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参禅悟道之—— 六祖宗风天下传 (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参禅悟道之—— 六祖宗风天下传 (五)

  如果要研究、学习《六祖坛经》,建议采用保持原貌的曹溪原本。

  六祖禅法内容非常丰富,《六祖坛经》无论如何评价都不过份。六祖禅法有三句很重要的口诀,那就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三无”就是六祖禅的核心思想。

  什么是无念为宗呢?无念,是佛教经常用到的一个概念。四祖曾引用大般若经:无所念者是名念佛。即念佛心是无所念,无所念就是无念。无念在六祖的口诀中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人的主观认识判断的部分。念,就是能缘的心,无念,就是心在缘境的时候不起分别。无念并不是说像木头像石头一样,没有什么反应,而是有反应而无分别,这个就是无念,就是知一切法,而心不染着。如《金刚经》里说的: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心,或者说应生无所住心。无念就是我们的意识没有世俗异想分别,符合于真如之念。圭峰大师在《禅源诸诠集都序》里面说到,我们了解外在的一切相是空性,就自然没有分别,自然就无念,而且也是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此即修行之妙法,虽备修万行,而以无念为宗。在修一切法门时,不要有能所的心,而要时时刻刻把握自己的无分别的心态,使我们真正处于与真如冥符的心态,那么就容易进入禅定。修一切法不起法相、修相,做到三轮体空,就是无念。无念不等于没有念,而是没有分别之念,所以无念为三句口诀的根本宗旨。

  什么是无相为体呢?相,指所缘之境,念是能缘之心。外离一切相,在认识事物时,不要强加事物一切外在的东西,而是还一切相的本来面目,所以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一切诸法从本以来,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一切诸法之所以有种种名相,都是我们的主观安立,并不是它自己本来所具有的,所以要即相而离相,于相而离相。所谓无相,就是不在境上起分别,执着之相,使法体(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恒清净。一切诸法也可以说是一切相,本来就是清净,众生执迷不悟,妄计种种相状,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于相而离相,在认识事物上远离计执,就可亲见诸法实相。无相即实相,诸法以实相为体。四祖曾说:众生根有无量,所以说法无量,说法无量故,义亦无量,义无量者,从一法生,一法者,无相也。无相就是诸法实相,因为无相无不相是为实相。在这里,无相是把它作为一切法的共性,因此一切法看起来是孤立的,但实际上,一切法有个性,也有共性。如果一切法只有个性没有共性,我们就无法把握它。

  什么是无住为本呢?《维摩经》说: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诸法以无住为根本,无住本者,即是诸法之本际。无住就是真如法性的另外一个称呼。从无住本或者说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因为一切法都有法性、法相。法相是具体的,法性是抽象的,法相是个别的,法性是共同的,法相是诸法的差别性,法性是诸法的平等性,法相是具体的事物,法性是规律。因为一切法都有规律可循,我们才能分析、认识。把握了共相,就把握了诸法的本质。故六祖大师讲到无住为本时,就说要在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思量分别,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念头总在转移、总在随境迁流变化,那我们在诸法上就得不到解脱,因为一切法不会凝住于自身的固定不变的性质上。我们的认识能力,也不应以固定的概念作为其固定的本质,所以般若的理论就据此作为诸法性空的重要内容。

  无住,在佛学理论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非常大的问题。《维摩经》说: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僧肇大师(鸠摩罗什的弟子,所注的维摩经保持了鸠摩罗什法师的理解)的注解非常重要,法师在注“以无体本立一切法”这一句话时说: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非有非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这实际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的道理,一切法如果有自性的话,一切法不会生起来,一切法就没有办法相容相兼,同时存在于一个空间,正因为一切法没有自性,所以无自性的这种规律性,就是一切法的本原,这就是法性。

  关于无住的思想,大乘佛教有无住涅磐,有无住三昧。无住涅磐是大乘菩萨最高的果位,因为大乘菩萨以大悲心怜愍有情广度众生,所以他不住涅磐,菩萨又以大智慧断除二障,所以他又不住生死,这是学佛的最高成就。我们一般人都希望在学佛以后,能进入涅磐的境界,就忘记了我们也是从苦恼众生而得闻佛法,得闻佛法后通过修行而慢慢得一点受用,得一点受用以后很可能会慢慢进入比较高的层次,随着层次的提高,往往就会把以前走过的路忘记了。忘记了我们也和所有的苦恼众生一样,都是从苦难中挣扎出来,那么我们自己有了受用,或者说得到了解脱,要不要回来照顾一下其它还没有得到解脱的人呢?那完全是应该的呀。所以说菩萨能够断除二障又不住生死,有大慈悲他又不住涅磐。不住涅磐,不住生死,这就是一种最高尚的菩萨精神。什么叫菩萨,这就是菩萨,什么是大乘,这就是大乘。如果说大乘菩萨他想证涅磐,而不再入生死,那他一定是小乘,如果说他只想在生死里面,并不知道涅磐这回事,那他就不是一个学佛的人,还是一个生死凡夫。既不住涅磐,又超越生死,这就是我们学佛的极至,这就是学佛的最高成就。

  沩山祖师说他百年以后要到山下做一头水牯牛,就是这种精神,就是不住涅磐,也不住生死,随愿度生,这就是大乘佛教最高的思想境界。所以说六祖禅法的三句口诀: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一,希望各位能真正把握这种思想,并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禅修当中,我们的弘法利生、做人做事当中,都能够以无念无相无住来指导,那不但我们的人生有希望、佛法有希望、社会有希望,我们一切的事情都有希望,因为都远离了偏执、片面性,远离了种种的人我是非,真正处在一个和乐温馨的大家庭当中,那就是人间净土的实现。

 
 
 
前五篇文章

参禅悟道之——直指人心六祖坛(四)

参禅悟道之——四祖清流谱新音 (三)

参禅悟道之—— 庐山烟雨浙江潮 (二)

放生开示——谦和法师心声录

怎样修行—— 学诚大和尚开示

 

后五篇文章

参禅悟道之——法尔如是见本来(七)

大理白族佛教密宗的特点及其在国际佛学界的影响

浅述藏密功象与神通

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传戒开示

令韩愈折服的大颠宝通禅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