之门,不堕三恶道。故云:「超过无边恶趣门」,并迅速达到菩提之究竟彼岸。菩提觉也。菩提究竟岸即究竟觉也,《三藏法数》曰:「究竟即决定终极之义也。谓能觉了染心之源,究竟终穷,同于本觉,故名究竟觉。」是为菩萨大行圆满,究竟至极之觉。即成佛之位也。法藏比丘为度生死,首求智慧。以慧照故,内心清净永绝尘劳,于是杜塞恶趣,速证究竟果觉。故云「速到菩提究竟岸」。「岸」者,彼岸也。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究竟」岸者,究竟涅槃之位也。「无明」痴之异名。《大乘义章》曰:「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无明贪嗔,即三毒。由于智慧到彼岸,并因三昧之力,故三毒永无。三惑(见思、尘沙与无明)俱尽,过失皆亡。「三昧」者,正定,正受,等持。《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至于诸三昧中,唯有念佛三昧,最尊如王,至贵若宝,故《大集经》中称之为宝王三昧,此处所指,应即此三昧也。末后「力」字,表以上种种盛德,乃由此三昧力也。故云:「无明贪嗔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此六句愿文,以智慧为首,以宝王三昧及定慧等持为结,实有深意。 亦如过去无量佛 为彼群生大导师 能救一切诸世间 生老病死众苦恼 常行布施及戒忍 精进定慧六波罗 未度有情令得度 已度之者使成佛 假令供养恒沙圣 不如坚勇求正觉 上之一段愿文,求佛之觉他德。首四句表法藏比丘愿如过去无量一切诸佛,为一切有情之大导师,导引众生,离苦得乐,从迷得悟,出生死海,入佛知见;并以种种方便,令一切众生,得无畏力。故曰:「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诸世间」者,浅言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世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皆在生死海中,故愿救度。进言之,则地前诸位亦是世间,无明未尽,亦应度脱。「常行布施……」以下四句显法藏菩萨无尽大悲之本愿。愿常行六度,普度众生。《普贤行愿品》曰:「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又《大日经》曰:「大悲为根。」今法藏菩萨亦复如是。以大悲故,广行六度,普度群生。 六波罗蜜,即六度,是证涅槃之正因。愿行六度,即「法门无边誓愿学」与「佛道无上誓愿证」也。又布施治悭贪,持戒治破戒,忍辱治嗔恚,精进治懈怠,禅定治散乱,智慧治愚痴。常行六度,是即「烦恼无边誓愿断」也。自觉觉他,以己之觉,普觉众生;以己之行,导引众生;以己之德,回向众生,是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故下云「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拯济负荷,悉登彼岸。此之四句,实摄四宏誓愿。 「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恒沙」者,指印度恒河之沙。因恒河沙多,又因大众眼见,故佛常引为喻。文意为,假令供养如恒河沙数无量诸佛,「不如求正觉,坚勇而不怯」(上为《汉译》原文)。今此经文,正与《华严普贤行愿品》一味。《行愿品》曰:「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以「坚勇求正觉」是法供养,是真供养,供养中最。故胜于以余物供养恒沙诸圣也。上文中「俱胝」,此云千万。「那由他」,此云万万,以下则为更多之数。最后「优婆尼沙陀分」,将大地碎为极微之微尘,其数众多,法供养之功德,如地球所有微尘之总数,至于财物供养之功德尚不及一微尘。更何能比于地球微尘之总和。此乃盛赞法供养功德不可思议。此较量弥显法藏菩萨「坚勇求正觉」,其功德远超供养恒沙诸圣。 愿当安住三摩地 恒放光明照一切 感得广大清净居 殊胜庄严无等伦 轮回诸趣众生类 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 度尽无边苦众生 上之八句是成佛摄净佛土愿。此八句实以上诸愿之总归,亦是下四十八愿之核心。《普贤行愿品》曰:「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属于众生。」为成就度生事业之究竟方便,故发大愿摄净国土。 「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上句中「三摩地」即三昧,正定。愿安住于正定之中,常放光明,遍照一切。又上句寂也,体也。下句照也,用也。此二句正表定慧等持,寂照同时,体用不二之妙德。放光表修德。其体为性德。寂而常照,照而恒寂。土即常寂光,身即无量寿、无量光如来。故安住寂定,恒放光明,遍于一切。 至于所感得者,乃「广大清净」之佛国也。句中「居」字,即指国土。「广大」者即经中「宽广平正,不可限极。」「清净」者,即「清净庄严,超踰十方」,故「广大清净居」也。如《往生论》所谓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无为法身,体也,从是流现极乐依正庄严。故云:「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无等伦」者,无能等,无能比。又《魏译》曰:「道场超绝」。超绝即殊胜,故与此同。《嘉祥疏》曰:「修道疾速成佛,故云超绝。」嘉祥大师一语破的。净宗之殊胜超绝,首在疾速成佛,凡夫往生,迳登不退,不退才能疾速成佛也。因有此殊胜方便,故普愿「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此之安乐,才是真实安乐。顿脱生死,速成正觉,故云安乐。又《称赞净土经》曰:「为诸有情宣说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胜利益安乐。」又「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故云「受安乐」也。经云「惠以真实之利」正指此。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慈者,与乐。悲者,拔苦。此两句表法藏大慈大悲之弘誓。愿常为一切众生,拔苦与乐,尽未来际,拯济负荷,度尽众生,方成正觉也。「常」,指时间。过去、未来、现在为三际。常即竖穷三际,即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间。「无边」兼指空间,遍及十方虚空,即横遍十虚。包括一切空间。故无边者,乃十方三世无量无边也。法藏菩萨于一切时中,于一切处,大慈大悲,度脱众生,务期度尽方休。但时间无有穷尽,空间无有穷尽,众生亦无有穷尽,故此大慈大悲大愿大行亦终无穷尽也。 我行决定坚固力 唯佛圣智慧证知 纵使身止诸苦中 如是愿心永不退 本颂分为三大段,首为赞佛,次为发愿,在末后四句偈,则为请佛证明,法藏比丘发愿已,即请世自在王如来为作证明。「我」者,法藏自称。我之愿行,所具决定坚固之力,唯佛世尊三觉圆满,五眼明朗,智慧无碍,始能为我,真实证明。故「唯佛圣智慧证知」也。又法藏发愿时已是地上菩萨,境界甚深,故非余人所能知,唯佛圣智始能作证,此亦深表法藏大士妙德难测。 最末二句,结誓立心。《唐译》曰:「从沈无间诸地狱,如是愿心终不退。」无间地狱,苦毒无限,《唐译》举地狱极重之苦,以摄诸余。今经法藏誓言,「纵使身止诸苦中」。诸苦自当赅括地狱。我之如上愿行,纵堕地狱亦不退转。正显前文「我行决定坚固力」也。又《会疏》曰:「但有其愿,愿即虚。但有其行,行即虚。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克」今作「克」,成也)。 至心精进第五 本品续前。法藏菩萨发大愿曰:我已发无上正觉之心。我成佛时,国土佛号,悉闻十方,一切有情乃至下等虫类,生我国者,悉作菩萨,无有余乘。并愿所发之一乘愿海,超踰无数佛国。世间自在王如来应其所请,为现二百一十亿佛刹,法藏皆悉睹见,乃于五劫精勤修习,结得胜愿,所摄佛国,超过彼二百一十亿佛刹。是故本品名为至心精进。「至心」者,如经文中所示至诚无上之种种心行也。又有进者,法藏于亲睹无边佛刹后,「便一其心,选择所欲」。文中「一心」正显「至心」也。「精进」者,「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也。 法藏比丘说此偈已,而白佛言:我今为菩萨道,已发无上正觉之心,取愿作佛,悉令如佛。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奉持,如法修行。拔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无上正等正觉。欲令我作佛时,智慧光明,所居国土,教授名字,皆闻十方。诸天人民及蜎蠕类,来生我国,悉作菩萨。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 上段承上启下。上品中以偈表愿,今文中乃以长行白言,「已发无上正觉之心」。盖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是故法藏菩萨于发无上菩提心后,祈结大愿,超胜无数佛国,故请求世尊为演经法。 此段大意为:我今行菩萨道时,已发无上菩提之心。愿成佛,愿一切如佛。故请求世尊为我广说经法。我当信奉,如法修行。愿永离一切勤苦生死之本。盖生死极苦,又无休歇,故曰勤苦。欲除生死苦果,当拔其根。此根即见思、尘沙、无明等惑。断尽诸惑,故曰:「拔诸勤苦生死根本」。复愿速成正觉。文中「速」,即上品中「速生我刹受安乐」中之「速」字。两个速字,同显一心。盖法藏菩萨度生心切,故愿「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诸天人民及蜎(小飞虫)蠕(小爬虫)类,来生我国,悉作菩萨」也。群生之类,生其国者,无有二乘,唯是菩萨,必补佛位,是法藏大愿,称为一乘愿海。悉成佛果,乃一佛乘故,无二亦无三也。是故三辈往生,皆须发菩提心也。故知速欲成佛,旨在速度众生。为欲速度众生,故须作佛之时,自之「智慧光明,所居国土,教授名字,皆闻十方」。此即四十八愿中,第十七,诸佛称叹愿,第十八,十念必生愿,第十九,闻名发心愿之根本也。欲令十方众生,闻佛名号,乃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乃至下至十念,皆悉得生。故知众生得度,首在闻名,故法藏菩萨愿成佛时,佛之智慧光明,国土之超胜殊妙,导师(教主弥陀)之名号功德,普闻十方。端为众生闻名发心,得生极乐,决定成佛也。段末则请佛证明「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愿己佛国,胜余佛国,不知能否,请佛垂训。 又上段中「为菩萨道」。「为」,行也。「无上正觉」者,无上正等正觉之简称,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法」佛之金口所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奉持」即常见之「奉行」,以奉受与行持为义。故经末常为「信受奉行」,表敬受遵行,拳拳服膺之义。「教授」。宣传圣言,名之为教。训诲于义,名之为授,即教导与传授经法义理之义。如是之善知识,称为教授善知识,今之经文,乃其简称,义即导师。 世间自在王佛,即为法藏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刹庄严。如所修行,汝自当知。清净佛国,汝应自摄。 上段大意:佛答法藏曰,譬如一人以斗量取大海之水,久经时劫,尚可穷见海底。人能以至心(至极之心)求道,精进不已,必皆得果(「会」者,义寂云:「皆也」。憬兴云:「亦必也。」。「克」同「克」,简体作「克」,义为杀也,必也,遂也,得也。)。又有何愿,不能求得。 彭绍升居士《无量寿经起信论》释曰:「法藏云:“我发无上正觉之心。”当知无上正觉,一切愿王从此出生。一切净土从此建立。才发此心,极乐庄严一时具足,故曰:“至心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所以者何?一切法不离自心故。」彭氏之说,道出世尊此答之本意。盖发起至心,必含圣果,因彻果海,华果同时,但当精进,何显不得。一切因果不离自心,无有一法,居于心外。 下文连下三个自字,首曰:「汝自思惟。」继曰:「汝自当知。」三曰:「汝应自摄。」世尊不直截作答,但直指三个「自」字,实是老婆心切,深意存焉。日峻谛于《会疏》释「汝自当知」云:「汝自当知者,例如法华三止说。其义深广,不可容易说故。」此说甚好,彼经「止止不须说」,正是今经之义。六祖曰:「密在汝边」。古禅德曰:「汝自会取好,我不如汝。」亦此经三个「自」字之义。峻谛师继曰:「此含三义:(一)谓法藏菩萨宿殖(同植)深厚。高才勇哲,与世超异。净佛国土之事,久既洞达,虽佛智无所加之。故如汝所知,汝自当行之也(此复明法藏是从果向因也)。(二)谓摄取佛国,各随乐欲。或取秽浊,或求清净,或摄三乘,或愿一乘。故任菩萨意乐,宜摄取之,不用如来之指示也。(三)谓凡于净土,有报有化。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唯应自分,宜摄取之也。故云「汝自当知」。上峻谛师所云:「唯应自分。」此之自分,即宗门所谓法身向上事也,故超于「菩萨之分」。个中义理,非凡情所能解会。 下法藏菩萨,再度启请。 法藏白言: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惟愿如来应正遍知,广演诸佛无量妙刹。若我得闻,如是等法,思惟修习,誓满所愿。 「斯」此也。「宏」大也。「境」者,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如色为眼识所游履,谓之色境。乃至法为意识所游履,谓之法境。又实相之理,为妙智游履之所,亦称为境,亦属法境。「界」者,界域。「境界」,指所观之境、之界域。又《无量寿经笺注》曰:「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又我所得之果报界域,谓之境界。」「演」宣说也。「如来应正遍知」即如来、应供、正遍知,乃佛十号中之三号。此乃简称,以代表佛之十号。 此段大意为:法藏菩萨答曰,此义太深,超我境界(若通俗,勉强可作水平解),于是再度请佛广说无量佛刹,我若闻后,定能如法修习,圆满所愿。 峻谛师云:「斯义弘深。非我境界者,亦有三意:(一)谓菩萨常途净土之行,我已知之。今欲得诸佛土之中最胜净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二)谓实虽随各自乐欲,应摄取之。今欲五乘齐入报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报土乃法身大士所居,今令二乘、人天乘齐入报土,故非凡情所能测。)。(三)谓虽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我能经无量劫,当克获之(法报二身,经无量劫,必可悟证,但当下尚非其分,故下云非我境界。)。斯义弘深(广大谓弘,幽邃谓深),非我境界也。虽有三义不同,抛却己分,专归佛力,斯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峻谛师「开他力门」之说,正明净宗超情离见,不可思议,究竟方便,果觉因心之无上妙谛。兹粗释之。伊谓法藏菩萨云「非我境界」者,共有三意:一、我虽已知诸菩萨摄集一般净土之行。但今欲摄最胜净土,超过诸佛国土,故「非我境界」。二、应摄之净土,其实际虽依本人各自之愿乐,但今欲五乘行人皆能生报佛之国土,乃十方之所无,故非我境界。五乘者:(一)人天乘,(二)声闻乘,(三)缘觉乘,(四)菩萨乘,(五)佛乘(即如来乘)。今欲令五乘行人同入报佛之土,迥异常情。人天乘,凡夫也。声闻缘觉乘,小乘也。今欲令凡小行人,等同大乘,与一佛乘之大菩萨,同登报佛净土,此义极深,故曰「非我境界」。三、法身与常寂光土,报佛与实报庄严土,境界高妙,非一般菩萨分内之常行。我可经无量劫,专精修习,而证得之。但我当下尚非其分,故曰「非我境界」。法藏菩萨此答,虽有不同之三义,但总是「抛却己分,专归佛力」。「非我境界」四字即是抛却己分,请佛明示,即是专求佛力也。上文中世间自在王如来答曰:「汝自思惟」、「汝自当知」、「汝应自摄」,此三个「自」字皆直指当人自性,开显妙心,正《观无量寿经》中「是心是佛」之玄旨。但欲一切众生内重己灵,明此根本,方能生起无量无边自觉觉他之妙行。今法藏菩萨再请曰「非我境界」,请佛广演,是即外慕诸圣也。峻谛师曰:「此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此语道破净宗玄微,世称净宗为他力法门。净宗所以能三根普被,一生成办,凡夫二乘例登不退,皆仗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力,此即仗他力。净宗之所以究竟方便者,即以弥陀无上果觉,作为众生因地初心,因达果海,果彻因源,因果同时,感应难思,此又是他力之妙用。更加以外圣易信,己灵难明。是以具缚凡夫但能信「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深信此两个「有」字,切愿往生,一向持名,即可如愿,迳登不退。是乃凡愚所同能,若独言究明自心,则唯上智所堪任。法藏菩萨于因地中,悲愿宏深,开显此他力法门,是以世称弥陀乃大愿之王。又密宗亦是他力门,同属果教,皆是从果起修。此殊胜难思之他力门,正是弥陀悲愿至切处,亦正是净密二宗方便究竟处。盖自他本来不二,肯仗他力,即是于此难信之法,能生净信。难信能信,全由当人之无上智慧,此即是自力。但能信入,老实念去,自然能所两忘,自心朗现,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净宗之妙,全在于此。 法藏菩萨陈明「非我境界」后,乃启请世间自在王如来,为之广说诸佛之无量胜妙刹土。我若得闻如是等等妙刹及其摄取之法,我当思惟修习,誓当圆满我之所愿。 世间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应其心愿悉现与之。说是法时,经千亿岁。 「高」者,上也,崇也,远也。「明」者,光也,照也,通也。《会疏》曰:「高明约具德。深广约愿心。谓持戒禅定,超胜世间,故谓高。方便般若,照究诸法,故谓明。远彻来际无挠(谓能远究达于未来之极处,而无阻挠),故谓深。周摄一切无遗,故谓广也。」「即为宣说」表佛说法。「悉现与之」表佛现土。世间自在王佛宣说示现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严净」者,庄严清净也。「圆满」者,「圆」为周遍之义。性体周遍为圆。满者具足之义。故「圆满」亦作「圆足」。故知「圆满」即华严宗圆明具德之义。 「二百一十亿」,此有疑曰:若法藏菩萨当时所见限二百一十亿之数量,何以又云所摄佛国,「都胜无数诸佛国者」。此有二答。(一)据《华严经华藏世界品》意,佛刹无量,总有廿重,其围绕刹数即二百一十微尘数。今此经中,亦以二百一十标示刹土之数。暗合《华严》义即含摄十方无量之国土。(二)《大智度论》云:「阿弥陀佛先世时作法藏比丘。佛将导遍至十方,示清净国,令选择净妙之国,以自庄严其国。」由是思之,经意乃以二百一十亿刹,表十方佛刹。 至于所说之二百一十亿佛土,为限于清净国土,抑亦兼及秽土。古德根据经文中「天人善恶」,「国土粗妙」,有两异说。一者《嘉祥疏》云:「二百一十亿佛土,善因虽有强弱之分,然所招之土,同是七宝国土之粗妙应现。……粗之言大,妙之言美,明所现二百一十亿皆是大善之土耳。」据嘉祥师意,所现唯净。二者,通现净秽土。《净影疏》云:「粗,不精也。说恶说粗,令其舍远。说善说妙,使其修习。」是则所说二百一十亿佛土,有净有秽也。憬兴、义寂、玄一、望西诸师,亦俱云通秽。《悲华经》曰:所现佛国「或有世界,严净妙好。乃至或有世界,有大火灾」。是为兼有秽土之明证。 又所现佛土,有报有化。《悲华经》曰:「或有世界,纯是菩萨,遍满其国,无有声闻缘觉之名。」是报佛之土也。又「或有世界,清净微妙,无诸浊恶」。是则化佛之净土也。尔时世间自在王如来,「应其(指法藏比丘)心愿」将此二百一十亿佛国报化净秽诸土之相,「悉现与之」,今其得见。「说是法时,经千亿岁」。以表说法现土之详尽,亦显时间延促无碍。 尔时法藏闻佛所说,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于彼天人善恶,国土粗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刹。所摄佛国,超过于彼。 「睹」亦见也。《甄解》云:「睹则眼见,见则慧见。如见分见,取推求照察义。」盖谓「睹」指眼见。「见」指慧见。即如唯识中「见分」所指之见。以「推求」与「照察」为义。今云睹见,则两者俱备。当尔所时,法藏比丘于世间自在王佛所现二百一十亿佛土,尽皆目睹心明。或疑法藏比丘在因地中,何能遍见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答曰,《法集经》云:「菩萨摩诃萨,得彼诸佛如来天眼。」又《大智度论》曰:「天眼彻视,则不动而遍至。十方不来,比丘亦不往。如佛天眼故,十方国土皆悉一时睹见也。」据上经论,可知法藏菩萨摩诃萨,承世间自在王如来威神加被,得如佛之天眼。故能不动而遍见十方,于佛说国土。皆悉睹见。 「起发无上殊胜之愿」者,「起」亦是发义。更无有上,是曰「无上」。「殊胜」者,事之超绝希有者,曰「殊胜」。《会疏》曰:「无有此上,故云无上。超胜诸愿,故曰殊胜。谓庄严无上故,受乐无上故,光寿无上故,名号无上故,生因无上故,利益无上故。是总四十八愿大体。」 「天人善恶」。判定善恶之性,诸说不一。兹撮要介绍如下: 一、《菩萨璎珞经》以顺第一义谛为善,违第一义谛为恶。经曰:「一切众生识,始起一想住于缘。顺第一义谛起名善,背第一义谛起为恶。」经云第一义谛,即真谛,圣谛,胜义谛,真如,实相,中道等,亦即实际理体。谛者,真实之道理。此道理为诸法中第一,故第一义。若众生起一念顺理体为善,背理体为恶。此之判定,以理体为准。 二、《唯识论》以顺益此世他世之有漏无漏行法为善。于此世他世违损之有漏行法为恶。论曰:「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益,非于他世,故不名善。能于此世他世为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是以顺益与违损而判定善恶者。 三、净影判三种善恶:(一)「顺益为善,违损为恶。」此与《唯识论》同。(二)「顺理为善,违理为恶。」理者无相空性也。例如行布施,若能与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体空无物,是顺于理,无相之行,是为善。若有所施能施及所施之物,存于意中,是为违理有相之行,即为恶也。如是则上从佛菩萨,下至阿罗汉,所修之善法名善。人天众生所修之善法,都是有相行,名之为恶。(三)「体顺为善,体违为恶。」此与(二)相兼,亦同于《璎珞》。法界真性,为己自体。体性缘起而成行德。所行只是自体,心无所缘,随心所欲而不越轨,是名为善。依此,则无论凡夫二乘,纵上至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凡是缘修之善行,俱名为恶。 四、天台宗立六种善恶:(一)人天之善。五戒十善之事善也。然人天之报尽,还堕于三恶道,故亦为恶。(二)二乘之善。能离三界之苦,故名善。然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故亦为恶。(三)小乘菩萨之善,慈悲兼济故是善。然未断一毫之烦恼,故名为恶。(四)通教三乘之善。三乘同断见思之烦恼,是为善。但堕于二边,不见别教中道之理,未断一分之无明,故亦为恶。(五)别教菩萨之善。见中道之理,是善。然犹为隔历之中道,不能见圆教圆融之妙中,所行带方便,不称于理,亦是恶。(六)圆教菩萨之善。圆妙之理,是至极之善。然此有二义:(1)顺实相之圆理为善,背之为恶。(2)达此圆理为善。着之为恶。着圆尚为恶,况复其余。上以达圆理为善,着圆理为恶,乃天台宗独特之发挥,其义甚精。 「国土粗妙」。「粗妙」已见前注,粗者不精,妙者胜妙。义寂师曰:”净土之中有粗妙异。粗即变化,妙即受用。「义为:净土之中有粗与妙之不同。粗者,有衰有变。妙者,乃自受用或受用之实报土。」 「天人善恶」者,因也。「国土粗妙」者,果也。人善则土妙,人恶则土劣也。故《会疏》曰:「夫国土者,即众生之影响耳。形修(长也)则影长,形短则影促。」盖谓土之粗妙如影,身之修短为形,因形定影,影必随形也。故《净影疏》云:「天人善恶,泛说一切诸土之因。国土粗妙,泛宣一切诸土之果。」 「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法藏菩萨于诸佛国,善恶之因,粗妙之果,一一思量分别,穷深极微,达于究竟。「究竟」者,即经中真实之际,即一法句,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乃专一自心,选择度生所欲。开化显示,流出依正种种庄严,不可思议净土法门。得成大愿,惠予众生真实之利。又「一其心」者,即一心也,故本品名至心精进。一心者即真如也,如《止观》曰:「一心具十法界。」又《探玄记》曰「一心者,心无异念故。」又《教行信证文类》曰:「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正如本经一心结得大愿。显一心乃报土真因。 「精勤求索」。汉吴两译,均作「勇猛精进,勤苦求索」,故知「精」者,即精进义。勤为勤苦义。又求者,愿求也。索者,取也。 「恭慎保持」。《汉译》曰:「我当奉持,当即中住。」「恭」者,敬也。「慎」者,谨也。诚也,静也。《汉译》「当即中住」,即「恭慎」两字之实义。安住中道,是真恭慎。「保持」与「保任」同一保字,宗门曰:「心心不异谓之保。」「持」者,行持也,又执也。即《汉译》之「奉持」。故知恭慎保持者,乃自然敬肃,从容中道,心心不异,任运自持也。 「修习功德,满足五劫」。《魏译》云:「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唐译》云「于彼二十一亿诸佛土中所有严净之事,悉皆摄受。既摄受已,满足五劫,思惟修习。」《宋译》云:「住一静所,独坐思惟,修习功德,庄严佛刹。发大誓愿,经于五劫。」古德于此,颇有异解。 (一)净影、憬兴诸师,并以五劫为发愿后之修行时。《净影疏》云:「依愿起行。」又「故彼法藏于一身中,在彼佛所,五劫修行。」又《略笺》云:「斯乃修行之时也。盖五劫之间,思惟励修。修成满所愿之行。其既发愿,不可无行。」上皆明五劫为发愿后修行时。 (二)明此为发愿时。《合赞》云:「五劫者,发愿思惟之时节也。」望西亦以为发愿时。《会疏》云:「盖夫菩萨建立净土,犹如良匠建大城。先沉思图画之。……五劫思惟,如图画之。……」此以五劫思惟,喻如施工之前,先打图样。故同于《合赞》,谓为发愿时,而非愿后修行时。《甄解》亦同此说。盖诸家均据《魏译》上说正与《魏译》相符。 (三)嘉祥师云:「于五劫中,修行发愿也。」此则双举修行与发愿,两者并举,但以发愿为趣,此正与《宋译》相契。《宋译》中先曰:「思惟修习。」后曰:「发大誓愿,经于五劫。」故知五劫之中,以清净行,修习摄取佛土之大愿,经历五劫,大愿方成。此亦正与今之会本相契。本经中于「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之后,方曰「所摄佛国,超过于彼」。正契于嘉祥师之说。故此五劫乃「修行发愿」时也。 段中「俱胝」即千万。法藏比丘,于五劫中,对于二百一十亿佛国,种种奇妙功德,殊胜庄严,与各各善恶粗妙之差别,悉皆「明了通达如一佛刹」。经此长时思惟、选择、修习、摄取。于是结得大愿,而「所摄佛国,超过于彼」。此中「彼」字,指二百一十亿佛国。今法藏菩萨大愿摄取之佛国,实超胜于二百一十亿佛国,亦即超踰十方佛土。极表极乐净土之超胜独妙。 既摄受已,复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言善哉!今正是时。汝应具说,令众欢喜。亦令大众,闻是法已,得大善利。能于佛刹,修习摄受,满足无量大愿。 「既摄受已」乃承先启后之文。于是法藏菩萨复至世间自在王佛处。「稽首」,头至地也。「礼足」,以自头接佛足。随即绕佛,亦是敬礼。三匝者,绕佛三周;表作礼之殷重,绕行后乃合掌安住佛前,向佛禀白云:「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言「善哉」,此表法藏比丘之行,深可圣心,畅佛本怀,广应群机,故得叹许,而赞曰「善哉」,此佛深喜之辞也。 「今正是时」。《法华经》因时机成熟,会三归一,于三乘行者,咸颁大白牛车,皆入一如来乘。为诸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乃曰「今正是时」。今经亦然,欲令十方九界众生,同入弥陀一乘大誓愿海,一切含灵,皆得度脱。是故世间自在王如来告言:「今正是时。