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准提法的感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准提法的感应

  1.印度佛教史中的佛母的持验录:

  在中部与东方的交界处有蔗增林苑附近一个色相美好的王族女子与一个树神会合,一天生下一个具相之子。略微长大时,在那个神的所在地掘树根处的土,得到一个自身放光的摩尼宝,以此从一阿阇梨受得灌顶,乞求纯陀天女(准提佛母的藏文译名)观修教诫并加以修持。

  暗中携带一个本尊手识(饰)小木杖不离其身。一天天女梦中现身予以加持,以后到圣法萨波那[伽兰(另本翻为菩萨)]乞求获得王位,授记说:“你到东方去可获得王位。”他就前往东方。

  那时藩伽罗国已经多年没有国王,一切国人痛苦不安,一些首脑人物会商,为了依法护持国土要立一个国王。过去作过梨提满多具有神变的国王王妃的一个咒力大而凶暴的龙女,有人说是瞿毗旃陀罗王的王妃,又有人说是罗梨多旃陀罗王妃,那里所立的国王当晚她就吃去。这样杀害所有被立的国王,可是又说:“没有国王国家不吉祥,”每天午前立了国王当晚她就加以杀害。明天日出时把尸体抛出。国人这样轮次作下去已经好几年了。

  那个修纯陀天女的成就者到达一户人家,那家的人们不胜痛苦,就询问其原因,回答说天明就轮到他儿子作国王。他说:“若是给予报酬,我来代替。”他们高兴万分把报酬给了他。天明时登了王位,当天半夜时,龙女变成罗刹女相,照旧来吃。

  他就用本尊的手识(饰)刺击,那龙女死去。黎明抬尸人来,看见他没死,大家都很惊奇,后来又答应代替别人,七天之内即位七次。以后大家都说:“此人具有大福德。”于是立他作永久的国王,献号为瞿波罗。他的前半生统治藩伽罗,下半生摩揭陀也收服。在欧丹多补梨附近建立那烂陀寺,在此两大国中建立好多僧寺,广事供奉佛教。

  2. 印度诸王受准提佛母的护持成就:

  释迦牟尼灭寂后一百年,有阿育王者出世,作南赡部洲之王。此后依次有七赞扎王登上印度之王位,即:哈德赞扎王、室利赞扎王、阿比赞扎王、达磨赞扎王、噶玛赞扎王、贝扎玛赞扎王、郭米赞扎王,他是扎兰达讲经院的弟子。这位国王的手印母(同修大手印法的女人)是一龙女,每夜食一国王。

  后来郭跋拉王调伏此龙女,由此传出七跋拉王,即:郭跋拉、达磨跋拉、毕喀跋拉、达玛跋拉、希玛跋拉、摩跋拉、勒跋拉。勒跋拉王之后因大臣叛乱七跋拉王的(王统)断绝。此后有四塞那王出世,即:巴拉塞那、格巴塞那、米尼扎塞那、玛痕塞那,他们手中各拿着一件象征王权的东西。

  七赞扎王和七跋拉王受“准提佛母”的护持而获成果,在七跋拉王在位时期,所有的圣贤学者都降临世间。当达玛跋拉在印度执政时期,西藏是赞普塞那累江允在位,这见于大成就者邬金巴所抄写的雅隆赞普陵墓的碑文中。

  3. 善无畏蒙准提菩萨救度

  善无畏三藏是甘露饭王的后裔,他的父亲是佛手王。师端严有威仪,10岁领戒,13岁嗣位。诸兄王举兵构乱,他不得已随征,回来对母后及大臣们说:“吾志于道。”因让位与其兄,太后见其志决,哀许之。

  善无畏出家后,到南海边得殊胜的招提,入法华三昧,发愿聚沙建塔一万区,黑蛇伤指也不退转。后来借搭商人之船往中印度,途中密修禅诵,口放白光,三日无风,舟行于波平如镜的海上,航驶甚速,偶遇贼难,同船遭劫有生命危险,师为了安慰弟子及同船的乘客。而默然诵准提真言,感召七俱胝佛母本尊现身相,这些盗贼果然被其它贼寇所歼灭。

  那些贼寇后来悔罪归依善无畏大师,并为他们指引旅途,越过穷荒遍野险恶的水域。经过种种苦难,终于到了中天竺,国王夫人是善无畏大师的姊姊,王问其他们如何来的,听了他们的沿途遭遇,都对他们称赞不已!

