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2002年发掘的赵彭城东魏北齐佛寺塔基遗迹,位于临漳县习文乡赵彭城村西南约200余米处,发掘成果显示,佛塔原为方形木塔,夯土基础的边长约45米,当时地面上夯土台基边长约30米,具有鲜明的北朝时代特征,此项发掘曾经获得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的邺城考古队,于2003—2004年对塔基周边进行了全面勘探、调查和试掘。确认赵彭城佛寺布局以佛塔为中心,佛寺平面格局为:以壕沟围合而成正方形寺院;方形木构佛塔位于寺院中央偏南;寺院平面布局中轴对称;寺院内建筑呈现多院落结构。 赵彭城东魏北齐佛寺特点之一:正方形寺院,周边环绕壕沟,边长约430米,寺院占地约18万平方米。塔基外围发现周长1700余米的壕沟,壕沟平面分布为正方形,在壕沟内侧没有发现围墙的痕迹。壕沟方向与佛寺塔基基本一致。2003年10—12月,邺城队在寺院外围对壕沟进行试掘,发现壕沟口大底小,断面近倒梯形,一般现存上口宽5—6、深2—3米左右,沟边较陡,无包砌痕迹,沟内淤积包括黑褐色淤土和壕沟废弃后的填土,部分沟边可见有垮塌痕迹。壕沟西南角呈直角拐弯,沟边沿驳岸未见有特殊处理的迹象。东侧、北侧壕沟保存较好,壕沟趋向西南被破坏渐为严重。以现存较完好的T67为例:探沟内为寺院东侧壕沟,壕沟开口宽4.9、底宽1.8、深1.9米,沟壁上部斜弧,下部陡直,壕沟外侧残存部分路土。另外,在南侧壕沟正中有宽约10米的缺口,壕沟其余三面近中点位置也有缺口,或许缺口与进入寺院的通道或大门有关。在发掘的文化层中,出土物基本为残碎的砖瓦,其中莲花纹瓦当、灰陶罐残片、青瓷器残片等是典型的东魏北齐时期遗物。塔基位于正方形壕沟几何中心偏南的位置,可以确认:边长430米的壕沟时代与塔基相同,即东魏北齐时期;方形壕沟具备赵彭城寺院外围界限的功能。 赵彭城东魏北齐佛寺特点之二:寺院内建筑呈现多院落结构。考古队在寺院范围内、塔基东南和西南各发现一座封闭式院落,院落呈正方形,边长110米左右,院落内有夯土建筑台基。考古发掘表明,西南院落不是以围墙围合的,而是由四面统一形式的建筑围合的。西南院落东南西北的建筑各长115米,相互围合封闭,现残存有建筑的夯土基础部分。夯土基槽由4道平行的夯土构成,如大小不同的4个“口”字环环相扣,自外侧向内侧分别编号为夯①—夯④。最内侧和最外侧的2道夯土基槽较宽较深,质量较好,有一定的密度和硬度;中间2道夯土基槽较窄较浅,土质略软。以T78、T79内南墙建筑群为例,4道夯土基槽情况为:夯①宽265、厚100厘米,距夯②35厘米;夯②宽150、厚95厘米,距夯③325厘米;夯③宽145、厚95厘米,距夯④45厘米;夯④宽275、厚125厘米,夯①外缘至夯④内缘的总跨度为12.4米。初步推测,西南院落四周很可能由一组前后出廊的回廊式建筑构成。出土较多的砖、瓦等建筑材料,包括形制大小不同的筒瓦和莲花瓦当,还有一定数量的盆、缸、罐、碗、瓶、壶等陶制生活器具残片,另有可辨有人工雕琢痕的汉白玉残块等遗物。在院落中央偏北部还发现了一座大型夯土建筑遗迹,其范围东西35、南北20米,应是西南院落内最主要的大型建筑。 东南院落未经试掘,从勘探情况推测,应与西南院落布局比较接近。 在西南院落东北角、东南院落西北角分别发现一狭长建筑向北延展,分列塔基的东西两侧。去年对塔基西侧的狭长建筑基址进行了试掘,04JYNTT70探沟的夯土基址较窄且浅,东西跨度约8米。目前在塔基东西两侧勘探发现的狭长建筑,南北长度已超过百米,但其北端的走向不明。 在寺院北半部发现的建筑遗迹比较少,有小型夯土基址、水池等。在寺院中部偏西发现了2个并列的长方形水池,通过04JYNTT71探沟试掘了一处水池遗迹的西侧岸边,水池的岸边较平缓,驳岸未发现砖石包砌痕迹,池内有黑褐色淤土,包含物极少。 赵彭城东魏北齐佛寺特点之三:寺院建筑以佛塔为中心、平面布局中轴对称。赵彭城佛寺塔基是整个寺院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建筑,它位于寺院几何中心偏南、南北中轴线之上;以塔基为中心,寺院东南隅和西南隅对称分布有大型院落;塔基东西侧的狭长建筑也是对称分布。通过对西南院落的试掘,发现该院落建筑的布局规划亦采取了中轴对称形式。 赵彭城东魏北齐佛寺占地约19万平方米,在迄今经考古勘探、试掘的佛教寺院遗迹中是规模最大的,平面布局总体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寺院坐北朝南,平面呈正方形,四周有壕沟环绕,应占据了当时邺都的一坊之地。尽管壕沟内侧尚未发现围墙痕迹,但据文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周围环护壕沟的寺院之例,如南朝萧梁时期,在首都建康城的同泰寺“置四周池堑”,内有9层高的佛塔以及殿堂、僧房。寺院中央偏南的方形木塔,是整个寺院的核心所在,这种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布局是中国早期寺院规划的风格,见于已发掘的北魏洛阳的永宁寺。 寺院为以方形佛塔为中心的多院落结构,院落、建筑等遵循中轴对称,既突出了佛塔地位,同时不同院落又有相对独立的空间,总体布局严谨、整齐。目前已经在寺院东南隅和西南隅各发现一座大型院落,其中的西南院落平面为正方形,边长为115米,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院落四周的建筑可能有内外回廊,建造环绕一周的房屋建筑将西南院落围合起来,在院落北部中央有大型殿堂建筑。从院落周围出土了较多的日常生活用器具残片推测,周围环绕的建筑有可能属于僧房。初步推测赵彭城佛寺西南院落为:北部中央建造大殿、四周环绕回廊式建筑群的封闭式格局。东南院落规模与西南院落相近。 赵彭城佛寺西侧紧临邺南城中轴线向南的延长线,北距朱明门1300米。该寺院的位置、规模、形制均表明它具有很高的等级,应当属于东魏北齐的皇家寺院。但文献中关于东魏北齐时期邺城寺院的记载非常零星,虽然可以辑佚出一些寺院名称,但这些寺院在邺城的确切位置无法落实,故赵彭城佛寺的属性还有待今后新的考古发现来确定。 (朱岩石 何利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