汝应具说,令众欢喜。亦令大众,闻是法已,得大善利。」此表如来,劝令宣说,普利大众。「大众」二字广摄当时会上及未来世之一切凡夫、二乘与菩萨(今日我等凡夫亦皆在其中)。普令大众得闻,发愿往生,迳出生死苦海,故令大众欢喜也。亦令大众闻法得利,普发弥陀之愿,学法藏之所行,摄取佛刹,满足大愿。《净影疏》曰:「法藏自说己愿,令诸菩萨学之同发。」又《会疏》云:「菩萨闻之,自发勇猛心。彼既丈夫,我亦尔。彼发妙愿,我不尔乎?故能缘之满足大愿也。」「满足无量大愿」。指能满一切志愿。又《往生论注》云:「满足往生净土一愿,即一切志愿悉满足。故云满足无量大愿。」昙鸾大师(作《论注》)和盘托出诸佛心髓。法藏菩萨五劫精勤求索之大愿,祗为众生能真实发起往生净土之一愿。故我辈末世凡夫,但能满足此一愿,即与弥陀大愿相应,便入一乘愿海,便与弥陀大愿同体,故云即是满足无量大愿也。何等方便,何等直捷,从果起修,直趋究竟。不可思议,净土法门。 发大誓愿第六 本品乃法藏菩萨遵佛明训,于大众中宣说所发殊胜大愿。此大誓愿,妙德难思。如《甄解》曰:「四十八愿功德成就,而归一正觉,即是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名弘誓本乘海,亦名悲愿一乘。此乃弥陀正觉功德也。正觉功德不可思议者,由誓愿不可思议。是以《行卷》以卅六句叹誓愿不可思议,以彰正觉功德广大。文曰:“敬白申一切往生人等,弘誓一乘海者,成就无碍无边最胜深妙不可思议至德。何以故?誓愿不可思议故。悲愿喻如大虚空,诸妙功德广无边故。犹如大车乃至犹如大风,普行世间无所碍故。能出三有系缚城,乃至开显方便藏。良可奉持。特可顶戴也。”」 至于愿文多寡,诸译颇有差异。汉吴两译同为廿四愿。且经中明言「便结得二十四愿经」。《宋译》则为三十六愿。魏唐两译则为四十八愿。至于《后出阿弥陀偈经》曰「誓二十四章」。可见廿四愿于诸经中实居多数。但世间流通者,只是《魏译》。故世人熟知四十八,而罕闻廿四愿也。 且汉吴两译虽同为廿四愿,但内容亦甚不同。《吴译》第二愿为「使某作佛时,令我国中无有妇人。女人欲来生我国中者,即作男子。诸无央数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来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水池莲花中化生长大,皆作菩萨、阿罗汉,都无央数。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此中具有莲花化生,与国无妇女之殊胜大愿。而《汉译》无之。其他诸译亦皆阙如。由此可见,诸译差异之甚。 且汉吴两译虽同曰廿四愿。但实际内容,则不止廿四。以上《吴译》第二愿为例。此一愿中实具(一)国无妇女;(二)莲花化生;(三)蜎蠕得生,并皆作菩萨、阿罗汉;(四)菩萨、阿罗汉无量等,精要胜愿。准是可知,所谓廿四愿,实不止廿四。据诸《后出阿弥陀偈经》「誓二十四章」之经文。可知弥陀誓愿实为廿四章,非仅廿四愿也。 至于魏唐二译同为四十八愿,但名为四十八,实际则不足四十八。例如《魏译》第廿九愿为「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第三十愿为「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实则此两愿祗有广略之异,第三十愿只是第廿九愿之补充与引申而已。《唐译》中第廿九与三十愿,亦与此同。更有进者,魏唐两译均缺国无女人及莲花化生之愿。可见魏唐两译之四十八愿,并未圆具诸愿。 至于汉吴两译,则缺十念必生之根本大愿。可见汉吴魏唐宋五译,均非无量寿经之善本。是以会集诸译,广撷众长,另成会本,实不容缓也。 于是夏师会集诸译之大愿,既重古译多见之廿四,又采世间所流通之四十八,乃以廿四为章,四十八为目,既符「誓廿四章」,又合四十八愿。经中备集诸译之长,十念必生、国无女人、莲花化生诸愿,皆见于会本。复妙摄各愿精要,以少文而显多义。例如《魏译》第卅八愿曰:「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洗濯者,不取正觉。」第二十四愿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魏译》此两愿显衣服与供具之如意。但缺饭食如意。如《汉译》第二十三愿(《吴译》为第十四愿)曰:「我作佛时,我国诸菩萨欲饭时,则七宝钵中,生自然百味饭食在前。食已,钵皆自然去。不尔者,我不作佛。」(于此又可见魏唐之四十八愿,实不足四十八也。)今此会本,摄集以上三愿为:「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需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可见会本,文约义丰,诸译所具之弥陀胜愿,备显无遗。是以近世诸贤,公认此为善本,良有以也。 法藏白言:唯愿世尊,大慈听察。 「听」者,耳闻也。「察」者,心中审思也。《会疏》曰:「如来听其说明,照察丹诚,故云听察。」故经义为法藏菩萨请求世尊,垂慈于我,听我所说,鉴我诚心。以下法藏陈说所发大愿。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所有一切众生,以及焰摩罗界,三恶道中,来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 一、国无恶道愿。二、不堕恶趣愿。 首四句,总括全部大愿。愿我成佛时,所居之佛刹,具足无量(无法以数量表示)胜妙功德,具足无量清净庄严。具足者,圆满也。周遍含摄,无欠无余。故云具足。所具功德与庄严,皆不可思议,超情离见,非思量分别之所能知,非语言文字之所能表。故曰「不可思议」。《华严经》独明事事无碍之不可思议境界,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广狭自在。延促同时,重重无尽,圆明具德等等。详之则为十玄妙门。前于判教一节中曾浅述之。今经阿弥陀佛即是毗卢遮那如来,极乐净土何异华藏世界,极乐依正举体是事事无碍不可思议境界,一一圆具无尽玄门。故曰:「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由于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故能令众生,闻名得福,闻名发心,十念必生,迳登不退。复以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庄严,故万物严净,穷微极妙;光莹如镜,彻照十方;触光安乐,垢灭善生;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见菩提树,证无生忍。妙显极乐世界,一尘一毛,悉皆圆明具德。是以此四句,列于愿首。表以下一一各愿,莫不如是。一一之愿皆是为众生。一一之愿皆是弥陀本妙明心之显现。一一之事相皆是清净句,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下明,我此佛刹中,无有地狱、饿鬼、畜生(经中常以禽兽蜎飞蠕动之类表畜生道)三恶道。」地狱「此为汉语,梵语为那落迦、泥犁等。《大摄论音义》曰:「此译有四义:(一)不可乐。(二)不可救济。(三)闇冥。(四)地狱。」今经言地狱乃其中之一义。《婆沙论》曰:「瞻部洲下过五百踰缮那,乃有其狱。」「踰缮那」即由旬,天竺里数之名。《维摩经肇注》云:「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故常言地狱,以狱在地下也。但应知者,地狱不仅在地下,或在山间,或大海边,旷野树下,空中皆有其狱。总之地狱有三类: 一、根本地狱,乃八大地狱及八寒地狱。八大地狱对八寒而言,亦名八热地狱。瞻部洲地下五百由旬有地狱,名为等活,从是依次而下至第八狱,名为无间,此八狱乃层层竖立者也。据《俱舍论》兼考《大论》,此八狱为:(一)等活地狱。彼中罪人遇种种斫刺磨捣,苦极身死,然冷风吹之,皮肉还生,等于前活。(二)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缚罪人肢体,而后斩锯。(三)众合地狱。众多苦具,俱来逼身,合党相害。(四)号叫他狱。逼于众苦,发悲号怨叫之声。(五)大叫地狱。逼于剧苦,更发大哭声。(六)炎热地狱。火随身起,炎炽周围,苦热难堪。(七)大热地狱。热中之极,故曰大热。(八)无间地狱。受苦无间,无有间歇。 以上八大地狱外,更有八寒冰狱,依次横列:(一)额部陀,此云疱。严寒逼身。体上生疱也。(二)尼刺部陀,极寒逼身,体分疱裂也。(三)呵罗罗(寒逼而自口中所发之颤声)。(四)阿婆婆(同上)。(五)虎虎婆(同上)。(六)嗢钵罗。(青莲花也)严寒逼迫,身分折裂如青莲也。(七)钵特摩。(红莲花)身分折裂如红莲花也。(八)摩诃钵特罗(大红莲花)。身分折裂如大红莲花也。 此上为根本地狱。下叙近边地狱、孤独地狱。 二、十六游增地狱。八大地狱中每一大狱,皆有四门。每一门外,每附增四狱。名为(一)煻煨增。(二)尸粪增。(三)锋刃增。(四)烈河增。合为十六处,称为十六游增地狱。八大地狱合计共有一百二十八处。亦名近边地狱。 三、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其类无数,受苦无量。地狱苦果,其最重处,一日之中八万四千生死,经劫无量。《辅行记》云:作上品五逆十恶者感之(指最极恶逆者)。 「饿鬼」者,《大乘义章八》曰:「以从他求故,名饿鬼。又常饥虚,故名为饿。恐怯多畏,故名为鬼。」《婆沙论》云:「鬼者畏也,谓虚怯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名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又云:「有说饥渴增(盛也)故,名鬼。由彼积集,感饥渴业。经百千岁,不得闻水名。岂能得见,况复得触。有说被驱役故,名鬼。恒为诸天处处驱役驰走故。」此道亦遍诸趣。有福德者作山林冢庙神。无福德者,居不净所,不得饮食。常受鞭打,填河塞海,受苦无量。《辅行记》云:「下品五逆十恶者感之(指恶逆中之最轻者)。」 「畜生」新译为傍生。指傍行之生类。《新婆沙论》云:「其形傍,故行亦傍。以行傍,故形亦傍。是故名傍生。」傍者,横也。《会疏》云:「此道遍在诸处。披毛戴角,鳞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互相吞啖,受苦无量。」《辅行记》云:「作中品五逆十恶者感之。」 「焰摩罗界」者,指焰摩罗王之世界。焰摩罗,又作炎摩、琰摩、阎摩、阎摩罗等。译为缚,缚罪人之义。焰摩罗王,义译为平等王。此王登录、治理世间生死罪福之业。主守地狱,八寒八热,及其眷属诸小狱等。决断善恶,役使鬼卒。于五趣中,追摄罪人,捶拷治罚,更无休息。故《三启经》云:「将付琰魔王,随业而受报。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又译双王,兄及妹皆作地狱王。兄治男事,妹理女事,故曰双王。」焰摩罗界」者,即此王之管界。《俱舍论》云:「琰魔王国,于此瞻部洲下,过五百踰缮那(即由旬),有琰魔王国,纵广量亦尔。从此展转,散居余处。」又《长阿含经地狱品》云:「阎浮提南,大金刚山内,有阎罗王宫,王所治处。从广六千由旬。」 「三恶道」,又名三恶趣,又名三涂。为一切众生造恶所生之处。故名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三道,名三恶道。《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盖谓众生如内有贪求欲乐之念,是为因。外攀缘欲境,是为缘。以此因缘,起念造恶,终堕恶道。 本章具两愿,「国无恶道愿」,及「不堕恶趣愿」。首数句之文意为,我若证得如来果觉,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即已究竟成佛,是时我所住持之佛土,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以上数句,总表极乐世界之微妙殊胜。故于第一愿首宣说之。以下则分叙四十八愿各各内容,其下第一愿曰:「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乃国中无有三恶道愿。此正表弥陀大悲心切。故首两愿,唯愿众生无苦。三恶道乃苦中之极也。密教中曰:「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曰:「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故愿国中永无恶趣。 「不堕恶趣愿」。或曰「不更恶趣愿」,为第二愿。此承第一愿而言,我国不但无三恶道,甚至从焰摩罗界(即地狱界)等恶道中,来生我国之一切众生,受佛之教化,不但永不更入恶趣,并悉皆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法华玄赞》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大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恶道众生善根微弱,复多宿业,蒙佛愿力加被,摄受往生。生彼土已,悉令成佛,此实阿弥陀如来慈悲至极之无上圣愿。盖以从恶趣带业往生之众生,宿具恶业,应堕恶道。但因弥陀愿力加持,往生极乐不复更堕三途,故曰不堕恶趣。故龙树大士曰:「若人生彼国,终不堕三趣。」又善导大师曰:「乃至成佛,不历生死。」是则横出于六趣矣。 又此章大愿,摄二殊胜。一者,恶趣众生,亦得往生极乐,不复更堕恶道。表弥陀悲心无尽,度化无余也。二者,凡往生者,悉皆作佛,究竟菩提。由此可见弥陀本心,念念愿一切众生成佛,而此愿既已成就,足证弥陀智慧功德、威神力用不可思议。末云:「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表此愿成就,我(法藏菩萨)方成佛。若此愿不成,我终不成佛。故曰:「不取无上正觉。」以下各愿,简为「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三、身悉金色愿。四、三十二相愿。五、身无差别愿。 此章具三愿。「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是为第三「身悉金色愿」。生彼土者,身皆紫磨真金之色。真金色者,盖为如来之身色。善导大师曰:「诸佛欲显常住不变之相,是故现黄金色。」日溪师曰:「此标中道实相色。」今此大愿,欲令一切往生之人,同佛身相,皆真金色,此显生佛不二,真实平等。故《会疏》曰:「是故愿言,我国人民,纯一金色,无有好恶,彼我平等,情绝违顺。」《会疏》之说,正显中道实相之义。 「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国中天人,皆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是为第四愿,称为「卅二相愿」。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简称三十二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转轮圣王亦具此相。《智度论八十八》谓佛现此大人相者,因「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说,则为现卅二相」。此说极好,佛本离相,而现相者,顺世间习俗故。又《法界次第下》曰:「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为现三十二相。」此三十二相,《三藏法数四十八》云:(1)足安平相。足里无凹处者。(2)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者。(3)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4)手足柔软相。手足之柔者。(5)手足缦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维,交互连络如鸭鹅者。(6)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者。(7)足趺高好相。趺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圆满者。(8)瑞如鹿王相。瑞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9)手过膝相。手长过膝者。(10)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11)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12)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毛而不杂乱者。(13)身毛上靡相。身毛之头右旋向上偃伏者。(14)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也。(15)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16)皮肤细滑相。皮肤软滑者。(17)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及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也。(18)两腋满相。腋下充满者。(19)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者。(20)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21)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着。(22)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齿者。(23)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而坚密者。(24)四牙白净相。四牙最大而白者。(25)颊车如狮子相。两颊隆满,如狮子之颊者。(26)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27)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28)梵音深远相。梵者清净之义,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29)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30)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31)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32)顶成肉髻相。梵音乌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间顶相。」(其他经论与此大同小异)望西师曰:「依此愿故,众生生者,皆具诸相,不假修得。问:“具足此相,为华开后,将为前耶?”答:“不待花开,是生得故。”」 再下为第五「身无差别愿」。愿曰:国中众生,容貌形色,悉皆端正洁净,等同一类。若有差别及好丑之分,则不成佛。此愿显极乐国人,等同一相,无有差别。故昙鸶大师曰:「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长沦三有。是故兴大悲心,起平等愿。」是即发起此愿之本因也。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自知无量劫时宿命所作善恶。皆能洞视彻听,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六、宿命通愿。七、天眼通愿。八、天耳通愿。 本章明彼土众生具第六「宿命通愿」、第七「天眼通愿」,与第八「天耳通愿」。」通」者,神通之简称。穷潜神异,所为不测,谓之神。所作无壅,自在无碍,谓之通。神通有六种,称为六通,即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与漏尽通。此六通中,第六唯圣(指阿罗汉),前五通凡,异生(非人)亦可得之。三界诸天皆可依果报,而自然感得前五种之神通(甚至鬼神亦有小通),但不能得漏尽通。此漏尽通唯圣者所证。须断尽烦恼,方为漏尽也。 今应注意者,经中极乐众生所具之通,远超余经论中禅定等所得者。例如凡夫之宿命通,能知不过八万劫。今云无量劫者何也?盖以极乐众生仗佛本愿力,而具大乘不共之通,故远胜于凡小也。《甄解》曰:「小乘前五通,唯依四根本定得。漏尽通,依四禅未至中间及三无色(「无色」者,指无色定。文中「三」字或为「四」字之误,盖八定者,乃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也。)。大乘依一切禅悉能之。今此经所说,大异于彼说。一切人天皆以佛愿为所依。故云,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为增上缘。《事赞》云:“三明自然乘佛愿。须臾合掌得神通。”岂容同于有漏禅为所依耶?」故彼国天人之通,非修得者,不待修而自得成就,又不同于诸天报得五通。乃依弥陀之修德为因,依如来愿力,而酬得安乐自然之报德。是以胜于常途之报得。故《要集》云:「不于四静虑中,而修神通因。只是彼土任运生得之果报,不亦乐乎!」 又佛菩萨与二乘之身通有多种不同。《甄解》据《大乘义章》云:「(一)宽狭不同,如《地持》说,声闻二千国土,为通境界。缘觉六千国土,为通境界(今经中则以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为通境界,可见差异之甚。)。(二)多少不同。二乘一心一作,不能众多。诸佛菩萨能化现十方世界,一切色象。一时能现五趣之身。(三)大小不同。二乘化现大身,不能入小。化现小身,不能容大。诸佛菩萨现大身满三千界。能以大身入一尘中。化现小身如微尘,能以小身容受一切。又佛菩萨于一切色物,大能入小,小能容大。二乘不能。(四)迟速不同。二乘欲至远所,多时乃至。以其不同如意通故。诸佛菩萨,一念能至十方世界。以其所得如意通故。(五)虚实不同。二乘所化现一切,相似而已,不得实用。诸佛菩萨所化现,皆得实用。(六)所作不同。诸佛菩萨化无量人,各令有心。随作一事,令人异辨。二乘不能。(七)所现不同。诸佛菩萨但现一身,令人异见。但出一声,令人异闻。安住一土,十方俱现。二乘不能。(八)化根用不同。如《涅槃》说:“诸佛菩萨,六根互用。”二乘不能。(九)自在不同。如《涅槃》说:“诸佛菩萨,凡所为作,身心自在,不相随逐。其身现大,心亦不大。身现小,心亦不小。喜忧等一切皆尔(意谓身现喜,心亦不喜)。”二乘不能。」今彼国天人之神通,如《合赞》云:「今则大乘不共之通,而更加(弥陀)本愿力,岂混同凡小通。」 本章中「自知无量劫时宿命所作善恶」,是第六宿命通愿。宿者,宿世也,即过去世,俗称前世者也。命者,指生命。故宿命即指前世过去之多生。能知过去多生所作种种善恶。称为宿命通。《甄解》曰:「事谢于往(过去之事)名为宿,往法(过去之法)相续名为命。于此照知无壅,名宿命通。」又《会疏》云:「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二乘极远知过去八万劫事。菩萨所知无极。今愿文言,无量劫时宿命,故知此为大乘菩萨之通也。 此愿含二意:一者。如日澄宪师云:「不知宿命故,于善不进,于恶不恐。万善懈怠,众恶造作,只为不知宿业也。彼罗汉忆泥犁苦,流血汗(有阿罗汉忆及先世在地狱中种种惨痛,怖畏之极,流出血汗。)。福增(古德之名)见先身骨忽开悟。(又有人)不知先生母,以为妻。不知先世怨,养为子。不知先身父,以为美食等。皆迷宿命事,着今世乐。忽闻本缘,皆生厌心者也。」故极乐国人应具宿命智通,知众生宿世行业,因势诱导,以为化度众生之方便。二者。静照云:「若识宿命,则不自高。忆念过去无数功德。但依佛誓得生此国。」又澄宪云:「往生彼国者,先知宿命,深仰佛德。」故极乐国人因宿命智通,而弥上仰佛德也。 「洞视彻听,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洞」者,深也,通也。」彻」者,通也,明也。十方,指空间。去来现在,即过去、未来,与现在,指时间。」去」承上宿命通愿。指知十方过去无量劫中宿命所作善恶之事,悉皆「洞视彻听」。以下言知十方未来与现在之事。则第七天眼通愿与第八天耳通愿也。天眼通,又名天眼智通,又名生死智通。天眼,天趣之眼。能见粗细远近一切之色,及众生未来生死之相。《智度论五》曰:「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例如天人,则天道为自地,修罗、人、畜生、鬼、地狱五道为下地)中六道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又天眼通者,《会疏》曰:「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等相。及见一切障内障外,世出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也。」凡夫肉眼,只见障内,例如围墙是障,凡夫但见墙内,不知墙外之一切。天眼能见障外,故通达无碍。又彼国天人之天眼,远胜二乘及诸天之天眼。龙树大士曰:「二乘中小声闻不作意,一千界为通境。若作意者,见二千国土。大声闻不作意者二千,作意者三千。缘觉小者,不作意二千,作意三千。其大者,作意不作意,皆见三千大千世界事。诸佛菩萨见无量世界事。」至于彼国天人,不问作意不作意,所见世界与众生生死流转,及其因缘业行,远超二乘。如《宋译》第五愿曰:「一切皆得清净天眼,能见百千俱胝(百万)那由他(亿)世界,粗细色相……。」今经云洞视「十方去来现在之事」,即能见无量世界之事。可见极乐国人之通,实是佛菩萨神通也。 又此愿意有二说:一者,如望西曰:「或土众生,以不见于诸苦果,故不恐苦因。亦以不见诸乐果,故不修乐因。法藏愍念此等众生,选择此愿摄众生也。」又《会疏》曰:「肉眼昧劣,不见一纸之外。但缘目前,思从于此。不见地狱重苦,勤修无勇。不见净土胜乐,欣求念淡。」又澄宪曰:「呜呼悲哉!不见地狱饿鬼之苦果。不见父母师长之受报。厌离心缓,报谢思怠。」故望西又曰:「上求下化之要,厌苦报德之道,其唯在天眼照视者欤!」 二者,如《渧记》广其意云:「如《会疏》等言,愿兴约灭恶生善,厌苦欣净。若尔,则非真土(指极乐)所得之益而已。今正约真土所得者,或有净土,其土圣众,虽有天眼,或见二千世界,或见三千世界。不能普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国。或有净土,其土菩萨,但虽得天眼,而不能圆具五眼。是以殊兴此愿而已。故《愿成就文》曰:「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等谓得一天眼则圆得五眼(本经第三十品中,「彼佛刹中,一切菩萨,修行五眼」,是其证也)。是以能见尘数佛国,明照众生,死此生彼,济生利物,常作佛事,是此愿之胜益也。」盖其意为:若谓此愿之起,仅为灭恶生善与厌苦欣乐,此尚非极乐真净国人之实际利益。极乐国土天人能普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国。且得天眼即能圆具慧眼、法眼、佛眼与本具之肉眼,是为五眼。是以能见尘数佛国,并明照众生,生死去来种种之相。于是可以救济群生,利乐万物。此方是本愿之殊胜利益。上之两说,后者切近弥陀本愿。 经中彻听十方未来现在之事,是第八天耳通愿。又名天耳智通。天耳,指色界诸天人之耳根。能闻六道众生之语言,及远近粗细一切之音声。《会疏》曰:「天耳通者。能闻一切障内障外,苦乐忧喜,语言音声,无壅也。」此愿《魏译》文为「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唐译》文曰:「国中有情,不获天耳。乃至不闻亿那由他百千踰缮那外说法者,不取正觉。」准上可知,极乐天人之耳通,远超二乘,不但普闻十方音声,且能听无量诸佛说法也。 澄宪曰:「此通至要。地狱众苦之声,饿鬼饥饿之声,闻之镇(「镇「字或是「震「、「俱「之误)增大悲之心。干闼紧那(天帝之乐神。弹琉璃之琴,其音普闻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乐,神仙诵经之音,闻之常乐寂静之洞(洞者,洞府,指神仙息处)。况诸佛说法,闻悉受持;菩萨对谈,听并渴仰哉!」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九、他心通愿。 上第九「他心通愿」。他心通,亦名他心智通。他心智,乃知他人心念之智。他心智通者,照一切众生心中所念,如明镜现万象故。