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澄基:禅定的实际修法 禅定的实际修法 以上概括地,将禅定的三步境界,讲了一下,现略述禅定之实际修法。一般人每每将打坐和禅定连在一起,其实盘膝打坐,仅不过是禅定修法中的一种而已。禅定的修法,种类极多,现在只就较重要的六种禅定修法,简单地介绍一下,作为一个引子。各位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依此引子,作进一步之研究及实践。 哪六种禅定修法呢? 第一,依专注修禅定 专注修禅定,就是以心专缘一处而修定。这专缘的一处,可以是外境的某一点,也可以是内身的某一点。例如道教通常之习定方法,在专守身上之某一窍。大致说来,心缘外境,如缘鼻前十六指处一点,或观面前的木、石等,出毛病的机会较少,但得定亦较缓。专注自己身内某点,得定较快,增长觉受亦快,但比较容易出毛病。 第二,依观想,修禅定 例如观无量寿经里所讲的十六观,和密宗的坛城观、本尊观,都是属于这种观想修定法的。前面所讲的专注修定,是一种较硬性的观法,专集中一点,很多人不能够办到;因为把一个习惯于流放奔驰的心流,硬系于一点不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观想则比较放开一些。观想是要主宰地去训练这个心,叫心的动、静都操之在我。这句话,有许多人恐怕不会同意,也不了解,他们一定怀疑:“心是我自己的,我们要想什么就想什么。要它动就动,要它静就静,何必还要训练呢?”其实这些没有习过禅定的人,根本就不了解制伏此心的困难!这就是实验的重要了。你非自己亲身经历体会,别人是无法使你了解的。总之,人顶多只能部份地操纵自己的心,要全部地操纵自己的心,则非下一番死功夫,是决办不到的。 在观想的修定法中,西藏密宗里面,有观身内脉轮和坛城的修法,尤其能迅速调顺心气,速疾入定。普通人从未用意识连续不断的“观想”,或用意识绘画一物,这种继续不断的观想作用,如能持续,则极易趋入禅定。 第三,依调息而入定 佛法中基本之修定方法为数息观。亦即是依调气而入定的修法。密宗除数息观外,还有金刚诵,宝瓶气等修法。道教中也有许多很特别和殊胜的调息修法。柔和的调息法,实为最稳妥之修定方法,亦为佛陀亲所倡导之修法。 第四,依念诵,修禅定 一心专持一佛号,或一明咒,亦能入定,这也是一个稳妥的法门。同时因一心专持佛名,会和佛的愿力相应,得到佛力的加持。这个法门,对于分别心重、妄念炽盛的人,也许稍难有快的感应,但一般说来,仍不失为很殊胜、很稳妥的修禅定方法。 第五,依运动,修禅定 定不是死板板地坐着不动。行、住、坐、卧都能入定。因此对某些根器的人讲,依运动而入定,也许较打坐还要来得快些。中国道教的太极拳,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修定方法。道教里面还有所谓“一字诀”的,是一种很特别的运动手指而入定的方法。佛典中似乎多有主张依运动而遣除定障的方法,如达摩易筋经及密宗中的拳法,但很少主张依运动而入定的。一般说来,依运动而入定,也许不是一个能普遍利益多数人的修法。其得定的深度,恐怕也比较有限。 第六,依心性,修禅定 一切修禅定的方便中,这是最高、最深、最难,同时也是最容易的法门了! 人如能明了:本性之外,别无他物,当下一念,如实知自心;则于一切时中,一举一动中,都能观心习定。这个定是定慧不二的定,是动静不二的定,是妄念与菩提等同一味的定,是无取无舍、不修不整、无处不是、通体活泼的定。 这个定虽是殊胜,但其深浅境界与次第,则颇不相同,真是过了一重山,又是一重山!佛性当下现成,可是圆满证得此广大不可思议的佛性,还要继续不断地努力和精进! 