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念佛与佛念(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念佛与佛念——讲于嘉义市佛教会
  释 妙 峰
  慧理法师、常光法师、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今晚承慧理法师和常光理事长的邀请,有机会与济济一堂的各位大德在这儿见面,并能结结法缘,因缘难得,殊感愉快!
  黑板上标示的“念佛与佛念”,就是今晚要讲的题目。我打算简单地把它分为几个层次来说明。现在先讲念的涵义。
  一、念的涵义
  《大乘五蕴论》说:“云何为念?谓于串习事,令心不忘,明记为性。 ”《释论》也说:“惯习事者,谓曾所习行,与不散乱所依为业。”这是佛学论典对念的定义给予正确的解释。
  “谓于串习事”,串与惯义相通,串习事就是很熟识、很习惯的事情三意思是说:念心所的活动,只是潜在的、内向的活动,它所缘的只是曾经熟识的经验境界,不能像眼等五识能直接与外境接触。它的特性与作用,只能把习惯事物的印象明朗化、深化,且把它保留下来,而不致模糊或忘失。那么串习事也就是念心所的所观之境了。所观之境,当然是对能观之心而言。能观之心,就是人们的(包括念心所在内)见闻觉知的活动了。因为我们的精神境界所展现的心理活动,当主观客观相对、心境接触之时,所谓触境生情,于有意无意间难免留下观感不同的印象,不能像木人看花鸟那样而无动于中。这种观感不同的印象,也就是《五蕴论》所说的串习事,或一般所称的观念、概念和亿念了。只是由于观感有浅深,印象有浓淡,层面有差距,在表诠上才冠以不同的名称罢了。也许由于多元性的不同观感和不同印象,都是因念心所才保留下来,所以观、概、亿都离不了“念”字。总的来说,广义的观念、概念、亿念,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五花八门、多彩多姿的境界时,在我们的见闻觉知上留下好坏不一、种类繁多的印象。对于这些印象还能保留下来、记忆犹新而不致于模糊淡忘,这就是“念”的功用了。
  不错,经论所说的串习事,是见闻觉知的经验境界,由念心所作为所观境而逐一保留下来,但这绝不是一般性的观念、概念、亿念的观境,而是另一个宗教领域的东西。它有净化身心、破除烦恼、引发智慧的功能,是一种特殊训练、特殊修持的法门。那么,念心所取为观境的串习事,便是修持的法门了。修持是净化身心、陶冶性灵、提升德性的活动。因为一个志在圣贤而追求解脱的修行者,要除去菩提道上的障碍,保持安稳正直地向前迈进,而不致落于偏邪,招致迂曲而闯祸造业,首先就得扶持正念、打击妄念。在心理上,妄念是反叛势力,如毒素,异常可怕,能腐蚀意志,破坏道念,使道念倒退,为菩提道上的最大障碍,所以打击妄念为修行者的首要科目。
  但,打击妄念就必先扶持正念。观慧是打击妄念的最佳武器,也是扶持正念的重要保母。而观慧所缘的重要法门,又非严格选择特别的观境作为对象不可。因此,作为主体的所观之境的挑选,也就成为修行道上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了。
  什么是所观之境呢?所观之境就是学者把它取来作为专修的法门。如修禅的,以参话头为所观境;诵经的,以专门诵持某大乘经为所观境;修净土的,以持名念佛或观想念佛为所观境等。这些被选为专修的法门,可说是最一般也是最特殊的修持法门。它们都是被取为观慧所缘的特别境观。所以,念的特殊作用,就是把修行的观境惯习熟稔而成为思想主流,与日常生活打成一片。如念佛的,就佛心不二:永远不忘:永远明记。也只有永远不忘、永远明记的提升,才能达到一心不乱或明心见性的可能。因此,明记不忘的要求,也就成为一个矢志修行者最起码的要求了。
