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对许多人来说,是与他人沟通的方法之一。舞蹈既是艺术,也是娱乐,透过舞蹈,舞者不用说一个字,就可表达出喜、怒、哀、乐等感情。舞蹈可以说故事,可以带来欢乐、身心的轻松与友谊。 在人类历史中,舞蹈与宗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八十华严》卷三十六载:“菩萨摩诃萨为利益众生故,世间技艺靡不该习,文笔赞咏,歌舞妓乐,戏笑谈说,悉善其事。”卷五十六亦云:“菩萨摩诃萨到善巧方便究竟彼岸,心恒顾复一切众生,唯勤化度,往来生死,如游园观,未曾暂起疲厌之心,或住一魔宫,或为释天,乃至游戏歌舞之法,悉皆示现,无不精巧。”由此可见,舞蹈也是菩萨度化众生的方便法门之一。 此外,自古以来,舞蹈也是一种供养,据《八十华严.入法界品》载,善财童子参访普救众生夜神,请教他如何修行,夜神述及过去世曾以歌舞供佛,佛陀放眉间光遍触其身,因而得到法界方便不退藏解脱门。在《法华经.分别功德品》,佛陀说以"末香、涂香、烧香、众鼓伎乐、箫笛箜篌、种种舞戏,以妙音声歌呗赞颂"等供养佛塔的功德,等同受持读诵经典者。 在佛法中,舞蹈不但是供养之一,佛法要普遍深入民间,舞蹈也是不可或缺的方便之一。 印度自古已见舞蹈之记录。今由佛传文学中描写的宫廷歌舞,可以知道在佛陀时代已经普遍流行。例如由马鸣所编的佛剧“舍利弗之所说”,戒日王编的“龙王之喜”,或从本生谭文学的记载与描述,乃至山琦遗迹的雕刻、阿姜塔石窟的壁画等,都可以了解佛教徒舞蹈的情形。 另外在藏传佛教,有专门用于祭礼的舞蹈,舞者头戴鬼、兽等面具,身着华丽的服饰,舞姿亦有优美如天女者。其种类有供养舞、地镇舞(奠基仪式之舞)、拂恶鬼舞等。 韩国佛教,僧舞的起源极早,至少在高丽时代即有此一佛教舞蹈存在。华严宗元晓大师曾经以瓢作成面具,取名为“无碍”,带着它到各村庄边歌边舞,弘传佛教。 因此,各地的村民虽无学识,却都知道佛号,而且都能唱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元晓大师藉着在舞蹈中念佛,而将佛陀的慈悲散播到社会大众的心田,希望大众在佛力的加持下,能够得到自在无碍。 于李朝时代(一三九二|一八九七),梵呗极为盛行,佛教舞蹈“僧舞”亦随之大为流行。李朝时代最值得瞩目的佛教舞蹈,即世祖时的“莲花台舞”。此莲花台舞乃世祖五年(一四六○)时制作,据《慵斋丛话》一书记载:先于舞台布置香山、池塘等,复于周围绘上彩花图样,悬挂灯笼,东西二边并安置两对莲花,舞妓即于其中翩翩而舞,其间并有吟唱南无阿弥陀佛或观音赞等佛偈以应和者。李朝末年,佛教界更大力推广梵呗与“施风舞”。 在日本,经印度、西域、中国、韩国而传入的舞蹈,常被用为佛教仪式、供养、布教之具,而发展成为一套独特的佛教舞蹈。例如伎乐乃推古朝从百济传入的无言假面舞乐,圣德太子以之为佛教舞乐加以奖励。圣武朝,印度婆罗门僧菩提仙那与林邑僧佛哲至日本,传授源于印度的“林邑八乐”,由是日本佛教舞乐隆盛。林邑八乐即:菩萨、迦陵频、陵王、安摩与二舞、倍胪、拔头、胡饮酒、万秋乐等,都是取自于佛教的材料。此外,唐乐的“散手破阵乐”,也属于佛教舞乐的一种。 此外,佛教僧侣为教化民众而发展出特殊的布教舞蹈,即一面念佛,一面咏唱和赞,复敲叩钟鼓,舞之蹈之,此类布教舞蹈统称为念佛踊、念佛跃、踊念佛、踊跃念佛、欢喜念佛。如天台宗的空也所创的空也念佛(又称叩念佛)、时宗开祖一遍的踊念佛、唱咏《法华经》经题而舞踊的题目踊、京都修学院的大日踊、盂兰盆会时的盆踊等,都是佛教舞蹈结合日本乡土艺术所呈现的民俗舞蹈。 我国素称“礼乐之邦”,早在尧舜之世,我国先民就用礼乐来教育民众;礼乐就是舞蹈与音乐。古代的舞蹈教育,“盖动荡之,鼓舞之,使自得之,其陶冶之功,感之最深”。中国的舞蹈虽然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迁,由神圣的观念,教育的价值,进入艺术的舞蹈境界,乃至溶含于戏剧,流入于民间,但在中国佛教的弘传史上,却未见被用于弘法布教。有鉴于此,星云为弘法利生的方便,把舞蹈带入佛学讲座、禅净密三修法会、等大型布教活动,使与会的大众沐浴在圣洁、欢娱的气氛中,打破了教界的保守沈寂,助长说法的效果。 一九九六年夏天,由佛光山僧众所编的“僧舞”在国家戏剧院演出,回响热烈,更缔造了中国佛教弘法的新纪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