此愿之意,如澄宪云:「世俗犹以知他心为要,况出世利物乎!又《会疏》曰:「是故愿言:我国圣众,不藉修持,自知他心。应其意乐,接化无方也。」《魏译》文曰:「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后世解此经者亦有两说:一者,「下至」乃就此通力之下者而言,可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若其上者,则可知十方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佛刹。二者,下者指众生心念,若论其上,则可知诸佛菩萨之心。《甄解》曰:「二乘但知凡夫小圣粗心,不能知细。诸佛菩萨所知微细,乃至佛心,亦能知之。安养菩萨,亦复如是。」安养,乃极乐世界之异名。生极乐之菩萨众,其中上者,多是一生补处菩萨。复由弥陀宏愿之加被,故可上知佛心。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罗蜜多。于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者,不取正觉。 十、神足通愿。十一、遍供诸佛愿。 上章具第十「神足通愿」,第十一「遍供诸佛愿」。文中合说两愿,如「周遍巡历供养诸佛,」「巡历」偏显第十愿,「供养」遍显第十一愿。 「波罗蜜多」或「波罗蜜」,译为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或简译为度。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及化他之事,故云事究竟。菩萨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究竟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波罗者,彼岸也。蜜多者,到也。彼方文法为彼岸到,我国云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名度无极。生彼国者,具足神通(神者妙用不测,通者通融自在)自在无碍。能彻底贯彻一切自行与化他之事,故名「神通自在,波罗蜜多」。「于一念顷…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此显神足通,亦名神足智通、神境智通身如意通、身通。「那由他」,即此方之亿。(指万万)(我国古时于亿另有三说,曰十万、百万、千万三种,故古师定此数亦不同。)神足(亦云如意足)者,《会疏》云:「此有三:(一)运身行。谓乘空行,犹如飞鸟。(二)胜解通。谓极远方,作意思维,便能速至。(三)意势通。谓极远方,举心缘时,身即能到。」又《大论》云:「如意通有三种:(一)能到。(二)转变。(三)圣如意。能到有四种:一者,身能飞行,如鸟无碍。二者,移远令近,不往而到。三者,此处没彼处出。四者,一念能至。转变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种种诸物,皆能转变。外道辈转变,极久不过七日。诸佛及弟子,转变自在,无有久近。圣如意者,六尘中不可爱不净物,能观令净;可爱净物,能观令不净。是圣如意法,唯佛独有。」 「于一念顷「指极短促之时门。」一念「之时限,诸说不一,已见前释。今依《翻译名义集》以刹那为一念。并依《大论》「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故知一念,指一弹指所占时间之六十分之一,故甚短暂。然于此短促刹那之际,可「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周遍巡历」。深显极乐国人神通妙用,不可思议。「那由他」数也,古说不一。其小者,如《玄应音义》谓「那由他。当中国十万」。其较大者,则谓「那由他,隋(隋代称中国为隋)言,数千万」。(他说不俱引)故其数难于确定,但可定言「亿那由他百千」表一难以数计之大数也。于一刹那,能超过如是众多佛刹,表所到之处至远也。「周遍巡历」者,表所游之国至广也。「供养诸佛」,表所兴之事至繁也。而悉于一念之顷,圆满成就者,备显极乐国土之事事无碍,一多相即,延促同时。芥子须弥,十方不离当处;一念遍供,三世不隔当念。当下即是,圆摄无遗。故云:华藏无异极乐,净土遍收玄妙。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十二、定成正觉愿。 此第十二愿名「定成正觉愿」。往生者决定成佛。正显弥陀之本心,唯以一佛乘,广度无边众生于究竟涅槃也。愿文中「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自《宋译》。」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自《唐译》。至于《魏译》则为「不住定聚,必灭度者,不取正觉」。善导大师释《魏译》时,多以《唐译》助显之。并于此愿立四名:一名必至灭度愿。二名证大涅槃愿。三名无上涅槃愿。四亦可名住相证果愿。《甄解》赞曰:「高祖(指善导)愿名太尽愿意矣。」今会本取《唐译》之文,又以定成正觉为愿名,正符善导大师之意。 善导大师于四十八愿中,称「定成正觉「、「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诸佛称叹「与「十念必生「等五愿,为真实愿。视为四十八愿之心要。可见此愿,实是弥陀宏誓之心髓。彼佛本怀,只是为一切众生决定成佛。成实现此愿,乃有「十念必生「之殊胜大愿,众生依此最简最易、极圆极顿之径路,念佛往生,则皆可成佛也。 愿文中「分别」者,思量识别诸事与理,曰分别。以虚妄之分别为体性,即妄于无分别法之上,而分别我与法,故称之为分别之惑。断此分别之惑,谓之无分别智。《唯识述记七》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愿文中「远离分别」,即舍除分别之妄惑,了达「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 「寂静」者,离烦恼曰寂。绝苦患曰静,即涅槃之理。《资持记》曰:「寂静即涅槃理也。」又《往生要集上》曰:「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诸根「者,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今此六根,同归寂静。如《华严经》曰:「观寂静法,离诸痴闇。」不生分别,自然远离痴闇,而诸根寂静矣。更有进者,世尊释迦牟尼。牟尼即寂默与寂静义。《仁王经合疏上》曰:「牟尼者,名也。此云寂默。三业(身口意)俱寂默也。」《理趣释》曰:「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身口意寂静,正是今经中「诸根寂静」。而寂静正是涅槃之理体也。 由于远离分别之妄惑,诸根寂静,契入涅槃之理。故续曰:「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等正觉」,乃无上正等正觉之略称。」大涅槃」,亦佛果之名,译为入灭。具云般涅槃。「般」此云圆。涅槃,此云寂。故义翻为圆寂。以义充法界,德备尘沙曰圆。体穷真性(本体穷尽于真如法性),妙绝相累(微妙而断绝诸相之累)为寂。《贤首心经略疏》曰:「涅槃,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名寂。」大涅槃者,指大乘之涅槃,拣非小乘。大乘涅槃,具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有常、乐、我、净之四义。离分段、变易二生死,具无边之身智,是大乘涅槃。至于二乘,则三德之中,仅具解脱。四义之中,唯常乐净。但离分段,仍有变易生死。灰身灭智,是为小乘涅槃。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十三、光明无量愿。十四、触光安乐愿。 上章具二愿。」千万亿倍「以上,为第十三「光明无量愿」。「若有众生」以下,为第十四「触光安乐愿」。第十三与第十五「寿命无量愿」,净影称为「摄法身愿」,以其摄法身成就也。《甄解》以此二愿,为真报身之德,又谓此光寿无量二愿为「方便法身大悲之本」。盖无量寿则竖穷三际,佛身常住,众生有依;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德用遍周,摄化无尽。故为大悲方便之本,报身之实德也。故知愿中自誓光寿无量,实为一切众生悉皆光寿无量。又《往生论》云: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谓清净句,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三种庄严。四十八愿中极乐依正种种殊胜庄严也。入一法句,则全归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故《甄解》曰:「若约佛所证,则四十八愿,皆入光寿法身。」盖谓极乐依正,只是弥陀法身之流现也,故四十八愿全显法身。若论度生,《甄解》又曰:「又以摄生,则愿愿皆为众生。故云:“四十八愿,摄受众生。”又云:“一一誓愿,为众生故。”如是四十八愿,互摄互融,不可思议。」 此愿意为:我法藏成佛时,愿我之光明,无量无边,「普照十方」之一切净秽国土。望西师云:「横摄十方虚空无边,故国土亦无边。国土无边,故众生亦无边。众生无边,故大悲亦无边。大悲无边,故光明亦无边。光明无边,故摄取益无边。以要言之,欲益无边。故光无边。」依望西意,下文亦同此解,欲利益无边,故光明无边,具德无尽。 「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本经《光明遍照品》曰:「诸佛光明,所照远近,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为预计。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可见弥陀光明「绝胜诸佛」者,盖因前生愿力超绝,故今自然得之。是以经中复曰:「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 又《大法炬陀罗尼经》谓诸佛有两种光明:(一)常光。(二)放光。常光者,谓圆明无碍,无时不照也。放光者,谓以光(使人)惊悟,有时而照,或现或收随宜自在也。今愿所指是常光。《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曰:「彼如来恒放无量无边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是为常光之明证。 第十四愿,显佛光所具利生之妙德。「见我光明,照触其身」,凡见佛光者及蒙佛光照及之人,「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本经《光明遍照品》曰:「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是即「莫不安乐,慈心作善」之意。又《礼赞》云:「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又如《观经》云:「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光明摄取,正指今愿。遇此光者,皆得往生,故云「来生我国」。此正显光之德益,不可思议。由上可见,光明无量是佛身德,而此光明实为利生,故云:「四十八愿,全显法身」,又云「一一誓愿,为众生故」。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十五、寿命无量愿。十六、声闻无数愿。 此章含第十五「寿命无量愿「及第十六「声闻无数愿」。至于寿命无量愿中,既指佛之寿命无量,兼明国中无数声闻天人寿命亦皆无量。今此一愿,在《魏译》分为两愿,可见今此会本之四十八愿,所摄弥陀愿德,广于任一古译。 第十五寿命无量愿中,首为彼土教主,寿命无量。如《法华》说山海慧如来:「寿命无有量,以愍众生故。」盖教主住世时短,则化事短促,众生难遇。教主长住,则化缘无穷,利生无尽。故澄宪赞曰:「佛寿无量,化道至德也。谁不渴仰此愿哉!」又弥陀是报佛。极乐是报土,教主寿命无量,是真实无量,非有量之无量。以现在语言表之,寿命无量,指绝对之无量,非相对之无量也。 此愿下明,国中人民寿命亦皆无量。澄宪云:「人民寿命无量,净土第一德也。」继释云:「修行佛道者,死魔为恐。生死间隔,退缘根本也。见佛闻法,值遇众圣,供养诸佛,亲近善友,自然快乐,无有众苦,其德非一。若寿命短促者,遗恨几计(难计),如玉杯无底故。此愿最至要者也。」(盖玉杯实为良材,若无底则不成器也。)又望西亦曰:「诸乐根本,只在此愿。」又如《群疑论》谓彼国人民「命极长远。纵令凡夫,还入变易(了分段生死而入变易生死),究竟成佛。」盖生极乐,见佛闻法,一切时处皆是增上,无有退缘,寿命复又无量,故不论根器如何,凡往生者,必定成佛。—称之为净土第一德,良有以也。 第十六,声闻无数愿。愿文曰:「国中声闻天人无数。」澄宪云:「阿弥陀佛,弟子无量。三无量中,其一也。」三无量者,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眷属无量也。愿云声闻兼摄缘觉。或疑《悲华经》谓彼佛国土,「无有声闻,辟支佛乘。所有大众,纯是菩萨,无量无边。」今经何云「声闻无数「耶?盖此二者,文虽相左,而义实无违。今经三辈往生,俱云「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三辈生者,既已悉发菩提心,所行必是菩萨乘。故《悲华》云「纯是菩萨「也。至于彼国声闻缘觉,只是就其断惑之情况而言。虽断见思,未破尘沙与无明惑,是称声闻。非是只求自度之二乘。若只求自度,不愿度他。则是未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即不能往生矣。证诸《宋译》此意甚显。《宋译》曰:「我得菩提成正觉已,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虽住声闻缘觉之位,往百千俱胝那由他宝刹之内,偏作佛事,悉皆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按声闻不闻他方佛名,但求小乘涅槃,不取佛果。今极乐人民所谓为「声闻」者,能远至无数佛国,作无量佛事,度无边众生,悉令成佛,正是大菩萨之行径。岂能视为一般声闻耶?是所谓之「声闻」,皆已发菩萨之大心,行菩萨之大行,趣无上之大果。其实正如《悲华》所谓:「纯是菩萨」也。 本章下云:「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总显佛寿无量,人民寿命无量,国中弟子无量。「三千大千世界」者,乃一佛所化之境。以须弥山为中心,合四大洲日月诸天为一世界。如是之世界积至一千,名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大千世界。因大千世界,先以一千乘世界,得小千。又以一千乘小千,得中千。最后又以一千乘中千,乃得大千。如是三度以千乘之,故曰三千大千世界。实际只是一个大千世界,而非三千个大千世界也。三千大千世界具有一千亿个世界。现代天文学家已初步发现宇宙中世界无量。人现皆知太阳及九大行星等,称为太阳系。地球即太阳系中之一员,绕日运行。现知太阳不但自转,且亦绕一银河星云之中心(初步假定为黑洞,黑洞者,天体之一)运行,约二万万年绕行一周。太阳是银河星云中之一颗恒星,银河星云约有一千亿个恒星。宇宙中有无数之星云。星云本身亦在运动,银河亦只是字宙更大天体中之一员。如是辗转扩大,不可穷尽。当前天文学上之发现,已初步证实经云之世界无量。至于三千大千世界,乃一佛所化之境。佛无量,故世界无量。 愿文大意为:三千大千世界之一切众生,皆成缘觉,以其神通之力,共同计算,皆不能知阿弥陀佛寿量,其国人民寿量,及国中人之数量。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十七、诸佛称叹愿。 上第十七,「诸佛称叹愿」。称者,称扬。叹者,赞叹。《汉译》曰:「我作佛时,令我名闻八方上下,无数佛国。诸佛各于弟子众中,叹我功德国土之善。诸天人民蠕动之类,闻我名字,皆悉踊跃,来生我国。」《吴译》类之。望西云:「六八愿中,此愿至要」,「若无此愿,何闻十方。我等今值往生教者,偏此愿恩。善思念之。」望西意为,若无此愿,则我等身在娑婆秽土,如何能闻彼土之教主与佛刹之名字,彼佛彼土,胜妙功德,清净庄严。若未曾闻,又何由发起求生彼土之胜愿。故今日我等能闻净土法门,实由此愿之力。故本师释尊于此秽土,称扬赞叹阿弥陀佛,及其国土不可思议功德,令我得闻。故赞曰,四十八愿中「此愿至要」。法藏求愿名闻十方者,只为普摄十方一切众生,往生极乐,究竟成佛。若无此愿则十念必生之愿,便同虚设。盖闻名方能持名也。 又《会疏》解「称叹我名「曰:「称我名者,此有三义:(一)诸佛称扬彼佛德号。(二)诸佛咨嗟称名之人。如彼小经,诚证护念称名之人。(三)诸佛亦咨嗟,亦自称彼佛名。」继又释言:「三世诸佛,依念弥陀三昧,成等正觉故。」此表诸佛称叹之义有三:(一)诸佛赞叹彼佛圣号。(二)诸佛赞叹一切称念弥陀名号之人。(三)诸佛本身亦称念弥陀圣号。依念佛三昧圆成佛果。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十八、十念必生愿。 上第十八,「十念必生愿」。日净宗古德较量诸经。余经中《华严》独真实。若与此经相较,则此经为真。又本经诸大愿与此愿相较,则此愿最为真实。盖表此愿乃真实中之真实也。「至心」者,至诚之心也,至极之心也。《金光明经文句》曰:「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云至心。」「彻「者,彻底。「到」者,达到,即游子到家之到。「心源」者,自心之本源。「尽」者,穷尽。「实际」者,即本经中「真实之际」。「信乐」者,信顺所闻之法,而爱乐之,即信心欢喜也。又「至」者,真也,诚也,实也。「心」者,种也,实也。「信」者,真也,实也,诚也,验也,满也,忠也。「乐」者,欲也,愿也,爱也,悦也,欢也,喜也,贺也,庆也。故「至心」即是真、实、诚、满之心,愿欲爱悦之心,欢喜庆幸之心,以如是心而信之乐之,故谓「至心信乐」。「善根」者,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善根。「心心」者,纯一之心也,净念相继之心也。「回向」者,回者回转,向者趣向,回转自身所修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华严大疏钞廿三》曰:「回者转也,向者趣也。转自万行,趣向三处,故名回向。…三处,谓众生、菩提以及实际。」又《往生论注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是即愿中回向二字之义。「愿生我国」即回向之鹄的,愿我一切众生,往生极乐国土也。「十念」者,如《观无量寿经》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笺注》曰:「十遍称名也。」望西曰:「经十念顷,专称佛名,为十念也。此言念者,谓称南无阿弥陀佛。经此六字顷,名一念。」以上经论义同。「乃至十念」者,指称念名号,下至仅得十念者,亦得往生。此乃指其至下者,故云「乃至」。若能多念,则多多益善矣。 或有疑问,文中但云「十念」,何以迳谓为称佛名号,而非他种念佛耶?答曰:「十念」中之「念」,即指口念佛名之念,实有明证。本经《宋译》曰:「所有众生,求生我刹,念吾名号,发志诚心,坚固不退。彼命终时,我令无数苾刍(比丘)现前围绕,来迎彼人。经须臾间,得生我刹。」其中「念吾名号」只能解作念佛洪名也。又《般舟经》曰:「尔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来生我国土。」又《观经》言,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令念佛(观想念佛)。若不能念者,应称佛号。」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后,即得往生。由上经义可证,所云「十念「者,直是持名念佛也。 古注经家,于此愿文,亦有异解。有曰此是「摄上品愿,有说下品非也。」又有曰:「此是上三品。此中十念,是依十法起十念。非是称名十念。」所云「依十法起十念」指弥勒所问十念。《弥勒发问经》言:「具足如是念,即得往生安养国土。凡有十念。何等为十?一者,于一切众生,常生慈心。于一切众生,不毁其行。若毁其行,终不往生。二者,于一切众生,深起悲心,除残害意。三者,发护法心,不惜身命。于一切法,不生诽谤。四者,于忍辱中生决定心。五者,身心清净,不染利养。六者,发一切种智心,日日常念,无有废忘。七者,于一切众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谦下言说。八者,于世谈话,不生味着。九者,近于觉意,生起种种善根因缘,远离愦闹散乱之心。十者,正念观佛,除去诸根。」《宗要》曰:「如是十念,既非凡夫(所能)。当知初地以上菩萨,乃能具足十念。」以上诸说咸以此愿,专为上品,甚至地上菩萨,乃能具足,则中下凡夫,何由得生?可见以上诸家之议,未契净宗他力果教之真谛。至于义寂以《观经》下品下生之十念,注本经第十八愿之十念,深有见地。望西云:「宗家不尔(宗家指善导)。今之十念,但是口称。上尽一形,下至一念,通于三辈,摄于九品,莫不皆往。」意为今愿文中之十念,只是口念。上者尽一生之形寿,唯念佛名。下者仅念一声,皆可往生(仅念一声者,指临终一念,或「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亦皆得往生。)。 本愿文曰「至心信乐」。《观经》亦曰「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如何名为「至心」,又如何名为「具足十念」?此乃本愿之关要。罗什大师于此,有最极精要之论。师曰:「譬如有人,于旷野中,值遇恶贼。挥戈拔剑,直来欲杀。其人勤走,视渡一河。若不渡河,首领难全。尔时但念渡河方便。我至江岸,为着衣渡?为脱衣渡?若着衣衲,恐不得过。若脱衣衲,恐不得暇。但有此念,更无他意。当念渡河,即是一念,此等十念,不杂余念。行者亦尔。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等,无间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为十念。」盖谓此时心中所思,唯是如何渡河,更无别念。如是之念,即是一念。如是念佛,即是至心。相继至十,即是十念。 《宗要》又曰:「今经说十念,具此隐密、显了二义。」显了十念,即上文罗什大师所譬之十念;隐密义之十念,即《弥勒发问经》中,慈心等十念。义寂云:「一一念中,自然具足慈等十念。」意谓,能如《观经》所说或什师所譬之十念,一一念中,自然具足弥勒所问之十念。盖于显了中,自然含摄隐密之深意。此语道破净宗玄征。世人多慕玄妙,而不知最极玄妙,只在平常中。故云「平常心是道」。但当平平常常,老老实实,绵密念去,自然暗合道妙,念念离念。以凡夫心入诸法实相,唯持名与持咒为最易。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念念暗合实相故。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五逆「者,罪恶极逆于理,故谓之逆。是为感无间地狱苦果之恶业,故又名无间业。《阿阇世王问五逆经》曰:「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又《华严孔目章三》曰:「五逆,谓害父,害母,害阿罗汉,破僧,出佛身血。初二背恩养,次三坏福田,故名为逆。」至于常言之五逆,则为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以上三者同义。)。犯此道者,身坏命终,必堕无间地狱,一大劫中,受无间苦。 「诽谤」者,诽义同谤。谤者,毁也。言人之恶而过其实曰谤。诽谤正法,即诽谤佛法。此十念必生之大愿,普被一切,但除既犯五逆又谤正法之人。《观经》曰:五逆十恶,临终十念,亦得往生。今经所除。盖既犯五逆重罪,复诽谤正法,罪上加罪;且谤法罪最重,谤法之人称为谤法阐提,故不能往生矣。 或问,若人犯五逆罪,而不诽谤正法,《观经》谓可往生。若有一人,但诽谤正法,而不犯五逆,可往生否?《往生论注上》答曰:「但令诽谤正法,虽更无余罪,必不得生。何以言之?经云:五逆罪人堕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一切重罪(但劫尽得出)。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此劫若尽,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如是展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佛不记得出时节。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又曰:「汝但知五逆罪为重,而不知五逆罪,从无正法生。是故谤正法人其罪最重。」 但善导大师《观经疏》另有一解。谓五逆谤法,不得往生者,乃佛止恶之意,方便之说。疏云:「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若造还摄得生。虽得生彼,华合迳(过也,至也,见《字汇》)于多劫。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者不得听闻正法。三者不得历事供养。除此已外,更无余苦。」《合赞》宗之亦云:「言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乃就未造之机,且抑止之而已。若有已造机、已回心,则还摄取,莫有漏也。」意为:所言除者,实为止恶之意,使未造恶者,不敢造也。若是已造者,但能回心,忏悔念佛,则仍旧摄取,无有遗漏也。可见弥陀大愿,摄机无尽。故善导大师曰:「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意谓,三世诸佛出兴于世,唯为此大事因缘,宣说阿弥陀如来,不思议愿力,惠救万众。故大师又云:「今逢释迦佛末法之遗足迹,弥陀本誓愿极乐之要门,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门也。」以上《往生论注》与《观经疏》之说,殊似相违。实则亦可会通。《论注》正符如来抑止之意,令人慎莫谤法也。论中复云:「此生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是故经云五逆谤法,不得往生。至于《观经疏》则显弥陀悲愿无尽。五逆谤法,果能临终念佛,是即忏悔发心,如是之人,亿亿中亦难一二,故佛慈悯,仍然摄受。 又善导大师云:「弘誓门多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又云:「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善导大师约四十八愿为真实五愿。若论至约,则唯第十八愿。故于《事赞》中曰:「一一愿言,引第十八。」《甄解》云:「四十八愿虽广,悉归第十八愿。」又云:「谓由此愿故,使众生生无三恶趣之土,不更恶趣。具相好,现神通,而得灭度。入光寿海故。是以此愿,特为最胜矣。」又《笺注》曰:「故知四十八愿之中。以此念佛往生之愿,而为本愿中之王也。」此愿显弥陀之究竟方便,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议功德。以名号即实德,「声字皆实相」故。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十九、闻名发心愿。二十、临终接引愿。 上章包括第十九闻名发心愿,与第廿「临终接引愿」。「名号」即名字。显体为名,名彰于外,而号令于天下为号。名与号同体。此辞通于诸佛菩萨。于本经常专指极乐导师名号—阿弥陀。「发菩提心」。菩提,梵语,旧译为道,新译为觉。肇公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指中国)无言以译之。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菩提心即是求真道之心,求正觉之心。又菩提心即自觉觉他之心。详言之如《往生要集》所云之二种菩提心。(一)缘事菩提心(此即密乘之行愿菩提心),以四弘誓愿为体。(1)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应身菩提之因。(2)烦恼无数誓愿断。是法身菩提之因。(3)法门无尽誓愿学,是报身菩提之因。(4)无上菩提誓愿证。是愿求证得佛果菩提也。由前三行愿,具足成就,而证得三身圆满之菩提,还复广利一切众生也。(二)缘理菩提心(此即密乘之胜义菩提心)。