  然而,怎样才能明记不忘呢?于所观境要达到明记不忘的境界,首先要克眼两种心理:一、不暗昧昏沉,二、不昂扬掉举。不昏沉对于所观境才能明记,不掉举对于所观境才能不忘。昏沉与掉举均是修定的老毛病——定障;同时,它们也是修念的老毛病——念障。对治这些老毛病,第一就要保持清醒——不昏沉;第二要保持心境平衡——不掉举。如海关,严守关卡,不让非法移民偷渡入境。又如家主在堂,时时坐镇,提高警觉,小偷便无虚可乘了。明记是智慧领域,为观照工夫,如意炬高举,心境清明,记忆常新,昏沉便无门可入了。不忘是定的范围、止息的工夫,妙用专治散乱。心境保持平衡(等持),不昂扬,不高举,精神集中,记忆就可留驻,对所观境就自然不忘,反动而不规则的掉举之心就自然无处立足了。这在修持上,古德主张止观齐修,定慧双运,要见风转舵,互相调节,不偏不废,保持平衡发展,乃可事半功倍,效果奇佳。这是经验之谈,值得重视。
  例如念佛时,就要抖擞精神,一心贯注,把佛念得标准如法,佛宝洪名,字字清晰,没有半点含糊。口称佛号,耳听佛声(即使是默念,心声听来,也异常响亮),心想圣容(对相好光明无等伦的德相,历然在目,全神贯注),三业如三兄弟,要精诚团结,配合一致,要作到口到、耳到、心到,集中无间,佛外无念,念外无佛,不许妄动,不起杂念,佛是我心,心佛一如,清净无染,慧月朗秋空,无云无雾,晴空万里,这是专修明记的意境。
  这种精修历历分明的念佛意境,由于高度专注的结果,状如瀑布,前念后念,波波相连,念佛佛念,凝然一体;念如环节,念念相扣,杂念挤不进来,恒持不变,这才是念佛不忘的意境。
  可见,念是指修行者的能观之心对于所观之境,于不昏沉、不掉举的状态下,保持明记不忘的亿念,不是一般所说空洞的、有口无心的口念,更不是一般杂染的观念和概念了。
  本来这种亿念,这种普通的明记不忘的意境,普通人也有,如历史上一些相知较深的朋友彼此的关怀和亿念,都异常深刻。如汉代名臣李陵与苏武就是一个典型,读(李陵答苏武书),忆友情笃,十分感人。又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唐诗,描写其亿友情怀,可作代表。
  诗中写的虽然只是巴山夜雨,西窗剪烛,表面看好像与亿友无关,只是写景,没有述怀,且平淡无奇,简单得很!其实,若深一层去细细回味,不难领略到亿友情怀,淡中有味,其味奇浓。只是意境高逸,如雁过晴空,不留纵影,不易觉察罢了。他们两个诗友曾于秋夜巴山会晤,泡杯清茶,剪烛夜话,国事家事,谈诗论道,犹如志同道合的出家人或同参道友相见,谈经论禅,滔滔不绝,正是“禅客相逢话连篇,不话沧桑话白云。”谈得何等痛快!再说两个巴山会晤的诗友,夜话之时适逢连夜秋雨,淅沥不停,秋池涨满,此情此境,情趣盎然,益添诗意。话别之后,虽然天各一方,关山遥阻,把晤无期,但当年光景却历历在目,岂能忘怀,难免引起干念!诗能述怀,诗能言志。这是一首述怀的好诗,描述当年幸会的情景,虽然没有提到忆念,却有寓怀于景、不落俗套、不著痕迹之妙,不是高手写不出这么好诗。
  不过普通这种怀旧亿友的亿念,仅是偶然出现的亿念,是很短暂的,与此所谈“明记不忘”的念佛亿念有所不同。念佛的亿念是宗教领域、心灵修养的特殊工夫。前者是情本,后者是智本。如念佛的心系佛念,参话头的心在话头,诵经的心在法义,无不定慧并行,心念专注,心无二用。念佛之念,要永无间隔,二六时中,“净念相继”,保持一致,贯澈始终,须臾不离。如以阿弥陀佛为所观之境时,就念念弥陀,佛念相连,佛念不失。《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把它譬喻为母子相亿:“子若亿母,如母亿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亿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可见此中所说的念是亿念之念,非口念之念了。
  子母相亿最倩真,佛为人间解脱人;
  忆念苍生如亿子,婆心切切赛慈亲。
  待绩
  摘自《慧炬》第341期

 
 
 
前五篇文章

毗昙的哲学基础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评“龙树法相学”

评《敦煌新本<六祖坛经>》

评“带业往生与消业往生之涵义”

评胡适的禅史研究——1969年争论《坛经》的回顾与思考

 

后五篇文章

念佛与佛念(二)

念佛法门与参禅心要(二)

拈花微笑——禅学起源

你我相逢瞌睡中?——由《大悲忏》谈行愿力与发明心地

南宗禅的无法之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