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水磨与国防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井陉地区水利条件便利,在清代为什么却很少利用?

  清代,直隶地区百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充分利用了河流、水泉进行水力加工。除了个别农户安设水磨用来加工粮食外,还出现了一大批专门利用水力开展加工业的作坊。一般来说,落差大、水流急的地方,适宜开发水利。不过也有例外。

  井陉在石家庄以西,属正定府,境内山峦起伏,河谷盆地错落其中。井陉因地形而得名。《太平寰宇记》说:“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井陉地势险要,为“天下九塞”之一。《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太汾、冥厄、荆阮、方城、肴、井陉、令疵、句注、居庸。”《辞海》对陉的含义有三种解释:一是山脉中断的地方;二是灶边突出地方;三,通“径”。可见,陉是指山脉受河流切割而自然形成的横谷。

  由此可知,井陉的自然地理条件,相当适合安置设备,利用急流进行水力加工。但检索清代史料,却少有这一地区存在水力加工业的内容。光绪《续修井陉县志》中,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记载。笔者所见方志,仅《正定府志》清乾隆二十七年刊本的《风俗》里轻描淡写了一句“井陉山多地少……其滨河者置水磨于急流”。原因何在?难道这里的水资源在清代出现了枯竭?但民国时期的记载足以推翻这一假设。

  民国年间,井陉境内的绵蔓河长约百里,而且上游水流湍急,水势凶猛,沿河乡村设置水磨经营水力加工业者,有一百三四十家。根据安设位置和用途的不同,水磨被分为两种类型:札磨和老磨。

  根据《井陉县志料》的记载,札磨安设在河身附近,冬季磨木柴(即香末,用来做烧香的原料),春季磨杂粮面。为防止河流涨水冲毁,在小满之后就将其拆掉,待到大水过后再重新装设,属于“流动”资产。老磨,则属于“固定”资产,安设在距河较远的地方,只用来磨麦粉或豆麫,不磨杂粮。那里虽然水势小,但因为地势比较牢固,可以一年四季持续营业。

  二十世纪初,段祺瑞宅第迤东沿河“有水磨数家,营业均极发达;而小南门外之水磨,以地当东关小学窗外,轮声与书声相应和,更属特别有趣。”每逢冬去春来,河水解冻,农家亦利用发达的水磨业,以糠和榖研磨,俗称“水磨面”。而水磨制成的香末,除了少部分销售给本地香坊,大批行销于获鹿,成为当地百姓赖以谋生的重要手段。

  小小的磨盘怎能对抗保家卫国的命令

  既然井陉地区有如此便利的水力条件,有清一朝却未加利用呢?答案在进一步的资料检索中变得明朗。

  雍正《井陉县志·艺文志》中收录了明代万历年间井陉知县钟遐龄(江南溧阳人,隆庆戊辰进士,才干强敏)的一篇题名《水磨》的“申请书”:

  “为复水磨以苏疲民事。井陉之地,通邑皆山,而峻峋怪石,复居其半。其间山石延亘之处,不产嘉禾,只生杂木。民之业兹土者,无以供粮差、给衣食。各自采取杂植,磨成香面,变易钱米,以办粮差、给衣食。此水磨所有设也。顷因关隘近旁,议禁斫木,遂并禁止水磨。民间生理阻绝,一时民不堪命,往往号诉于县。迨至今岁,而民不聊生,日甚一日。夫关隘禁地,岂容轻议,所虑者灾沴之民又失生计,轻则逃移外郡,重则窃攘寇盗,为内地之变。畿辅之民,国家元气所系。欲以御外,而无以安内,岂得为长久之道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今民且旦夕危亡。起死为生事,无急于复水磨者。水磨初无妨于关隘,而民生则重有赖矣。安内御外之道,两利而俱全之。伏侯宪裁蒙允。”

  这篇文章向我们间接地提供了井陉在清代没有大搞水利加工的原因。

  由文中可知,钟县长希望利用本地的水力优势设置水磨,来解决百姓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实现安民生、解民困的目标。钟县长第一位考虑的,是就业,是民生。放着那满山不成材的树不让砍,放着哗哗流的水不充分利用,简直是天大的浪费,更是对百姓的不负责任。

  然而诚如钟县长文中提及的,军事安全为重,不仅“禁斫木”,而且“禁止水磨”。即使钟大人有意见,也拧不过朝廷政策。朝廷第一位考虑的,当然是国防安全,至于几个村里百姓的生活,他们是顾不上的,所以一纸禁令毫不犹豫地拍下来,就是要把这里当成绿色长城,谁反对也没用。

  到了清朝,还是跟明一样把国防安全至于最高,于是沿用了明代这一措施,从而导致当地的水力加工业没有得到自然发展。小小的磨盘怎么能对抗得了保家卫国的命令。

  迨至民国,军事技术进步,可以适当地把一两个山头的险峻抛诸脑后,旧王朝制定的方针政策才被彻底打破,这时候,井陉的水磨业才和这里湍急的河水实现了比翼齐飞,一眨眼的工夫便蓬蓬勃勃起来。

  西柏坡欢快的水磨声

  根据民国《磁县县志》、《庐龙县志》、《三河县新志》、《房山县志》、《完县新志》、《满城县志略》、《平山县志料集》的记载,到民国时期,位于磁县境内、滏河上游的数个村庄,仍充分利用地势倾斜带来的急流,发展水力加工业。其中水磨约三四十盘,分为香磨和面磨两种,每年产香末约二百余万斤。另有水碾十余座,用来碾制白釉原石以制造泥浆,每碾每年可碾石一百八十二吨,每年合计获利六千余元;芦台境内之水以滦河、青龙河为最大,设有香磨利用水力进行加工;迁安县西北滦河边皆有水力磨,用于磨制树木成末,然后制造成香,销售于关外各处;房山境内的孔水“水可浇地顷余,能运水磨”,说明其水量和水势都不小;完县境内的苏水则用于加工磨制面粉;满城县贾家庄水磨闸“居民蓄水制磨面粉,日磨麦十余石,获利甚厚”;平山县亦开水渠“引水打磨”,“藉水势而磨面粉者亦所在多有”;元氏县封龙山产碾磨,产品行销南宫、冀县、无极、藁城、安平、饶阳等处;此外,三河县建设局局长一再提议,利用附近水资源,“醵资集股安设水碾水磨,以碾碾榖稻,省却人口,以磨磨麦粉,抵制外货,亦莫大之利也”,只可惜因为农村穷困,无力兴办……这七个地区地处直隶中部,分布于海河上流水系沿岸,使用碾磨、利用水力理所当然。

  1948年,藁城附近的平山县西柏坡村,仍然有水磨加工。据老人回忆,“西柏坡是一个背依柏坡岭、面向滹沱河的小山村。放眼望去,村外有大片大片的苇子地,散发出醉人的苇香;纵横交错的大小水渠哗啦啦地流着水,吱吱呀呀的水磨声使山村充满了一派繁忙欢快的气息。”那时,人民解放军为新中国的建立开始了最后的浴血奋战。不久,伴着西柏坡水磨的吱吱呀呀声,新中国成立了。

 
 
 
前五篇文章

妙莲老和尚劝人吃素

人生向上的阶梯

阳光与黑暗

仁爱万物

犹太人的慈善观

 

后五篇文章

鱼儿眼中的海

阿巴嘎草原:人与自然很和谐

端正生命的方向

远离烦恼保持喜悦

荷兰人的慈善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