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奘所译《瑜伽论》之研究今昔
2014-9-3|347
⊙ 续如居士: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
2014-9-3|801
⊙ 南岳近代僧教育的先驱——记唯识专家灵涛法师
2014-9-3|283
⊙ 三资粮的唯识解说
2014-9-3|314
⊙ 从体相用因缘果谈苦空迷
2014-9-3|443
⊙ 唯识宗、禅宗对“境界”理论的构建作用——柳倩月
2014-9-3|399
⊙ 论佛教唯识学认识论中的主体意识——王健
2014-9-3|437
⊙ 弘扬玄奘精神 发展唯识宗、学---许嘉璐
2014-9-3|307
⊙ 唯识“所缘缘”涵义的启示---徐湘霖
2014-9-3|618
⊙ 论玄奘译传有相唯识学的意义---肖永明
2014-9-3|239
⊙ 唯识的空性与二谛思想研究——释圣凯
2014-9-3|840
⊙ 论“唯识无境”之真义——夏金华
2014-9-3|421
⊙ 略论法相与唯识的分宗意义——郭明静
2014-9-3|244
⊙ 唯识书目略举(上)
2014-9-3|602
⊙ 唯识学的缘起——郑隆平
2014-9-3|379
⊙ 浅谈唯识无境——定赞
2014-9-3|3443
⊙ 略述唯识三十颂之转变
2014-9-3|310
⊙ 惠敏法师谈唯识
2014-9-3|293
⊙ 每个有情都是创世主——浅析唯识学中的“显现世界”
2014-9-3|363
⊙ 成唯识论证义
2014-9-3|465
⊙ 近十年唯识学研究综述
2014-9-3|400
⊙ 玄奘与弥勒净土信仰
2014-9-3|577
⊙ 玄奘高足 百部疏主——僧窥基法师(上)
2014-9-3|277
⊙ 窥基大师——玄奘高足 百部疏主(下)
2014-9-3|701
⊙ 初期唯识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脉络
2014-9-3|1447
⊙ 吕澂先生对佛法实践于人间社会的唯识阐释
2014-9-3|456
⊙ 相宗络索
2014-9-3|281
⊙ 从阿赖耶识之染、熏说生命现象——对中土唯识学的一点体会
2014-9-3|324
⊙ 太虚大师的弥勒净土思想
2014-9-3|405
⊙ 瑜伽师地论架构
2014-9-3|341
⊙ 评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2014-9-3|473
⊙ 也谈弥勒净土
2014-9-3|321
⊙ 菩萨道上以法相印
2014-9-3|213
⊙ 以现代佛学观点评判法相宗与天台宗之论诤(七)
2014-9-3|372
⊙ 法相唯识学
2014-9-3|526
⊙ 长安佛教宗派义理研究——解析慈恩宗对外道的批破
2014-9-3|260
⊙ 万法唯识,三界唯心——法相宗学说的古为今用
2014-9-3|962
⊙ 王恩洋唯识学思想的特色及其时代意义
2014-9-3|318
⊙ 宽谦法师:唯识学入门——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
2014-9-3|1386
⊙ 通过唯识重新认识生命——宽谦法师谈生命唯识学
2014-9-3|798
⊙ “我”的唯识观
⊙ “唯识”种子观与艺术灵感
2014-9-3|249
⊙ 唯识观行的现象学展开
2014-9-3|270
⊙ 《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初持瑜伽处真实义品
2014-9-3|361
⊙ 《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提要
2014-9-3|423
⊙ 唯识甄微
⊙ “菩萨唯识观行”的研究——以《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为范围
2014-9-3|569
⊙ 《解深密经》的胜义谛思想
2014-9-3|642
⊙ 唯识学的特质
2014-9-3|510
⊙ 佛学上的“唯识”与哲学上的“唯心”的区别
2014-9-3|540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www.wmxf.net),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