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慧律法师: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慧律法师: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

  [问。佛说六波罗蜜。今云何说一即能具足。][愿说一具六法之因。][答。思

  [问:佛说六波罗蜜。今云何说一即能具足?]

  佛所说的是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愿说一具六法之因。]

  [答:思益经云:网明尊谓梵天言:]

  「六法之因」。第1段[若菩萨舍一切烦恼。名檀波罗蜜。即是布施。]

  所以你看看!大乘经典跟小乘,大不相同,

  《大乘经典单刀直入,就叫你见性》。

  《小乘的用观,观不净观,观苦、观无常、无我观》。

  大乘「一切尽舍」,釜底抽薪告诉你「檀波罗蜜」,就是包括连心中的烦恼,

  统统舍掉是真正的「布施」。

  我们人在布施、放生,都是放外在之物,我们人在放生都是这样。

  收钱、收钱,然后买些动物放生,但是烦恼还在。放生真正的定义是什么呢?

  《将内心的烦恼完全放下》

  我们内心的烦恼,若是没有放下,就没有真实的生命。

  从前有一位八十四岁的老阿公,因为他八十岁才开始学佛,边走路时还边咳嗽。

  人家问他:阿公你今年几岁啊?

  我今年四岁。

  哎哟!须发斑白的人,怎么说今年才四岁呢?

  他说:不是!

  因为八十岁以前,我没有听过佛法,没有真正的生命。

  我现在听到佛法了,我才知道我白费了八十年,我现在才四岁。

  为什么才四岁呢?学佛四年,所以才四岁。

  没有学佛,就不了解真实的生命。

  你的烦恼不除,你做外在的放生,也是有功德,但是不够大。

  我们人这个「布施」,若是由外面来说,悭贪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

  就是这个「贪」字,让我们产生很大的困扰。

  所以说我们人这个施舍,我们无始劫以来的贪,若是不好好的修,

  想「施舍」就没办法。所以「檀波罗蜜」,这就是「布施」。

  第2段[于诸法无所起。名尸波罗蜜。]

  于诸法无所起,无所起心动念,对一切境界完全不起心、不动念。「名尸波罗蜜」,

  [即是持戒。]

  「于诸法」,底下加一个【心】,【心】「无所起」。

  对一切万象,诸法就是一切万象,怎么样?「心无所起」。

  你有起就有灭啊!就落入生灭的观念。

  [名尸波罗蜜。]「尸波罗蜜」旁边写一个「即是」真正「持戒」的人。

  哪一个人才是真正持清净戒的呢?

  【心没有起动,没有起;没有灭,心没有生;没有增、没有减;没有来、没有去,

  统统没有,是真正「持戒」的人,就是「持戒」。

  第3段[于诸法无所念。名羼提波罗蜜。]

  对一切法「无所念」,这个「念」就是【无所执着】。

  也可以说是【无所违背】,名叫做「羼提」,[即是忍辱。]

  我们的「忍辱」,都是一直起心动念的忍,结果恨就愈来愈深、愈来愈重。

  「于诸法无所念」,对于所发生的事情,完全不怨叹。《完全与空性相应》,

  这样才叫做真正的「忍辱」。

  我们若是《有念》,有一个忍辱的念头,我们还不是真正的忍辱,

  我们还认为:我在忍辱。那么还不能达到「忍辱的波罗蜜」。

  「于诸法无所念」中间加一个【心】,「于诸法心无所念」,「念」就是【着】。

  《无所执着》这个就是真正的「名羼提波罗蜜」。[即是忍辱。]

  真正的「忍辱」就是没有「忍辱之相」。

  说:我很忍耐了,我很忍耐了,那就表示他的功夫还不够。

  如果有人劝你说:你要忍耐一点。

  那你说:我已经很忍耐了,表示功夫还不够。

  你要这样回答,有人劝你说:你要忍耐一点,忍辱啊!

  你要告诉他:没有东西可以忍辱。本来就空,不须要忍辱。

  第4段[于诸法离相。名毗离耶波罗蜜。][即是精进。]

  加一个【心】,「于诸法心离相」。[名毗离耶波罗蜜。][即是精进。]

  真正的「精进」是二六时中心离一切相,这是真正的「精进」。

  「于诸法离相」,于一切法都「离相」。

  离一切相,这才是真正在「精进」。

  因此我也告诉诸位,我们知道要念《弥陀经》、《地藏经》、《金刚经》、

  《药师经》,我们知道要诵经,名叫做「精进」。

  不过我们这个「着」没有放下,不是真正在「精进」的人。

  真「正精进」的人,处理事情全都无所谓,什么都好,很好商量,样样都没关系。

  愈好商量的人,那就是真正在「精进」。

  愈难商量的人那就不是真正在「精进」,还是有障碍,滞碍不通。

  内心无一切相,样样都很好说话。

  「于诸法离相,名毗离耶波罗蜜,即是精进」。

  第5段[于诸法无所住。]不住一切法,[名禅波罗蜜。即是禅定。]

  「于诸法无所住」。这个「住」就是【着】。

  一点都不执着。「名禅波罗蜜」。你的心都在禅定里面「即是禅定」。

  第6段[于诸法无戏论。名般若波罗蜜。]

  这个「戏论」不是讲笑话那种「戏论」。

  也不是说开玩笑叫做「戏论」,这个不是这个意思,这不是这样。

  【凡是不与般若实相、中道、第一义谛相应的法,统统叫做戏论】!

