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圆顿止观的哲学意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圆顿止观的哲学意义

  ◎戈国龙

  一

  佛学本身包含有理论(教义)和实践(观行)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相关而不能截然分开的,理论往往来自于实践需要,为实践服务,而实践体验又成为理论的重要来源和最后归宿。天台佛学尤其如此,“禅义均弘,教观双美”,成为天台佛学最显著的特色。

  相应于天台圆教义理的圆教修行方法是圆顿止观。实际上天台是以“止观”总摄全体佛学,止观学说构成了天台佛学的主要内容,“则知台教宗部虽繁,要归不出止观,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不足以议天台教。”1止主要指停止妄想分别,保持统一安静的精神状态;观主要指在定中按佛家哲理作正思维,如实观察“诸法实相”,而获得断除烦恼的真实智慧、止观既是佛教根本的实践方法,也是佛教理论的根本内容。天台所传的三种止观(渐次,不定,圆顿)2中,以《摩诃止观》所讲的圆顿止观最为重要,最能代表天台佛学的宗旨和特色,总摄天台佛学的精要,是“天台智者说己心中所行法门”3“定慧兼美,义观双明,撮一代教门,攒法华经旨”4。在天台佛学的教观两门中实以观为主,教只是指导观行和证成观行,圆顿止观正是天台圆教理论在实践上的落实与证成,可谓是智者大师的“本怀”。

  “圆顿者,圆名圆融圆满,顿名顿极顿足”5,圆顿止观,从理上说,必上升到圆教“一念三千即空即假即中”之圆理6,“故至止观,正明观法,并以三千而为指南,乃是终穷究竟极说”7,只有到性具实相论的十界互具一念三千才能定住圆教的圆顿止观;从行上说,须以一心三观顿入不思议境,与圆理相应,而非渐次迂回地逐步开显。

  《摩诃止观》卷一总明圆顿止观云“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己界及佛界众生界亦然。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无苦无集,故无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虽言初后,无二无别,是名圆顿止观。”8?

  为了正确理解和诠释此一段对圆顿止观的经典概括,我们首先就诠释方式作一说明。佛家思想之确切体认,不能离开它的实践基础,因为佛家不是就思想论思想,不是一种纯粹的客观知识,而是一种圣人之教,它是着眼于众生生命境界的提升使众生悟入佛之知见的。因此,有很多理论是一种从实践工夫方面谈的工夫论境界论的语言,阐明一种“作用层”的真理,因而常常是“吊诡”的语言,不是通常科学意义上的命题。科学语言不能有矛盾,它是对存在事实作经验的概括,诠表实事实理,而境界语言重在开显一种境界,彰显一种灵活的智慧,此不可以常理度之。境界语言犹如诗的语言,“白发三千丈”当然不能视为科学命题,但却有情感的真实。因此,讲断烦恼证菩提,讲无烦恼可断烦恼即菩提;讲苦集灭道,讲无苦集灭道,皆可说,盖在不同层次故,两种诠释语言故。

  通常修行可从因、道、果三位上谈修行的见地,从因位上说,凡夫烦恼炽盛,妄想纷飞,因此,应诱以止观修行断除烦恼,趣向菩提,此是平实地说之,有苦可舍,有集可断,有道可修,有灭可证。从道位上说,烦恼时时现行,而止观时时对治,故求转烦恼成菩提,变染污为清净。从果位上说,烦恼本空妄念无实,烦恼不可得,而菩提亦是假名不可执着。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无苦可舍,无集可断,无道可修,无灭可证。有舍有断有修有证,即有取舍有分别,非果位不思议境界。

  以上从因道果三位平实地次第地言修行之见地,但只是方便地说,非圆顿地说。圆顿止观之关键即是“即因即果”,以果德作因行,亦因亦果,因果不二。修证一如,这是理解圆顿修行的核心问题。因果一如,故不言断,而为不断之断,即不思议断;修证一如,故不言修,而为不修之修,即不思议修。不思议断不是认凡夫境界为佛境界而停留于凡夫境界,而是观凡夫境界即佛境界而顿时提升凡夫境界为佛境界,此顿时提升亦可言为顿悟不思议境界,一念顿悟,则一念是佛,将此佛境界坚固之恒常之,使念念住佛境界中,此坚固之?常之的过程即是圆顿止观,如果缘真如理而转烦恼,即是次第修行法门,次第修行见有烦恼可断。

