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第十》读后感(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第十》读后感(一)
  本文荣获九十三学年度慈航导师奖学金
  ◆ 许胜雄
  摘 要
  三界以心为主,心名为地,以此心法,通入法界,故名法门。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薄伽梵告诸佛母无垢大圣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言:“此法名为十方如来最胜秘密心地法门,此法名为一切凡夫入如来地顿悟法门,此法名为一切菩萨趣大菩提真实正路,此法名为三世诸佛自受法乐微妙宝宫,此法名为一切饶益有情无尽宝藏,此法能引诸菩萨众到色究竟自在智处,……此法能度一切众生生死险难。”从般若波罗密门,直证心田,如实知自心,是名心地法门。《大日经》之秘密主,即言心密之主,身口意三平等秘密加持,为所入门。一、身密印,二、语真言,三、心妙观,三者方便加此受用身,即是毗卢遮那遍一切之法身也。此表菩萨之功行圆满,故以为名,实即一切众生平等法性不思议心也。经云依此法门等等,门即此门,故离般若,则学佛之资粮断矣。
  文中说明转凡成圣之道:(一)亲近善友。所谓“善友”,是指能宣说“心地法门”的善知识。(二)闻心地法。闻法是修学佛道必要的过程。(三)如理观察。(四)如说修行。(五)自作教他,赞励庆慰。如此依法奉行的人就能圆满成就佛果,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太虚大师说“观心”的“心地法门”,为使行者观其自心。心无形相,所以用地比喻心,心类似于地,能生万法,所以把心地合成一名。心地观,是字的倒装,即观心地。行者如法观照自己的心地:一、正观心地。心同、地同。地有能生义,心亦有能生义。一切飞潜动植皆从地生,一切善恶等法、六凡四圣果体,皆从自心生起。地有依止义,心亦有依止义。地为矿植动物所依止,心亦为五蕴、六根、十八界、世出世间、有漏无漏法所依止。二、观心幻妄。心体幻化不实,由于虚妄偏执,呈现染污形态。三、观心空寂。心无在所,非内、非外、非中间住。四、心即法界。心体离言,超脱空有,当体便是一真法界。
  壹、绪论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言:“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若能观心,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又言:“若能观心体性空,惑障不生便解脱。”《华严经》亦言:“无上菩提,以心为本;心若清净,一切善根,皆得圆满,无上菩提,欲成则成。”《涅槃经》言:“若能观心,名为上定。”可知观心,不独为断烦恼之方便,亦是入佛知见之正因。
  智者大师说:“以心观心,由能观心,有所观境;以观契境故,从心得解脱故。若一心得解脱,能令一切数皆得解脱故。”哻智者自“心”指出了生命体在“十法界”中辗转升降、或凡或圣的主导因素所在,而“观心”修学功夫论的意义便被带出来,因为它切近佛法行者修学的入手处。“心”虽是生命体流转、超升的主导因素,却不是“成佛”,尤其是大乘佛教“成佛”的唯一条件。因为,不仅说“心具”三千世间一切法,或说三千世间一切法无不由“心”造,都只是对一切缘起相关的存在的总摄性言说而已。观心者即以此智解,反观自心。有智无观,如有目无足,虽识途而无法到达;有观无智,如有足而无目,虽能行而必入歧途,不能到达。二者必相资为用,不宜相离;因为万法唯心,心生法生,故观心实为识本达源之要务。
  〈观心品〉所以名“观心”者,正明“心地观”。此经初从狮子吼菩萨称赞如来时,曾告大众说心地观法:〈报恩品〉初,如来从三昧安详而起告弥勒菩萨,便欲直宣心地观微妙法,但因当时有妙德等五百长者之阻滞而未说。彼等见如来光中所现菩萨难行之苦行,乃至头目髓脑、妻子、财宝施于众生,故问于如来,以说明不欲修菩萨难行之苦行,以为得果不及二乘之速,而又违父母之供奉。如来为逗此机宜,而渐引于佛果菩提,遂不能不暂置称性顿宣之心地观微妙法门,而诱之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展转增进至于大乘不共之法,始能再说心地,即此〈观心品〉,及此后之〈发菩提心品〉、〈成佛品〉是也。〈报恩品〉渐说以来,固然亦是阐明心地观门,然仅可作心地观微妙法门之方便;今此〈观心品〉,则正明本经心地观微妙法门之真实宗旨,即此经之所以得心地观之名。哷