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中道实相,而圆成上求下化之愿行。是为最上之菩提心。谓为缘理之菩提心。 新罗元晓师于《宗要》论无上菩提之心曰:「一者随事发心。二者顺理发心。言随事者:烦恼无数,愿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于此三事,决定期愿。初是如来断德正因。次是如来智德正因。第三心者,恩德正因。三德合为无上菩提之果。即是三心,总为无上菩提之因。因果虽异,广长量齐,等无所遗,无不苞(同包)故。如经言:“发心毕竟二无别,如是二心前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此心果报,虽是菩提(成佛),而其华报,在于净土(往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广大无边,长远无限。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长远无量正报寿命。除菩提心,无能当彼。故说此心,为彼正因。是明随事发心相也。所言顺理而发心者:信解诸法皆如幻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依此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而不拨无(拨无者,排除也)可断可修。是故虽愿悉断悉修,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随顺于空无相。如经言:“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乃至广说故,如是发心,不可思议。是明顺理发心相也。随事发心,有可退义。不定性人,亦得能发;顺理发心,即无退转,菩萨性人,乃能得发。如是发心,功德无边。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元晓师所谓随事发心,即前文之缘事菩提心。其顺理发心,即前之缘理菩提心。以《宗要》较详,故备录之。 又《劝发菩提心文》曰:「发菩提心,诸善中王。」《无量寿经起信论》曰:「是知菩提心者,诸佛之本源,众生之慧命。才发此心,已成佛道。以与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相应故。」又经中三辈往生,皆因「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可见发菩提心,实为首要。今此第十九愿为闻名发心。证诸第廿六愿闻名得福,第四十七愿闻名得忍,故此愿理应释为因闻佛名号,蒙佛加被,发菩提心。弥显弥陀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愿王宏誓愿力,不可思议。 「修诸功德…昼夜不断」表发大心后之大行。因闻名而发心,修诸大行是为第十九愿之全文。其中「六波罗蜜」,亦称六度。度者,度生死海。到涅槃之岸也。「六」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六度摄万行。「坚固不退」者,指如上之大愿大行,决定不移,永不退转也。如偈云:「我行决定坚固力,唯佛圣智慧证知,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是坚固不退义。「一心念我」。一心,已见前解。指万有之实体真如。今约本经,唯一坚定之信心,不为他心所夺,谓之一心。如《教行信证文类》曰:「信心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实信心也,是故论主建言一心也。」又《探玄记三》曰:「一心者,心无异念故。」又《止观四》曰:「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心不余缘(指心中不缘其他一切事物)。」又一心有事理二种。无余念为事之一心。入实相为理之一心。今「一心念我」实兼事理。现世净业学人,但深信切愿称念名号,即是「一心念我」。如善导大师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远,念念不舍。」是即一心念佛。盖从事入理,且事中举体是理也。 以上第十九愿是因,第廿愿则是其果也。若人如第十九愿发心念佛,则临寿终时弥陀与极乐世界诸菩萨等众,前来接引,现其人前,经须臾间(指俄顷,据《大集经》即今之四十八分钟),彼人即往生极乐净土,作阿惟越致(不退转)菩萨(以上是为第廿临终接引愿。)。深显果教他力不可思议之方便妙用。具缚凡夫,能带惑往生者,皆因弥陀此愿,临终圣众现前,慈悲摄受之大力。如宋灵芝师曰:「凡人临终,识神无主。善恶业种,无不发现。或起恶念,或起邪见,或生系恋,或发倡狂。恶相非一,皆名颠倒。」可见凡夫业重,临终之际,更多颠倒。复以四大苦逼,痛不可言,何能正念持名。不能持名,何得往生。故知凡夫往生,非凭自力,全仗弥陀大愿加被,令不颠倒,始能往生也。如《圆中钞》曰:「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而来拔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证诸小本唐译与《悲华》两经,此意益显。小本唐译,名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文曰:「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可见凡夫临终心不颠倒,亦不散乱,正念持名者,全因弥陀慈悲加佑之力也。又《悲华经》曰:「临终之时,我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于我前,得心欢喜。以见我故,离诸障阂。即便舍身,来生我界。」又说愿曰:「所有众生,若闻我声(声者名也),发愿欲生我世界者,是诸众生,临命终时,悉令见我,与诸大众,前后围绕。我于尔时,入无翳三昧。以三昧力故,在于其前,而为说法。以闻法故,寻得断除一切苦恼,心大欢喜。故得宝置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无生忍。命终之后,必生我界。」是经所显他力妙用,弥为明显。《称赞净土经》是本经小本。《悲华经》说弥陀因地及极乐庄严。均明彼佛临终接引,摄受往生之殊胜愿力。可见弥陀愿王,妙德难思,大恩大力,不可称量。 「阿惟越致」,又作阿鞞跋致。译为不退转。是菩萨阶位之名。据《弥陀要解》云:「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若约此土,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萨,别十向,圆十信,名行不退。别初地,圆初住,名念不退。」上言不退有三。最上名念不退。此土行者,别教须登初欢喜地。圆教须至初发心住。方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始能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海,即一切种智海,即如来果海。双舍二边,全归中道。始曰念念流入萨婆若海。可见念不退之难证。但今愿言,十方众生,闻名发心,一心念我,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小本亦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要解》又云:「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下下品人,亦证三不退,一生圆成佛果。此乃十方世界之所, 无,唯极乐所独有。如是胜异超绝,言思莫及。故《要解》云:「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今此两愿,于四十八愿中,如箭靶之红心。至于第十八愿,则如红心中之中心。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二十一、悔过得生愿。 上为第廿一「悔过得生愿」。「无不遂者」以前,同《魏译》第廿愿(文句则兼取唐宋两译。)。以下则采自《吴译》第五愿(《汉译》类之),结成此愿,名为悔过得生。所异于第十八,第十九与第廿愿者,端在宿世作恶之人,罪业深重,所受果报在于三途。今生闻名发心,悔过向善,至心回向,植德求生。临命终时蒙佛愿加被,不堕三恶道,往生彼国。是为本愿之殊胜慈德也。故云「四十八愿,愿愿皆为众生」。大悲慈父,恩德无极。我辈佛徒,当何以报? 愿中「系念」指心念系在一处,不思其他。如《观经》曰:「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植众德本」,「植」者,种植也。「德本」,如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又「德本」者,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故,弥陀名号,名为德本。如《教行信证》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就满足,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宿恶」,指宿世所造之恶,即过去生中之罪恶。「悔」者,改也。改往修来也。「悔过」者,向佛法僧三宝忏悔罪过,誓不更造也。本愿名「悔过得生」,故知悔过乃往生之关键。盖一切罪从忏悔灭也。「持」者,奉持。「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是本愿之主旨。若宿世作恶,有决定业,命终之后,须于此界或于他方堕三恶道。以今世悔过修道行善,诵经持戒,发菩提心,专念极乐,至心回向,求生净土等,于是乘弥陀此愿功德,遮其宿业,蒙佛摄引,不堕三途,迳生极乐,故云「无不遂者」。「遂」指求生极乐之愿得满足也。可见宿业深重之人,皆可不更三途,带业往生。弥陀悲愿之深,摄度之广,超踰十方。当前海外佛教界于「带业往生」之旨,颇有诤议。今据本经,则知带业往生之说,实据佛愿;且所带之业,正指恶业也。) 我作佛时,国无妇女。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二十二、国无女人愿。二十三、厌女转男愿。二十四、莲华化生愿。 上章摄三愿。「国无妇女」,是第廿二「国无女人愿」(见《吴译》)。」若有女人…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是第廿三「厌女转男愿」。又称「女人往生愿」。第三十四为「莲花化生愿」(见《吴译》)。 第廿二「国无妇女愿」。《吴译》曰:「令我国中,无有妇女。」《汉译》愿成就文中「女人往生者,则化生,皆作男子。」又曰:「其国中悉诸菩萨、阿罗汉,无有妇女。」又唐道宣律师引经云:「十方世界,有女人处,即有地狱」。今极乐无三恶道,亦无妇女,纯是卅二种大丈夫相。盖男女之间,易生情爱,便是退缘。是以极乐同居胜于娑婆。 第廿三「厌女转男愿」。善导大师于《观念法门》释此愿云:「乃由弥陀本愿力故,女人称佛名号,正命终时,即转女身,得成男子。弥陀接手,菩萨投身,坐宝莲上,随佛往生。」又「一切女人,若不因弥陀名号力者,千劫万劫,恒河沙等劫,终不可得转女身。」如释迦因地,行菩萨道,积一大阿僧祗劫勤修,渐离女身。可见女转男身,实非轻易。今以闻佛名号,「得清净信」(清净者,离恶行之过失,无烦恼之垢染。无垢无疑之信心,名清净信。)。由于净信发菩提心,厌离女身,愿生极乐。信深愿切,必起念佛之胜行。蒙佛本愿加威,于命终时,即转女成男,往生极乐。是为「厌女转男愿」。 第廿四莲花化生愿。「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本经第四十品曰:「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断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诸功德,至心回向,皆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又《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曰:「西方安乐(即极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以此功德,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见已,寻生庆悦,倍增功德。以是因缘,所生之处,永离胞胎秽欲之形,纯处鲜妙宝莲华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上之二经,同表往生极乐之人,皆于莲花中自然化生,清净无垢,神通智慧,放大光明,俱如菩萨。即弥陀此愿之所感证。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曰:「六趣众生,则中阴之身自求父母。往生善士,则一弹指顷,莲华化生。是莲华者,乃卸凡壳之玄宫,安慧命之神宅。」意为:六趣中一切众生,命终之后,中阴身现,于此身中,依自身宿业因缘,往求世间父母。投身母腹粪秽之处,结成浊染罪业之体。何如往生之善士,临终蒙佛接引,一弹指间,化生莲花之中,迳生安乐之国。此莲花者,实为行人脱卸凡夫罪身之玄幽宫殿,安养当人慧命之神妙舍宅也。上数语深表弥陀大愿,悲心至极,妙德难思。又《大日经疏十五》曰:「如世人以莲华为吉祥清净,能悦可众心。今秘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莲华,为最秘密吉祥。一切加持法门之身。坐此莲台也。」可见极乐九品之莲,正显大日如来密意,举体皆是最胜秘密吉祥。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常修殊胜梵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二十五、天人礼敬愿。二十六、闻名得福愿。二十七、修殊胜行愿。 上章三愿。从「闻我名字」至「莫不致敬」,是第廿五「天人礼敬愿」。从「若闻我名」下至「诸根无缺」,是第廿六「闻名得福愿」。再下为第廿七「修殊胜行愿」。本章三愿皆表闻名功德。 上第十八愿十念必生,乃往生之正因,四十八愿之核心。第十九与第廿两愿,乃第十八之开广。第廿一愿,专指具有宿恶之众生,若能悔过,发菩提心,一心专念,亦皆得往生,不更恶道。第廿三愿,则专指妇女,闻名净信,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则命终转男,往生极乐。以上皆因闻名发心,得生净土,是为得益中之上者。今章则显其下者。盖众生根器不一,故闻名之信乐发心亦不一,或因大心未坚,或因信愿不深,或以持念不专,是以未能全契弥陀十念必生等大愿,故当世未能了脱生死,仅能获福于现在及来生,故获利未能如前之数愿也。 第廿五愿,「修菩萨行」谓六度万行。是乃广修众善者。本经三辈往生,皆云「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盖发心乃诸善中王,持名是万行之首。缺此往生正因,虽行众善,则广而不专,博而未精,未契弥陀本愿,难于今生现证,故唯受人天礼敬而已。第廿六愿「生尊贵家」者,《大论》曰:「生刹利为有势力;生婆罗门家为有智慧;生居士家为大富。故能利益众生。」又《会疏》曰:「生下贱家,受世轻慢,利济不广。」是故闻名得福,来生皆生尊贵之家也。又「诸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下第廿七愿。「梵行」。梵者,清净之义。梵行,清净无欲之行。断YIN欲诸天,皆名为梵天。如梵天断YIN欲之行,曰梵行。《法华嘉祥疏》曰:「有人言通取一切戒为梵行,别行断YIN为梵行,故《大品》曰:“YIN欲障生梵天,何况菩提!”「以上皆以离欲为梵行,但另有深义,以证涅槃之万行为梵行。如《法华嘉祥疏》曰:「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即根本法轮大涅槃也。行即万行,到大涅槃也。」又《大日经疏十七》曰:「梵谓涅槃。梵行谓修梵行者名。具大涅槃名为梵。」上二经疏,皆谓到大涅槃之行,为梵行。是则梵行之深义,不局限于持戒与断YIN而已。今愿文曰「殊胜梵行」,应兼此二义。盖断除YIN欲,礼佛念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即趣向大涅槃根本法轮之妙行也。一闻佛名,即具如是功德,足证佛号,名具万德。又闻名功德,微妙难思。如《尊胜陀罗尼经》曰:「诸飞鸟畜生,含灵之类,闻此陀罗尼,一经于耳,尽此一身,更不复受。」又《涅槃经》曰:「是大涅槃,亦复如是。若有众生,一经耳者,却后七劫,不堕恶趣。」一经于耳,尚具上述功德。何况经耳之后,兼能信受,其功更胜。一般经中闻字,不是但闻,义兼信受。是故闻名之人,今生纵不即能往生,来世亦必常修殊胜梵行也。 我作佛时,国中无不善名。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于定聚。永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二十八、国无不善愿。二十九、住正定聚愿。三十、乐如漏尽愿。三十一、不贪计身愿。 从上章第廿八至第卅八愿,为摄彼土众生愿,表极乐国中众生之功德受用。上章具四愿,「国中无不善名」,是第廿八「国无不善愿」。」住于定聚「以上,是第廿九「住正定聚愿」。」犹如漏尽比丘」以上,是第卅「乐如漏尽愿」。最后「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是第卅一「不贪计身愿」。 第廿八「国无不善愿」。极乐国中尚无不善之名,何况有不善之实耶?龙树大士曰:「彼尊佛刹无恶名,亦无女人恶道怖,乃至无有诸趣恶知识。」盖表极乐无有不善也。又《往生论》云:「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应知。一者体。二者名。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无此三过故,名离体讥嫌。名亦有三种,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名离名讥嫌。」上论中所谓之讥嫌名,即愿文中之「不善名」也。又《疏钞》曰:「由耳之所闻,唯是诸佛如来万德洪名,菩萨、声闻及诸天善人,种种嘉号,曾无三恶名字,历耳根故。」耳中不闻恶名,故曰:「无不善名」也。 又如《阿弥陀经》曰:「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灵峰大师于此更有妙解。《弥陀要解》曰:「问:白鹤等,非恶道名耶?答:既非罪报,则一一名字,皆诠如来功德。所谓究竟白鹤等,无非性德美称,岂恶名哉!」其意如下,经云:「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故或问曰:彼国既有白鹤等鸟,则白鹤之名岂非恶报之名耶?《要解》答曰:经云「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白鹤等,既非罪报所生,则其假名,亦非恶名。是诸鸟等皆如来性德所显,故其名字乃表如来性德,正是美号,焉可视为恶名。又《观经》曰:「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可见极乐依正,悉是如来果觉之所庄严。是诸众鸟,皆是弥陀变化所作。彼土一色一香,一尘一名,无非中道,皆是不可思议法界之全体大用。是故彼国一一名字,皆显如来性德。如来证穷法界,照彻心源,功德究竟。以一真一切真故。一究竟一切究竟。又以假名诠显实法,故彼土一一名字,悉皆究竟。白鹤是究竟白鹤,共命之鸟是究竟共命之鸟。是诸众鸟皆如来性德之所显。故其假名,亦皆是性德之美称,而非恶名矣。 第廿九「住正定聚愿」。「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于定聚。」由于第五「无差别愿」,生彼国者,形貌无差,悉同一类。形既相类,心亦同然。心皆同一,住于定聚。定聚者,指正定聚,乃三聚之一。三聚包括一切众生。聚是聚类之义。一切众生分为三类,是名三聚。三聚之说通于大小乘,其义不一。一者,(一)正定聚,必定证悟者。(二)邪定聚,毕竟不证悟者。(三)不定聚。介以上二者之中,盖有缘则证悟,无缘则不证悟也。二者,《会疏》曰:「定聚者,具云正定聚。亦言不退转。便是菩萨阿鞞跋致也。云何名正定。凡一切众生,虽根性万殊。以类聚之,不出三种。以必堕六趣为邪定。以升沈随缘为不定。以定至菩提为正定。」三者,据《起信论》,十信以前之凡夫,不信因果,为邪定。十住以上为正定。十信之人为不定性。此乃实教大乘之说。本经第廿二品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当生(见《唐译》),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明得生彼土,便入正定之聚,必证大涅槃果。故善导大师曰:「不断烦恼得涅槃。斯示安乐自然德。」又龙树大士云:「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起心立德,修诸行业,佛愿力故,即便往生。以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聚。正定聚者,即是阿鞞跋致不退位也。」(又善导大师依愿言及《唐译》经文,谓此愿亦现生不退之密义,文中「若当生「则指求生之人,亦入正定聚。是为不共之说。当于第廿二品中详论之。) 第卅,「永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是为「乐如漏尽愿」。「热恼」。为剧苦所逼,身热心恼,故名热恼。《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今极乐国中「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永离热恼。「清凉」,清净凉爽,正与热恼相反。《大智度论廿二》曰:「人大热闷,得入清凉池中,冷然清了,无复热恼。」清凉池,喻涅槃也。今往生之人,入于彼土大清凉池中,故皆「心得清凉」。「漏尽比丘」,漏者,泄漏,即烦恼之异名。烦恼现行,使心连注,流散不绝。故名为漏。又眼等六门,日夜流注烦恼,故名漏。以圣智者断尽此烦恼,称为漏尽。六神通中前五通为有漏通,唯漏尽通为无漏通。烦恼断尽之比丘,称为漏尽比丘,即阿罗汉。法藏菩萨愿彼国众生,受乐无极,且于「所受快乐」心无染者。如阿罗汉,断尽诸漏,于诸世法,不执不着。故云「犹如漏尽比丘」。以喻受乐而无乐想。义寂名此为「受乐无染愿」;憬兴名之为「受乐无失愿」,皆是此意。 第卅一「不贪计身愿」。无起想念,贪计身者,凡夫修行,多堕身见,身见乃见惑之首,见惑不断,则不能入圣流,势必常沦生死,欲出无期也。贪计身者,谓执有我身而贪着计度也。《会疏》曰:「于自身忘执,计爱憎违顺,是名贪计,是所谓我执也。」凡夫忘以自身为我,贪执计较,爱护倍至,顺则生爱,违则生嗔,种种分别贪者,举体堕于烦恼。《往生论》云:「远离我心,贪着自身,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此三种法(应)远离以其障菩提心,应知。」盖谓贪执自身,无安众生心,供养恭敬自身心,此三者,皆障菩提心,故应远离。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若障菩提心,即不能往生。是故愿曰:「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善根无量,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善谈诸法秘要。说经行道,语如钟声。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三十二、那罗延身愿。三十二、光明慧辩愿。三十四、善谈法要愿。 上章具三愿。「生我国者,善根无量」是总述。以下分演。善根者,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罗什大师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又以「善」能生妙果,生余之善,故名为根。「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是第卅二「那罗延身愿」。憬兴称之为「身得坚固愿」。「金刚」者,梵语跋折罗(或代折罗)译为金刚。《三藏法数五》云:「金中最刚,故云金刚。」又《大藏法数四十一》云:「梵语跋折罗,华言金刚。此宝出于金中,色如紫英,百炼不销,至坚至利,可以切玉,世所希有,故名为宝。」(即金刚石,俗云钴石,硬度最大。)又金刚者,金刚杵之简名。《大日经疏一》云:「代折罗即是金刚杵。」原为印度之兵器。密宗以之表坚利之智。《大日经疏一》又云:「代折罗,如来金刚智印。」又《仁王经念诵仪轨上》云:「手持金刚杵者,表起正智,犹如金刚。」杵有金、银、铜、铁、石、水精、法陀罗木等,无量种之不同。帝释之杵,乃金刚所成。又执持金刚杵之力士,称为执金刚,简称金刚。《行宗记二》曰:「金刚者,即侍从力士,手持金刚杵,因以得名。」 「那罗延」者,译为胜力,或坚牢。有四义,(一)梵天王之异名。(二)罗什大师云:「天力士,名那罗延。端正雄健也。」(三)《大日经疏十》「毗纽天有众多别名,即是那罗延天别名也。是佛化身。」又《秘藏记》曰:「那罗延天,三面,青黄色。右手持轮,乘迦楼罗鸟。」(乘鸟表空行)(四)《涅槃经疏七》曰:「那罗延,此翻金刚。」乃十九执金刚之一。《维摩经》云「那罗延菩萨」。古注经家多谓众生身心相依,身有苦乐,心必忧喜。心有忧喜,身有损益。法救云:「如来身力无边,犹如心力。」又《密迹力士经》云:「如来之身成*「锁体,犹如金刚,铿然坚绝,不可破坏。」故愿国中众生,三业庄严。体固如金刚,力强如那罗延,同具殊胜身业也。 今依密教,执金刚,金刚手,金刚萨埵等,乃一名之异译。《仁王经念诵仪轨上》云:「此金刚手,即普贤菩萨也。手持金刚杵者,表起正智,犹如金刚,能断我法微细障故。」又《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云:「此金刚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贤。即从如来得持金刚杵。其金刚杵五智所成。故名金刚手。」今愿文曰「金刚那罗延身」,若据显迹,则如过去诸解,视为天上力士,那罗延神,大力坚固之身。今据密义,金刚与那罗延,均是执金刚,简称金刚。论其密本,即是金刚萨埵,即是普贤,乃法身大士。又密教尊金刚为示现威猛相之佛。是以「金刚那罗延身「应解为等同如来之「金刚身「或「金刚体」。 「金刚身」,指金刚不坏之身,谓佛身也。《涅槃经》云:「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又「诸佛世尊,精勤修习,获金刚身」。 《新译仁王经》曰:「世尊导师金刚体,心行寂灭转法轮。」《良贲疏》曰:「金刚体者,坚固具足。体者身也。佛身坚固,犹如金刚。」若据密意,则往生者,亦如世尊得金刚不坏之体。故皆寿命无量,身具金刚「坚固之力」。 「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为第卅三「光明慧辩愿」。彼佛寿命无量。国中天人寿命亦皆无量。又彼佛光明无量,是故彼国人民,身顶皆有光明照耀。盖主(佛)伴(国中人民一切贤圣)一如也。又「光明」者,自莹(亮)谓之光,照物谓之明。有二用。一者破闇,二者现法。盖佛之光明,是智慧之相(见《往生论注》下)。又《超日明三昧经下》云:「是知大智发外,能照法界,名为光明。」又《涅槃经》云:「光明名为智慧。」又大慧禅师曰:「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离是光说此法。」彼国天人身顶既有常光,正是智慧成就。以佛力护佑,故智慧殊胜。于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悉皆照了。故云「成就一切智慧」并「获得无边辩才」。「辩才」指善巧演说法义之才。《净影疏》曰:「言能辩了,语能才巧,故曰辩才。」又诸菩萨说法之智辩,称为四无碍智、四无碍解或四无碍辩。四无碍者:(一)法无碍。名(名相)句(语句)文(文段)能诠之教法名为法。诠者,具也,善也,言也。于教法无滞,名为法无碍。(二)义无碍。知教法所诠之义理而无滞,名为义无碍。(三)辞无碍。于各地诸方之言辞通达自在,名为辞无碍。(四)乐说无碍。以上三种之智,为众生乐说自在。又名辩无碍,契于正理,起无碍之言说,名为辩无碍。彼国人民,由于成就一切智慧,故得无边辩才,以四无碍辩,宏演法要。 「善谈诸法秘要」乃第卅四「善谈法要愿」。