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依教奉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依教奉行

 

  虽然我不会讲解很多世出世间法,但我把我所知道的一切不隐不藏地告诉你们。你们知道我所宣讲的法是正法而不是非法,希望你们能依教奉行。是否获益不需要我来赞叹,你们反观一下自己的改变就能知道。

  读完一遍大藏经很困难,即便读完这一百零三函,也无法理解含义。即便理解了含义也无法修持。大藏经的一切法义都聚集在上师的一句教言中,这是上师的恩德。我把一切经论的精华都聚集到窍诀中赐予你们,希望你们能不舍上师的教言精进实修。如果上师不再驻世,你们无法理解教言的含义,也无法做到实修。

  轮回中一切都是无常的自性,珍宝人身极易失去。无论年龄高低,懈怠、懒惰不想修法的人,与未修法的人没有多大区别,殊胜上师和窍诀也对你意义不大。应于当下精进修行。

  摩尼宝般的人身如同水泡,是无常的自性。四百四十种病魔、八万四千种魔障、三百六十种横死都会令其随时显现无常。有些人认为人身是常有的,自己不会那么快死亡,但一旦断气,此人身便没有了意义。

  开启神山并非是把普通的山改造成清净刹土,而是让你能够现量见到此山本来就是清净之刹土。开启神山能让现量见到神山的徒众相续中生起信心、出离心,菩提心以及了知、觉受、证悟的功德。佛陀也曾说过,众生因迷乱颠倒之故,无法见到世界本有的清净之相。

  我们祈祷上师时应该认识到:上师为九宝之尊、三宝之总集。上师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一切所作皆为上师之大悲加持。白天观想上师在梵顶,夜间观想上师在心间,走路观想上师在右肩,享用食物时观想上师在喉间。此为祈祷上师的殊胜窍诀,希望大家不舍此窍诀并作实修,一生一世便能证得金刚持的果位。

  很多人觉得金子非常珍贵,得到金子就好像得到如意宝般包了一层又一层。我们得到殊胜、不共的窍诀应该比得到金子更珍惜。要把窍诀纳入心相续,依教奉行,如理行持。

  凡是与喇嘛仁波切结缘者都会往生铜色吉祥山。喇嘛仁波切是我们不共之上师,所宣的法为殊胜不共之窍诀。我们不应该懈怠、懒惰、忘失正念,应如胆小者怀中放入蛇,美女的头发被火点燃般,六时不间断地祈祷上师加持,将任何苦、乐、贤、劣都观为上师的显现。

  所谓上师即为:无有更高者。因此上师即为法报化三身之总集,也就是说,现量所见之上师即为佛,上师之外既无法安立普贤王如来,也无有第二尊佛。若具此见即为正量,为清净之相。相反若认为所见到的上师只是如同凡夫一般的庸俗之相,此见就是非量,是迷乱之相。因此我们应如是去认识上师为妙。

  仅仅在口头上谈论大圆满的见解——是非、有无、一异、双运等,对证悟此见解的意义不大。想要认识并证悟大圆满之见解,唯有依止寂静处打坐实修。观察修、安住修和祈祷上师交替行持,方能真正证悟大圆满之见。

  漂泊轮回的根本源于此心,现在遭受痛苦的根本也是此心,获得安乐之果也唯有依靠此心。心最重要,保管好自心才是真正的修行者。否则,自欺欺人,上师也没有办法度化你。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修行者,并且还因此沾沾自喜。但如果你反观一下自己的心就会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恐怕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表面虽然身着僧衣并且住于寂静之处,但心之所为却并不如法。如果是这样,我们应在诸佛菩萨面前捶胸痛哭,并生起惭愧和畏惧之心才是。

  往昔的成就者们,在修行之初,为了远离恶境、保管自己极易变化的心相续,往往会选择依止寂静山洞修行。如果我们的身语意一直都处在散乱状态中,在打坐的时候就会显现平时的所见所闻,打坐质量就无法保证了。

  喇嘛仁波切在的时候,有一个名叫阿波的老觉姆,她说,修行者是否有真正的见解,只要看看他的行住坐卧即知。如果修行者没有保管好自心,蹦蹦跳跳、唱歌跳舞、绮语等不如法的行为自然会显露,和凡夫没什么区别。如果你能保管好自己的心,自然不会东张西望,也不会想说话,身语意一直处在调柔的状态中。

  简单地来说,如果你能够听闻佛法,可以说自己是一名修行者。但如果你只是在寂静之处听闻法而不去修行,确切地来说,你并不是一名修行者。如果你认为前行简单易懂,没什么可领悟的,便轻视这基础的基础。如果你不将前行纳入心相续并如理奉行,便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修行者。

 
 
 
前五篇文章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时时观察自己刹那变化的心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无分别心看待「第一」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享受修行之4 三个检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享受修行之3 修行是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享受修行之2 如何享

 

后五篇文章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三种传承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生活修行之1 「不劳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把上师视为人,只能得到狗之悉地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时时以菩提心摄持而发愿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生活修行之2 贪心源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