以上将禅定的几种修法,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佛教修持的法门,因众生根器不同,种类极多,不过在任何修法中,禅定和慧观却是最主要的。慧观是一个极深广的大学问,必需专题讨论;现在只就禅定的一般通性,略加解说。 讲到此处,各位对于佛法和其他宗教的不同,对于怎样是佛,为什么我们人类不能显露本来具有的佛性,达到佛的境界的理由,已大抵有了一个概念。对于禅定,还只能说涉及皮毛。在座的各位中,一定有很多对佛法是已经极有研究的,平时修持已深,会觉得我今天所讲的太肤浅、太简单及不够深入。对于这多位学佛的,我很希望有机缘与各位能继续于今后深入研究各种广深的佛法,但是在座的各位中,一定也有很多的听了我今天所讲的,有要修成佛真是大大不易的感慨。有的人在想:我连静几分钟,都觉得不容易,怎能达到禅定智慧及大智大悲呢,岂非梦想!有的想:要这样修,实在太难了!我连家里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哪儿来这许多时间修持呢!有的在想:佛经深奥,我连听讲也听不懂,还谈什么修定呢! 各位中如果有这种自怯、消极及畏缩的想法,不但是错误,而且大可不必,为什么呢? 让我先举两个例子: 有甲、乙两人,他们的事业、家庭、经济情形都约略相仿。在周末的时候,甲常常同着家里人及若干朋友,聚在一处或同游郊外,谈谈说说,讨论些做人的道理、哲学、艺术、宗教;或者做帮忙各种慈善团体的义务工作。夫妻二个,神情老是安闲愉快,身体也很健康,六十开外了,望之还如四十许人。有人问他们:喂!你们夫妇,为什么几十年了,老是不会见老?他们总是笑笑说:我们晚上睡得很好! 乙的嗜好不同。他在周末的时候,总是欢喜在外面找朋友打桥牌(Bridge),常常却因对座(partner)出牌不满他意而吵嘴。又喜欢找朋友打牌、打扑克。却又每因输了钱,弄得不高兴;喝了几杯闷酒回家,总是牢骚满肚,怨天尤人。有时太太说他为什么老是不陪家里人在一起玩玩,他总责备太太不了解他——一星期在外做事这样辛苦——而不让他周末稍为松动一下。后来在跳舞场上又闹上了一个女朋友,更是弄得神魂颠倒。人还没到五十岁,看上去已显得憔悴,而且神经老是紧张,有时候暴躁,有时候又颓丧得像整个世界都是在和他作对! 各位,同是周末的几个钟点,可是甲、乙运用不同,而其结果可以有这么大的差别! 现在再看第二个例子。 也有甲、乙两人,他们都有很足够的收入,过着丰裕的生活。甲有一个嗜好,就是喜欢收买古玩。凡是他看中了的,就千方百计,出高价,甚至于有时候不择手段,总要将它取得方才惬意。这样积年累月,收藏愈来愈丰富,可是甲也愈来愈提心吊胆;怕朋友看时一不小心打碎(他曾有一次为此和一位朋友翻脸打官司,也为此有几个星期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怕火烧、怕被窃。晚年更不得了,常常愁眉苦脸,心事重重。人家问他何故,他总避讳不言,其实大家看得很明白:他就是怕一口气接不上来,这一生来宝贵的收藏,却一件也带不去! 乙的钱化得不同。乙欢喜帮助青年人:青年人有因为求学、家中清寒而需钱,有因病痛困难而需要接济,有来至异地生疏而望有照应,凡是向他要求的,他总是慷慨解囊。不仅如是,他还出钱请了若干专家,青年人有各式各样的疑问难题时,可以找这些专家,请求顾问,一切免费。这些专家的确帮了青年人不少的忙,特别是青年人在彷徨于恋爱及选择职业的时候。他又出钱设立机构,帮助青年人解决职业问题。捐钱办学校,捐钱研究有关青年人的疾病种种,都是他顶乐于参与的工作。当然,这位先生不仅是捐钱而已,但我在此地仅指金钱一项来讲,可以和前面所讲的古玩大王做个比较。