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工业文明的危机与反思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人类追求幸福,探索宇宙、社会、人生之奥秘,自文明伊始,即代代不绝。其中最令近现代人感到自豪和骄傲的,尤莫过于工业革命后近四百年来取得的巨大科技进步与物质成果,因为它创造的财富,超过了过去几千年财富的总和。然自本世纪以来,不仅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尊严扫地,战后一系列新出现的环境、社会、伦理、宗教、科学、健康等问题,更使人类对工业社会的前途充满恐惧和迷茫,并面对过去四百年的历史,进行深刻地反省。
首先,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自然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使人类自身及其与各种生命共有的家园受到严重威胁。大气臭氧层正在逐渐减少,全球温度又因大量废气排出而升高,使冰川融化,海平面抬升,淹没大量陆地。酸雨、污水、废弃化学药品的毒素,更是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同时,人口的恶性膨胀与能源资源的恶性开发利用,已将要进入地球负荷的极限阶段,而目前,这种发展趋势正以恶性循环的方式不断加剧。据联合国环境开发署1990年公布的资料,为了养活急速增长的人口,80年代后期拉丁美洲每年滥伐森林500万公顷,由此引起了更大面积的水土流失;非洲马达加斯加的森林已由1970年的1200万公顷减少到1992年的200万公顷,而尼日利亚几乎减少了90%。另一方面,人口的增长又在耗尽地表和地下淡水资源,未来30-50年内许多非洲国家将不能满足人口对水的需求。
人类社会南北差距的加大使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越来越不平衡,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更意味着世界潜伏着重重危机;作为国际间政治倾轧手段的军备竞争,已使地球上的核武器具备了足够毁灭人类几十次的能力,人类的存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来自人自身的威胁。与此同时,人类的精神也面临了极度的空虚和迷茫。在知识的爆炸,信息的膨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带来的高度紧张的心灵背后,产生的是传统信仰的贬值,人欲的放纵,道德的堕落和精神的极度颓废,人的内核已被掏空,变成了工业技术、商业广告、产业竞争的玩偶,变成了被异化到极端的工具。大量新兴邪教的盛行,又为不甘于异化,企图寻找精神家园的人们设置了重重陷井,使他们未出虎穴,又入狼窝,于是,“世界末日”的谣传甚嚣尘上。人民圣殿教、奥姆真理教这些已毁灭了很多人身体和灵魂的精神毒弹的出现,显示出人类追求精神之路危机重重。
另外,作为传统工业文明思想基础的自然科学理论,更是面临了空前的挑战。在传统的工业社会思维中,人将自己严格置身于自然之外并高踞自然之上,对自然进行所谓纯粹客观的观察和研究,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征服自然。而自然本身则是没有自己的思维和价值观的,它只是在人之外的一个客观存在并为人所拥有的物质对象。因此,自十六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就以为科学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它只能沿着排除哲学、排除人文社会因素的影响的道路才能获得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但是,二十世纪量子物理学的出现,却使科学这一基本的“客观”观念几乎破产。它向人们揭示出,物质的存在状态(粒子或波),取决于处理它们的环境,因此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互相影响而存在,并无一个基本的与人没有任何关系的所谓客观实在。另一方面,由于科学人为预先设定了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必然将导致对待客体的以机械论和还原论为主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式虽然在几百年来取得了令人瞠目的成果,但其过头的应用,最终使现代科学头脑中的世界成了一架“完美的机器”。人们掌握了它的规律性、预测性、控制性的同时,却丧失了自身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当生物学、医学以这种方式研究人自身的时候,最终发现,人类仍不过是一堆机械的组合而已。于是拉美特利高喊出:"人是机器!"而这句话对于今天处于生命研究最前沿的分子生物学来说,仍不为过分,因为将生命归为简单的基因组合,正是分子生物学的使命所在。但当生命一但趋向于如此的简单化,其意义又将何在呢?现代社会物质的高度发达与精神的极度空虚,或许正是这一恶果的体现。恰如后现代主义所言,这种科学的最终结果,证明的只是"生命的普遍意义作为一个整体已不复存在",而最终,"人类的精神将会因此肢解和分裂" 。同时,人类意识这一现象,又成了机械论、还原论的科学无法解决的难题。如果人与自然都是完美的机器,那么意识又来自于何处呢?正如英国著名科学史家W·C·丹皮尔在其名著《科学史》中对几个世纪科学实践所检讨的那样:"通过科学走向实在,就只能得到实在的几个不同方面,就只能得到用简单化的线条绘成的图画,而不能得到实在自身。"
面对所有这些问题,人们不得不去改变旧有工业社会的思维模式。如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哲学教授V.艾姆斯指出:"本世纪的可怕的考验,战争与革命、经济危机和社会变革,迫使人们思考生活的基本东西和这些东西的意义,科学与技术对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和感情的打击,迫使人们探索某种智慧。"于是,自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结束以后,包括医学在内的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出现了一种人文主义的思潮,一种要求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回归人、回归社会、回归人文的思潮。新的学科、新的理论因之而层出不穷。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方兴未艾,突变论、协同论、耗散论又以更新的目光来诠释生命、社会和自然。各种专业知识的交叉和渗透,使各门学科间的边界日益模糊不清,但一个作为整体的人-社会-自然的面貌却越来越清晰而真实地展示了出来。在新的理论和知识指导下,人类开始更为有效地对付所面对的新问题,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前五篇文章

现代心理学暗合中国禅

浅谈法海寺曼陀罗的深刻内涵

智化寺相关史事考辨

洪江佛教历史略说〈五〉

洪江佛教历史略说〈四〉

 

后五篇文章

宇宙真谛的洞见

人性善恶之哲学辩释

佛教经济学

关于寺院的经济来源——佛教在商业浪潮中的反思之二

末法时期与根基之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