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舫法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二章 论题之建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舫法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二章 论题之建立

 

  第一节释论题——唯识三十论

  今释此论题有两段:一、别释,二、合释。一、别释中又有三:

  ㈠释「唯识」:唯是独义、仅有义、不离义、简持义。次言识者,识是心识,或意识。言唯识者,一以自然界非自然界一切法的作用,心识的作用独胜,所以说唯识。二以万有诸法的一切存在,都是假有的,只有心识才是实有的,所以说唯识。三以一切法的生起和存在,消灭等一切现象,都不能离开心识的关系,所以说唯识。四因为外在的境界相,原本不是实有的,而众生执为实有的,故必须简除这实有的「执」。内在的心识体性作用,又都是实有,但众生驰求外境,不知内心的实有,故怎须持取此心识之「有」。所以说唯识。

  复次,言唯识者,如经中常这样说:「万法唯识」,或云:「三界唯心所作。」什么是万法?怎样是唯识?万法即宇宙万有,也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佛教所谓「法」这一字,包括得很广,不但心思所及言语所至皆是法,就是心言所不到的也是法。一切法总有两种:一是有为法,二是无为法;或云有漏法与无漏法。此二种法总摄一切法。这一切法都是不离心识关系的,所以说唯识。现在再引经论来说明:

  《百法明门论》说:《百法明门论》,是说明万法唯识的一个好例。如论云:「经云:「佛言一切法无我」,云何一切法?云何为无我?」①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法,三者色法,四者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这就是五位百法。如表:

  五位百法——心法——八——有为法——事相

  五位百法——心所有法——五一——有为法——事相

  五位百法——色法——十一——有为法——事相

  五位百法——不相应行法——二四——有为法——事相——不离心识

  五位百法——无为法——六——无为法——理性——不离心识

  这一切法怎样称为唯识?《百法明门论》云:「一切最胜故,心所应故,二所变现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故。」这五句就是说明唯识的。第一句即指心法,心法在一切法中是最殊胜的,最有力量的,因为心法能给他法影响,有主动的支配之力,又有自在义,所以说明最胜。第二句是指心所法,心所是属于心王的心理作用,与心识相应的,当然心是主体,心所是心的附属了。第三句是说明色法(物质外境),是心王与心所变现,所以色法是无实体的。第四句是指不相应行法,是由心识心所和色法,彼此差别作用上所现起的,故是假法。如时间、空间、数量、尺度、得失、生灭相、文字相等。前四句明现实的,第五句即是明理性的无为法。无为也非离有为法,别有其体,乃是有为法所显示的真理,故也是唯识。心王、心所法是心理学所研究的一切心理现象。色法不相应行法,即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无为法的理性是哲学家的境界。总之,万法的事相与理性,皆不离心识而有,故曰唯识。「不离」即科学说的「关系」。在各种关系中又只有心识最胜,万有皆不离此最胜的心识,所以说唯识。

  依《解深密经》说:「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②此中「所缘」就是观察的意思。佛说眼等八识心、心所法,所观察的一切对象,都是唯识之所变现起来的。「所缘」即所了别或所分别的解释。分别与了别略有不同:分别对境界有简别义,了别对境界有认识义。「唯识之所现」,现有二义:一现起义,二变现义。凡物皆刹那变,由变而现。变在初刹那,现在第二刹那,不变决不现,或者说变现同时。如谷种子变现芽叶花果等。眼等所缘的种种境界,通通以心识为主缘而变现起来的。龙树《大乘二十论》云:「心如工画师,画作夜叉相,自画己自怖……。」这也说明万法唯心所现的意思。

  依《唯识义章》说:「《成唯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现象《色法》,分位差别(不相应),及彼空理所显(无为法)。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言。唯言但遮(止)愚夫所执实我实法。」

  复依三性说:《义章》又云:「彼愚夫等,由虚妄心,周徧颠倒,定执离识实有我法种种差别;说此唯识,唯言即遮彼等此徧计执,是谓遣虚,识言即我法识变,因缘假有,事实如此。依他而起,及彼假有空性真理,圆成实性,是二于事及理,皆正有故,是谓存实。」③

  ㈡次释「三十」。有二义,一者三十是数目,因为本论的文体,是一种诗式的偈颂体,五字一句,四句一颂。共有三十首颂文,故云《三十论》;二者三十是简别《二十论》的。

  ㈢释「论」。有三义:一论就是三藏之一的论藏;二论是论议,即对事理之研究与讨论;三《俱舍论》说:「教诫学徒曰论。」教是教授,就是指导学生,在学理方面去研究真理,可达高超之智慧。教诫是指导学生的行为律仪,以养成其高尚之人格。