乙这样地几十年如一日,生活中充满着丰富的安慰和愉快。经常地有许多年轻的夫妇经过他所住的城市时去看望他。不一定都是直接受过他的帮忙的,慕名而去讨教致意的,也不在少数。他那种慈祥的态度,内心的安静和快乐,见到他的人,没有不称赞羡慕的。 各位,同样是这许多钱,可是甲、乙的运用不同而可以产生这么大的区别! 上面这两个例子,好像讲得过份一些,目的是做一个显明的比较吧了。第一个例子的甲,决不是看见桥戏就嫉恶如仇似的碰也不去碰它,他有时候也会、应朋友之邀而来一二次的。第二个例子里的乙,也不是说将他所有的钱都用来帮助青年人,而自己过贫穷的生活。总之,各位都明白这两个例子的用意,我是在说明:一个人的财物,运用得得当与否,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而一个人的时间,如果糊里糊涂地浪费了,不能好好运用,则更是可惜! 我想再进一步讲一个人时间的宝贵,谁都知道,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即使活到一百岁,还有多少年也是想像得出的,又何况人一上了年纪,眼睛、耳朵、牙齿,样样都大打折扣。一天的时间只不过相当于年轻时的半天,也许还不到。所以人的有用的时间,实在有限得很,时间一去,又是不能再叫它回来;而运用得得当与否,又影响这么的大。既然时间是这样的宝贵,我们怎么可以轻易浪费呢?所以怎样方可以将我们宝贵的时间,利用得有价值些,有意义些,是一个有思想、志气的人,所应该常常自己想到、常常自己警惕的。 因为这个缘故,我虽然十分同意你为了生活、事业、家庭、儿孙,你忙不过来,静不下来,我还是想提出几个办法,从另一个方面再来研究什么是佛法,要想使各位明白,佛法修持并不一定要有清静的环境,佛法并不全是高深不可及、艰苦难学的法门;佛法实在是在日常生活之中、烦恼很重的情况下,都有办法,可以修行,而且这所谓修行,还不就是平常的生活方式,人生活动,一些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只不过将你一部份的时间,运用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一些。这种生活,不但对你的未来,即是对你现在的精神、健康,都有很大的裨益。 随时随地可修的方法 下面是我想得到的几种随时随地可行的办法,每个人因为环境不同,兴趣不同,有人欢喜这一种办法,有人却以那一种较为适宜,所以我提出的办法,只是供各位参考而已,各位举一反三,一定可以自己想出更多更好更适合的方法,来做这种有意义的修行的实验。 那几种方法呢? 第一,利用各种机会安定你的心境 各位中如果有过晚上睡不着的经验的,一定能够了解安静的心境是何等的重要。安定心境的好处,不仅是修佛法的正道,而且对于你的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全都有莫大的关系。定心并不是叫你不要有思想,而是叫你的心不要散乱。佛法中有两种办法,可以帮助你将心安定下来,不会胡思乱想的散乱:第一种是“松”字诀。随时随地记着这个“松”字。肉体要尽可能放松,精神也要尽量放松。心里一紧张起来,肌肉紧张了,要马上放松;声音提高起来了,心情暴躁起来了,要马上放松。总之,紧张是散乱的主因,而松能助你安定。所以“松”是第一个妙方,随时随地,都可记得。佛法中的第二个安定心境的方法,是集中思想。佛法是讲因果的,所以非常重视愿力。诸佛菩萨都有救度世人的宏愿,如果人的心境,和佛菩萨的愿力相应,正像收音机转到某一波长,能够收音一样,会得愿力的感应,助你定心。所以佛法中顶简单也顶普遍的教人集中思想、安定心境的方法,是默念或诵佛号。