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生活禅浅探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内容提要  净慧法师多年来提倡“生活禅”,创办“生活禅夏令营”,为中国禅宗开辟了一条新路。本文从三个方面体会净慧法师的“生活禅”理念。第一,“生活禅”就是要与生活打成一片,实现“禅生活”,其理念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第二,“生活禅”是“人间佛教”思想的真正体现。净慧法师提倡“生活禅”、举办“生活禅夏令营”,围绕“人间佛教”的理念,旨在探索佛教在现代生活中实践中的方法、与社会相适应的方式。第三,“生活禅”就是从现实生活中的“我”去“悟道”,“道”不离开生活中的“我”。“运水与搬柴”无不是“悟道”之路。

  关键词  生活禅  禅生活  人间佛教  觉悟人生  奉献人生

  近年,国内外佛教界都在为佛教的契理契机寻找一条新的道路,台湾的“现代禅”和“安祥禅”等都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净慧法师在这方面亦是功不可没。净慧法师是我国当代禅宗大德中的风毛麟角,他多年来所提倡的“生活禅”,他独创的“生活禅夏令营”,从1993年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时间长达十年之久,为中国禅宗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中国禅的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则就净慧法师的“生活禅”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禅”本来就不能离开生活

  净慧法师在第九届生活禅夏令营(2001年7月20日)开营式上讲话时说:

  “生活禅”的目的是要实现“禅生活”。从生活禅到禅生活其中所要落实的理念,就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大乘佛教的悲智二门,就是指救度众生之慈悲与求证菩提之智慧。此二者之中,智慧属于自利,慈悲属于利他。若配以人之两手,则悲为左手,智为右手,悲智具足,两手齐全,缺一不可。“觉悟人生”,自觉觉他;“奉献人生”,自度度他。学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觉悟(菩提),即是从“生活禅”进入“禅生活”的过程;学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众生,即从禅生活回到生活禅的过程。觉悟人生即是观照在当下,破除烦恼;奉献人生即是发心在当下,成就众生。

  人间佛教的思想,通过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加以落实,以达到生活禅、禅生活的生活境界和精神境界。透过生活禅,贯彻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宗旨,将人间佛教的理念落实在人间、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当下,上契佛陀圆满大觉之本怀,下契当前人类精神需求之时机,并以之回应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时代命题,就是我们提倡生活禅的初衷。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净慧法师所提倡的“生活禅”就是要我们把“禅”与生活打成一片,并非离开生活之外另外有佛可求,有禅可参。怎么实行“禅生活”呢?就是净慧法师所说的“落实在当下”。净慧法师说:

  在行住坐卧中,能够时时观照当下,使自己的心与佛相应,与法相应,与戒相应,我们当下便是身居乐土。这种觉性形之于语言,必然是清净语、慈爱语、柔软语,由此而达致口业清净;这种觉性见之于行动,必然是慈悲、道德、奉献,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由此而达致身业的清净;这种觉悟能使我们自己的心地保持灵明不昧,照破内在的贪嗔痴三毒,养成慈悲喜舍的心态,成就觉悟、奉献的精神,由此而达致意业的清净。(《于上海玉佛禅寺禅学讲座备课笔记》)

  净慧法师所说的道理就是《金刚经》反复说明降伏自心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当前信众最多的净土法门所主张的念佛与参禅并非有两样,念佛即是降伏自心的方法,人不念佛,则念贪嗔痴。如果在生活中起心动念处观照自己,那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这样观心参禅才是真正的念佛。如果不能观察自己的当下一念,每天即使念数万句佛号也没有作用。许多修行者,没有从根本着手,即是指此。从根本上着手,即是从“观心”人手。有些人念佛很精进,念诵数万,甚至百万,确实下了功夫,但一停下念佛,他的习性仍旧没有改,起心动念,仍旧是贪嗔痴。这样念佛虽然念得很辛苦,实际上又有什么真实受用呢?他是不是在欺骗佛陀呢?祖师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要使自己起心动念都是佛心,那就只有实行“禅生活”。在生活中参禅,就是在生活中学佛。不用打佛七,不用建道场,记住印光大师的话,从“克尽人道”修起。怎么“克尽人道”,那就是从日常生活中修行。《金刚经》不是一开头就说佛陀托钵乞食吗?这就告诉我们,修行并不离开我们的日常生活。怎么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十六个字就概括了修行的方法。