秘者,秘奥之义,言法门之深奥也。又秘密之义,言法门隐密,不易示人也。「秘要」者,如《法华文句五》曰:「四十余年,蕴在佛心,他无知者,为“秘”。一乘直道,总摄万途。故云“要”也。」又《法华嘉祥疏九》曰:「言约(简要也)理周(具足也),故称为“要”。昔来隐而不传,目之为“秘”。」《法华经法师品》曰:「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又密宗,称秘密宗。因密法者,正是诸佛秘要之藏,不轻示人者也。今极乐菩萨「善谈诸法秘要」。乃善能开演诸佛一切显密甚深秘要。「行道」,经行也。行道诵经,乃天台常行之三昧。乃于行道时诵经也。「钟」,梵语「键椎」之一。乃鸣集之法器。鸣钟乃集众之号命。又鸣钟有胜功德。《增一阿含》云:「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又《佛祖统纪六》曰:「人命将终,闻钟磬声,增其正念。」「语如钟声」者,谓说法人,声如洪钟,中正宏广,持续远闻。震醒长夜,警觉昏迷,引生善心,停息诸苦。音声功德,并如钟也。又钟身铸有真言、种子字、大乘经偈。鸣钟一声,即如转诵钟身所具一切显密经法。以喻说法人,一一声中,皆寓无量妙义也。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被弘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虽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或乐说法,或乐听法,或现神足,随意修习,无不圆满。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三十五、一生补处愿。三十六、教化随意愿。 上章中,「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是为第卅五「一生补处愿」。一生补处者,以一转生补佛处,如今兜率内院中之弥勒大士,一生即补佛位,即《法华》所说「余有一生在,当得一切智」,是名一生补处。又如《会疏》曰:「一生补处者,是等觉位。尚有一生无明(具足应云:一分生相无明)未破。故曰一生。此品无明,其力最大。唯此后心,以金刚智破之,即补妙觉之位,故曰补处。」若依密教,一者,一实之理。于密宗初地菩萨之位,先得净菩提心。自此一实,出生无量之三昧总持门,渐次增长至于第十地(以上之初地至十地,乃密十地,不同于显教之十地。)。更有第十一地,即佛地。以一转生补佛处,是名一生补处。如《大疏六》曰:「今此经宗,言一生者,谓从一而生也。初得净菩提心时,从一实之地,发生无量无边三昧总持尼门。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长,当知亦尔。迄至第十地满足。未至第十一地。尔时,从一实境界,具足发生一切庄严。唯少如来一位,未得证知。更有一转法性生,即补佛处。故名一生补处。」 又昙鸾大师更谓极乐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而顿登补处,「案此经推彼国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鸾师之说,深显极乐菩萨圆解圆修,一地一切地。故生彼国者,皆不退转。顿超阶次,圆证补处。深显弥陀大愿,妙德难思。 下第卅六「教化随意愿」。如上愿所明,生彼国者,安居乐国,悉登补位。成等正觉。但菩萨成佛各有愿力。如愿被弘誓铠甲,返入秽土,普利群生,教化有情,则承弥陀愿力加持,教化随意,无不圆满。是为本愿之意也。又铠者铠甲,古时战士对敌作战时所被服之物,用以遮卫身体,防卫矢石等(近代之避弹衣亦是此类。)。菩萨入生死,降魔军,则以自之弘深誓愿为铠甲。因弘誓之心坚逾铁石,可以此心出入生死之阵。至于所教化者,首云「皆发信心」,盖信为道源功德母也。本经小本曰:「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盖此净土法门,极圆极顿,超情离见,故为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也。又小本曰:「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又曰:「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是以极乐大士宏化十方,咸以劝信为首也。「修菩提行」,盖三辈往生,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今云「修菩提行」,即具发心与专念两要义。修菩提之大行,必由于发起菩提之大心。且菩提行中,实以一向专念,最为上首。一切菩萨,万善齐修,但十地菩萨,地地不离念佛也。又大行菩萨,普贤为首。故教化一切有情,「行普贤道」。普贤者,圭峰大师曰:「一约自体,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二约诸位,曲济无遗曰普,邻及亚圣曰贤。三约当位,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故本经中,与会诸大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之德者,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自利利他,无有穷尽之德。极乐大士遵行普贤之德,复教余土众生,皆行普贤之道。 如是极乐大士,被弘誓铠,入生死海。「虽生他方世界」,或现身秽土。因有弥陀愿力加持。「永离恶趣」。各各随其意乐,或说法,或听法,或现神通等。「随意修习」,悉皆圆满。众生受教,亦皆至心信乐,求生净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三十七、衣食自至愿。三十八、应念受供愿。 上第卅七「衣食自至愿」。「饮食衣服」见《宋译》。「种种供具」见《唐译》,又《汉译》第廿三愿曰:「我国诸菩萨欲饭时,则七宝钵中,生自然百味饭食在前。食已,钵皆自然去。」(《吴译》第十四愿同此。)又《魏译》第卅八愿曰:「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今经备集五译文义,结成此愿,名为衣食自至愿。如《会疏》释《魏译》曰:「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或国土,为衣食故,苦役万般。四时不宁处,一生疲贪求。何况禾下丧数千生命,镬中杀无量蚕子,依之沉迷无涯,受苦无穷。是故愿言,我土圣众,衣食住宅。随意现前。着衣吃饭,皆助道法也。」「种种供具「者,花香、幢幡、宝盖、璎珞、卧具、天乐等等。如是一切无量无边,殊胜供养之具,皆随意即至,如愿供养。如《吴译》曰:「欲得自然万种之物,即皆在前,持用供养诸佛。」《宋译》曰:「我以神力,令此供具自至他方诸佛面前,一一供养。」是故云:「随意即至,无不满愿。」 下为第卅八「应念受供愿」。《宋译》曰:「所有菩萨,发大道心,欲以真珠璎珞,宝盖幢幡,衣服卧具,饮食汤药,香华伎乐,承事供养他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世尊而不能往。我于尔时,令彼他方诸佛世尊,各舒手臂,至我刹中,受是供养。今彼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宋译》愿文,深显佛力。又如《魏译》云:「一发念顷,供养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是明自力。是以极乐人民,或因佛力加被,或以自力功圆,皆可随念普供诸佛。如经云:「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深显生佛不二,感应道交,供佛之念才兴,诸佛摄受已毕。顿修顿证,因果同时。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三十九、庄严无尽愿。 从第卅九至第四十三,此五愿是摄佛土功德愿。上第卅九是「庄严无尽愿」,《会疏》释曰:「“严”谓庄严,“净”谓清净,“光”谓光明,“丽”谓华丽。“严净”,明体离垢。“光丽”,表相奇特。以长、短、方、圆、大、小等为“形”,以青、赤、白、黑、正、不正为“色”,皆非世间所有,故云“殊特”。」意为:万物体无垢染,故曰严净。形相光明奇丽,故曰光丽。其形与色皆非世间所有,故曰形色殊特。《会疏》继曰:「点事(指如微点之事相)妙理相即,故谓穷微。无漏之相,实相之相,故谓极妙。」意为:极乐一切事相,一毛一尘之微点,皆从实际理体而显,与妙理相即不二,故曰穷微。穷者,尽也。微者,精也。具此一切形相,乃清净心之所显,弥陀无漏功德之所现,故为无漏之相。且一一皆是圆明俱德,一一皆是圆圆果海(「圆圆果海」见《显密圆通》,指无上圆满圣觉果德之海。),当体即是实相相而无相,无相而相,故曰极妙。继曰:「广略相入,不可思议。故云,无能称量。」意为:极乐世界全显事事无碍法界,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广略相入,重重无尽,超情离见。言语道断,故不可议。心思路绝,故不可思。言思不能及,又焉可称量?故曰「无能称量」。可见极乐净土,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除佛一人外,一切众生上至等觉,中至具天眼之一切小大凡圣众生,皆不能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更何能总为宣说。故云:「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道场树高,四百万里。诸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无量色树愿。四十一、树现佛刹愿。 上章具两愿。从「亦能了知」以上,表第四十「无量色树愿」。「欲见」以下,表第四十一「树现佛刹愿」。 「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无量色树」,指国中一切宝树,七宝化成,荣色光耀。行行相值,茎茎相向。是诸宝树,周遍其国。树高或百由旬乃至或千由旬。一由旬者,此方四十里至六十里。详见前注。又道场中,更有树王,名「道场树」,即菩提树。西域前正觉山之西南,行十四五里,有毕钵罗树。佛坐其下成正觉。故名菩提树。《维摩经菩萨行品肇注》曰:「佛于树下成道,树名菩提。此树光无不照。香无不熏。形色微妙,随所好(喜也)而见。树出法音,随所好而闻。此如来报(果报也)应(应化也)树也;众生遇者,自然悟道。」本经成就文中,复云:「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彼土菩提宝树能令见者自然悟道,证入无生法忍。此树功德真是无上希有,微妙难思。故知此树实是阿弥陀愿王秘密庄严心之流现。此心乃密教所判之第十住心,乃究竟佛果第十三地如来之所证,故能究竟惠予众生真实之利。树德高远,彼国菩萨中,善根劣者,本难知见。是以弥陀垂慈,大愿加被,悉令了知。 第四十一「树现佛刹愿」。今此愿文,树现佛刹,同于《观经》第四宝树观。经文简录如下:「此诸宝树」,「生诸妙华」,「涌生诸果」,「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观经》此观,正此愿之成就。极乐国中,宝树无量,一一树光化现宝盖无量。一一宝盖,中现十方佛国。明净清晰,如同明镜。见他方佛国,明了清澈,如对明镜,自观本面。可见极乐国土,含摄一切佛刹。相入相即,不可思议。 我作佛时,所居佛刹,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二、彻照十方愿。 上第四十二「彻照十方愿」。「广博」者,宽阔无边。「严净」者,庄严清净。「光莹」者,光明晶莹。「彻照」者,无微不显,无远不见也。「希有」者,《涅槃经》曰:「譬如水中,生于莲花,非为希有。火中生者,是乃希有。」极乐国土,庄严清净。光洁如镜,照见十方。如《观经》中,大势至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故知彼土,小大相容,广狭无碍。一毛一尘,悉皆映照十方。《往生论》曰:「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昙鸾师注曰:「如净明镜。十方国土,净秽诸相,善恶业缘,一切悉现。」又《华严经》曰:「譬如明净发光金玻璃镜,与十世界等。于彼镜中,见无量刹。一切山川,一切众生,地狱饿鬼,若好若丑,形类若干,悉于中现。」以上经论,皆明「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之义。「众生」指极乐世界与十方一切众生。若见极乐彻照十方之相,悉皆生起无上殊胜菩提之心。此心希有,如火中莲。故云「生希有心」。因生此心,故《宋译》续曰:「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作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三、宝香普熏愿。 上第四十三「宝香普熏愿」。《会疏》谓此界「金银虽发辉,无旃檀之香。沈麝虽熏馥,无珠玉之光。」今极乐中,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又妙香芬馥,普熏十方,广作佛事,故称奇妙。如《华严经》鬻香长者云:「阿那婆达池边出沈水香,名莲花藏。若烧一丸,如麻子大,香气普熏阎浮提界。众生闻者,离一切罪,戒品清净。雪山有香,名具足明相。若有众生,嗅此香者,其心决定离诸染着。罗刹界中有香,名海藏,其香但为转轮王用。若烧一丸,香气所熏,王及四军,皆腾虚空,游止自在。善法堂中有香,名香性庄严。若烧一丸,熏彼天众,普令发起念佛之心。须夜摩天有香,名净藏性。若烧一丸,熏彼天众,莫不云集彼天王所,恭敬听闻王所说法,兜率天中有香,名信度缚啰。于一生所系菩萨座前,若烧一丸,兴大香云,遍覆法界,普雨一切诸供养具,供养一切如来道场菩萨众会。妙变化天有香,名夺意性。若烧一丸,于七日中,普雨一切不可思议诸庄严具。」上述世间诸香,且有如斯胜用,何况弥陀如来本愿所现,乃法界万德之香。如《维摩经香积佛品》云:「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此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今极乐妙香,亦复如是,功德无边,普熏十方,广作饶益。能令闻香众生,「皆修佛行」。「尘劳垢习,自然不起」(见经中第廿品)。极乐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复熏十方世界,皆显事事无碍法界。 我作佛时,十方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四、普等三昧愿。四十五、定中供佛愿。 上章中,从「至于成佛」以前,表第四十四「普等三昧愿」。「定中」以下,表第四十五「定中供佛愿」。从第四十四以下诸愿,皆为彼国以外,他方菩萨,闻弥陀名,得殊胜法益之愿。首第四十四,为闻名得诸三昧,至于成佛之愿。「逮」者,及也。《易系辞》「水火相逮」。注曰:「水火不相入,而相逮及。」又逮者,追也。据《会疏》意,令闻名人,即时得诸三昧,故言「皆悉逮得」。《宋译》曰:「所有十方一切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号,应时证得寂静三摩地。」其中「应时证得」,亦即「皆悉逮得」之意。「清净」者,所住之三昧,无染无着,故曰「清净三昧」。如《会疏》曰:「寂静三摩地,无缚无着,故名清净。」又「解脱」者,所住三昧,离一切系缚而自在,名曰解脱三昧。如《会疏》曰:「止观无碍,故名解脱。」又曰「念佛三昧,能除一切烦恼,能解脱生死,故须名清净解脱三昧。」又「普等」者,普者普遍,等者平等。《悲华经》谓之遍至三昧,《芬陀利经》谓之普至三昧。《宋译》谓之普遍三摩地。《唐译》谓之平等三摩地门。《会疏》释曰:「若依诸师,但是菩萨所得三昧名也。憬兴云:“普者,即普遍义。等者,即齐等义。所见普广,佛佛皆见,故所住定,名为普等。”玄一云:“由此三昧力,普见诸佛世尊,故言为普。平等现无所不及,故言普等。”若约选择本愿正意,则是念佛三昧德号也。普谓普遍,凡圣通入之义。等谓平等,念一佛功德,等同一切佛之义。《菩萨念佛三昧经》曰:“譬如众生,若依须弥金色之边,其身即与彼山同色。所以然者,山势力故。又如诸水,悉入大海,同其一味。所以然者,以海力故。若人得念佛三昧,亦复如是。”是普遍义也。《文殊般若经》云:“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无二。”《赞阿弥陀佛偈》云:“我以一心归一佛,愿遍十方无碍入。”是平等义也。」《会疏》以清净三昧、解脱三昧、普等三昧为念佛三昧。盖念佛三昧为宝王三昧。具是一切三昧功德,自当同具种种三昧之名也。「三昧」,即三摩地,译为正定、正受(详解见第二品。)。「总持」,即陀罗尼,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并能持无尽义(详解见第二品。)。深妙之总持,故曰深总持。十方菩萨,因闻名故,得诸三昧,与深总持,安住定中,得成正觉,故曰「至于成佛」。 第四十五「定中供佛愿」。定中供佛,不失定意,同于《德遵普贤品》中「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正是普贤大士甚深境界。《往生论注》云:「八地以上菩萨,常在三昧。以三昧力,身不动本处,而能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教化众生。」望西师谓住定供佛:「约常途者,初地以上。」又曰:「初地以上,虽有此德,八地以上,是无功用。」盖谓初地菩萨,虽初有此德,但尚不能全离功用。八地以上,才是无功用道。《会疏》谓他方新发心菩萨,因闻弥陀名号,顿登上地菩萨,得诸三昧,住定供佛。《疏》曰:「纵虽新发意菩萨,闻名字人,能得定惠(即慧)相即,真俗相照,顿得上地菩萨也。」又《文殊般若经》曰:「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差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即念佛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差别相。」云云于三昧中,遍知诸佛世界差别相,正与住定供佛同旨。 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证离生法,获陀罗尼。清净欢喜,得平等住。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四十六、获陀罗尼愿。四十七、闻名得忍愿。四十八、现证不退愿。 上章具三愿。「获陀罗尼」以上,为第四十六「获陀罗尼愿」。「一二三忍」以上,为第四十七「闻名得忍愿」。此下为第四十八「现证不退愿」。 第四十六愿,「离生」者,离生死也。三乘行人,入于见道。因见谛理,断见思惑,永离三界之生,是云正性离生。《万善同归集》云:「齐登解脱之门。咸阐离生之道。」十方菩萨,以闻名故,皆证此离生之法。并得「陀罗尼」。陀罗尼,即「总持」,见前释。陀罗尼有四:(一)法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不忘。(二)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不忘。(三)咒陀罗尼(又咒陀罗尼,有五名。据《秘藏记》意,五名者:(1)陀罗尼,(2)明,(3)咒,(4)密语,(5)真言。陀罗尼者,佛放光时,光中所说也。是故陀罗尼与明,其义不异。持陀罗尼人,能发神通,除灾患,与此方咒禁法相似,故曰咒,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语。真言者,如来之言,真实无虚,故曰真言。)。(四)忍陀罗尼。于法之实相安住,谓之忍。持忍名为忍陀罗尼。十方闻名大士,皆得如上陀罗尼,安住于诸法实相,故云「获陀罗尼愿」。 第四十七「闻名得忍愿」。「清净」者,无染无着之本然。「欢喜」者,适悦在心,寂灭为乐也。「平等」者,浅言之,则为离诸高下、深浅、大小、亲疏、智愚、迷悟种种差别,曰平等。进言之,则真如周遍,万法一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往生论注》曰:「平等,是诸法体相。」又曰:「众生见阿弥陀如来相好光明身者,如上种种身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若遇阿弥陀如来光照,若闻阿弥陀平等意业,是等众生,种种意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意业。」盖谓十方大士,若于阿弥陀如来,睹相、闻名、见光、知意者,皆入如来之室。以闻名故,得毕竟平等之业。与此项之「闻我名者,证离生法,获陀罗尼,清净欢喜,得平等住」,全然一味。以闻名故,得住平等法中,即住于诸法实相也。又《汉译》称阿弥陀佛为无量清净平等觉。故知十方大士,闻佛名号,至心信乐,以平等心,念平等觉,如是安住,亦是「得平等住」之义也。此一句佛号即是实相,即是法界全体,即是诸法平等体性。但能念念相继,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故曰「得平等住」。如是心行,是菩萨行,辗转教授,同归极乐。普惠众生真实之利,故曰「修菩萨行」。如是修行,自然具足一切佛果之功德根本,故云「具足德本」。如《会疏》曰:「(一)菩萨六度,一切功德之本。故名德本。(二)选择摄取果号,能流出六度万行,为众德本原(此乃以持佛号为德本),故名德本。」 「一二三忍」。忍者,安忍也。《魏译》云:「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法忍」者,法为所证之理,心安于法为忍。《大乘义章九》云:「慧心安法,名之为忍。」此上法忍,诸家之说不一,有深浅之别。例如《仁王经》明五忍:(一)伏忍,(二)信忍,(三)顺忍,(四)无生法忍,(五)寂灭忍。《仁王经私记》云:「初地、二地、三地得无漏信,名信忍。四、五、六地趣向无生,名顺忍。七、八、九地,诸念不生,名无生忍。十地、妙觉,得菩提果,名寂灭忍。」古注经家中,有认为伏忍、信忍、顺忍,即本经之三忍者;甚至有以最初伏忍上中下三位,为本经之三忍者。盖皆不许他方菩萨闻佛名号,应时即得一忍,二忍,乃至无生法忍也。但据经文,此三忍中,包括无生法忍,实无可疑。《魏译》第三十四愿曰:「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宋译》文:「闻我名者,应时即得初忍、二忍,乃至无生法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愿文中之第三法忍,决定是无生法忍也。又据《论注》曰:「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指初地至七地),毕竟得证平等法身。」(又曰:「平等法身者,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也。」)又曰:「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毕竟得平等口业。」皆是闻佛名号,得证无生法忍之明证。 无生法忍,略云无生忍。真智安住于无生无灭之实相理体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智度论五十》曰:「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又《智度论七十三》曰:「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又《大乘义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又《楞严经长水疏一》曰:「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又《大乘义章十二》曰:「如龙树说,初地以上亦得无生。若依《仁王》及《与地经》,无生在七、八、九地。」《宋译》曰:「闻我名号,证无生忍。成就一切平等善根。住无功用,离加行故,不久令得阿耨菩提。」望西释曰:「既云无功用,知证第八地。」故知本经之第三忍,即《仁王经》之无生法忍。若据望西师意,则位当八地也。 望西曰:「问:以闻名力,岂得无生?答:佛愿力故。如《十住论》云:“过去无数劫,有佛号海德。今现在十方,各得成正觉。皆从彼发愿,闻名定作佛。”」上之论证,妙显他力,佛愿加被,使闻名者,证无生忍,定当作佛。且闻不是但闻。必能起行。例如《涅槃疏廿》云:「若闻常住二字,生生不堕者,闻有多种,若深能思惟,如说行者,即生生不堕。」意为:闻后能深思惟,并如说修行,始能得生生不堕之益。可见闻之一字,意兼信受,不仅是一经于耳也。 今愿文之「一二三忍」,实即本经《菩提道场第十五品》中之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无量寿经钞五》曰:「(一)音响忍,由音响而悟解真理者。(二)柔顺忍,慧心柔软,能随顺真理也。(三)无生法忍,证无生之实性,而离诸相者。是悟道之至极也。」此三忍当于第十五品中详论之。 第四十八「现证不退愿」。愿曰:「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不退转者,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鞞跋致(详见前注)。盖以菩萨行愿,难发易退。据《仁王经》别教之信位菩萨,名为轻毛菩萨,随风东西。又南本《涅槃》曰:「无量众生发阿耨菩提心,见少违缘,于阿耨菩提,即便动转。如水中月,水动即动。」又喻曰:譬如鱼母,多有胎子,成就者鲜。如庵罗树,花多果少。众生发心,乃有无量。及其成就,少不足言。故云:「鱼子庵罗花,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又《十位菩萨断结经》(节录):「时舍利弗告来会菩萨:我曩昔,或从一住进至五住,还复退堕而在初住。复从初住至五六住。如是经六十劫中,竟不能到不退转。」又《宝雨经》曰:「有世界名娑婆,其国有佛名释迦牟尼。若诸有情闻彼名,于阿耨菩提得不退转。由彼如来本愿力故。」古代澄宪师赞此愿为「释尊五百大愿之中,最胜愿也」。可见两土导师同发此最胜之愿,正是「一路涅槃门」也。盖以无量菩萨,未到不退之位,虽极勇猛,如救头燃,但以障缘竞来,屡屡退转。遂令学道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弥陀因地悯其勤苦,发无上愿。以佛威德,令闻名人,即得三忍,证不退转。原在退位,乘佛愿力,唯进不退,疾至菩提,实为大庆。又《会疏》曰:「谓难思愿力,一得一切得,不退与三忍,同时具足故。」深显弥陀一乘愿海、究竟方便之妙用。又《十住毗婆沙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又《小本》曰:「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会疏》曰:「谓三忍不退,悉摄在名号中,称名时,名义不离,自得此等德。」可见凡闻名者,但能信愿持名,亦悉能现证不退。弥陀一乘愿海,妙德难思。六字洪名,究竟方便。四十八愿,愿愿摄众生,愿愿显真实。分之则为四十八,合之则为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必成正觉第七 法藏比丘于世间自在王如来,说四十八愿已,乃于佛前复以偈颂表此行愿,并请证明。以大愿真诚深广故,应时感得雨花地动。空中赞云,必定成佛。以上是本品内容。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 我建超世志 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 誓不成等觉 复为大施主 普济诸穷苦 令彼诸群生 长夜无忧恼 出生众善根 成就菩提果 我若成正觉 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 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 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悲心 利益诸群品 离欲深正念 净慧修梵行 「我建超世志」。建者,立也。所谓「超世志」者,注经家中颇有异解。如净影云:「前所发中,求法身愿、求净土愿,名超世愿。」净影以《魏译》光明无量愿、寿命无量愿与诸佛称扬愿,为摄法身愿。国土清净愿、国土严饰愿为摄净土愿。净影仅许此五愿,超出世间也。憬兴同之。义寂、望西等则谓总指所发之四十八愿,后说甚是。