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在瑜伽行唯识学派历史上的《摄大乘论》及其作者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在瑜伽行唯识学派历史上的《摄大乘论》及其作者
  1. 《摄大乘论》是唯识学派表现大乘思想的首要论书。书名的字面义为“该摄大乘的论着”。但《摄大乘论》所论述的并不只是“大乘”的学说,还涵括了原始佛教以来、经过阿毗达磨式的议论等所有佛教的综合性教义。瑜伽行派宣说“三乘”而非“一乘”的教理,故常被贬为“权教”。但唯识学派知道“一乘”思想的优越性,也最早反省过“一乘”的意义。只是,此学派无法否定“三乘”的存在,它一方面批判二乘或小乘,一方面站在大乘的立场将之予以综合。[1]
  2. 《摄大乘论》的作者是公元395~470左右的无着,另着有《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与其胞弟世亲皆为唯识学派的伟大学者。在中日佛教界世亲的声名较高,而无着的思想表现较为广博。[2]
  3. 唯识学派与以龙树、提婆为首的中观学派并称印度大乘佛教的双壁。但,龙树、无着或世亲都没有创立学派的意图。学派的标举、分化或对立是后代的事情。[3]
  4. 因为特意标榜为“瑜伽行”的行者,唯识学派也被称作“瑜伽行唯识学派”。以世亲为分水岭;世亲以前的早期学者强调瑜伽行的修行,世亲以后的学者则侧重于“识”的理论考察与逻辑研究。《摄大乘论》是世亲以前的早期作品。[4]
  5. 关于唯识学派祖师弥勒的传说:
  (a) 传说上,弥勒菩萨是住在兜率天的未来佛。无着曾登上兜率天,受教于弥勒菩萨之后,下归人间,将其教义编辑成“弥勒五论”。因此,“弥勒五论”的实际作者是弥勒菩萨,传述者是无着(或者说,共著者是无着)。[5]
  (b) 但,弥勒菩萨并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从而,对于弥勒菩萨传说的理解方式主要有二;一、无着有一位同样名为“弥勒”的老师,被后人与弥勒菩萨视为同一。二、暂且不管有没有一个名叫“弥勒”的历史人物存在过。无着在禅定中获得编辑“弥勒五论”的灵感,其灵感是来自于信仰上的弥勒菩萨。[6]
  (c) 无着是否有个名叫“弥勒”的老师?赞成此说法的理由之一是,许多论着的卷首都标记着“弥勒说”,论着存在,论着的作者也必定存在,可知,一位名为“弥勒”的论著作者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弥勒说”是佛典汉译者们所标记的,这些佛典汉译者都怀有宗教信仰,也都相信弥勒菩萨的存在。对弥勒菩萨的信仰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可以上溯到无着的时代。可以反过来想,在无着的时代,如果无着有个名叫“弥勒”的老师,着有“弥勒五论”,那么,传闻无着将其师教义编辑成“弥勒五论”的说法就显得多余了。传说无着之所以要编辑“弥勒五论”就是因为其师弥勒没有具体的文字著作。因此,若说无着有个名为“弥勒”的老师且着有“弥勒五论”,这种说法并无法直接成立。而且,就算无着有个名为“弥勒”的老师,我们也很难将“弥勒五论”都视为是他的著作,因为“弥勒五论”的“五论”彼此之间,内容性质颇有不同。[7]
  (d) 或许无着并没有一个名叫“弥勒”的老师,但,身为受过具足戒的比丘,无着一定有受学(受戒)的老师。那么,无着有老师这件事实与无着受教于弥勒菩萨这个传说,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一、无着得到弥勒菩萨的灵感,并执笔传述。二、无着获得灵感这件事,即表示:无着将老师们所教的教义,整理成有系统的理论著述——很可能,在无着的眼中,他的受学老师们就如弥勒菩萨的化身一般,因而,将所学、所执笔传述的教义当作是弥勒菩萨的教义。[8]
  (e) 承上,传说无着将其师教义用人间的语言辑缀成“弥勒五论”,便意味着:无着将他的老师们的学说教义予以综合,并传述给后人。汉传为“弥勒五论”之一、藏传为无着之作的《瑜伽师地论》,很明显就是一部综合性的作品,像是集体编辑的百科全书,而不是个人的作品。[9]