  二、合释:《唯识三十论》,论是通名,唯识三十是别称,通别合称曰:《唯识三十论》。或曰唯识之《三十论》,不是《唯识二十论》。又唯识是通称,通于唯识诸论,「三十」正是此论之别名,故曰《唯识三十论》。若依梵本原文,唯曰《三十论》。

  第二节论文之组织

  以下正释颂文,颂文共有三十,兹列一表,以示大纲:(图略)

  这里所表示的有唯识相、唯识性、唯识位的三大纲。首有二十四颂,广明唯识相,唯识相就是宇宙万有之现象界。这一切现相都不离识,故曰唯识相。唯识的相,即是法相,谓宇宙万法有一名必有一相。又相者是事相、事体,有名字相,有意言相。这些名字相状就是所知的事相,也就是唯识相。次有一颂明唯识性,就是说明一切事相的理性。事理是不相离的,理由事显,事假理彰。所以事相是唯识所现,理性是唯识所显。后有五颂明唯识位,就是讲修行证果的位别程序。因为佛学不仅是讲学理,而是要从学理上去实验、实修、实证的。总之,佛学是要修证。本论是广说唯识的事相和理性,使众生明白自己本有的境界。然后依着学理去修行去改变自己。所以唯识学是先从众生位说明,然后由众生再到佛位。如平常说「了生死」,了是了知或认识义。生死就是众生境界,众生了知自己的生死根本,然后才能断生死的因而得解脱。所以这里有二十五颂广明众生的境界,使人了知人生现象与真理。然后生起向上进取的志愿和行为,渐次解脱这痛苦的生死。这是唯识宗和其它宗派不同的地方。其它宗派,如密宗、净土宗、华严宗、三论般若等,对众生说法,都是在先说明佛果上的功德境界,如何庄严,如何安乐,使众生生起希求信仰的心,依法修证,而达其希求的目的,可是却忽略众生的本位。如此说来,唯识是重在明因位法,其它宗派重在明果上法。

  又依境行果判。此中唯识相与唯识性,都是明唯识的境,即是唯识学上所观察的宇宙人生。在唯识五位中,前四位是明唯识行,从初发心至见道修道,广明学者,应如何依法修持。后一位明唯识果,即是二转依果。依了这个系统看三十颂文,有二十五颂明境,有四颂明行,明果的只有一颂。

  第三节作者与译者

  一、作者及其造论之意趣④

  本论的作者是天竺世亲菩萨。「天竺」即印度(Indu)之古译。「世亲」梵云婆薮盘豆,译曰世亲,亦译天亲。「菩萨」是称呼。他的青年时代,即造《俱舍论》时代,人称世亲尊者。到了研究大乘时代的晚年,才称他曰「菩萨」。(菩萨具言菩提萨埵,译曰觉有情。谓若其人是已觉悟的,又能把自己觉悟的理,去觉悟他人,即自觉觉他,称曰菩萨。土塑木雕石刻的为菩萨像,非菩萨也)。世亲本是西北印度犍陀罗国人,出生富娄沙布罗城,即今西北边省之首府(Peshawara)。他的父母都是婆罗门教人,信仰大自在天等。他弟兄三人,都依有部出家。长兄是有名的大乘学者无著。古时印度欲学佛法而出家者,必须在小乘教中,依律出家,先研究本部之三藏。所以他们兄弟都先学小乘,然后再学大乘的。世亲最初很费心研究小乘三藏。当时迦湿弥罗国是北印度的文化重地。一切有部的学说是一种新的学说,甚为发达。有名的《大毘婆沙论》,就是在此地由五百大罗汉造成的。传说那时不许外人进去学习。世亲乃化装商人,到迦湿弥罗留学,研究有部《大毘婆沙论》。后来也根据《大毘婆沙》的要义造《俱舍论》,于是名震五印。其兄无著,知道他专宏小乘毁谤大乘,心甚怜愍。于是称病召之。世亲接信即来省视,见兄并没有什么病,很觉奇怪,问曰:「阿兄!不是说有病吗?」无著说:「是为你而有的心病。」世亲更为奇怪。「因为你不研究大乘,还要毁谤,将来你是要堕落的!因此,我心很难过」。可是世亲是不容易转变的人,便留他住下来,使人在隔壁朗诵《十地经》。世亲听了,闻所未闻,沛然喜悦,于是悔过欲割其舌。「割舌徒召痛苦,无补于罪」!无著乃劝其信仰大乘,造论宏扬大乘,则可以将功抵罪了。世亲从此,大宏唯识等教。他宏小乘时,曾造论五百部,宏大乘时,又造论五百部,故世称他为千部论师⑤。