  中国禅宗是佛教契理契机的产物,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相互融合产生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禅宗的哲学实际上就是一种人生哲学。禅宗由菩提达摩传人中国,到六祖慧能形成五家七宗,蔚为大观。六祖的《坛经》也是在中国佛教中唯一被称为经的作品。六祖慧能说,东方人求生西方,西方人求生哪里?否定了在现实世界之外另外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提出了只要心净,此处就是净土,不必另求一个净土。这种即身是佛、即身成佛的思想,实际上就是主张不离开现实的“我”,去追求人生的解脱。

  二、“生活禅”是“人间佛教”思想的真正体现

  中国的佛教,主要是后期的大乘佛教在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道家发展而来的道教主张出世,甚至人山苦修以求长生不老,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没有佛教那样深远。佛教之所以比道教发展快,是因为大乘佛教思想没有脱离人本主义。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释迦牟尼是在人间成佛的,未来佛弥勒佛也将在人间成佛。离开了现实世界,没有佛可成。《华严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心清净即是佛,心外无佛。大乘佛教的六度,即是不离开现实世界而求解脱,其五戒有似于儒家的五常,都强调在现实世界中去完善自己,从而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近代以来,大乘佛教更获得了空前未有的发展。一代佛教改革家太虚大师提出了“人间佛教”的思想,使佛教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他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当代中国佛教继承了这种“人间佛教”的思想,使佛教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中国信众最多的净土宗根据“人间佛教”的思想,提出了“人间净土”的思想,即西方极乐世界不离开现实世界。净慧法师创办“生活禅夏令营”,提出“奉献人生、觉悟人生”的生活:禅,正是“人间佛教”思想的真正体现。净慧法师说:

  我从1991年开始在不少场合说过,两千年的中国佛教史,从适应不同时空环境、契理契机地推动佛教发展的角度来考察,这期间有三位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值得我们中国佛教徒永远怀念,他们是两晋之交的道安大师,盛唐时期的慧能大师,近现代佛门泰斗太虚大师。正是以这些大师级人物为代表的历代的高僧大德,以其高深的智慧和无畏的胆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高潮迭起,为中华民族的总体发展,为佛教慧命的延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第九届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上讲话》)

  净慧法师经常谈到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他说:

  以太虚大师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僧俗大德将佛教逐步推向现代化的洪流,强调“人间佛教”的理念,指明佛教在当今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任务至今尚未完成,目前佛教界的有识之士及所有关心佛教命运的人还在不断地致力于佛教现代化的工作。“人间佛教”的理念是佛教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也是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思想。我们提出“生活禅”、举办“生活禅夏令营”,围绕“人间佛教”的理念,旨在探索佛教在现代生活环境中实践的方法以及与社会沟通适应的方式。

  (《在第九届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上讲话》)

  “生活禅”所体现的“人间佛教”思想的理念就是净慧法师概括的: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这四句话可以说概括了大乘佛教的精神,概括到一点就是净慧法师所说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八个字,这八个字集中地体现了“人间佛教”的精神。正如净慧法师所说:

  觉悟人生就是智慧的体现,奉献人生就是慈悲的体现。我们既具有高度的智慧,又能有广大的慈悲心,奉献精神,那我们就能在当今时代把佛法的精神、佛法的形象很好地树立起来。如果我们每个佛教徒都能成为积极向上、积极奉献的人,那我们在社会上就不会受到人家的讥嫌,就不会被说成是消极厌世。所以说,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八个字看起来很平实,做起来却非常不容易。我们拈出这八个字,一方面作为我们自己的座右铭,也希望认同生活禅的人都以此来勉励自己、要求自己。在禅七法会的最后一天,我赠送给各位的没有别的东西,就是这八个字。希望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能本着“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精神去生活、去工作、去修行。(《修生活禅的四个要点》)