  因此,就实修圆顿止观而言,实是不可思议之绝待境,“今言绝待止观者,绝横竖诸待,绝诸思议,绝诸烦恼,诸业诸果,绝诸教观证等,悉皆不生故名为止,止亦不可得,观冥如境,境即寂灭清净,尚无清净何得有观。”9不过不思议境界通过思议去领悟,圆顿止观通过次第止观去开显。“先明思议者,令不思议易解故也……无话而已,说必次第”10,凡有说者,已落次第之中,圆顿境界唯实证相应。

  相应于“作用层”和“实有层”两种语言,我们可以从“否定原则”和“肯定原则”两方面来进一步分析圆顿止观的意义。作用层的语言即是般若经的语言,与通教的“体法空”相通,它是共法,是以无住无执之精神而通达性空无碍;实有层的语言是圆教的语言。、相应“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性具实相而论缘起妙有,一切法皆是佛法。此即所谓的“般若照也,法华实也”11“照”即本文所谓的“作用层”,“实”即本文所谓的“实有层”。

  从否定原则说,圆顿止观“无苦可舍”。无集可断,无道可修,无灭可证”,此“无”正是般若无住之“无”,即是相应诸法之空性而无增无减地如其空性而契之。此诸法空性遍一切法,即烦恼而空,即菩提而空,即一切法而空。诸法空性现是法性,“唯信此心但是法性,起是法性起,灭是法性灭,体其实不起灭妄谓起灭,直指妄想悉是法性”12,如此由契诸法空性故,无烦恼可断,无菩提可证。从肯定原则上说圆顿止观“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13,一切法皆是佛法,皆是实相,皆是法界。此是相应圆教十界互具性具三千而说十界染净一切法皆是法界,所谓“佛即法界”,“魔即法界”14,一切法当体全是,不需于法上有所取舍增减,但系心法界,则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否定原则重在法性,从诸法空性上讲;肯定原则重在法界,从性具妙有上讲,性空与性具。法性与法界,实即真空而妙有。

  否定原则也好,肯定原则也罢,皆在诠表诸法实相。否定原则从反面说,用遮的方法说,肯定原则从正面说,用表的方法说,要皆不出实相观。圆顿止观即是基于圆教性具实相论而圆顿地观诸法实相。

  二

  “一念三千”指一念无明法性心“性具”三千诸法,此种性具既非指从心生出三千法亦非心一时包含着三千法,而是从普遍联系的角度,说一念心具有与宇宙万法的不思议联系,彻底地说,宇宙间任何一法皆与万法互具,皆在缘起大网络中。“一念三千”说虽出自智顗的理论创造,却是奠基于佛家“缘起性空”基本义理之上的,性空与性具,恰是对缘起法“真空妙有”的正反两方面的揭示。

  “一念三千”思想之提出,是从圆顿止观的实践需要出发,因而其意义亦首先表现在止观实践中,“所谓一念三千,盖欲从一念心上显现宇宙全体,顿见心境不二,自心即是宇宙全体,宇宙万象即是自心、彻底打破主客观二元对立,把自心拓展至无限”15把宇宙整体回归于一念心,而一念心拓展至无限,宇宙所具有的一切功能妙有,十方世界——众生——诸佛的森罗万象皆具足于此一念心中,“颇具心理全息意蕴”16,当我研究“一念三千”思想的时候,我即觉得用“心理全息”来诠释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因此,看到陈兵先生的此段话,深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全息学虽是在现代才成为一门新的系统科学,由生物全息论到王存臻严春友二先生提出“宇宙全息统一论”,而实际上东方哲学传统处处充满了全息思维的轨迹,王严二位在其合著的《宇宙统一科学》一书的绪论中,谈到全息统一思想的渊源时也特别提到佛家思想,尤其提到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说,认为一念三千说明“整个宇宙的相貌即“三千”的实相都存在于一念之中”17,“在一念之中,一切现象一切境界本来具有,本来如此、圆融具足,不须更有依持”18因而“考察了心与宇宙的统一性,同时这种学说也包含着人心具有全能性的思想。”19智者虽是古代的人物,不具有现代科学知识,但是在其观心实践中对于宇宙与心的全息性有直觉的领悟,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对心与宇宙全息的认识,正是运用心与宇宙全息的原理,本身即是心与宇宙全息的结果。以全息学的观点重新研究天台哲学,一方面可以发掘天台哲学的深刻内涵,同时也为研究佛教思想提供了一条现代思路。

