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与生命 |
  初看这个题目,会觉得是个大问题,肯定深奥得很,玄妙得很。因为生命是大家熟悉的内容,然而和经络联系到一起,就神秘了。如此看来,其实是人们对“经络”这个祖国医学经典名词的内涵了解不够。因此,我们有必要先解释一下何谓经络? 祖国医学提出经络这一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祖国医学认为,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所谓经脉,是以主干形式,在体内较深处循行的。所谓络脉,则是主干的分支,以纵横交错的形式,循行在体表较浅的部位,网络覆盖全身各处。经络中运行着气血,联系到肢体和脏腑,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经络系统。 经脉作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共有两类:一类是十二正经,另一类是奇经八脉。十二正经是气血运行一周的必经路径。十二正经依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各经在肢体循行位置的不同,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按照阴阳学说,四肢内侧面为阴,外侧面为阳;脏为阴,腑为阳。所以行于上肢外侧面联属腑的为手三阳经,行于上肢内侧面联属脏的为手三阴经。下肢亦如此。三阴经又依据阴气盛衰来分,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三阳经按照阳气盛衰排列为:阳明最盛,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按照上述原则,十二正经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十二正经在体内运行是循环贯注的,即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回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见下图: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硚)脉、阳跷(硚)脉。“奇者,异也。”由于它们不与脏腑直接连属,且与十二正经有区别,因而得名“奇经”。奇经八脉可以调节正经的气血,当十二正经中气血满溢时,就可以流注到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这里重点强调一下任、督二脉。任脉走行于胸腹部正中线下,全身的阴脉都交汇到任脉,如江河汇入大海,因此有“阴脉之海”的称呼。“任”还有“妊养”之意,在女性与胎儿妊育密切相关。督脉,走行于背部正中,总督一身的阳经,因此又称“阳经之海”。中医有所谓“任督通,则百脉皆通”的说法,可见二脉的重要性。因此,有人把任、督脉归属到十二正经中,形成十四经的理论。 毛泽东说过:“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我们了解经络的一些概念,并不是要去追究它的确切存在位置,也不是为探求中医经络学说的奥妙,只是要明确人体内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与生命活动密不可分的经络系统。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与中医学的保障是密不可分的。中医学在诊断、治疗、用药以及养生各方面都是以经络学说为重要依据的。 祖国医学提出“上工治未病”,即好的医生是使人不生病,身强体健。了解经络在养生保健上的作用,无疑有益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需知,我们的老祖先一直是以拍打身体、按摩身体或用简单的器具(如砭石)刺激体表部位而进行强身健体的,这些刺激拍打的方法全都是为了使经络得到更畅快的运行。气血运行得通畅则保障了病邪的及时清除,防患于未然!清朝人徐文弼在《寿世传真》中提出“养生十要:面要常擦,目要常揩,耳要常弹,齿要常叩,背要常暖,胸要常护,腹要常摩,足要常搓,津要常咽,睡要常曲。”这“十要”中大多数与搓揉拍打经络有关。人们常说:“流水不腐。”这种朴素的观念体现在经络学说上,则是日常生活中对经络的敲打按揉,使气血在经络中畅行。例如每天以小木锤敲击或用手按摩、拍打小腿外侧,用时2至3分钟,就可刺激足三阳经,对消化、排尿等功能起到保健作用。同样,对小腿及大腿内侧的按压拍打刺激,可以使足三阴经得以畅通,保证肾、肝、脾的功能正常。在民间流传的搓揉足底、拍打手掌、按摩腹部、捶打腰背、揉按颜面(包括眼、耳、鼻、口周)及头部等等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都是为了疏通经络,进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传统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千百年的疾病治疗实践中,更多地体现在防病的养生保健工作中。经络学说不应只是医者的指导,而应让大众了解。生命的延长要依赖健康的体魄。掌握并运用一些简单的经络知识,并非难事。这些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经络养生方法,无疑能在全民健康的工作中起到保健防病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