《甄解》曰:「吾祖(善导)言不可思议四十八愿。又云无碍誓愿。世人以谓此四十八愿者,愿愿各头,喻栗与柿相并耳。皆是隔历不融之见而已。今不然,喻如一匹蜀锦,巧织成华果枝叶。似根茎枝叶有别,而所织成,但匹锦耳。今亦如是。虽数有四十八,而但是一正觉善巧所庄严。…故曰无碍誓愿。又曰不可思议四十八愿。四十八,一一愿皆具不可思议德故。诸愿相入,而无所隔,名无碍。」由上可见四十八愿互融互入,一一皆是超世之愿也。 又善导大师于《法事赞》中云:「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是谓一一之愿悉为念佛也。又《往生论》谓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法藏菩萨大愿摄三种庄严,究竟圆满。圆入一法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且以「声字皆实相」,故此「南无阿弥陀佛」一句名号,即是法身本体,即是圆圆果海。乃四十八之所标,故体具本愿一切功德妙用。又此名号,是性德之本体,修德所圆成,性修二德,圆摄无余。今四十八愿,偏标念佛,愿愿皆摄佛之果德,一一全显无为法身,故可悉谓为摄法身也。诸愿互融相入,无所隔碍。一一愿含无量不可思议无上殊胜之愿,无有限量。进言之,则所云「四十八」者,亦只是随顺众生之假名,实则本愿无量也。又本愿之数虽无量,但究竟只是一法句也。 至于对「超世」之解,诸家亦复不同。义寂谓为超胜地前世间之位,故名超世。憬兴谓为地前十向满位一重发心。盖均谓为初地之前也。善导、昙鸾等师,则大异于是。如昙鸾师谓:「法藏菩萨于世间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此乃《璎珞经》中六种性之第四种,即十地菩萨)。于此性中发四十八愿。」善导大师亦判为十地菩萨之发心。故均远超地前之说。复以法藏菩萨大愿,不但超过三乘,且超踰诸佛愿也。经云:法藏发愿之初,便言「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后出偈经》云:「发愿踰(超也)诸佛,誓二十四章。」经中成就文曰:「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踰十方一切世界。」「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可见法藏菩萨超世之愿,亦超踰诸佛之愿也。极乐世界,无量清净庄严,全显当人自性。心作心是,理事无碍。水鸟树林,宣流正法。声色香光,悉增道念。重重无尽,自在无碍,全是圆明具德,不可思议。举体是事事无碍法界。复以闻名便登不退,见树契悟无生,十念必生净土,凡夫例登补处,此皆十方国土之所无,极乐同居所独有。故云无上殊胜超世之愿也。 「必至无上道」。道者,菩提也。如来所得之道,更无有能超越而居其上者,故曰无上道,即无上正等正觉也。如《法华经寿量品》:「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法藏菩萨亦复如是,欲令众生,至无上道。至于「必至」者,可有二解:(一)「必至无上道」者,本愿主体也。一一愿中,皆以正觉自誓,如次之二句「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盖四十八愿,具体愿文,虽各有异,但大愿共本,实为入无上道同成正觉也。故《法华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是乃以」无上道「为大愿之主体也。(二)以无上道为大愿之果也。《净影疏》曰:「得果决定(即决定得果),故云必至无上道矣。」 「复为大施主,普济诸穷苦」。大施主者,于一切人行大施。至于所施者,为是财耶?法耶?净影师云:「法施化益」,是谓法施。憬兴师非之曰:「欲济贫苦,必财施故。」。是谓财施也。又《宗镜录九十五》曰:「以无财法,名为贫穷」。故知普济贫苦,即须法财并施。故《积功累德品》曰:「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是为法施。经中复云:「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是即财施也,故知大施主必须财法二施。如《会疏》曰:「以财济世贫,以法周无福。故曰大施主。」盖谓以财施救济世间贫穷困苦之人,以法施普利无福闻法之士,故名为「大施主也。」 「令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长夜」,喻众生之沉沦生死,常云生死长夜。夜表冥闇无光,众生无明覆心,昏迷不觉,沈生死海,枉受诸苦。为令永离一切忧悲苦恼,出生死长夜,故予财法二施。而其中慈悲至极者,则为令其「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一切施中,此施最上。令一切众生,离究竟苦,得究竟乐也。但欲令众生出生善根,成就菩提,则莫若持佛名号,求生极乐。故下曰:「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此四句乃大愿之心,全经之眼,十方如来度生之妙手,一切众生出苦之宝筏。四十八愿全是此四句之闻演,如善导大师所谓愿愿皆标念佛也。阿弥陀圣号,具无量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清净、无量壮严、无量智慧、无量菩提,乃至无量之无量。无量寿表常住法身,故以无量寿摄一切。如来名号,普闻十方。闻名众生,俱来我刹。以称名故,即多善根。得生净土,必证菩提。殊胜圆满,究竟方便。弥陀大愿,所以超世,并号愿王者,正在此也。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愿来生我刹之人,身相如佛,身皆金色同具卅二相。此即愿文中之第三第四两愿之重述,但更殊胜圆满,因悉皆如佛也。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上二句指身德,此二句则表心德。句首「亦以」二字,应着眼。盖愿凡来我刹之人,亦能如我(法藏)以大悲心,利益群品,故云「亦以」。盖愿刹中人民,皆能如佛,视诸众生,等同一体,均发同体大悲之心也。如《华严经行愿品》云:「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故愿来生我刹之人,发大悲心,普利群品。品者品类。「利益诸群品」即普利一切种类之无数众生。 「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欲」指贪欲。《四十二章经》云:「离欲清净,是最为胜。」「正念」者,八圣道之一,离邪分别,而念法之实性,名正念。《观经疏》云:「舍相入实,名为正念。」「净慧」者,《会疏》云:「净慧则是般若波罗蜜。非人天小乘不净之慧,故名净慧。」「梵行」者,清净无欲之行。为《涅槃》五行之一,菩萨利他之行,能为一切不善之对治,离过清净,故名梵行。又证涅槃之万行,名梵行。《会疏》:「欲是诸苦之因,施(度)戒(度)能离之。正念是善护助,如着铠入城。忍(度)定(度)能为之。净慧则是般若(度)。精进一度总通五故。是则菩萨六度也。」望西师稍异于此,以离欲为施戒忍。正念为禅定。总之皆谓离欲,正念与净慧,即是菩萨之六度。修此六度,能离贪嗔痴三毒,故曰梵行。望西师又云:「离欲即无贪,善正念无嗔,净慧无痴,此名梵行。」 愿我智慧光 普照十方刹 消除三垢冥 明济众厄难 悉舍三途苦 灭诸烦恼暗 开彼智慧眼 获得光明身 闭塞诸恶道 通达善趣门 为众开法藏 广施功德宝 上段表无量寿,本段表无量光。无量寿,体也。无量光,相用也。从此体相用流出无边之化德化益,善导大师《定善义》曰「一一誓愿为众生」。今此偈颂,正显是心。「愿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刹」。「智慧光」者,有二义:一者,如《涅槃经》云:「光明名为智慧。」又《超日明三昧经》曰:「大智发外,能照法界,名为光明。」详见前光明慧辩愿注。兹不俱引。二者,如昙鸾大师《赞阿弥陀佛偈》曰:「佛光能破无明闇,故佛又号智慧光。」上句,义同前。下句,则表」智慧光「是弥陀圣号之一。亦弥陀十二光明之一。「愿我智慧光」是《宋译》之文,在《唐译》则为「愿获如来无量光」。据此则智慧光,即无量光。且弥陀虽列十二名,实则一一名中,均圆摄余之光德,故知智慧光亦无量、无边、无碍、无等、常照、清净等光也。是故下句即「普照十方刹」。无量光,则横遍十虚,故无刹不照。且此光明即是智慧,能照破众生无明之垢闇,故此下重显智光妙用,而曰消除垢冥等等。 「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三垢」者,贪嗔痴三毒之异名。「冥」者,无知也。《俱舍论一》曰:「以诸无知,能覆实义,及障真见,故为冥。」「明」者,显也,备也,盛也。成也。「济」者,度也,救也。「明济」,于《会疏》本作「广济」,故知明济即广度之义。「厄者」,碍也,缚也,难也。「难」,苦难、灾难、困难也。故此二句之浅释即为,消除众生贪嗔痴三毒之垢暗,广救种种痛苦与灾难。厄难众多无数,故云众厄难。佛之智光,悉能明济。如《会疏》曰:「三垢是贪嗔痴。此三垢染心性,故名垢。令众生盲冥,故云冥,是流转因(流转生死之因)。众厄难,是其果。谓六趣四生也。佛光普流清净、欢喜、智慧之德,消除三障之冥。集因既灭(消灭集谛之苦因),苦果尽止(终止流转之苦果),故云广济等。」 「悉舍三途苦,灭诸烦恼暗」者,承上文而言。消除三毒,则离三恶道。盖三途极苦,大圣垂慈,愿令舍离。故四十八愿之首,为国无恶道与不堕恶趣。今云「悉舍三途苦」,其义同也。「暗」,喻也。无明烦恼覆蔽众生心源,昏昧冥盲而无所见,故云「暗」。佛之智光如日,佛智慧照破无明烦恼,如日破暗,故云「灭诸烦恼暗」也。 「开彼智慧眼,获得光明身」。眼之用为见。故常以眼表见。常喻曰:般若如目,余度如盲。宗门常云:参方须具参方眼,看教须具看教眼,是皆以眼表般若之正见也。又《华严离世间品》十眼中,于五眼外,第六曰智眼,见诸法故。七、光明眼,见佛之光明故。八、出生死眼,见涅槃故。九、无碍眼,所见无碍故。十、一切智眼,又曰普眼,见普门之法界故。今云「智慧眼」者,可释为十眼中之慧眼与智眼,亦可解为众生本有之「如来智慧德相」亦即佛眼。如《会疏》曰:「智慧眼,即智慧。谓众生心中本具智慧眼,由无明幻翳,妄为昏盲。住昏盲中故,以佛眼为彼,认盲为自。佛光普照,开众生心中本慧眼,灭无始时来盲冥,故言“开彼”也。」盖谓众生昏盲无知,不识本具佛眼,反自认为盲,将佛眼推向佛边。今因佛光普照,开明众生心中本有智慧之眼,而消灭盲冥也。 「光明身」《三藏法数十三》谓有三种光明:(一)外光明,日月火珠等之光明能除暗者。(二)法光明,妙法能除愚痴之暗者。(三)身光明。诸佛菩萨及诸天等之身有光明,能除暗者。如经云:「身顶皆有光明照耀。」身有光明,是为光明身之浅释。进言之,「获得光明身」另有三义:一者,如《千手陀罗尼经》曰:「当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所照故。」由于佛光普照,众生垢灭善生,慧眼开明,净心持念,于是十方如来光明护照,行者自身即成光明藏也。二者,如《论注》云:「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故光明身与智慧眼不二。智慧眼开,了了见性,光明身顿即成就也。二者,如《思益经》曰:「如来身者,即是无量光明之藏。」盖愿一切众生皆由真实智慧,而证如来法身也。 「闭塞诸恶道」。恶道者,《地持经》言:「乘恶行往,名为恶道。」即乘恶行而往之道路,亦名恶趣。地狱、饿鬼、畜生等是也。上名三恶趣,亦有加入修罗,名为四恶趣者。「闭」者,关闭也,亦即塞也。令诸众生免除堕入三恶趣,或四恶趣之厄难,是为闭塞诸恶道之粗解。《会疏》更进一解,谓六道皆是恶道,疏云:「六道,则流转所由。故言恶道。」《会疏》之说,于经有据,《魏译》曰「横截五恶趣」。以修罗分入余趣。故六趣成为五趣。经云「五恶趣」即《会疏》所解,六道均名恶趣。是以「闭塞诸恶趣」即是断除众生轮回六趣之途。令出生死之海也。今会本第卅二品亦曰:「横截于五趣,恶道自闭塞。」(会自汉魏两译。) 「通达善趣门」。「通达」者,畅通无壅也。「门」者,具两义。一者差别;二者趣入。《大乘义章一》曰:「门别不同,故名为门(即分门类之义,如部门、门类)。又能通入趣入,名门。」法有种种差别,即是有种种门,皆能使人趣入涅槃,即是「门」义。故指经中之法为门。《四教仪一》曰:「门者,以能通为义。佛教所诠正四句法,通行人至真性实相之理。故名为门。」后者正是今经中之义。「善趣」者,一般指六趣中之三善趣,但此与今经之义相违,上既以六趣皆名恶趣,故人天等趣不能复称善趣。故知善趣门不是趣向人天之门,而是上善者所趣向,故名善趣门。如《会疏》曰:「菩提者,则上善所入,故言善趣门。」是谓入菩提妙觉之法门,才是善趣门。此门唯有发菩提心上善之人方能趣入,洞开此门,故云「通达善趣门」。云何洞开?则唯有成就净国、普摄群生之净土法门也。 「为众开法藏」。承上而言。上云:「闭塞诸恶道」,悉令出生死海也。「通达善趣门」,咸令登涅槃岸也。为实现此愿,首须开示佛之知见,故云「为众开法藏」。广演妙法,今众悟入,导归极乐,究竟菩提,故云「广施功德宝」也。「众」指九界众生,包括菩萨、缘觉、声闻与六道一切众生。「开」者,开佛知见,亦常云「开示」之义。法藏者,又名佛法藏,乃法性显之理体,亦即当人本具之如来藏性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又法藏者,如来所说之教法也。故法含藏多义,故名法藏。多法集积,故又曰法蕴。其数有八万四千。《法华经宝塔品》云:「持八万四千法藏,为人演说。」又《俱舍论》云:「所化有情,有贪嗔等八万烦恼。为对治之,世尊说八万法蕴。」是以愿为无量众生,开显法性之真实,复流出八万四千妙法,对治众生烦恼。但于八万四千法门,唯一净土妙法,能惠真实之利,普令一切含灵皆得度脱。故知所开法藏之首要,正是本经也。「广施」者,普遍施给也。普利一切众生,故云广施。所施之物,乃功德之宝。「功德」者,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己曰德。」又《胜鬘宝窟上》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综上二说,则利生与去恶名功。此功之果曰德。德者得也。德者,修功所得也。 「宝」者,本段末后一个「宝」字,应深着眼,此诚为画龙点睛之笔。盖开法藏所开显者,即此宝也。广施与众生者,亦即此宝也。又此「宝」字具三义:一者美称。如尊佛而名为宝王如来,赞美念佛三昧曰宝王三昧,尊佛菩萨之印契为宝印等。二者,宝乃梵语摩尼之译名。《仁王经良贲疏》曰:「梵云摩尼,此翻为宝。会意翻云,如意宝珠,随意所求皆备足故。」又《涅槃经九》曰:「摩尼珠,投于浊水,水即为清。」又《弥陀疏钞》云:「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亦正是以宝珠喻佛号也。三者,《智度论四十七》曰:「于诸法中,法宝是实宝。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益。」今经中宝字。悉俱如上诸义。所说之法是真实法宝,此法至妙无上故喻之为宝,此法能满众愿,故喻为如意之宝。若切指此宝,则是持名之法。盖念佛之心印,坚固不坏,有如金刚故称宝也。如《观佛三昧经观佛密行品》云:「譬有贫人,依豪贵衣食。时有王子出游,执大宝瓶。瓶内藏王宝印。贫者诈来亲附,拿宝瓶逃走。王子觉之,使六大兵乘(骑也)六黑象追之。持瓶人走入空野泽中。毒蛇自四面来,欲啮持瓶者。惶惧而东西驰走。见空泽中有一大树蓊郁。头戴宝瓶,攀树而上。时六兵疾驰至树下,贫人见而吞王宝,以手覆面。六黑象以鼻绞树倒之。贫人堕地。身体散坏。唯金印在宝瓶放光。毒蛇见光四散。佛告阿难: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以上经文,在《宗镜录》九十五卷中有注释,兹不录引。)但今应申言者,则其末后所云:「佛告阿难: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故知念佛法门是真实不坏之法宝。此念佛妙法,心作心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自心起念,还念自心,以佛果觉,作我因心,故令因心,顿同果觉。「住于念佛,心印不坏」,功德之宝,正是此心。故此心印,称为宝印。弥陀大愿,普度众生成佛,为践此大愿,故大开法藏,广施无尽功德所严无上之宝。即此信愿持名之真实法宝也。「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实为一大藏教之眼目。持名念佛时,即是心印放光时,故云:「一声佛号一声心。」故《大集经》曰:「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即无上深妙禅」也。于上之语,若能信受,即是蒙佛深恩,为我开智慧之眼,得光明之身也。上心印之语,亦即是如来心心相印之印,诸祖以心传心之心,闻此宝印,粉身难报。 如佛无碍智 所行慈愍行 常作天人师 得为三界雄 说法师子吼 广度诸有情 圆满昔所愿 一切皆成佛 上二偈乃愿求佛德,愿己福慧,等同如来。首句「如佛无碍智」,求己智如佛也。「无碍智」者,指通达无滞、自在融通之佛智。《涅槃经八》;「如来不尔,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来名无碍智。」《大集经一》曰:「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业事。」《魏译无量寿经下》云:「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以无碍智,为人演说。」故法藏发愿求此无碍智,为九界众生,演说妙法,契理契机,一切无碍。 「所行慈愍行」者,愿求己之所行,能如世尊之慈愍行也。世尊以无缘大慈,哀愍众生,等同一子,拯济负荷,悉登彼岸。故愿能行佛之所行。故上句愿求佛智慧,此句愿求佛慈悲,智悲并运,圆契菩提。此二者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常作天人师」。「天人师」为如来十号之一(注见前)。「得为三界雄」,「三界雄」亦为佛之德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世雄不可量。」《净影疏》云:「世雄,佛之异名。」佛断尽一切烦恼,故为三界中之大雄。总之,此一段是大愿之总结。上言「无碍智」,求智慧也。自「慈愍行」以下,表誓愿也。《会疏》曰:「愿是万行之先导,慧即佛道之眼目。愿以导因行,慧以照佛道。愿慧成满,即名如来,故谓“得为三界雄”。」盖誓愿与智慧,成佛正因也。两俱圆满,从因得果,故为三界之雄。 「说法师子吼」。愿己说法,能如世尊,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师子吼,喻也。师子,即狮子。师子一吼,百兽畏惧。故称世尊决定无畏之说法,为师子吼。《涅槃经廿七》曰:「师子吼者,名决定说。」又《维摩经佛国品》曰:「演法无畏,犹如师子吼。」肇公注曰:「师子吼,无畏音也。凡所言说,不畏群邪异学。喻师子吼,百兽下之。」如是说法,故能「广度诸有情」。且此广度有情之句,正是法藏大愿之根。故云:四十八愿,愿愿皆是为众生也。 「圆满昔所愿」。「昔所愿」者,即法藏菩萨,于五劫中,精勤求索,结得之四十八大愿也。所发本誓,一一功圆果满,故名「圆满昔所愿」。「一切皆成佛」,此之一句,奇哉!奇哉!粉碎虚空!此正是四十八愿之本体。从此一句,流出四十八愿。一一之愿,亦只是显此一句。《往生论》谓三种庄严(佛土、佛、菩萨)「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此清净有二种,应知,何等二种:一者,器世间清净。二者,众生世间清净。」今云「一切皆成佛」,极显此二种清净也。本经《泉池功德品》云:「其水一一随众生意。…波扬无量微妙音声,或闻佛法僧声,波罗蜜声…甘露灌顶受位声。得闻如是种种声已,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随其所闻,与法相应。其愿闻者,辄独闻之。所不欲闻,了无所闻。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水者,无情之器物也。何以能有如是无量妙用,应机随宜,欲闻则闻;又具如是不可思议殊胜功德,能令闻者,永不退转?是知一真法界,一尘一毛,无不圆明俱德。一真一切真。一尘一毛,无一非圆圆果海。见《显密圆通》,指无上圆满圣觉果德之海。情器世间,悉皆清净。有情无情,悉皆成佛。故曰:「一切皆成佛」也。此一句子,剖出三藏十二部心髓,道破宗门一千七百公案玄旨,直显密宗大圆胜慧大圆满之密意。此即一法句,此即清净句。亦可称为禅宗所谓之末后句。万德齐彰,一法不立。言思莫及,唯当默契。 斯愿若克果 大千应感动 虚空诸天神 当雨珍妙华 「克果」,《会疏》云:「克谓克成。果谓果遂。」亦即常云成就之义。「感」指感应。感属于众生,应属佛菩萨。此偈意为:本愿若能成就,大千世界一切圣众,应受感动。当现瑞象,梵天、帝释诸天之天神,当从空降下珍奇殊妙之天花,以为证明。如《净影疏》云:「斯愿一偈,请证要(求也)瑞。若定克果,大千应动,空雨妙花。」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说偈才毕,立即现瑞,故曰「应时」。大地震动,是器世间之瑞应。雨花、奏乐、赞言,是情世间之瑞应。证明法藏大愿决定成就。「普地」,指全世界之大地。「六种震动」有三说:一者,指六时之动为六动:(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三)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舍性命时、(六)入涅槃时。二、以能动六方曰六动。《大品般若经一》曰:「尔时世尊故在师子座,入师子游戏三昧。以神通力感动三千大千国土,六种震动。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地皆柔软,令众生和悦」,是以东、西、南、北、中、边六方之动,曰六动。三、动有六相,以六相之动,名为六动。《晋华严经》以动、起、涌、震、吼、觉为六动。动者摇荡,起者升高,涌者凹凸,震者有声,吼者巨响,觉者觉他,令物觉悟。上三说,第一表震动之时,后二表震动之相。至于普令震动之因缘,《智度论八》曰:「佛何以故震动三千大千世界。答曰:欲令众生知一切皆空无常故。复次如人欲染衣,先去尘土。佛亦如是,先令三千世界众生见佛神力,敬心柔软,然后说法。是故六种动地。」今者普地六种震动,正应法藏大士「大千应感动」之誓;复表今发愿,正是将转无上大法轮也。「天雨妙华」,「自然音乐」,《唐译》为「天华鼓乐满虚空」。《嘉祥疏》云:「地动表皆行因。雨华明必得果。自然音乐,证妙乐之土,说法化物也。」意为:所现诸瑞象中,地动表得果皆由行愿之因(是「皆行因」之意)。雨花者,有花则有果,以表大愿必然得果。「自然音乐」必得妙乐之土,并广宣妙法,化物无尽。最后「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会疏》曰:「克果无疑,故云决定。决定中之决定,故言必成。无上正觉,即佛果。无有此上。故名无上。」 至于法藏大士才发愿已,空中便即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者,何也?《无量寿经起信论》所释,甚为精要。兹用其意,而简述之如下:「一切佛土,不离众生一念清净心,而得成立。法藏大士,发此宏愿,只为破除众生妄执,开显当人本有心量。令知净土即是法性本然,非从外得。何以故?自性空寂,离诸恶趣。自性妙圆,具诸相好。自性无碍,现六神通。自性无住,不可断灭;自性无作,无有限量。自性无外,如风广被。自性无内,如镜普现,自性光明,如日普照。自性平等,如香普熏。菩萨即顺众生自性本具之空寂心、妙圆心、无碍心、无住心、无作心、无外心、无内心、光明心、平等心,而庄严佛土。是以四十八愿,一一愿即众生本具之心。即以自心,庄严自土,如水归海,如回应声。心土不二,因果同时。是故法藏发愿毕,空中即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以不可思议之因,起不可思议之果。当知不可思议之因,即不可思议之果。有志净土者,须从此信入。」此论宜深参究。 积功累德第八 本品中法藏菩萨发大愿已,从愿起行,于无量劫,住真实慧,植众德本。教化无量众生,住于无上之道,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是功德,说不能尽,是故品名「积功累德」。 阿难: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如来前,及诸天人大众之中,发斯弘誓愿已,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法藏菩萨于佛及天人大众中,宣发以上之「弘誓愿」。「弘」者,广也。《法界次第》释曰:「广普之缘,谓之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弘誓愿者,泛指佛菩萨弘大之誓愿。今言「斯弘誓愿」,则专指法藏菩萨之四十八愿也。发斯愿已,由愿生起无边殊胜妙行。 本品开章明义,其第一句,直曰:「住真实慧」。此一句子,乃一切妙行之大本,为无量人天开正眼。本经《德遵普贤品》曰:「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大教缘起》曰:「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今云:「住真实慧。」此三句虽各有异,而其真实则不二也。真者,真如也。实者,实相也。《观佛三昧经》云:「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穷极真如实相之源底曰真实之际。当来一切含灵,皆因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而得度脱者,真实之利也。能显此真实之际,惠此真实之利者,即此真实之慧也。慧者,《大乘义章二》云:「据行方便,观达为慧。就实以论,真心体明,自性无闇,目之为慧。」是乃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方名慧也。「真实」者,《大乘义章二》云:「法绝情妄为真实。」故即离妄之本真,亦即自性清净心。《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又《教行信证》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直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故知「真实慧」者,即真如、实相、自性、佛性、自性清净心等所诠理体之照用。简言之,「明心见性」是明本体也。于此彻透,安往如如,从体起用,即为「住真实慧」。又真实际者,法身德也。真实利者,解脱德也。真实慧者,般若德也。今三真实,亦即涅槃三德,如伊字三点,非并非列,不纵不横,即一即三,即三即一也。今经于妙行之先,首曰「住真实慧」,此诚画龙点睛之语。住真实慧,即入一法句。一法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继云:「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勇猛精进」者,无间无杂也。「一向专志」者,心志专一也。「妙土」者,精美绝伦,不可思议之国土也。「庄」者,恭也,正也,盛饰也。「严」,尊也,肃也,装也。可见「庄严」二字,可以俗语解为以尊重、恭敬、正肃等等善美,而装饰之。今大士妙德是能庄严,妙土是所庄严,以万德融成妙土,是谓「庄严妙土」。 「住真实慧…庄严妙土」是极乐净土之大本,普贤妙行之纲宗。本经《礼供听法品》阿弥陀如来开示十方来临之正士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道破净土真因。与今所云一味无差,互为表。盖一切空无我,仍求净土者,是真实慧也。专求净佛土,安住一切空者,是真庄严国土也。无生可度,终日度生。庄严佛国,佛国离相。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远离二边,妙契中道。圆修圆证,弹指圆成。故曰:此即弥陀大愿之本,普贤大行之宗也。盖明真实之体,方起真实之慧。住真实之慧。故能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如珠发光,还照珠体。故极乐水鸟树林一色一香,悉皆圆明具德。一一皆是圆圆果海。皆是真实之际也。复因一一是弥陀大觉真心,果觉妙德。一一又是我等当人自心本具之如来智慧德相。弥陀所显,乃我本心,是我家珍,非从外得。发心念佛,正似珠光,还照珠体。亲切自然,不劳功力。是故能广施真实之利也。本品表法藏大士修如是之妙因,故证得净土法门如是之妙果也。 以上三句是总纲。「所修佛国」下四句表所严净之佛国。「开廓广大」。「开」者,张也。