  4. 金刚智设准提坛祈雨 煮云法师

  有一次,智师随驾往洛阳,那年干旱,从元旦至五月滴雨未降,各方道坛神庙祈雨,也无灵应,帝因而诏请智师设坛祈雨,智师命不空等法师于所住地方起坛,绘七俱胝菩萨像,立于坛上,帝派一行禅师观验,如是七日,仍是火阳当空,万里无云。七日下午,西北风起,飞沙走石,瓦起树拔,大雨骤至,结坛之处,穴穿其屋,远近惊骇。雨过天晴,京城士庶人等,咸来观看,都说智师获一龙,穿屋飞去了,每日求观者万余人。

  5. 俱胝崇惠禅师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七 闽扆峰沙门 熙仲 集

  ○师(法钦禅师)住径山日,独坐北峰石屏之下。

  有白衣士,拜于前曰:“弟子乃巾子山人也;长安佛法有难,闻师道行高洁,愿度为沙弥,往救之。”

  师曰:“汝有何力?”对曰:“弟子诵俱胝观音咒,其功无比。”

  师曰:“吾坐后石屏,汝能碎之乎。”曰可:“有顷咤之,石屏裂为三片。”

  今喝石岩是也,师知其神异,即为下发,给衣钵,易名曰:“崇惠”(僧传)。

  天柱山崇惠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天柱山崇惠禅师。彭州人。得法于牛头威禅师。后居天柱寺。僧问达磨未来此土。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未来时且置。即今事作么生。曰某甲不会。师曰。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良久又曰。?黎会么。自己分上作么生。干他达磨来与未来作么。他家来太似卖卜汉相似。见汝不会为汝锥破。卦文才生吉凶在汝分上一切自看。僧问。如何是解卜底人。曰汝才出门时便不中也。问宗门中请师举唱。答曰。石牛长吼真空外。木马嘶时月隐山。问如何是西来意。曰白猿抱子归青嶂。蜂蝶[衔-金 +缶]花绿蕊间。及是迁化。肉身不坏。数百年犹在

  崇惠禅师(俱胝禅师) ,昌化龙塘山麓沙干村章氏子 ,孩童时即开始学佛。起初 ,去千顷山顶“结茅为庙”在此修养宁静之性,研读《佛顶咒》,又去海宁硖石东山结草房诵经坐禅年余。再去于潜广觉寺拜师。最后去杭州径山寺(在余杭长乐镇与临安接壤处 )拜昆山名僧法钦禅师为师,在这里潜心学经,苦练佛法,对佛顶、俱胝观音咒的研读根底颇深。于是,法钦禅师为之落法,授衣,并示法名“崇惠”。

  唐代宗大历3年(768年),国都长安太清宫的道教名士史华极力向皇帝奏本获准 ,誓与释宗(佛教)当代名流争斗佛力与道法之胜负 。于东明观(道教庙宇)坛前架刀成梯 ,史华放轻两足,蹑登而上,如走坦途,是时 ,在场众多观看的佛门弟子或相互顾视 ,或示意推诿,少数甚至偷偷溜走 ,无人敢前去与之相比。消息传至杭州,法钦禅师深感不安 ,要崇惠前往长安斗败道教,为佛界挽回声誉。崇惠应允并与法钦一同前往。先拜见代宗的宦官鱼朝思,请他奏请朝廷与道徒角斗。第二天获准就在章敬寺庭前树起高梯比史华之刀梯还高百尺,横架利刀,闪闪发光,如冰似雪。这时,朝廷公贵,城市居民比肩擦足而视 。只见崇惠光足赤手,直登绝顶,又顺梯而下 ,如猴耍树。随后,崇惠又脚蹈烈火,手探油汤,曾无难色 ,餐铁片如吞米汤 ,嚼铁丝犹咬糖块 。这时,在场的史华与道众见此情景,既惭愧又惧怕。只得掩袂而逃,这时,观众对道徒的嘲笑与责骂之声轰然若雷,崇惠获胜,代宗欣喜不已 ,遂令朝官巩庭玉对崇惠鼓励再三,又为崇惠具戒,赐紫袈裟,并诏令暂住皇家寺院安国寺。赐号“性空大禅师”,又号“护国三藏”。

