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坛经》一则原文简析 |
 
《坛经》一则原文简析 山东滕州一中 刘释师 277500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新课程《思想政治》课中选了《坛经》中的这样一则情节: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禅宗主张对万事万物,宇宙中的一切存在,无论是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的和精神中的一切“相”,采取“无诤”的态度。即不分别不争辩,所谓“心斋”,“澄”其“怀”“观道”的境界。要人小事拘泥于既定的概念,善恶是非世人为的观念意识。 禅宗把人心比作一盆水,长期文化的熏陶带给人的意识观念即杂于水中的尘埃。禅宗认为,只要当这盆水澄清而不再动荡时,才能明澈显示对象的真实面貌;即当心平气静,无成见干扰,尘埃落定时,心才能捕捉到事物的真相,才能了解一个真实的对象,发现真理,感悟大道。对后天所学的执著会造成“成见”,正是这个“成见”使人不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 慧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风动、幡动,外物以它本来的样子存在于那里,一切现成,自自然然,是人类主观地赋予它“动”“静”的概念,风和幡并未告诉人什么叫着“动”和“静”,“动静”的判断是人为的。如果几千年前人类把床称为“魔鬼”不称作“床”的话,那么现在有人把床叫着“魔鬼”肯定没人觉得奇怪。故说,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描述皆是“心动”所致。世界上所谓好坏美丑善恶皆是“心动”的结果。故圣人曰:“为学日进,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无识、无成见,如此方能与大道相通,与真理相契。后天所学是水里的尘埃,外界对象如果投影到一盆动荡着尘埃的水中,显示出的影像肯定是不准确不真实的。换句话说,我们平时对事物的认识判断往往带有我们的偏见和错觉,常常与其相偏离。 风幡的故事告诉我们,客观存在决定了人的意识,为描述风幡现象,赋予它“动”“静”的概念,为描述“世界”的存在,赋于万物以各种名称和诠释。另外,文化观念造成的成见又使人很难看到真实的世界,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往往留于狭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