  本文不可能详细展开天台佛学的全息学探讨,我只想指出,依据全息学的基本结论:“在潜在信息上,子系包含着系统的全部信息,系统包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在显化信息上,子系是系统的缩影,系统是宇宙的缩影”20,一方面在信息总量上一法与万法全等,而在信息的潜显层次上,每法皆有其独具的信息显化状态。由此看天台佛学之“六即”说、一方面“即”表示信息全等的一面,众生与佛平等的一面,“六”表示潜显差别的一面,众生与佛信息的显化层次不同。虽然众生一念心中性具三千,与诸佛无别,但是佛已把三千信息通过修行而完全显化展现,而众生则三千在潜在状态中,所谓“三千在理,同名无明,三千果成,咸称常乐,三千无改,无明即明,三千并常,俱体俱用”21若此三千法停留於潜在信息层次,则同是无明;若此三千法展现为显态信息,则咸称常乐。

  吾人简单一念心中,其所显现者或善或恶,飘忽不定,然此一念心之背后实有无穷的因缘,无穷的潜在信息,而常为人所不觉。此一念心之生起,乃前此所有诸念之缘起结果,亦为后之诸念之缘起之因,仔细研究起来,此一念心实与人的整个思想背景身心状况密切相关,拓展开来,人心与宇宙万法皆有不思议联系。人生修养的关键即在此一念心之觉悟,究竟之觉悟通过每一念之觉悟而证成,而重大烦恼与罪恶则不外是念念迷执所成的极果、由此吾人进一步论人生之修养。(待续)■

  注释:

  1、智顗:《童蒙止观》,元照序。

  2、“天台传南岳三种止观:一,渐次;二,不定;三,圆顿。”《大正藏》卷46,《摩诃止观》卷一,第1页。

  3、《摩诃止观》卷一,第1页。?

  4 、湛然:《摩诃止观辅行传弘诀》(以下简称《辅行》),《大正藏》卷46,第142页。?

  5、湛然:《辅行》,第150页。

  6、参见戈国龙:<《摩诃止观》论“一念三千”>,载《中国哲学史》l999年第2期。?

  7、湛然:《辅行〉、第296页。

  8、《摩诃止观》卷一,第1页。?

  9、《摩诃止观》卷三,第22页。

  10、《辅行》,第292页。

  11、智顗;《法华玄义》、《大正藏》卷33,第812页。

  12、《摩诃止观》卷五,第56页。

  13、《摩诃止观》卷一,第1页。

  14、《摩诃止观》卷二,第11页。

  15、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05页。

  16、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06页。

  17、王存臻、严春友:《宇宙统一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18、王存臻、严春友;《宇宙统一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19、王存臻、严春友;《宇宙统一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20、严春友:《文化全息论》山东人民出版社l99l年版,第l9页。

  21、湛然:《十不二门》,《大正藏》卷46,第703页。

 
 
 
前五篇文章

圆顿止观的哲学意义(2)

印光大师开示持准提咒节录

妙祥法师--日中一食是成佛的正因

言语的末梢——看话禅成立内外因缘考(二)

言语的末梢-看话禅成立内外因缘考(一)

 

后五篇文章

修福与修慧

亲近善士,闻法学戒──天乙的参学时期

七塔古刹得新主 观音道场喜重光

菩提豪端润染禅韵 微妙墨色自成家风

莫非禅师“转世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