  何谓“藏” ?佛教界称佛教经典为藏 。何谓“三藏” ?佛教经书称为“经藏”,佛教戒律称为“律藏”,专门讨论佛教教义的着称叫做“论藏”。“经藏”、“律藏” 、“论藏”三者合在一起就称为“ 三藏 ” 。通晓“三藏 ”的和尚称为“三藏法师”。而够“三藏法师”资格是很少的 ,只有去西天取经的玄奘因通晓“三藏”,而被人们尊称为“唐三藏”。唐代宗赐崇惠禅师以“护国三藏”之号,把他同唐玄奘列于同等地位,这是赐给崇惠禅师的最高荣誉,当然,这给崇惠禅师当年曾“结茅为庙”的千顷山也带来了一份荣誉。

  唐代宗听藀arty缁蒽 κ呛贾菥渡剿路ㄇ侦 Φ母咦悖 都又V?,立即亲自接见法钦,赐号“国一”。并诏令杭州府在径山敕建大禅院,赐名“径山禅院”。径山由此开始大兴。又年余,崇惠师徒南归,帝命崇惠在故居(龙塘山麓沙干村)兴建梵刹,亲书“唐山禅寺”匾额 ,直至南宋才改名为鹫峰寺。

  传闻

  崇惠禅师自幼刻苦钻研佛经,又勤练武术气功。

  唐代宗永泰年间,一日,忽于沙干村前溪旁的土墩上乘云腾空而去 ,憩居于于潜广觉寺 ,后又移居他寺。

  成名后,后人就称腾云而起的土墩为“起云墩”,将他落脚的“广觉寺”改名为“落云寺”。

  崇惠禅师禀告师傅决意要去长安与道教比法时 ,法钦问 :“你有多大法力敢与力士比试?”

  崇惠说 :“ 我诵俱胝观音咒 ,法力无比” 。

  师傅指寺后一方屏列悬崖,命崇惠现试,崇惠当即运动几下手脚,摆出一副使劲推搡的架势,然后屏声息气,怒目圆睁,又轰雷般地大哼一声,双手猛力往前一推,呼呼生风,只见眼前的悬崖应声塌下一半,尘烟四起。

  博得在场僧众的一致喝彩,从此,法钦才知崇惠确有一手绝技,崇惠斗法获胜南归时,代宗下诏:凡沿途各大小官府必须厚礼招待,大小官员一律迎送,并不得随意进见,以免劳累师徒。

  试说

  崇惠在皈依佛门之初,曾在千顷山“结茅为庙”,作为学习佛经,坐禅修行之处,这是继宝掌禅师之后进入千顷山的第二位高僧。他犹如和煦春风吹醒了宝掌禅师当年埋于千顷山泥土中的佛教种子。开始萌芽、出土。虽然崇惠禅师当年的“茅庙”既陋且小,然而这“茅庙”却是千顷山的一株才破土露面的佛教“幼苗”。

  崇惠禅师在长安比法获胜。从此 ,他与法钦禅师一同誉满神州 。“径山禅寺”和“唐山禅寺”由此大盛 。径山寺到了南宋更是盛况空前。寺中殿宇楼阁的楹联有三千副,寺僧达三千余人,有“天下第一释寺”之誉。苏东坡曾三上径山拜佛,与寺僧交往甚密,曾在诗中描绘径山寺说:“飞楼涌殿压山破,晨钟暮鼓惊龙眠”。(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寺庙殿宇简直把山要压破了,整天的钟鼓之声把睡熟的龙都惊醒了) 。当年径山寺建筑之宏伟,香火之兴盛,由此可略见一斑。随着崇惠禅师与日俱增的声誉,作为他早期“结茅为庙”的千顷山,其名声必然随之外传。

  6. 神暄法师浙东沙门 昙噩 述

  唐神暄

  生建阳之留氏。幼沉静。有问而后有言。 稍长客婺女。遂以净人。入开元寺出家。一日婺守过之。 见曰。此儿精神卓朗。异时必围绕千众。利益世间。

  宜趣剃落。以务进修。既受具。 乃止息金华山北百家严石穴中。常昼夜持诵七佛俱胝咒不辍(编按: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1卷) 唐善无畏译)。上无屋庐。 下无床榻。雨露霜雪之变。则有紫云覆之。如盖状。 久之徙居赤松洞之东峰。祯瑞尤着见。贞元二年。遇志贤禅师。为说心法。获证悟。而持诵益效。