  三、禅不离开生活中的“我”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又说:“为仁由己,而由人哉?”(《论语·颜渊》)这是告诫学生“仁”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心中的那一念。佛陀也反复强调,佛就在我们心中,心外无佛可得。否认人的命运由外力(神)来主宰,人的命运由因果规律来制约,人是他自己命运的主人。因此,圣人都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心中本有的潜能(仁或佛性),走向大自在大解脱境地。净慧法师有关“生活禅”的系列始终强调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禅,平常心是道,他说:

  我们的生活充满着禅意和禅机,所谓“神通及妙用,运水与搬柴”。但大多数人由于自我封闭,意识不到他本身具有体验禅的潜能,这就叫做“百姓日用而不知”。从自然现象来说,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流水是禅,青青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满天星斗是禅,皓月当空是禅;骄阳似火是禅,好风徐来是禅;皑皑白雪是禅,细雪无声是禅。从社会生活来说,信任是禅,关怀是禅,平衡是禅,适度是禅。从心理状态来说,安祥是禅,睿智是禅,无求是禅,无伪是禅。从做人来说,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无私的奉献是禅,诚实的劳动是禅,正确的进取是禅,正当的追求是禅。从审美意识来说,空灵是禅,含蓄是禅,淡雅是禅,向上是禅,向善是禅。当然,还可以举出更多现象来说明禅的普遍性,但仅此我们就可以发现禅作为真、善、美的完整体现,它确实是无处不在的。(《生活禅开题》)

  中国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到三祖僧璨,其门徒都行头陀行,一衣一钵,随缘而住,并不聚徒定居于一处。到了道信、弘忍时代,禅风一变。道信于[唐]武德(618)初人黄梅双峰山,一住三十余年,会众多至五百。后来弘忍移居东山,又二十余年,徒众多至七百人,这两代禅徒都定住一处,过着集体生活。他们实行生产自给,把运水、搬柴等一切劳动都当作禅的修行;禅就在生活之中,行住坐卧,吃饭屙屎都是禅。因为禅不离开生活,后来马祖、百丈等于深山幽谷建立丛林,实行农禅并举的禅修模式,禅由此时也就真正变成“生活禅”。实际上,禅从来就不离开现实生活中的“我”,从达摩祖师传慧可,从慧可传僧璨,从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从弘忍到六祖慧能,其一脉相承就是要“我”敢于当下承当自己,心即是“道”,“道”不远人,若心外求“道”,则“道”不可得,若敢于当下承当自己,相传一字不识的慧能也能成为祖师。于此也可见“生活禅”的真正含义了。我们就用净慧法师的话来作为本文的结束:

  生活中的禅是如此灵动和现成,自然界又何尝不是呢?如果满天星斗不是禅,释迦牟尼佛就不可能因睹明星而觉悟成佛;如果潺潺流水不是禅,洞山良价禅师就不可能因过小溪睹水中影而打破疑团;如果郁郁黄花不是禅,灵云禅师也不可能因见桃花而开悟。大自然到处都呈现着禅的空灵与恬静,悠远与超越,真实与现成,所以陶渊明能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绝唱,苏东坡能留下“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的禅苑清音。

  如果我们从生活中找回禅的精神(其实它从来没有离开过生活),让生活与禅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我们的生活便如诗如画,恬适安祥了。(《生活禅开题》)

  [曾琦云,1963年生于湖南双峰,哲学硕士,现任教于绍兴文理学院。发表有《MZD与佛教》、《参同契心要论》、《汉语语汇与佛教》等论文。]

 
 
 
前五篇文章

生活中的五戒(上)

生活中的五戒(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我死亡的经验 谈临终救度

圣三聚经(三十五佛忏悔文)

诗情禅意——禅宗诗歌之诗僧篇

 

后五篇文章

神智从义之台禅论辩

神秀惠能偈颂辨解

神会与《坛经》——评《胡适禅宗史》的一个重要问题

神会与《坛经》

少林问禅之:“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集评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