  「于诸法无戏论」,就是说凡是一切法,【不与般若实相、中道、第一义谛相应】,

  统统叫做「戏论」。

  因为没有意义,【不能成就佛道,究竟解脱,这都叫做戏论】。

  不是指平常开开玩笑、讲讲笑话那个不是叫做「戏论」不是这样。

  【无意义的语言,不能成就佛道的,叫做戏论】。

  「名般若波罗蜜」,[即是智慧。][是名六法。]

  [今更名六法不异。]现在改成「六法」,六种法没有什么不同。

  [一舍。]在旁边写个:【布施】。「舍」就是【布施】。

  舍这个《心舍》,真正的【布施】就是「舍」。

  [二无起。]

  就是不起念头,就是持戒。你不起念头就是「持戒」。

  真正的「持戒」不起心动念。

  [三无念。]「无念」就是忍辱。真正的忍辱是「无念」。

  『第一、舍』,我们所说的【布施】,六度的第一度。

  『第二、无起』,就是「持戒」。

  【不起心、不动念】,这才是真正「持戒」之人。

  所以我们若是能够【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真正在修行。

  因此我们要常常说:我们没有修行,我们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很平凡、很平凡。

  《不过有时候我们谦虚,也要遇到契合的人才能了解》。

  《要是遇到对方也是无明很重的,那还是无法接受》。

  【内心无相】是名真「持戒」人。

  『第三、无念』,「无念」就是忍辱。

  我们要忍耐,这是世间人所说的。

  其实用忍辱这个名词,可以说是无忍可忍,因为「无念」,不起心动念。

  [四离相。]这才是真正的精进。

  那么简单来说,你今天一切的用功、念佛,你都要「离相」。

  【离世间的虚妄之相】。

  [五无住。]「无住」就是禅定。

  【无所住,心无所住】,这才是真正有定的人。

  不是整天都在打坐、打坐。

  六祖就说得很清楚了:【原是臭骨头,何必立功过】。

  「无住」就是【心无所著】,这才是真正有定的人。

  不是说我们坐在那里参参参...以为这样就能成佛,

  那么残障的人不能站立,只好整天坐着,他的双脚不能站立,他只好整天坐着,

  可是坐那么久,为什么都不能成佛呢?

  《成佛》不是光靠盘起双腿坐禅。

  若是断腿的人,要怎么盘腿呢?或是下半身全无,全都锯掉的人也是有,对不对?

  那么他要如何禅坐呢?

  所以成佛作祖,不一定要盘腿坐禅,【心无所住】才是禅定。

  [六无戏论。]真正的【般若】,是一点都「无戏论」。

  「无戏论」就是对生死一点帮助都没有。

  [如是六法。随事方便。]随着外在【事相】的方便,[假立名字。]

  在「事」的旁边写二个字:【因缘】。

  随种种的【因缘,事相】,方便安立假名,叫做「假立名字」。

  [至于妙理。无二无别。] 这个「妙」就是无生。

  不可思议的「微妙无生之理」,那就是一心「无二无别」。

  [但知一舍。即一切舍。]意思就是说,名词虽然不同,

  譬如:『舍、无起、无念、离相、无住、无戏论』,名字不同,但是妙理皆同。

  「但知一个舍」,「舍」就是无起;「舍」就是无念;

  「舍」就是离相;「舍」就是无住;「舍」就是无戏论,

  你只要了解一个「舍」,「即一切舍」。

  [无起。即一切无起。][迷途不契。]「不契」就是不相应,

  「迷途」的众生,不能相应。

  迷的人不相应,[悉谓有差。]认为有所差别。

  他就会说【六度】有差别。

  迷的人他不相应,他就会说【六度】有差别。

  [愚者滞其法数之中。]

  「滞」就是不通。

  愚痴的人「滞碍」在这个「法数」。

  在「法数」的旁边写:【六度】。他以为有六种东西,

  以为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有六种东西。

  其实同一个体性。

  」滞其」「法数」就是六度之中。[即长轮生死。]长劫轮回生死。

  其实论《理》是一而已,《真理、妙理》是一。

  若是《事相》安排,则有无量无边。

  所以停顿在「法数之中」,你就是长轮生死。

  所以[告汝学人。]若是想学道的人,

  你只要修这个【施舍】的【舍】,就是「檀」。

  [但修檀之法。]

  你只要修这个【舍】,就是一切法不受,连【舍】的观念都没有。

  [即万法周圆。]

  所以我才告诉诸位,学佛那有什么困难,说实在的,真的很简单,

  说实在的,真的很简单,你不要一直说很难:

  师父!修行很难!

  真奇怪!我一直告诉你很简单;你偏偏一直要说很难,

  真奇怪!你为什么要跟我唱反调?

  要说:很简单!

  每天就反复的说:很简单、放下...

  学佛很简单,诸佛菩萨所说的,就是一个【舍】字。

  【舍】得清清净净,怎么会很困难呢?

  不然就老是要生气、生气,一直气愤...

  「即万法周圆」,[况于五法。岂不具耶?]

  何「况于五法」,就是其他的五度,又怎么会不具足呢?

  只要你修彻底放下,用清净自性修行,「万法就周圆」。

  何况其它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而不圆满吗?

  圆满就是同一个清净自性。

 
 
 
前五篇文章

学佛最根本的目的是观察自己的心:德兰根迥仁波切

达真堪布:谁沦为了“佛油子”

达真堪布:做个自由的人

达真堪布:多看亲人的功德

达真堪布:让别人的功德成为自己的欢喜

 

后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可不可以观想阿弥陀佛的光明在摄受我?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卷二十六

太桥旦曾堪布:死亡无常的三根本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卷二十五

益西彭措堪布:万善兼修不障一向专念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