  世亲的学说是很广博的,他研究全部大乘经典,不过特宗在唯识罢了。所以他的大乘论,不是完全说唯识的,中国已译有二十多种,如《金刚经论释》、《宝髻经论》、《转*轮经论》、《三具足论》、《胜鬘经论》⑥、《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法华经论》、《无量寿经论》等。这些都是唯识以外的论。可见世亲的思想,不仅是宏扬唯识,对于各方面的学问,他都有研究。「兹惟世亲,实贤劫之应真,晦生知以提化,飞光毓彩诞暎资灵,曜常于入蕴,藻初情于《六足》,秀谈芝于《俱舍》,标说有之余宗。摄玄波于大乘,贲研究之至理。化方升而照极,湛冲一于斯颂」 (见《成唯识论•后序》)。可想他在印度佛教中之地位重要了。

  再说其造论的意趣,有三点:一令法久住,利乐有情。因为一切施中,法施最上,为人说法者,就是施以教育,故教育就是说法,对有情是最大的利乐;二释解佛经,解释发扬佛陀经义,这两点是一般造论的目的。今世亲造《唯识三十论》,乃发扬佛经之唯识义趣;三为断障得解脱,故造此论,《成唯识论》卷首说:「今造此论,谓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生解为断二重障故……断障为得二胜果故,因断烦恼障故证真解脱,由断所知障故成大菩提。」这是造唯识论的特别意趣。

  二、译者⑦及其对中印文化之贡献——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这是译题。这部《唯识三十论》是印度世亲菩萨造的,是用印度文(梵文)写成的。现在讲的却是中国文,这是经过翻译的。这论的译者,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玄奘法师。他是李唐初时的人。唐时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不论那一方面,文治武功都发达到高潮,在当时的国际上是最有地位的一等国家。玄奘就是这个时代的人物。他是河南人,少年时随他的长兄出家,因避世乱,才由河南去益州住了好几年,在成都的大慈寺受具足戒。研究真谛所译的《俱舍论》及《摄大乘论》等,深觉古译未善;又闻西域有《瑜伽师地论》,遂发愿去西天(印度)求法。这种志愿他在成都时就决定了。后顺江东下,至荆州扬州讲学,然后返长安。时大唐肇始,民庆太平,太宗皇帝力精图治,玄奘就在这时西行。因当时不许壮丁出国,玄奘遂偷渡关卡流沙,不畏生命的危险,以最大的菩提胜心,克服了种种的灾难,由于精诚的感召,佛菩萨的护佑,他终渡过流沙葱岭,而到达印度,在印十七年载誉而归。他在翻译上的成就,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不但在中国佛教有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就在世界学术上他也是很有地位的。尤其是对于印度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等记载,贡献实在伟大。由此他的书成为研究印度历史必须的资料。关于玄奘的传记,可以参看《大唐慈恩法师传》。

  佛教从秦汉时传入中国,经过汉魏两晋南北朝而至隋唐,其中最发达的也是隋唐两朝。这时佛法压倒了一切学说,是那时期的新的潮流。

  三藏法师者,是说玄奘不是一位普通的人,乃是一位通晓三藏的法师。三藏即经、律、论,是佛学的总称。古来学佛法的人,有曾研究一藏的,或经或律或论,随个人的意趣。在研究上心有所得,能通经的称为经师,通律的称为律师,通论的称为论师。如像中国的出家人,专习坐禅的,即称禅师。玄奘通晓三藏,故曰三藏法师。这部《唯识三十论》,就是他从梵文的《三十论》,用中国文写译出来的。

  注释:

  ①《大乘百法明门论》卷首。

  ②《解深密经》卷三第三页,<分别瑜伽品>云:「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诸毘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佛告慈氏菩萨曰:

  「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见此心?」「善男子,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

  ③《大乘法苑义林章》,唐窥基之名作。今所行者,为《义林章》中之<唯识义章>。

  ④关于<世亲传>可读真谛之<世亲传>,及《俱舍光记》与《法宝疏》之卷首。

  ⑤欧阳渐《俱舍论•叙》云:「世亲菩萨,小论千部,大论亦千。」

  ⑥《俱舍•叙》云:「《维摩》、《胜鬘》,诸论未来,犹足深庆,此土译行,除遗教论,有二十七。是二十七论者,唯识法相法义俱在。舍于《俱舍》,取于大乘,马迹蛛丝,昭朗可扬。」

  ⑦参阅《大唐慈恩三藏法师传》。

---------------------------------------------------------------------------------------------------------

更多法舫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法舫法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三章 唯识大意

法舫法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四章 了境能变识(

法舫法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五章 思量能变识(

法舫法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六章 阿赖耶识(本

法舫法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七章 理性的唯识论

 

后五篇文章

法舫法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一章 绪论

法舫法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上篇 第三章 从中国佛学史

法舫法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上篇 第二章 从现代思潮看

法舫法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上篇 第一章 今日研究佛学

法舫法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原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