「廓」者,空也,大也,虚也。故「开廓」者,空阔之貌。《往生论》曰:「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即「开廓广大」之义。《净影疏》曰:「开廓广大,明土广也。」《嘉祥疏》曰:「廓以安众为义,明净土广安往生之众,荡然无限极也。」憬兴师解云:「无量德成故。」综上三说,盖佛国开廓广大者,乃法藏大士无量妙德之所成。国土空旷无有涯际,能广容无尽往生之众,无有极限也。 「超胜独妙」。「妙」者,《法华游意》云:「妙是精微深远之称。」又《大日经疏一》云:「妙名更无等比,更无过上义。」是谓无比无上为妙。又如《净影疏》:「超胜独妙,明土胜也。」《会疏》云:「超胜独妙者,明非特广大,其中庄严之事,身土依正,皆悉第一无比,超诸佛刹,最为精。故谓超胜。唯此一土,最不思议,故言独妙。」此下复举七事,以显极乐之独妙。疏曰:一、「谓法报应化,所出本国故」。其中「本国」,即指极乐。谓极乐乃法身佛、报身佛、应化身佛,三身果佛之土。故超诸应佛之化土也。二、「佛身光寿超过诸佛故」。因弥陀为佛中极尊,光中之王,寿命无量也。三、「名号利益,独出难思故」。谓弥陀圣号,名闻十方。若有闻者,至心信乐,十念必生。闻名信受,速至菩提。诸佛同宣,十方共赞,故云「独出」。复以闻名发心、闻名得福、闻名得忍;以闻名故,住三摩地,证不退转。功德无量,是以「难思」。四、「令五乘齐入报土故」。五乘者,(一)人、(二)天、(三)声闻、缘觉、(四)菩萨、(五)如来也。报土乃法身大士之所居。今命凡夫、二乘、地前菩萨,悉可圆登报土,故云「独妙」。五、「二乘、根缺、女人类,顿转一乘故」。一登彼土,悉皆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同乘大白牛车,一如来乘。故曰顿转一乘。六、「往生正因,易修易获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往生正因。无论男女老少智愚忙盻,人人能行。甚至五逆罪重,地狱相现,临终苦迫,观想难成,仍可称名,而得往生。故云「易修」。信愿持名,十念必生,故曰「易获」。七、「生后得果,太顿太高故」。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即得往生,迳登不退。故曰「太顿」。带惑凡夫,横生彼土,便是阿鞞跋致,位齐补处。故云「太高」。此诚十方之所无,故云「独妙」。如《礼赞》曰「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国最为精。」也。 「建立常然,无衰无变」。「建」,初兴也。「立」,终成也。「常」,恒也。「然」,如是也。「衰」,浸微也,弱也。「变」,更也,易也。「建立常然,无衰无变」者,谓一经建立,恒常如是,无有衰弱、减退与变坏等相。《净影疏》云:「建立常然,无衰无变,明土常也。」又《嘉祥疏》云:「建立常然者,于此间(娑婆)坏劫,而彼(极乐)无改,相续常然。」憬兴师云:「建立常然者,因满果立,无改异故。无衰无变者,不为三灾之所坏故。」(三灾者,水、火、风。) 又望西《无量寿经钞》依善导大师教,于上经语深有发挥。今依其义,以释经文:据《佛地论》「常」有三种:(一)本性常、(二)不断常、(三)相续常。又据《三藏法数八》曰:「(一)本性常者,即法身也。谓法身本性常住,无生无灭也。(二)不断常者,即报身也。谓报身常依法身,无间断也。(三)相续常者,即应身也。谓应身于十方世界,没已复现,化无穷尽也。」又《华严演义钞卅四》又「自性,即凝然常」指法身。善导大师《事赞》云:「极乐无为涅槃界。」又云:「无衰无变湛然常。」可见今之经文,所云常然等,即本性常、凝然常也,法身也,自性也。是故常然,无衰变也。 望西设问曰:「既是修因感果之土,而亦有始,宁容得言,非因非果,凝然常耶?」复自答曰:「修因感果,是始觉智。无为凝然,则本觉理,始觉究竟,无非本觉。如《释大衍论》云:“若得始觉,还同本觉。”谈能证曰(谈到能证之时曰):虽似有始,至所证时,始本不二,本有常住。」望西末后数语,宜着眼。谈者,说也。至者,到也。在有说有证之日,虽似有始。当到家时(即至有所证时),言语道断,一切不二,本有常住。以上皆引申望西之说。 此下复据密部《大乘密严经》云:「佛已超过彼,而依密严住。极乐庄严国,世尊无量寿。」又云:「密严净土,超诸佛国。如无为性,不同微尘。此密严中,诸佛菩萨,并余国土,来此会者,皆如涅槃。」《密严经疏》云:「如无为者,密严土者,即是诸佛他受用土,于法性土,以悲愿力建立故。此净土如法性土,离无常过。以是故说,如无为性。」又云:「今此密严藏,但于清净如来藏心之所现,故非微尘成。」依上经疏,极乐乃如来妙心之所现,法性妙土之所成,非如其它世界乃微尘聚集之一合相。微尘者,非指尘埃,乃组成物质小而又小之粒子。前所知者电子为最小。今已发现更有小于电子者,暂名夸克。现科学家亦知夸克亦非最小,此小而又小者,亦不可穷尽(自一九八○年后,科学家发现微中子,它在空间所占之区域,只等于一个电子一百亿分之一。彼等弥漫于太空之中。微中子能穿透十亿公里厚之铝板或钢板,如穿薄雾。)。如是小而又小之粒子,即是微尘之义。今经谓:极乐与密严,皆非如是粒子之所成,举体是如来妙心,是当人自性。故不生不灭,无衰无变,凝然常住,「如无为性」。 于无量劫,积植德行,不起贪嗔痴欲诸想;不着色声香味触法。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行寂静行,远离虚妄。依真谛门,植众德本。不计众苦,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 本品初段明庄严净土。此下三段表严净自心。盖心土不二,心净则佛土净也。「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是此下三段之总标。劫者,表极长难喻之时间。无量劫者,表劫数又无量,此乃无量之极长之时。故其时间,无法称说,不可计量。以表修行久远。「行」者,身口意之造作。「德行」者,所成之善谓为德,能成之道谓为行。故德行指功德与行业,又指具足功德之行。即戒定慧三无漏学与六度也。又《会疏》云:「行谓行业,三业所作。德谓福德,行之所感。」又「非朝夕所得,故云积植。」积者积累,如点滴所聚。植者培植,似育苗成林。经时久远,不可计称,故云无量劫也。 「不起贪嗔痴欲诸想」。「想」者,对缘生心曰想。如于境执取男女等种种差别之相,谓之想,能取境界差别故。贪想、嗔想、痴欲想是三恶想。如《郁迦罗越问经》,谓菩萨行布施时,以离欲想、修慈想、无痴想对治三恶想。菩萨舍所施物,生离欲想。于求者与乐因缘,故嗔恨心薄,名修慈想。以此布施功德,回向无上道,则痴心薄,是名不痴想。今法藏大士不起三恶想,离诸烦恼。 「不着色声香味触法」。「不着」者,不贪着也。「色」等,六尘也。(一)色尘。一切形色,如青黄赤白,及种种形象。(二)声尘。一切音声,乐声与杂讯等等。(三)香尘。鼻之所辨别者,芬香与恶臭。(四)味尘。舌之所辨者,饮食之种种美劣之味。(五)触尘。身之所辨者,例如细滑粗涩、寒热温和等等。(六)法尘。谓意根对前五尘分别好,而起善恶诸法。又此六尘中,如男女之美容,丝竹歌咏之乐音,栴檀与男女身香,饮食肴膳种种美味,上妙衣服与男女身分柔软细滑之触觉,皆令众生贪着其事,不得出离。今法藏菩萨,内无恶想,即离惑因。不着六尘,是离惑缘。憬兴云:「内因既离,外缘斯止,故云不着。」由于无三恶想,乃离惑业之因。六尘为缘,不着六尘,复离起惑之缘。憬兴师明其因果,谓内离惑业之因,故能止外惑业之缘,内外皆离矣。 「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自《宋译》)。「但」者,唯也,独也。此二句与前二句,应一气读下。前二句是「万缘放下」,此二句是「一念单提」,此正净业之纲宗。《华严经》明,十地菩萨,地地不离念佛。本经《大教缘起品》云:「去来现在,佛佛相念。」又《观佛三昧经》云:「尔时会中即有十方诸大菩萨,其数无量,各说本缘,皆依念佛得。」又「佛告阿难:汝今善持,慎勿忘失。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皆说如是念佛三昧。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是故弥陀亦如释尊及十方如来,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证无上菩提。故但乐忆念诸佛也。「所修善根」指诸佛所修之功德。忆念佛德,感恩图报,思欲齐等,是名忆佛。佛之善根,念佛最胜,今欲齐等,故亦当持名念佛。名具万德,总摄一切善根。故知老实持念,实暗摄忆佛功德也。又《安乐集》曰:「或有三昧,但能除贪,不能除嗔痴;或有三昧,但能除嗔,不能除痴贪;或有三昧,但能除痴,不能除贪嗔;或有三昧,但能除现在障,不能除过去、未来一切诸障。若能常修念佛三昧,无论现在、过去、未来一切诸障,悉皆除也。」是故法藏菩萨,于净心诸行中,首云「但乐忆念诸佛」也。 「行寂静行」。《探玄记》云:「无余涅槃名寂静。修彼名行。」又《资持记》曰:「寂静,即涅槃理也。」又世尊释迦牟尼圣号。牟尼译作寂静或寂默。《理趣释下》云:「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又《大日经疏》云:「牟尼者,寂默义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绝,幽深玄远,不可以言说之。如是法界大灭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净,故名牟尼也。」今经所云「行寂静行」是大菩萨入无余涅槃之行,是法界大灭度法,非指二乘之寂静行也。 「远离虚妄」。无实云虚,反真云妄。虚假不实,故云虚妄。《圆觉经》曰:「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又《涅槃经卅八》曰:「一切恶事,虚妄为本。」是故首应远离虚妄,为止恶之本也。法藏菩萨所住是真实慧,所行是清净行,故能远离一切虚妄。 「依真谛门,植众德本」。「谛」者,真实不虚之义。世间与出世间之道理,决定不虚妄者,名为谛。《二谛义上》云:「谛是真义。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是二皆实。」意谓:凡俗以有为实,圣智以空为实。故有与空皆是实,故立二谛。顺凡俗迷情之法,曰俗谛,或世谛。圣智所见涅槃寂静真实之理,名真谛,或胜义谛、第一义谛。《智度论卅八》云:「佛法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又《大乘义章一》云:「俗谓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世谛。真者,是其绝妄之称。」「门」者,法有种种差别,能使人趣入涅槃,故称为门。「依真谛门」者,依第一义谛为门也。依真谛之胜义,植众德之根本。故曰「依真谛门,植众德本」。《金刚经》曰: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依真谛门」,即无四相也。「植众德本」者,修一切善法也。「植」者,种植也。「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大觉之根本者,称为德本。又万德之根本称为德本。依是义故,阿弥陀佛名号,体具万德,名召万德,故曰德本。如《教行信证六》云:「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如上所引《观佛三昧经》,释尊曰:「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亦与之同旨。皆以持名念佛为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知植众德本可有二释:(一)者,菩萨因中,万德圆满。从因得果,故云「植众德本」。(二)者,众德本者,即念佛名号也。且此二说实不相违。因菩萨因行不离念佛故,故(一)中有(二);又念佛圆具万德故,是(二)中摄(一)。故云无违也。 「不计众苦,少欲知足」。「计」者,计较执着也。「苦」者,《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众苦」者,如二苦(内苦,外苦),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四苦(生、老、病、死)、八苦等。分类不同,均表苦类众多。菩萨了达一切诸苦,皆是虚妄,毕竟不可得。故能安忍,住于平等。故曰「不计众苦」。「少欲」者,不多求也。「知足」者,所得虽少而不恼恨也。如《涅槃经》云:「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又《遗教经》云:「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唯贫而富。」又《法华经劝发品》云:「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又义寂师引《般若经》云:「云何菩萨少欲,乃至阿耨菩提尚不欲,何况余欲。是名少欲。云何菩萨知足,得一切种智,是名知足。」此意不求他境名少欲,安住自法名知足。他境即是色等五欲,自法即是现量之智。「准义寂意,则不于心外取法,无一法当情者,名为少欲。体露真常,寂灭为乐,如如不动,为知足。于此」少欲知足「一句,具如是妙意,足证佛经语深。 「专求白法,惠利群生」。「白法」者,白净之法,指一切善法。《大乘义章七》曰:「善法鲜净,名之为白。」《魏译》为「清白之法」。《净影疏》云:「所显之法,出离邪谤,名为清白。」《嘉祥疏》曰:「是无漏明,故云清白。」《会疏》云:「大乘法,名为清白。」「惠利」者,「惠」者惠施,「利」者利济。故经义为:专求无漏大乘清净之法,用以普施有情,利乐群生。 「志愿无倦」。「倦」,疲也,厌也。《华严经》普贤大士十大愿王,概括其愿末之意为: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至回向)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乃至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是即」志愿无倦之义也。 「忍力成就」。「忍力」者,忍辱之力。法住师云:「忍有三种:一者安苦忍,谓于世违事能受故。二、他不饶益忍,谓他于己有违损能受故。三、法思维忍,谓于法无分别故。」此三忍成就,故曰「忍力成就」。又《会疏》明十忍,疏曰:「」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及。能行忍者,可名为有大力人。忍辱正治嗔恚,通断三毒。《宝云经》于菩萨所修法,各说十法。中说忍法,菩萨有十法,能净于忍。何等为十?(一)内忍、(二)外忍、(三)法忍、(四)随佛教忍、(五)无方所忍、(六)修处处忍、(七)非所为忍、(八)不逼恼忍、(九)悲心忍、(十)誓愿忍。(一)内忍。云何名菩萨内忍?菩萨饥渴寒热,忧悲疼痛,身心楚切,能自忍受,不为苦恼。是名内忍。(二)外忍。云何名菩萨外忍。菩萨从他闻恶言骂詈,毁辱诽谤,或毁辱父母兄弟姊妹眷属、和尚阿阇黎师徒同学,或闻毁佛法僧,有如是种种毁誉,菩萨忍辱,不生嗔恚,是名外忍。(三)云何名菩萨法忍。佛于诸经说微妙义,诸法寂静,诸法寂灭如涅槃相,不惊不怖,作是念言:“我若不解是经,不知是法,终不得菩提。”是故菩萨勤求咨问读诵。是弘法忍。(四)云何名菩萨随佛教忍。菩萨嗔恼毒心起时,作是思维:“此身从何而生,从何而灭?从我生者,何者是我?从彼生者,何者是彼?法相如是,从何因缘生?”菩萨作是思维时,不见所从生;亦不见所缘起;亦不见从我生,亦不见从彼起;亦不见从因缘生。作是思惟,亦不嗔,亦不恼,亦不毒。嗔怒之力,即便减少。是名随佛教忍。(五)云何名菩萨无方所忍。或有夜忍昼不忍,或昼忍夜不忍;或彼方忍,此方不忍。或此方忍,彼方不忍。或知识边忍,不知识边不忍。菩萨不尔。一切时,一切方,常生忍心,是名无方所忍。(六)云何名菩萨修处处忍。有人于父母、师长、夫妻、男女、大小、内外如是中生忍。余则不忍。菩萨忍者,则不如是。如父母边生忍,旃陀罗边生忍。是名修处处忍。(七)云何名菩萨非所为忍。不以事故生忍,不以利故生忍。不以畏故生忍。不以受他恩故生忍。不以相亲友故生忍。不以愧赧故生忍。菩萨常修于忍。是名菩萨非所为忍。(八)云何名菩萨不逼恼忍。苦嗔因缘,烦恼未起,不名为忍。若遇嗔因缘时,拳打刀杖,手脚蹴踏,恶口骂詈,于如是中,心不动者,则名为忍。菩萨若有人来起发嗔恚亦忍。不起发嗔恚亦忍。是名菩萨不逼恼忍。(九)云何名菩萨悲心忍。尔时菩萨若作王,若王等,有大功业,为苦众生而作其主。是苦众生,若来骂辱触恼之时,菩萨不以我是主故,而生嗔恚。如是众生,我当拔济,常为拥护,云何而得生于嗔恼。是故我今悲心怜愍,不生忿恚。是名菩萨悲心忍。(十)云何名菩萨誓愿忍。菩萨作是念:我先于诸佛前,曾作狮子吼,发誓愿言,我当成佛,于一切生死淤泥中,为拔诸苦众生。我今欲拔,不应嗔恚,而恼于彼。若我不忍,尚不自度,况利众生等(以上节录)。法藏菩萨满足诸忍,故云「忍力成就」。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上云「惠利群生」,慈也。「忍力成就」,忍也。是故「于诸有情」,常以慈忍为怀。「和颜」,柔和之颜容。《会疏》曰:「内离妄染,故外常温和。故云“和颜”。」《胜天王般若经》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随顺佛清净教。视诸众生,面门先笑,曾无嚬蹙。所以然者,心离秽浊,诸根清净。不染离垢,心不嗔恚。内无恨结。」「爱语」者,四摄法之一。四摄法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谓之爱语摄。故《胜天王般若经》言:「下声细语软美之言,顺彼意语故。」「勤喻」者,欢导慰喻也,为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也。「策进」者,勉之使进,即常云之促进,今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自谦曰恭,尊人之德,曰敬。《法华经嘉祥疏二》云:「谦逊畏难为恭,推其智德为敬。」「三宝」者,一切之佛陀,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也。至于佛灭度后,住于世间者,称为住持三宝。木佛画像,佛宝也。三藏之文句,法宝也。剃染衣者,僧宝也。所以名「宝」者,据《宝性论》,共有六义:(一)世间希有、(二)离垢、(三)势力、(四)能庄严世间、(五)最上、(六)不变。又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恭敬三宝」,钦仰其德也。「奉」者,尊崇奉养。「事」者,承待。「奉事」者,敬养服待也。「师」者,教我以道者。「长」者,德行,或辈分,或年龄高于我者。省庵师《劝发菩提心文》曰:「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师长恩重,故应奉事。又密宗以恭敬上师为根本戒。又谓「一切供养功德中,供养上师最为胜」。可见「奉事师长」,实为修行要务。又《会疏》云:「此(奉事师长)中,含摄孝养父母之句。师者,出世本;父母,世间福田,菩萨必须恭敬奉侍故。」此说亦有所据。如《观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虚」者,虚妄不实。「伪」者,诈现假相。「谄」者,佞也。逢迎人意而吐其言,即常云之阿谀奉承也。「曲」者,不直也,枉也,邪也。无有虚伪、谄伪、谄曲,则心端直无过。如《净影疏》云:「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明离心过。」《维摩经佛国品》云:「直心是菩萨净土。」肇公注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也。」肇公以质直无谄之心,为万行之本。语至切要,未可忽之。 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庄严众行」者,《净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庄严」者,福智二严。「众行」者,「檀(布施也)等一切行也。」意谓:以福与智,庄严布施等度及万行。《唯识述记七》曰:「善资粮者,福智二严。」《涅槃记廿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又《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故知「庄严众行」者,表一一行中悉是从性起修、全修在性也。故《净影疏》谓「庄严众行」,是彰明所行成就也。「轨范」者,轨则与模范也。又「轨」者,法则也;「范」者,法也,常也。由于所行皆具福智,故所说所教,皆成轨则。所行所示,为众模范,故云「轨范」。悉是常法,无可变易,无所欠少。故曰:「轨范具足。」 「观法如化」者,观一切皆如幻化也。「观」者,智之别名。《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又《游心法界记》曰:「言观者,观智。是法离诸情计,故名为观也。」又《会疏》曰:「观之字,即三观也。盖夫三谛三观者,万行之要枢,菩萨之肝胆也。」又「法之一字,即指一切有情非情,生死涅槃诸法。」「如化」者,《会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之譬。则是中谛也。」意谓:既言如化,则非绝对空无,故言非空。若言是有,则只如幻化而已,并非实有。又既云如化,乃非有而现假有。既是幻化,则所现举体是空。故《会疏》谓为「非空非假,而空而假」,是显中道之义。「观法如化」者,即观一切法,皆是中道。 「三昧常寂」。「三昧」者,正定也。「常寂」者,真体离生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识述记》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是故《净影疏》曰:「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处曰止,乃禅定之异名也)。」绝名相,离烦恼,不生不灭,住于常寂。如是三昧,故云深也。由于常行中道,住一切如化之妙观,自然入于不生不灭甚深常寂之正定。又《遗教经》曰:「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此表定慧等持之因行。本经《大教缘起品》曰「如来定慧究畅无极」是其果德。 「善护口业」下六句,表菩萨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之中,则以「善护意业」为首要。是即菩萨「善护己念」之正行。由于深契中道,正定常寂,了达真源,远离生灭。自然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是以意业,「清净无染」。意业清净,身口随之。于口业云「不讥他过」。「讥」者,谴也,诽也,指责人之过失也。口业不讥他过者,实由于意业之不见他过也。「他」者,一切有情也。进言之,则包括有情无情,万事万物之一切法。一切无过,本自无染。清净本然,本自圆成。如「首楞严」义为「一切事究竟坚固」。又如《圆觉》,「诸戒定慧及YIN怒痴,俱是梵行」,又「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是故一切平等,无有可讥者。 「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律」者,戒律。「仪」者,仪则。《大乘义章十》云:「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其意谓:所谓为律仪者,防恶止非之法,称为戒律。行为依止于戒律,称为律仪。又《行持钞资持记》云:「通禁制止为律,造作有相名仪。」综上之意,依止戒律,体现于行仪,名为律仪。又律仪戒者,乃三聚净戒之一。三聚戒者:(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足等一切之戒律。(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为戒。(三)摄众生戒,又云饶益有情戒,以饶益一切有情为戒。上三为大乘菩萨通受之戒,于(一)摄律仪戒中,在家菩萨受五戒与八戒。出家菩萨须受(一)中之十戒与具足戒。《涅槃经卅一》云:「戒亦一切善法梯橙。」(「橙」同「凳」,见《中华大字典》。)又《璎珞本业经下》云:「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五灯会元》云:「法要有三,曰戒定慧。」以上经论,广显戒德。《普超三昧经一》曰:「被戒德铠,化度众生。」此正为「善护身业,不失律仪」之真意。戒铠于此有二义:一者,护持义。以戒德为铠甲,如消防队员衣石棉衣。入三界火宅,冒三毒烈焰,拯济群生,无所畏惧。二者,庄严义。以持戒德,而自庄严。不失律仪,轨范人天,令众钦仰归止,来受教化。慕我戒德,学我戒行。进修定慧,而度彼岸。 前引《圆觉》:「诸戒定慧及YIN怒痴,俱是梵行。」与今「不失律仪」,互相照映,正显中道,理事无碍,圆解圆修之妙行。了知戒定慧与YIN怒痴平等平等,仍严持净戒,不失律仪。虽严持律仪,轨范具足,但自心常寂,一切平等,悉无取舍,更无爱憎。不见己是,不道人非。如是持戒,是真持戒。如是修行,是普贤行。如是知见,方契中道。若人稍闻平等之意,便谬斥持戒为着相,诽谤戒律。或稍能持戒,便增我慢,自赞毁他,侈谈他人过失。是皆以病为药者也。 上三段为法藏大士严净自心之德行。下为成就众生之德行。 所有国城、聚落、眷属、珍宝,都无所着。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 「聚落」即村落,即今之乡村居民点。「着」者,执也。有所执着,则难离舍。今无所着,故皆可用以布施。于布施下,续戒、忍等五度。因诸度咸以无着为本。是即《金刚经》宗旨,远离四相,修一切善法,故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此六度,乃菩萨究竟自他兼利之大行,能到涅槃彼岸。菩萨自行此法,亦以此教导利益众生。故续云「教化安立众生」。《会疏》释曰:「以道授他为教,转恶成善为化。引导众生安住正道,建立大心,故云安立。」盖大士以六度教导与摄受众生,使之转恶成善,发起大心,安住正道。此道非是小道,盖为「无上真正之道」。「无上」者,无有更能胜过之者。《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又《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真」者,真实,无迷无妄。「正」者,于理无差曰正。又无邪无曲曰正。又禅门解「正法眼藏」中之正字曰:「正」者,是佛心之德名。此心彻见正法,故云正法眼。「道」,一者,以能通为义。《俱舍论廿五》云:「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又《华严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二者,涅槃之体,排除诸障,无碍自在,谓之道。《涅槃无名论》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由上可知,道者,通至涅槃之路,又即是涅槃也。综上经论,「住于无上真正之道」者,真正者,真实无差也。无上者,此道穷性尽理,更无有能过之者。大士教令众生,登涅槃彼岸,安住涅槃道果。 下明,由于如上之殊胜妙德,而感如下增上胜果。 由成如是诸善根故,所生之处,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王、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如是功德说不能尽。 「如是诸善根」,指上文积功累德之种种善根,是为能感。感必有应。果必酬因。是故法藏菩萨感得胜果。生生世世,所生之处,均得如下文所得之妙果。首云「无量宝藏,自然发应」。「宝藏」者,《笺注》曰:「累积珍宝之库藏也。妙法能济众生之苦厄,故以为喻。」「发应」者,相感而自然开发也。《会疏》曰:「菩萨于多劫积布施持戒功,故自感宝藏涌出应其德。」 「长者」,乃印度古时,对年长并具德财者之通称。《法华玄赞》云:「心平性直,语实行敦,齿(年)迈财盈,名为长者。」「居士」者,在家修佛者之通称。《法华玄赞十》曰:「守道自恬,寡欲蕴德,名为居士。」又《会疏》曰:「姓贵位高,大富年耆,是名长者。多积财宝,深归佛乘,居家丰盈,名居士。」「豪姓」,指名门、望族、大姓、贵家(如乡里之贵者,称乡豪)。「尊贵」,指高官显吏。「刹利」,梵语,印度四姓之第二。具云刹帝利。据《西域记》义为王种。即今所谓王家贵族。又《智度论卅二》曰:「刹利者,王及大臣也。」二义稍违,或古印度大臣多是贵族欤?「国王」者,一国之主。「转轮圣帝」,或称转轮王、转王。身具卅二相。即位时从天感得轮宝。