  (f) 关于“弥勒五论”,若个别地分开来看,可以说,每一部论着都是出于一人之手的个人之作。但,相互对照来看,则很难说“弥勒五论”的每一部论着都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因为每一部论着的组织手法或立论观点都不尽相同。例如,藏传为“弥勒五论”的《现观庄严论颂》与《究竟一乘宝性论》明显含有背离唯识学派基本立场的内容成份,前者只发挥般若思想而未谈唯识学说,后者则提倡一乘且否定三乘。[10]
  6. 弥勒菩萨的传说与阅读《摄大乘论》有何关系?确定为无着之作的《摄大乘论》频频引用汉传为“弥勒五论”之一的《大乘庄严经论》,因而可以从中去探究,无着对《大乘庄严经论》的引用方式,其态度像是在引用自己的著作,或者,像是在引用师长辈们的著作?[11]
  7. 传统上认为,《摄大乘论》是注解《阿毗达磨大乘经》中〈摄大乘品〉一品的论书著作。[12]
  二、本论书的内容概要
  1. 《摄大乘论》一书内容可作如下的分段科判(原书并无如此的分段,这种分段方式主要承袭于玄奘译本):[13]
  序 章             阿毗达磨大乘经的十种殊胜语
  第一章 所知依         解说阿赖耶识
  第二章 所知相         解说三性(三种实存)
  第三章 悟入所知相       关于“唯识”
  第四章 悟入因果        六种成就(六波罗蜜多)
  第五章 悟入因果与修习类别   十种次第(菩萨道之十地)
  第六章 增上戒学        菩萨的戒律学
  第七章 增上心学        首楞严三昧等禅定
  第八章 增上慧学        无分别智的获得
  第九章 修习结果的解脱     否定小乘的解脱观、提倡“不住涅盘”
  第十章 修习结果的究竟智能   说明菩提、佛、佛的三身
  2. 以“境、行、果”的教义分类法来说,“境”是第一、二章,“行”是第三至八章,“果”是第九、十章。以“理论/实践”的分类模式来说,“境”(第一、二章)属于理论部分,“行、果”(第三~十章)属于实践部分。与《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等做比较,《摄大乘论》的特色在于将“阿赖耶识说、三性说、唯识说”三种学说特意标举出来,以此三者为主题,作详细且精辟的义理论述。[14]
  三、第一章的阿赖耶识说
  1. 《摄大乘论》的第一章〈所知依〉可说是唯识学派对阿赖耶识进行详细论述的最早之处。[15]
  2. 本论的阿赖耶识说,其特色是:结合着原始佛教以来的缘起论而提出阿赖耶识说,并以阿赖耶识为存在世界的根本。[16]阿赖耶识作为存在世界的根本,一方面现起生死轮回的世界,将其“清除”之后又可得解脱涅盘的世界。阿赖耶识说本身可说是一种“唯心论”或“观念论”,但,这种“唯心论”或“观念论”是为了帮助瑜伽行的实践、为了达到解脱涅盘而提出的,而不是一种主张“心生万法”的存有论。说“一切唯识”(意指:一切都是“表象”),并不必然表示要否定掉物质性的存在,而是将物质性的表象放在瑜伽行的实践脉络中来思考,之后所得的结果宣称。[17]
  3. 阿赖耶识与六识的关系是,前者是“意识下”的,后者是“意识上”的,两者互为因果,而且,两者的因果关系是“同时因果”。《摄大乘论》以更为具体的两种“缘起”来说明这种因果关系;[18]一种是传统的十二缘起说,一种是关于“分别”、或即所谓“识”的活动或作用——在此意义下,我们平常的认识(分别)活动即是阿赖耶识与六识(在无时间性的、刹那与刹那相续流转之中)同时互为因果的转换活动。[19]
  4. 就阿赖耶识的基本性格来说,其又可称为“异熟识”和“一切种子识”。[20]
  5. 第一章〈所知依〉后半说明提出阿赖耶识说的必要性:从世间染浊到清净解脱,两个世界之间如何转换、又依何转换,对此问题,必须给予一个合理的说明。此外,本章也提出了一个独特的“闻熏习”观念,来说明阿赖耶识如何成为无明杂染与清净解脱两个世界之间的转换媒介。[21]
  四、第二章的三性说
  1. 第二章〈所知相〉,其内容主要在于“三性”的说明。“三性”是指: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代表世界的实相或真实性格。[22]
