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白马寺在我国的所有佛教寺庙当中,地位究竟有多高? |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老城东约几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间,是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初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明日,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今印度)寻佛取经。蔡情、秦景取回了佛经佛像,并与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东回洛阳,藏经于鸿胪寺,并进行翻译工作。次年建寺,名白马寺。寺址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处。白马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 白马寺----中国佛教的“祖庭 佛教最初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要在中国生存发展,必须首先得到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统治者们的支持。其次必须适应当时以儒家为正统的意识形态。其三必须与中国多民族国情相适应。《三国志》记载:公元前2年,在京城太学里读书的学生景庐,从大月氏使者那里学到《浮屠经》。因为尚未得到皇家认可,一些佛教徒只是悄悄地进行佛事活动。公元65年汉明帝的弟弟楚王刘英因信奉佛教,得到了汉明帝的允许。白马寺建成后,由于皇帝对佛教采取的鼓励态度,佛经翻译与儒学相融合,又在各民族中传播,佛教在中国就生存、发展起来。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占地约4万平方米。寺大门之外,厂—场南有近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是优秀的石刻艺术品。白马寺的山门为明代所重建,为一并排三座拱门,代表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之门。部分门洞券面上刻有工匠姓名,皆为东汉遗物。寺内现存五层大殿,坐落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两旁偏殿则互相对称。天王殿,正中置木雕佛龛,龛顶和四周有50多条姿态各异的贴金雕 另外,在寺院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座圆丘冢,分别安息着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墓前石碑上刻有宋徽宗追赐二位高僧的封号。除了古代建筑、佛教造像之外,白马寺还保存下来不少古代碑石、经幢、各种供器、佛塔、佛亭、古代经书等,其中多有珍品。白马寺,中国佛教史上的明珠,将永远闪耀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光辉。齐云塔 寺院外东南里许,有一座高24米左右的13层密檐式方形砖塔,玲珑挺拔,古雅秀丽,曰“齐云塔”。此塔初建于东汉明帝己巳岁公元69年),后木塔毁于雷火。后唐又建木塔9层,150年后,宋代遭毁,金代(公元1170年)重修为砖塔,距今又有800年历史。游人至此,迎塔击掌,回声婉若蛙鸣,别有一番情趣。 白马寺的传说 在洛阳城东12公里、一片苍松翠柏之中,隐隐透出峥嵘的殿阁和高耸的宝塔,给人一种无限庄严、肃穆之感,这便是被称为“中国第一古 刹”的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之所以叫做白马寺,这其中还有段美丽的历史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