  元和八年。中丞范扬遣使。施乳香毡罽器皿。而暄即以散之。无所受。 中书舍人王仲。请就大云寺。授四众菩萨戒。 十二年尚书孟简。请说法于会稽。固辞不往。八月竟归。 示寂开元寺。春秋七十六。

  --录自: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浙东沙门 昙噩 述)

  7. 明朝有一位号了凡的先生,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写成一本《了凡四训》的书,作为传家之宝教育自己的子孙如何认识对待命运。

  书中介绍,他曾遇到一位姓孔的老道用《皇极数》为他推算他过去的遭遇,就是连很小的事也都推算出来了。孔道人又给他算未来:县考童生第十四名,府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等到第二年去考试,三处的名次完全相符。孔道人再给他卜终身吉凶,说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四川的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八十九日丑时,寿终在家里,可惜没有儿子。他把这些详细地记录下来。从此以后,他的事情真如预测一样。他因此更加相信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是由命注定的,而思想也就很安定,不作追求名利的忘想。一次他去访问栖霞山的云谷禅师,和他对坐三昼夜。禅师问他:"凡夫所以不得成为圣人,只因为妄想缠绕。你坐了三天,不见你起一个妄想,这是怎么一回事?"他答道:"我被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都有定数,即使要妄想,也是没有用处的。"禅师笑着说:"我以为你是豪杰,原来是个凡夫。"他问禅师:"这是什么意思?"禅师说:"人们不能达到无心的境界,就要被定数所束缚。那里会没有数呢?但是普通平凡的人是有数的,大善的人,数就拘不了他,大恶的人,数也是拘他不定的。你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不是凡夫吗?"他又问禅师:" 那幺,这个数能逃得了吗?"禅师说:"诗书里所说的这命是我们自己所造作的,福报也是我们自己求取得来的,确实是很明显的教训。我们佛教的经典里说:'求功名的就得功名,求富贵的就得富贵,求男女的就得男女,求长寿的就长寿。'要知道,妄语乃是释迦佛的大戒,诸佛和菩萨是不会拿虚妄的假话来欺骗人的。"他又问禅师:"孟子说过:求则得之。这是说一切都可以由我求得的,但我认为道德和仁义,是可以努力去求取的,那功名富贵,怎么能够求来呢?"禅师说:"孟子的话没有错,是你自己错解了。你不知道,六祖说过:一切的福田离不开自己的心。能从自己的心田去找它,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要知道求不求在于自己,如果专诚去求,不但能得到道德和仁义,还可以得到功名和富贵……"禅师便传授了他用佛家坐禅,持诵《准提咒》的方法,来改变自身,他的号原学海,从这一天起就改号了凡,因明"了"立命的道理,不愿再落"凡"夫的窠臼了。从这以后,他坚持去用修持来改命,后来孔先生对他的预测便越来越不准确了。孔先生算他五十三岁要死,他虽不曾祈祷求寿,这一年居然无恙,他写《了凡四训》时已六十九岁了。他由于自身的改变而相信:"所有的幸福都是自己可以求得的"。

  8. 夏真人修准提事迹

  在大准提菩萨焚修悉地忏悔玄文中也提到,明朝初年(一说清朝)有位夏真人,以织布为业,可是到了夜晚便心生恐怖,不能心安。

  结果遇到一位老僧人教授其准提咒及忏法,并告诉他只要持之可无怖,能够解脱。

  夏真人依法奉行。一日正在织布时,樗子落地,又回到手里,如此多次。忽然出现准提菩萨的护坛诸神将,夏真人,拜而问之。护法坛将回答他说:‘因为你诚心,所以菩萨命我等来守护。’

  于是夏真请人将这些护法坛将绘出,便是这份忏文的由来。后来夏人坐化,肉身供养在福州。

  9. 俱胝一指悟碧严录卷二

  对扬深爱老俱胝,宇宙空来更有谁,曾向沧溟下浮木,夜涛相共接盲龟。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俱胝一指,即天地与我,万化与佛性一体的一指。’