  《华严经》:“游心法界如虚空,则知诸佛之境界。”世学所研究之心,如心理学所言,是以能缘境界了知种种相者为心,此是依缘境之功用而能了知一切万物之别相者以为心,即《成唯识论》所谓“了境为性相”之心。此即心与物相对,因之而成为现代泰西所谓“唯心论”与“唯物论”,彼此对立,此以心理学所说之心未详尽耳。佛法说,三乘则有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大乘则加末那识、阿赖耶识而成为八种识;此皆以缘虑了知为心,其义犹未圆满穷尽。
  作为生命体感觉器官的“根”,与作为生命体外一切事物的“尘”,两者相对则“心”识作用现起,所谓“一念心起”,由此便落在“十法界”中任何一界之内,造作种种业行因缘,于是便将生命体带往同业行因缘相应的果报境界里。所以《大智度论》说:“《释论》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贤圣。”哸心之特义在于“集起”。小乘六识、大乘八识,识本心之别名,而心能通于心所。但此皆重于缘虑境界、了别境界之义,未明以积集种子习气而起现行为心之义。此义,即于第八阿赖耶识正得心名,因此识最为深细而能积集万物之种子,万物之种子莫不含藏于此识中,一切万物莫不由此识而生起现行。此即名之为“集起”心,即经中以心喻地,如地能积集一切草木种子而生起一切草木。
  心有更进一层之义,即以一切法真实性为心,亦即人与众生万物之体性为心。依此真实性为心者,如《楞伽经》所谓“真识”,及他经所谓“真心”、“自性清净心”等,皆此真实之心。即先观一切法皆唯心,进而观心之真实性,即一切法之真实性。此即所观之境心,即真如法界;而能观之智,即是能观之心,为下品发菩提心所明之四种自悟心。初修行凡夫,依六识相应之定慧而为能观之智;到证得真如法性时,则成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之能观自心,此即观心之大意。
  太虚大师指出:依科判说,此唯是大乘不共法;《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虽通明五乘共法、三乘共法,但到此时期则超过人天、二乘,而成为独菩萨所修之法也。大乘不共法有三品,第一即是此品,科曰上根证大乘境。此之上根,并非对五乘、三乘曰上根,乃专就大乘中上根、利智顿超直往之菩萨言。哠
  佛法不违世法,讲究循序渐进,逐步以求。太虚大师更进一步说明:
  前所说之菩萨,是由初闻法而渐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以讫于四加行而证入见道,此即是从五乘共法、三乘共法而渐入大乘不共法者,此名渐悟大乘菩萨。而上根智直往之菩萨,即可直从此观心品而发心,顿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由四加行修观,观诸法性相一切皆唯识,而证得诸法性相一真法界之不共二乘境。此即上根利智之直往菩萨,从初发心不经历十信等位之阶级,便能由加行而入根本者,此则名为顿超菩萨。正科之旁,加有“加行入根本”者,即明此经从厌舍品、无垢性品而修十信心,再由阿兰那品、离世间品进而修十住,更由厌身品而修十行,复于波罗密多品、功德庄严品而修十回向,乃于此品起加行而证入根本无分别智。此科之所明,即接引十回向菩萨,于暖、顶、忍、世第一而加功用,以期证入初极喜地。在此正科之下,又注有“观空前心相证心空性”者,此即正明四加行入根本智义。因在此尚未证生空法,但依二空胜解而修一切观行,以期证得二空之智,通达诸法实相。由此未证二空之根本无分别智,尚在证空之前,故谓之观空前心相,即证空前观一切法皆识所变,一切心、心所法,皆如幻如化,刹那生灭。唎v(未完待续)
  注 释
  哻《法华玄义》,T33.685c。
  哷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观心品第十)卷八。
  哸《法华玄义》卷第一上,T33.685。
  哠同注哷。
  唎同注哷。

 
 
 
前五篇文章

《金刚经》的经题

如何读诵、受持、研读《金刚经》

唐密即身成佛的现实意义

龙门与唐密

佛法:跳出轮回的必然选择

 

后五篇文章

《金刚经》的主题思想

修行之特别捷径──“念佛法门”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导读

《借壳指月––飞跃看话禅》研究心得(中)

《借壳指月––飞跃看话禅》研究心得(下)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