譬如一心念阿弥陀佛,念观世音菩萨,都是顶有效的好办法。 我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我人如何才能随时随地利用机会。一般人总觉得自己太忙,没有时间做这种对身心有益的事。可是如果你真能仔细检讨一下,则你会发觉,一天之中,实在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利用。 让我举一个实在的例子:有一位太太,神经常常紧张,很怕坐汽车,每次坐别人开的车子,总是拳头握得紧紧的,眼睛盯着前面,好像随时准备碰车出毛病的样子,车坐不了多久,人就感觉很疲累。有一天,她忽然想起,为什么不在坐车子的时候念观世音菩萨呢?自此以后,她每次坐汽车时,总是闭上眼睛念观世音菩萨。起初,心还是定不下来,车子稍微顿一顿,马上睁开眼来看个究竟;车外稍有一些特殊的音声,马上东张西望,唯恐已经碰了车。渐渐的,念观世音菩萨念上了劲,不但一上车就会自然而然得念观世音,现在而且已经用不着闭眼睛,车外的境物声音,对她似乎已不大关心,只是一心专注地念观世音菩萨。她现在不仅是坐汽车时的神经紧张已完全消除,而且平时的神经质态度,说来奇怪,竟也不知好了多少。 因为每个人的环境及生活状态不同,利用机会一定要每个人自己去找。我有一个朋友,他坐上飞机火车任何的交通工具,总是看佛经或念佛诵咒。有的人利用办公时间的中午,有的人利用走路的时候,洗澡的时候,甚至于做头发、理发的时候;有功夫深的,竟可以陪人去看戏,看电影,而他竟能在戏院中念佛念经。总之,机会很多,全看我们自己是否能够利用。 要进一步言:你如果能细心体味一下,你在一天之内,说多少不必说的话,做多少不必做的事,这些时间,是否可以利用呢? 第二,遇事试作进一步观 进一步观也就是透过一层想一想。拿那位怕坐汽车的神经紧张的太太来做例。我们很容易推想,她之所以坐汽车时,神经紧张,握拳凸目,是因为她惧怕撞车,伤害她自身,或同车中的她所心爱的人。但她如果能作进一步想:这种神经紧张及握拳张眼,究竟对行车之安全有什么帮助呢?这辆车会因为她的神经紧张而更安全些吗?透过眼前的一层,进一步想一想,就可能哑然失笑,知道这种神经紧张,原毫无用处! 这类庸人自扰,以幻想为真实,弄得坐立不安、睡眠不稳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对这类事,若能够透过表面作进一步的观察,则自会烟消云散。 神经紧张,疑神疑鬼,属于情感;进一步观,透过一层去想,是理智的作用。随时随地能够作进一步观,即是训练理智与情感并起。这种修法,可以减少许多的无谓烦恼,使生活愉快轻松而有趣味。 第三,将你自己比作佛 上面我们讲过,佛是全智全悲的人格,是理智和情感同时达到最圆满境界的人格,是至善至美至真的人格。同时提到,人人原本具有和佛一样的本性,只是受了分别思维和幻觉的影响,以致埋没了本性。 这第三个修法是常常提醒自己,应向“开显本具佛性”的方向去努力。例如,在要发怒时,应立提正念:“这样是不是顺乎佛性之道呢?”“如果佛陀处于这样的境况,他会不会像我一样的发怒呢?”我们虽不能和佛陀一样,但我们既以“仿效佛陀的言行,以开显本具之佛性”为我们的人生观,则我们的一切努力,也应照这方向去发展,对此当前之境,就不致于像平常人的容易放肆发怒。如果我们能常将“仿效佛陀”四个字记在心里,一切言行,自会与本性相应,与佛法相应了。 习惯此点以后,更进一步,就要放弃比较和仿效,而将自己直接想作佛。“我是佛,我遇到这种境况,将如何处置?”佛说人人本具佛性,你把自己想作佛,并没过分。切切不要自己畏惧,不敢自比作佛,放弃一个极好的修行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