  这首诗是雪窦禅师对于俱胝禅师竖一指以接引学僧入禅所评唱的偈颂。

  俱胝,唐代人,俗姓不明。传记收录于景德传灯录卷十一(大正藏五一册页二八八)、五灯会元卷四(卍续藏一三八册页一五九)、祖堂集卷十九(禅宗全书一册页八零三)、碧严录卷二第十九则(卍续藏一一七册页二九六)、从容录卷六第八四则(卍续藏一一七册页七五八)。

  俱胝,南狱怀让派下,生平传记不详,约当唐武宗时代人。会昌五年,武宗下令废佛毁释,俱胝因为持诵俱胝(准胝)观音咒: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勃陀 俱胝南 怛侄他 唵 折隶 主隶 准提娑婆诃。”

  而躲过兵难,因此专以持吟俱胝观音咒为修持,并且以俱胝为名号,人称俱胝和尚,而不知其本名为何?

  俱胝逃过会昌法难之后,一路来到浙江省婺州的金华山,搭盖一间庵蓬,茅茨土阶,草衣木食,过着头陀淡汩的日子,一心参禅打坐,希望能够真契祖心。

  有一天,俱胝正在草庵里用功,庵前突然来了一位比丘尼,头戴斗笠,脚踏芒鞋,手持锡杖,施施然迤逦而来。俱胝赶忙合十道:“不知大德法号如何称呼?”“小号实际。”“今天普昭草庵,不知有何批教?”“你竟日在此兀兀枯坐参禅,到底参出个什么消息?我且问你:什么是父母未生我的本来面目?你如果藀arty龈鼍烤梗 冶阃讶ン易樱 蚰憷窬础!故导时惹鹉徇瓦捅莆省?br>俱胝不防实际比丘尼论道而来,一时瞠目咋舌,无言以对。实际比丘尼于是提起锡杖,敲击着地面,发出铃铃的响声,绕着俱胝的禅座经行三匝,每绕行一周,便诘问一次相同的话头。俱胝搜索枯肠,遍寻自己读过的经文,但是都找不到贴切的答案,急得面红耳赤,大汗淋漓,那原本柔软的蒲团,突然间好似长出许多的针刺。实际比丘尼眼看俱胝无法回答他的机锋,合掌作揖准备离去。

  俱胝赶忙挽留说:

  “我看天色已晚,夜间行脚颇多不便,大德如果不嫌弃茅蓬蔽陋,就暂住一宿,明早再赶路如何?”

  实际比丘尼却不领情,锲而不舍地追问:“你如果能够回答我刚才的问题,我便借住一宿。”

  俱胝仿佛被人兜头一棒,打得眼前一片迷茫,只好目送实际比丘尼失望地离去。懊恼已极的俱胝细细思付:

  “我空有六尺的昂藏之躯,虽然有大丈夫的形体,却没有大丈夫的气识,我的见地实在不及实际比丘尼啊!我守住这草庵,却参究不出祖师的心意,充其量也不过是死守窠臼的知解僧罢了!不如废弃此庵,到十方去云游行脚,寻找天下的大善知识,解除我胸中的疑问。”

  主意已定,决定明日便要挥别金华山岚,去饱餐丛林。当天晚上,俱胝却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见金华山神戴着巍峨的高冠,声如宏钟地劝他说:

  “你不要退转初心,也没有必要废弃草庵,云游十方尘?,你好守住此庵,十天之后,将会有肉身菩萨到这里来为你说法。”

  俱胝惊出一身的冷汗,梦境似幻似真,只好继续留在草庵苦苦参究那千古难透的话头。十天过了,寂静的山林依然不沾一丝红尘,没有任何人来到这里,只有鸟儿一如往日啾啾地鸣唱。响午时分,俱胝用过简单的午斋,趺坐在清凉的青石板上,正要开始参禅。

  突然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站立于庵前,原来是杭州天龙和尚行脚到此。俱胝赶忙下座,把天龙和尚迎进庵内,恭敬礼拜说道:

  “和尚今日振锡金华,学人有一事不明于心,请和尚慈悲,为我勘破。”