轮有金银铜铁四种,依其次第,统领四三二一之大洲,如金轮王领四洲,余依次例减。《会疏》曰:「转轮王者,四洲之主。由轮旋转,威伏一切故。」「六欲天主」,乃欲界六天之王。六天者,(一)四天王、(二)忉利、(三)夜摩、(四)兜率、(五)化乐、(六)他化自在。「梵王」,大梵天王之异称。梵天总指色界诸天。以上盖表菩萨以善根力,感得生生尊贵,德高望重,财富充足,乃至或为人王,或作天帝,上宏下化,能满所愿。更以善根力故,大愿力故,常得值佛,「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所作功德,无量无边,「说不能尽」。 身口常出无量妙香,犹如栴檀、优钵罗华。其香普熏无量世界。随所生处,色相端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 大士广修不可思议普贤大士之德,故其胜感,亦不可思议。首云「身口常出无量妙香」。「栴檀」者,乃印度香木之名,我国所无。译作与乐。据《慧苑音义》,此木有赤白二种,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故名与乐。「优钵罗」,译为青莲花、红莲花。其花香气芬馥。《慧苑音义》曰:「优钵罗,花号也。其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佛眼似之,经多喻之。」大士身口常出妙香,是乃戒德之所感。《观佛经三》曰:「常以戒香,为身璎珞。」又《戒香经》曰:「世间所有诸华香,乃至沈檀龙麝如是等香,非遍闻,唯闻戒香遍一切。」本经曰:「其香普熏无量世界。」,故知其香应是戒香也。 「端」者,端正。《魏译》言「容色端正」。「严」者,庄严。「三十二相」,就佛丈六化身而言,则有三十二相。若就报身,则有八万四千相。「八十种好」,指八十随形好,此亦就丈六之身而言。若是报身,则有六十四亿一千六百万随形好。《观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又《法界次第下》云:「相好乃同是色法,皆为庄严颢发佛身。但相总而好别。相若无好,则不圆满。轮王释梵亦有相。以无好故。相不微妙。」又《智度论》曰:「相粗而好细。众生见佛则见相。好则难见故。又相者余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别说。」由上可见,「相」乃其粗者,共者,显而易见者。「好」乃细者,不共者,微妙难见者。法藏菩萨因地,于卅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无有缺少。 「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手出诸宝,如《维摩经》中之宝手与妙臂二菩萨。罗什大师曰:宝手者,手中能出无量珍宝也。又云:「以施报故,手出无尽宝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义寂师判此为十地菩萨之行,以智度成故。妙智融通,故随意无碍。净影曰:「手出供具,供养诸佛。」义寂云:「施诸有情,供养三宝。」可见手中所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所须最上之物」,端为上供与下施也。如《唐译》云:「诸宝香华、幢幡缯盖、上妙衣服、饮食汤药,及诸伏藏珍玩所须,皆从菩萨掌中自然流出。」普施众生,「利乐有情」。于一手中流出如是无量无边种种最上之物,正显《华严》一多相即、圆明具德之玄旨。 由是因缘,能令无量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由是因缘」,总指以上种种殊胜因缘,能令所化之众生,发起无上菩提之心。深表法藏大士,以无量心,发无量愿,起无量行。一一皆称真如法界。是故愿无虚发,功不唐捐。故「能令无量众生」,亦称法界,「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心即是真如本心也。 圆满成就第九 第九品,名圆满成就。以上从第四至第八品,皆显法藏大士因地愿行。从本品起则是果德成就。本品内容有三:(一)佛赞法藏因圆果满。(二)阿难启问。(三)世尊正答。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 (一)世尊总结前文,盛赞法藏比丘,修普贤菩萨之大行。积累无量无边种种功德。「于一切法而得自在」。世尊自称「我为法王,于法自在」。今以此语赞因地之法藏,乃赞叹之极也。一切自在,即一切无碍,亦即一切圆成矣。圆满成就,融通无碍,才曰「自在」。又观自在菩萨之圣号,寓此深密之玄旨。「自」者,自性也,自心也。观自在者,了了见性,了了见心也。是即甚深般若。故能照破五蕴,度一切苦厄。亦即「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是则以自在为因,仍以自在为果。因果同时,不可思议。又《会疏》注曰:「今言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成就世自在王佛之果故也。言一切法者,即四十八愿之法也。谓庄严净土法,摄取众生法,庄严法身法等也。」意谓法藏四十八愿悉皆圆满,愿中所摄一切之法,悉皆圆融无碍,成就世间自在王佛之果觉,故云一切自在。清彭际清居士,于此经文亦有深解。简录于下:「法藏以无量心,发无量愿,起无量行,无不一一称真如法界。众生无量,国土无量。菩萨随顺众生,经不可说、不可说那由他劫,入不可说、不可说恒河沙佛土,悉以无量行海而严净之。所以者何?以法界本无量故。如是严净无量佛土,度脱无量众生,而实无佛土可严,亦无众生可度。所以者何?以法界即非法界故。斯则悲智双融,理事无碍。故能”于一切法而得自在“。」上之二说正好互参。 「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此语真是金刚王宝剑,直下斩尽众生情见。今此经文,与《妙法莲华经》中「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直是一句。一味一音,等同无异。此非偶合,实因体同。故下引《法华》,以证经义。《法华经》云:「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上明诸佛唯因一大事因缘,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出现于世。佛之开示,既是「佛之知见」,故唯有诸佛,乃能如实知之。众生在情见中,起心动念,皆是妄想分别。故佛虽有种种譬说,但众生于「佛之知见」如聋如盲不能真实解了。《圆觉经》云:「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此显思量分别不能解了「圆觉」。南泉云:「说作如如,早变了也。」(说出个如如,其真实义早已变失了也。)故云「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当知此之一件大事,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法藏果觉,实非语言之所能宣,亦非众生生灭心、思量分别之所能及。在凡夫分上,语言不能知,无语亦不能知;分别不能知,无分别亦不能知。法藏究竟法身妙果,唯有如如与如如智。故非凡情所能测。 所发誓愿圆满成就,如实安住,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 「圆满」者,圆妙具足也。「成就」者,嘉祥《法华论疏》云:「具足无余,不可破坏,故云成就。」又《往生论注》曰:「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又《法华经普贤劝发品》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当得是法华经。一者,为诸佛护念。二者,植众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上《法华》云成就四法,当得法华经。今则法藏大士,所发一切誓愿,悉皆圆满成就。故得「如实安住,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 「实」者,真实,亦即实相,真如与法身。「如实安住」即如实而安住于此真实之际。简言之,即安住于诸法之实相。实相者,正本经之体也。又实相即真如,故「如实」即是「如如」。「如实安住」即《金刚经》之「如如不动」也。又实相即法身,《往生论》曰:「又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今经「如实安住」,即是安住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即是入清净句。此清净摄二种清净:一者,器世间清净。二者,众生世间清净。此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与上说三种庄严。故云:「具足庄严」。如《往生论注》云:「此庄严事,纵使毗首羯磨(毗首羯磨乃天帝名。此天善工艺,巧变化,司建筑。)工称妙绝,积思竭想,岂能取图(描绘也)。性者,本义也。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故经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威德」者,可敬畏曰威。可尊爱名德。《法华嘉祥疏》曰:「畏则为威,爱则为德。又折伏为威。摄受为德。」「广大」,《探玄记》云:「大以包容为义,广则体极(本体极圆)用周(妙用周遍)。」又「广大会」亦为阿弥陀佛名号之一,具广大会聚之德,故有此名。因十方众生往生极乐,法会盛大,圣众无量,全因弥陀盛德之所感。今经曰「广大」,正显此德。 「清净佛土」。经中十一品云,极乐世界,「清净庄严,超踰十方」。又《汉译》中,阿弥陀佛为无量清净佛,或无量清净觉。盖极乐乃如来真心之所现,自性清净之所成。故无量清净。又极乐世界即是密严世界与华藏世界之异名。《大乘密严经》云:大日如来「依于难思定,现于众妙色。色相无有边,非余所能见,极乐庄严国,世尊无量寿。」经明大日如来住于难思之妙定,定中现极乐国土与无量寿佛,故知大日即弥陀,密严即极乐也。又云:「密严净土,超诸佛国。如无为性,不同微尘。」又《密严法藏疏》云:「密严土者即是诸佛他受用土。」又云:「今此密严但于清净如来藏心之所现。」又《往生论》曰:「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得入莲华藏世界。」又《金刚顶经》曰:「唯此佛刹,尽以金刚自性清净所成,密严华藏。」皆表极乐即密严、华藏。皆清净如来藏心之所现。金刚自性清净所成。是以「清净庄严,超踰十方」。故云「威德广大清净佛土」。 (二)阿难兴问。 阿难闻佛所说,白世尊言:法藏菩萨成菩提者,为是过去佛耶?未来佛耶?为今现在他方世界耶? (三)世尊正答。 世尊告言: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去阎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法藏成佛号阿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今现在说法。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之众,恭敬围绕。 阿难从事起问,世尊如理正答。理事无碍,妙显中道(本段前六句,见《宋译》)。世尊告阿难曰:「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此与《金刚经》中「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一味无差。灵峰大师《金刚破空论》解之曰:「以真如无别处所,可从彼来。生死无别处所,可从此去,故以有缘则现,譬如水清月现,月实不来。缘尽则隐,譬如水浊月隐,月实不去故。」此亦正是本经此三句经文之解。盖如来法身遍一切处,更何能言,法身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一切处皆是自性法身故。唯以过缘而现来去,是故经云:「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即此义也。以上经句「来无所来」,答所问国界,此属空间。表十方虚空不离当处。下则答所问之时间曰,「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如《涅槃》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又《首楞严观音圆通章》云:「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盖盵入无生,无生则无灭。「非过现未来」,盖时有过现未者,妄念相续故。前念灭,是过去,下念生,是未来。妄念不生则亦无灭,则时无过去与未来。现在念念不住,故无现在。又既无过去与未来,则何有现在。是以《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又《信心铭》最末一句为「无去来今」。正显三世古今不离于当念。 上显法身理体,真实之际。下明方便普度,真实之利。理不碍事,寂而常照,悲心无尽,垂迹度生。故下云:「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等等。「酬」者,报也,答也。「酬愿」即俗语之还愿,谓实践其本愿。「愿」即指因地中之四十八愿。今既成佛,则本愿中无量光寿等等三种庄严,无一不实现也。四十八愿一一之愿,皆为法身。今则法报化三身成就矣。又一一之愿,皆为众生。是故必然「酬愿度生」也。 「现在西方」。「现」者,今也,, 又示现也。佛身遍一切处,身土不二,故佛土亦遍一切处。云西方者,方便示现也。如《法华经寿量品》云:「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今云「现在西方」,即「随所应度…方便说微妙法」也。因此正是「指方立相,即事而真」之殊胜方便。善导大师剖示其义,谓娑婆众生,妄心瀑动。指方立相,尚未能专注,况无方无相耶?又《上都仪》云:「归命三宝,要指方立相,住心取境,以凡夫心,尚不可得,况离相耶?」 「去阎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上句是《宋译》文。《魏译》为十万亿刹。《唐译》为十万亿佛刹。《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同《宋译》。《阿弥陀经》同魏唐两译。诸译不同,其故有二:一者,如《法华》所说,随众生根器,所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是故两土距离亦可不同。实者极乐娑婆皆遍一切处,互融互摄,本无距离之可言。二者,「亿」、「俱胝」、「那由他」之数,所表大小不一。亿有四说:(一)十万,(二)百万,(三)千万,(四)万万。俱胝其译为亿,故亦可为十万、百万、千万,乃至万万。但前三者,则为常用者。那由他,可为十万,或千万。亦有解为万万者。其义不一,是故难校。今于十万亿取亿数之最大者,则为十万万万。百千俱胝那由他,取俱胝与那由他之最小者,则为千万万万。较十万亿大一百倍,故不必局限于数量。诸经互参,则可知所示现之极乐世界,距此土至少在十万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之外(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之国土)。凡夫闻之,常感极乐甚远,惧不能去,此实由于迷自心量故。据《楞严》,则十方虚空生我心中,如片云点太清里。何远之有。故《观经》曰:「阿弥陀佛,去此不远。」实因本在众生各各自心之内也。又《弥陀疏钞》曰:「分明在目前,亦何尝远。」莲池大师之说,透彻心源。 「有世界名曰极乐」。「世」指时间,过去、现在与未来,所谓三世也。「界」者疆界,指空间,即四维上下,所谓十方也。合时与空,故称世界。「极乐」梵语须摩提,译有多名,亦云安乐、安养、清泰等。《弥陀要解》谓「极乐」乃「永离众苦,第一安隐之谓」。《弥陀疏钞》曰:「显至极之乐,非人天一切诸乐之比。」故名极乐。 诸佛国土,随机所感,有四种土。《弥陀疏钞》曰:「四土者,一曰常寂光土。经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是极果人所居。二曰,实报庄严土。行真实法,感殊胜报。七宝庄严,具净妙五尘故。亦云无障碍土。以色心不二,毛刹相容故。是法身大士所居。三曰,方便有余土。断四住惑,属方便道。无明未尽,名曰有余。是三乘圣人所居。四曰,凡圣同居土。是四圣六凡之所共居。」凡是凡夫,圣指圣人。圣人应迹世间,与凡夫同居一处,故曰凡圣同居土。今娑婆世界亦名凡圣同居,但此土浊重多恶,不净充满,荆棘瓦砾,丘陵坑坎。是乃同居秽土。至于极乐同居,池流八德,树盈七珍;宝莲佛光,遍满国土;水鸟树林,演说妙法;诸上善人,入正定聚,永离众苦,唯受大乘法乐。是为同居净土。又极乐同居净土,圆明无碍,亦通于常寂等上三土。《弥陀疏钞》云:「随其机异,所见亦异。有于同居见寂光土;有于同居见实报土;有于同居见方便土;有于同居但见本土。如《像法决疑经》云:“今日坐中无央数众,或见此处山林、地土、砂砾;或见七宝;或见是诸佛行处;或见即是不思议诸佛境界。”皆随机异见也。」故《弥陀要解》云:「今云极乐世界,正指同居净土。亦即横具上三净土也。」又云:「今约信愿行三。弥陀名号不可思议,故能令凡夫所感同居极乐,最极清净也。此则十方佛土所无,极乐同居独擅,方是极乐净土宗旨。」以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万德庄严,一句清净,以此最极清净、不可思议一句弥陀名号之真因,自然感得不可思议、最极清净之极乐同居国土。极乐世界之同居净土,超越十方,故常曰极乐之妙,首在同居也。 「法藏成佛,号阿弥陀」。上明国土,是依报,土为身之所依,故名依报。佛是能依,故名正报。佛有三身:(一)法性身,简称法身,居常寂光土。(二)报身,居实报庄严土。(三)应化身,常现方便有余及同居等土。又佛之三身,实非一非三,而三而一,如伊三点,不纵不横,不并不别,不可思议。又化身有二:一者示生化身,即示现八相成道之身,二者应现化身,应众生机,而现胜应或劣应之身。又可分为:(一)佛界化身。现佛界之身。(二)随类化身。随九界之类,而现其身。《弥陀要解》云:「今云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复即报即法也。」谓今经中,正在说法之佛,是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佛。同时即是报身佛与法身佛。此语精妙。《圆中钞》云:「随土感见,三身有异。随机感见,四土不同。」是故若于同居,但见同居本土者,则说法之佛,只是示生化身佛。若见实报土,则见报身佛。若见常寂光,即见法身。佛之三身,譬如摩尼宝珠。珠体、珠光、珠影,三者不相舍离。法、报、应化三身,亦复如是。同居横具上三土,亦是此义。表上三土,亦即在同居。故往生极乐同居,功德殊胜,不可思议。 又阿弥陀佛即是毗卢遮那如来。如《弥陀疏钞》曰:「智觉云:“总持教中,说三十七佛,皆毗卢遮那一佛所现。谓遮那内心,证自受用,成于五智。自当中央法界清净智。次从四智,流出四方四如来。其妙观察智,流出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如来。”则一佛而双二土也。」因弥陀即毗卢,故云:「一佛」。「土」者净佛国土。「二土」者,华藏与极乐。「双」者兼也,义为兼领,盖谓一佛兼领两净土也。 又东密(日本密宗)亦谓阿弥陀佛即是大日如来。日兴教大师《阿弥陀秘释》云:「一者无量寿。法身如来居法界宫,不生不灭。是故大日如来或名无量寿佛。二者无量光。法身如来妙观察智光,遍照无量众生,无量世界,常恒施利益。故大日如来或名无量光佛。等等」(大日即毗卢。)。 阿弥陀具无量义。一译无量寿。二译无量光。三译甘露王。密教以此三名,依其次第,表法报化三身。又可译为无量庄严、无量清净等等。又十二光名,亦皆弥陀名号。 又阿弥陀三字,每字亦具无量义。阿字为本不生之义,故是空谛。弥字为吾我之义,故是随缘之假谛。陀字为如之义,故是中谛。又《阿弥陀秘释》云:「阿字,一心平等本初不生义。弥字,一心平等无我大我义。陀字,一心诸法如如寂静义。又阿字佛部义。示理智不二,法界体相故。弥字,莲华部义。妙观察智,生法二空,实相本来不染六尘,如莲花故。陀字金刚部义。如来妙智,自性坚固,能破一切妄想怨敌故。又阿字,空义。一心法体本自虚妄相空无故。弥字,假有义。一心平等,诸法如幻假有故。陀字,中道义。一心平等,诸法离二边,无定相可得故。又阿字,有义。一心体相,本有不生,无灭尽故。弥字,空义。一心诸法,自性不可得故。陀字,不空义,一心诸法,本来法身功德,无断绝故。又阿字,因义。佛界众生,因一心觉,因一心迷故。弥字,行义。断人法二我,证生法不空,至佛果故。陀字,果义。示不二一心如如理智,是则佛果故。如是差别法门,即名字相。又如是字相,互无定相。如帝网珠,不可取舍。一心平等,不可得故。」又曰:「是故唱阿弥陀三字,灭无始重罪。念阿弥陀一佛,成无终福智。如帝网一珠,顿现无尽宝珠。弥陀一佛,速满无边性德也。」以上《秘释》之说顿开诸佛秘藏,直显持名一法,摄盖一切法功德。专念弥陀,即可迅速圆满自性本具之无边妙德。如上妙谛,直示佛之知见。正显此法,实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又《阿字观》曰:「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佛号中一个阿字功德如是,故佛号之功德不可思议,明矣。 「成佛以来,于今十劫」表四十八愿圆满成就,成等正觉,号阿弥陀佛。从法藏成佛至释尊说经时,已历十劫。但应着眼,此云十劫,正是为酬愿度生,示现之事相。此乃一期应机之权说。若究其实,则弥陀实久已成佛,弥陀即大日如来,已见于上所引证之《大乘密严经》,兹更引三证: 一、《法华经化城喻品》云:「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祗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又「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尔时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为沙弥」,「我今语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弥,今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十方国土,现在说法。…西方二佛,一名阿弥陀(是第九子)。……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于娑婆国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上明弥陀乃十六王子中之第九王子,释迦是第十六王子。释迦成佛以来,已无量劫,如《法华寿量品》云:「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以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祗劫。」又「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以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释迦于印度成佛,成佛以来,于今二千余年,实为方便之权巧示现。故弥陀于极乐成佛,「于今十劫」亦复如是。实皆久远成佛。 二、灵芝《弥陀经疏》云:「《楞严势至章》云:“我于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准大本(指《无量寿经》)中,即弥陀也。(其意为:根据《无量寿经》,《楞严》中之无量光如来即阿弥陀佛)今经(指《阿弥陀经》)大本,皆言十劫。乃是一期赴机之说,不足为疑。」上为灵芝师引《楞严》恒沙劫前有佛名无量光,证明弥陀久已成佛。十劫只是权说。 三、《笺注》云:「依真宗(指密宗)之教意。则西方之阿弥陀,于胎藏界主证菩提之德,于金刚界主大智慧门。妙观察智之所成也。然则大日如来成道之年劫,不可说,不可思议。弥陀之成道,亦不可说,不可思议。」以弥陀即大日故。 「今现在说法」,言「今现在」则非过去与未来,直指当下。故云「今现在」,表阿弥陀佛是现在佛。当下此时正为众生说法。故应发愿往生,礼观听法,依法修行,速补佛位。又彭际清居士曰:「不唯尔时(释尊说法时),名为现在。乃至于今,以及后后无尽,同名现在。以佛寿无量也。」故知此非三世迁流之现在。而言后后无量,直是常住,故永称现在。且无论今后若干久远时劫,凡有人读到「今现在说法」,则正指此时此刻,弥陀正在说法。因彼佛说法无间也。 至于说法者是何身。据《弥陀疏钞》意,说法者,当是应身。然亦兼报。如《观经》云:「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沙由旬之身」,则是报身说法。《疏钞》又云:「有谓说法是应身报身。有谓三身齐说。各随机宜。」「三身齐说」则说法者虽是应身报身,实亦兼法身矣。 「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之众,恭敬围绕」,因彼土圣众无量,复有十方前往礼观听法之圣众,亦皆无量。悉皆围绕彼佛座下,一心恭敬,听佛说法。 皆愿作佛第十 本品唯见于汉吴两古译。品中有两要义:一者,阿阇王子等闻经欢喜,发愿成佛,如阿弥陀佛,释尊即为证明,是为启发我等,今日得闻此经,亦当如阿阇王子,发起大愿也。二者佛说是诸王子,已于无量劫中行菩萨道,过去生中即佛弟子,故今复相值,此表一切诸法不离因缘。故知我等今日得遇此经,闻是净宗妙法,亦必多生以来,蒙受两土导师教化济度,故于今日方能有如是殊胜因缘也。 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得是愿时,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闻之皆大欢喜。各持一金华盖,俱到佛前作礼。以华盖上佛已,却坐一面听经。心中愿言:令我等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 此王子与五百长者,正是现在与当来一切含灵之典范。「闻之皆大欢喜」,此欢喜非一切世乐可比,乃因弥陀究竟圆满、超世希有之大愿而喜;为弥陀圆证菩提,大愿成就而喜;为弥陀证此究竟方便,以持名妙法普度一切而喜;为我等与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以度生死而喜;并为我等亦可辗转教导众生,普令度脱而喜。是故此喜,世所未有,故曰「大欢喜」。「盖」者宝盖。以之献佛。「作礼」者礼拜。礼敬供养,表衷心敬信。故上诸句,表「至心信乐」。「却坐听经」以下,表希求佛智,闻法无厌足也。并皆发愿作佛,「皆如阿弥陀佛」。见贤思齐。愿我之大愿、大行、大慈、大悲、大智、大力,如是一切,皆能如阿弥陀佛,住真实慧,摄净佛国,普利有情。是即真发菩提心也。故我等闻经之人皆应如是,信乐礼敬,发无上心。 佛即知之。告诸比丘:是王子等,后当作佛。彼于前世住菩萨道,无数劫来,供养四百亿佛。迦叶佛时,彼等为我弟子,今供养我,复相值也。时诸比丘闻佛言者,莫不代之欢喜。 「佛即知之」者,「如来悉知悉见」也。《观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以人心与佛心,无毫厘许间隔。故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大众发心,「佛即知之」,并立即证明曰:「是王子等,后当作佛」,乃为授佛记也。是表愿力不可思议。普贤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弥陀以四十八愿接引众生。一切皆赖信愿行为资粮而登彼岸。是故省庵师云:「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供养四百亿佛。迦叶佛时,彼等为我弟子。今供养我,复相值也」。表善根与因缘之不可少也。本经《福慧始闻品》曰:「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供养诸如来,则能欢喜信此事。」今我等能遇是经,复能信受,则决非小缘。盖由于过去生中,非于一佛二佛而种善根,实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也。故亦应如阿阇王子等,闻经发愿,持六字之德号,入一乘之愿海,辗转教授,同证弥陀也。 (第二卷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