  2. 为了避免将“三性”的“性”直接理解(或误解)为一般佛教教义(特别是代表大乘空宗中观学派的龙树)所批判的“自性”概念,常尾雅人将“三性”日译成“三种の实存”,他表示:唯识学派所谓“三性”的“性”可能正是龙树所要否定的“自性”,但两者或有些许不同,至少,唯识学派所谓的“性”或“自性”必须是“依他起”的“性”或“自性”。[23]
  3. 三性说当中,最具特色之处在于“转换”的观念,例如,本章中使用了“异门”(paryayena)一词来表示不同观点的立场如何不同。“三性”之间也是可以转换的;三性说虽说是唯识学派的世界观,但,不表示这个世界是由“三性”此三个部分所组成。世界只有一个;愚者眼中的世界是虚妄不实的,但,可“转换”为圣者眼中的清净世界。如何转换?答曰:依他而转换。[24]
  4. 三性说导出了“唯识”之说。“唯识”的“识”(vijbana),一般指的是:认识的活动。然而,具体的事物被理解为“识”的活动时,则用“表象”(vijbapti)一词来表示(做为认识对象的具体事物)。在汉译中,vijbapti大多被翻成“识”,有时也翻作“了”、“了别”、“表”。汉译中说到“唯识”之处,其原文几乎都是vijbaptimatra(ta)。因此,常尾雅人将其日译为“ただ表象のみ”(唯表象)。[25]
  5. 关于“识”的否定;原本,唯识学派的唯识观认为:主观的认识活动是真实的,客观的外在世界则是虚妄的。为何外在世界是虚妄的?因为,外在世界是主观的认识活动——即“识”本身所妄想出来的。但,既然说客观的外在世界是虚妄不实的,那么,说主观的认识活动是真实的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如此一来,
  无论主观的认识活动或客观的认识对象,都应该要被否定掉,亦即,“识”本身也要被否定掉才是。在这种意义下,“唯识”一语的意思就不能一昧被理解为“唯有‘识’是真实的存在”,而应该被解释为“唯有表象”(唯有认识活动的呈现或表象)之意。[26]“唯识”的意义,在许多译本中,其表达方式甚至更为简化,有的译本只翻成“但彼”、“唯量”。[27]
  6. 在本章末尾,尚有“密意趣”之说。[28]
  五、关于《阿毗达磨大乘经》
  1. 唯识学派的根本教典是《解深密经》,但是,在《摄大乘论》中却出现了一部地位高于《解深密经》且身世如谜的教典《阿毗达磨大乘经》。[29]
  2. 关于《阿毗达磨大乘经》的问题;一、本经不见原典,也没有译本,只被《摄大乘论》和《阿毗达磨集论》引述过片段,其原本面貌无人知晓。二、被片段引述时,被当作是最高的权威、最终极的论据来引述。三、本经似乎罕为人知,世亲在《摄大乘论释》中特别说明此经性质,强调此经也是“圣教”(若广为人知则不必如此强调)。四、此经的经名不寻常,“阿毗达磨”一词多半指涉的是小乘之教或“经、律、论”三藏之中的论藏,称“阿毗达磨大乘经”变成是在称“小乘大乘经”。或者,《阿毗达磨大乘经》此经的经名,是一种复数型的经名统称法,即一般所谓的“论经”,因其是“论”与“经”的结合,故合称“论经”,代表者如《解深密经》、《佛地经》。但是,从《摄大乘论》的引述方式来看,《阿毗达磨大乘经》一名似乎不是许多“论经”的统称,因为,《摄大乘论》在引述《阿毗达磨大乘经》一名之后随即也引用了“论经”之一的《解深密经》,如果《阿毗达磨大乘经》一名是许多部“论经”的统称,便不必多此一举再引述出《解深密经》一经的经名。而且,在《阿毗达磨集论》中的引述方式上是说“一切大乘阿毗达磨经中诸思择处”,宇井伯寿说,“一切”一词即表示“大乘阿毗达磨经”不只一部,但,对照于藏译本,“一切”一词却是用来修饰“诸思择处”的,在行文上,与“大乘阿毗达磨经”无关。[30]
  3. 《阿毗达磨大乘经》被引述的地方,全部都是在无着所作或无着之后的论书著作当中,而且,引文的四分之三都是依据无着而引的,可见,《阿毗达磨大乘经》与无着的关系,特别密切。[31]
  六、关于〈弥勒所问品〉
  略
  七、引用自《般若经》的经文
  略
  八、《摄大乘论》的原典文本与日译
  1. 《摄大乘论》的梵文原典已逸。在汉译文献方面,收于《大正藏》三十一卷的有以下诸本(附《大正藏》编号于前):[32]
  (1) 1592,《摄大乘论》二卷,阿僧伽 作,后魏?佛陀善多 译。