  “什么事不明白,你且道一句。”天龙淡淡地说。

  “几日前,有一位实际比丘尼问我‘什么是父母未生我的本来面目?’我一直疑惑不解,请您指点迷津。”

  天龙和尚听了之后,默然不发一语,对着一脸企盼的俱胝,突然竖了一指,久困樊笼的俱胝,霎时豁然大悟。从此不管任何学僧来问道,俱胝都是竖起一指,没有其它的提唱。俱胝的一指禅远近驰名,启发了不少学僧的迷云。

  有一个小童子,他跟随在俱胝的身边学禅已经有二、三年了。二、三年来,师父什么也没教他,只叫他倒茶、煮饭、挑水运柴。不过,他看到有人来向师父请法时,师父总是竖起一指,而求法者却也能心开意解,欢喜领悟,多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神奇一指呀!

  一天,俱胝禅师下山去探访同参,俱胝禅师刚刚离去,却来了一个云水僧,风尘仆仆地来向俱胝请教禅要。童子于是端坐在禅座上,鹦鹉学禅,模仿师父平日的教法,对着禅僧大模大样地伸出一指,说也奇怪,禅僧竟然开悟了。童子得意洋洋,便把事情钜细靡遗地报告归来的俱胝,等待师父对自己的赞叹印证。

  俱胝平淡地说:

  “我们重来一次,我来问你问题,你照刚才那样竖起一指回答我,好不好?”

  俱胝于是重问童子公案,童子胸有成竹的伸出小小嫩嫩的指头,俱胝突然从僧袍中,拿出锐利的戒刀,霹雳雷击砍去童子的指头,童子痛彻心扉,大叫:

  “唉哟,痛呀!唉哟,痛呀!”殷红的血汩汩地流。

  “小僧!小僧!什么是父母未生我本来面目?快说,快说。”俱胝毫不放松地逼问。

  痛得团团打转的童子,无分别识中赶忙再要竖起一指,咦!“两头共截断,一剑倚天寒”指头不见了?童子蓦然大彻大悟。师父的这一刀,实在是为自己截断根本生死妄想的活人剑啊!

  俱胝禅师圆寂的时候,开示弟子们说:

  “我自从得到天龙和尚的一指头禅之后,一生受用不尽呀!”

  古来对于俱胝一指的有名评颂,除了雪窦的前则偈语之外,另外有从容录的:

  俱胝老子指头禅 三十年来用不残 信有道人方外术 了无俗物眼前看

  汾阳录卷中二十四则(卍续藏一二零册,一一五页):

  天龙一指悟俱胝,当下无私物匪斋 万互千差宁别说 真教今古勿针锥

  无门关三则(卍续藏一一九册,三二一页)

  俱胝钝置老天龙 利刃单提勘小童 巨云抬手无多子 分破华山千万重

  俱胝单竖一指接引群机,究竟有什么深意?

  佛陀出生的时候,脚踏七朵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俱胝一指,就是指天指地,天地与我(佛性)一体的一指。俱胝一指,是一即林罗万象,森罗万象归于一的一指,也就是华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一指。

  每一个生命都如此的绝对、唯一、尊严、惊奇的一指,那是百丈禅师“独坐大雄峰”的卓然特立。

  每一个人要如此去尊重已灵,重视自我生命的超绝孤独,进而去尊重每一个众生的生命,我即众生的生命,我即众生,众生即我。

  如此庄严的生命问题,应该以一颗敬畏虔诚的心,自己彻彻底底地觉悟、体证,怎能如童子般依样画葫芦效仿所得?

  所以俱胝禅师才要以大慈悲的利剑,来勘破童子的迷妄,如同在生死大海中,放下浮木引渡百年才一度头出头没的盲龟,使得人身的那只手;俱胝的一指,又好比巨灵以神力划开首阳山和华山,使黄河奔腾入海的那只手,俱胝的一指,真是千古的一指。

 
 
 
前五篇文章

《坛经》一则原文简析

重修崇福禅寺碑记

西普陀—— 禅林中的千古之谜

为人切莫造口业

为法忘身弘净土,慈悲为怀惠众生——记山西省广灵县极乐寺

 

后五篇文章

谈禅

面对观音的美目

观想念佛浅讲序言

观无量寿佛经初心三昧门

观想念佛浅讲前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