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佛教源自汉明帝永平七年的一个梦,然后访得了佛像经卷。两千年来它吸收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中华佛教文化。每个朝代的盛世都有精品留下来,造像的繁荣离不开经济的繁荣。 南山海上观音最早的倡议者是前海南省委书记阮崇武先生,他交下来的一张画稿,南宋大理国画家张胜温画的观音像,这给后来创作三面像的思想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负责这个工程的总经理季素福先生(如今被称作季塑佛先生),一九九八年六月在上海龙华庙的方丈室召开了一个佛教界与建筑雕塑界的会议,确定了造像的日程安排。会上有人主张造在南山上,季先生认为历史上还没有海上的造像,想要有特色,就必须造在海上。华东建筑设计院的副总工程师管式勤先生第一个提出海上观音要有海上特色,应该与海风、沙滩、蓝天互相呼应。 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号由彭哲勇居士带一支小分队来到南山,我作为创作人员随行。选址工作是比较顺利的,历史上《崖城志》载“光绪六年,三亚鸭仔塘村自产莲花,叶甚茂,三年乃谢。光绪二十三年,复产,愈甚,至今愈茂。”莲花是佛门圣花,佛家有一佛一莲花之说,说明南山这块地方与佛有历史渊源,地形上这里原是一条水路沙坝缺口,它与不二法门一线贯通,加上海上磐石居远,是一块风水宝地,因而选址很快就定了下来。 第二件要做的事,是观音造型。这件事比较困难,几年前已经有安徽等地的雕刻家做过,从一面到四面都有,但都是机械的并拢,所以都没有新意。高与宽的比例也难为建筑部门接受,形式上搬用古代雕刻金铜像,因而不大气,比较保守。要是没有季素福先生的一席话,这个像也可能夭折,他提出“传承、创新、经典”,可说是开启了今天三面观音像艺术形象的成功之门。因为我理解这三点的核心问题是“时代感”。塑佛像强调时代感似乎前人未提及,可是确实有。 在《世说新语》一书中就记载有,当时的高士雕塑家戴逵,就被当时的镇江官员庾道季说成“神明大俗,由卿世情未尽。”当即被戴逵反驳“唯务光当免卿此语耳。”光是夏朝人,汤伐桀后沉水自溺,这就是反对保守的一个例子。历来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使用不同的材质,就有不同的风格。早期的佛像朴素、粗犷,但也存在拘谨的一面。随着唐代文化艺术的兴盛,造像发生巨大变化,进入了自由王国,题材更加广泛,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其造型所谓菩萨如宫娃,真可以说是生活的再现、时代的写真。和唐代当时流传下来的绘画十分相似,风格优雅壮丽,造型准确。龙门奉先寺大佛卢舍那像高17公尺,神态超凡容颜俊美,可说是造像的鼎盛时期,已达顶峰。唐以后随着造像的普及,技法由熟而烂,战争的频频,国力的衰退,国家无力新开大石窟,技术和创造精神均日趋颓态,造像除了新兴的罗汉一项,其余均只存躯壳和平庸。 今天我们必须在吸收前人的经验上再按时代的需要来加以塑造。我们是旅游地,佛像须符合佛教理念,有佛教内涵,又必须是一件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要有神的特征,又要有平民大众的特征。同时我也认为应该吸取国外的经验,意大利米开朗其罗的作品“坐在圣母膝盖上的耶稣”,这个耶稣已经有胡须。因为耶稣死的时候已经33岁。圣母照理也应有50多岁,但我们见到的是年轻的姑娘,米开朗其罗说圣母是永远年轻的。这个道理同样符合塑造观音。 我在改革开放后塑过上海龙华寺的菩萨,后来又塑过多尊观音像,都是追求年轻美貌。金庸先生曾对我的一件作品评语是“融中外古今于一炉。”的确,我在塑造观音时也是这样做的,并务必要求达到形象的感化力。季素福先生要求人物比例做得长,他说人们欣赏服装模特儿,不就是她们的长度吗!创作从一面像到四面像是逐渐成熟的,最后采用三面像是考虑在海上,一个三角形可以避开各方吹来的大风。三尊佛像六个肩膀变成三个肩膀是受了隋代藻井画三个兔子三个耳朵的启发。如今人们从任何一个正面角度都只能看到一尊像,达到外观轮廓单纯清晰,比例修长。 经过两次10.8米像的塑造,又改正了许多不足,包括颜色定位在白色,一方面观音在中国又称白衣大士,另一方面是为了突出于海天。经过六年零十个月的努力,观音达到如期效果。这中间无一不倾注着季素福先生的心血。他是一个能人,他从保护营造自然环境,继承佛教传统文化艺术,提供优良的旅游景点,都回归到一个朴素的命题,从符合人性需要出发。他大智大勇,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为民造福,功德无量。从物力、财力、人力各方面保证了工程的完成。今天公司已经用我的名字申请了专利,今后留下来的工作将是如三亚市委于书记所说的“如何保护好精品”的问题,这一点我想有政府的加入,必将顺利达到功德圆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