  (2) 1593,《摄大乘论》三卷,无着菩萨 造,陈?真谛 译。
  (3) 1594,《摄大乘论本》三卷,无着菩萨 造,唐?玄奘 译。
  (4) 1595,《摄大乘论释》十五或十八卷,世亲菩萨 释,陈?真谛 译。
  (5) 1596,《摄大乘论释论》十卷,世亲菩萨 造,隋?笈多共行矩等 译。[33]
  (6) 1597,《摄大乘论释》十卷,世亲菩萨 造,唐?玄奘 译。
  (7) 1598,《摄大乘论释》十卷,无性菩萨 造,唐?玄奘 译。
  2. 关于《摄大乘论》诸汉译本的特色;其中,佛陀善多本较为晦涩,解读不易,但在微细处可提供推考梵文原文的线索。《摄大乘论》以及《摄大乘论释》的真谛本破格使用较长的译文篇幅,并加入真谛自己的文笔,虽不忠实于原典,但却提供了不少阅读上的参考资料。笈多共行矩等人的译本恐怕是最忠实于梵文原典的译本的,可资助于梵文原文的推敲。最后,新译的玄奘本可以说是翻译得最正确的译本,古来最广为流传。[34]
  3. 关于《摄大乘论》的藏译及藏传文献:
  略
  4. 关于长尾雅人《摄大乘论—和译与注解》一书的译注方法;长尾自承,他的翻译不是汉译本或藏译本当中任何一部译本的单译,而是综合诸多译本的合译。在翻译的方法操作上,他预设,《摄大乘论》的原典文本只有一个,而且,所有的汉译本或藏译本所依据的《摄大乘论》原典都是同一个文本。以此前提,进行《摄大乘论》日译工作。[35]
  [1] 见长尾雅人,《摄大乘论―和译と注解》上册(以下皆简称为《长尾书》),页5~6。
  [2] 《长尾书》,页6。
  [3] 《长尾书》,页6~7。
  [4] 《长尾书》,页7。
  [5] 《长尾书》,页8。
  [6] 《长尾书》,页8~9。
  [7] 《长尾书》,页 9~10。另外,所谓“弥勒五论”的“五论”,在汉传说法上是《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分别瑜伽论》、《辩中边论》、《金刚般若经论》,在藏传说法中则是《法法性分别论》、《大乘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究竟一乘宝性论》、《中边分别论》(=《辩中边论》)。
  [8] 《长尾书》,页10~11。
  [9] 《长尾书》,页12。
  [10] 《长尾书》,页12~13。
  [11] 《长尾书》,页13。
  [12] 《长尾书》,页13。
  [13] 《长尾书》,页14~15。
  [14] 《长尾书》,页15~16。
  [15] 《长尾书》,页17。
  [16] 但,在本论中,尚未出现“八识”的说法。
  [17] 《长尾书》,页17~18。
  [18] 一般唯识学所谓的“阿赖耶识缘起”是说“阿赖耶识生起万法”。
  [19] 《长尾书》,页19。
  [20] 《长尾书》,页20~21。
  [21] 《长尾书》,页21~22。
  [22] 《长尾书》,页22~23。
  [23] 《长尾书》,页23~24。
  [24] 《长尾书》,页24。
  [25] 《长尾书》,页25。
  [26] 《长尾书》,页26。
  [27] 其详细说明,参见《长尾书》,页306。
  [28] 《长尾书》,页28。
  [29] 《长尾书》,页29。
  [30] 《长尾书》,页30~31。
  [31] 《长尾书》,页32~33。
  [32] 《长尾书》,页48~49。
  [33] 此本可从中抽出《摄大乘论》的笈多共行矩等译本,与(1)、(2)、(3)合计为四种汉译本。在译出年代上的顺序依次是:(1)、(2)、(5)的《摄大乘论》译本、(3)。
  [34] 《长尾书》,页49。
  [35] 《长尾书》,页53。

 
 
 
前五篇文章

唯识抉择谈

初唐佛性诤辩研究——以窥基、慧沼与法宝之辩为中心

略论《六祖坛经》之自性与自心

略论《坛经》的明心见性

略论持戒

 

后五篇文章

唯识论的价值

唯识学的生命流转思想

唯识三性说源流探微--兼评法相与唯识分宗说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

楞严经中有关静虑无色的研究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