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那烂陀寺壁画设计方案 北京宝烨文化研究所 王惕 内容提要:《大唐玄奘法师传》壁画创作所依的文字方案 关键词:求法 弘法 生平事迹 设计原则:庄严的印度那烂陀寺玄奘纪念堂是弘扬中国佛教文化,加强中印两国之间友好交流的盛举,壁画设计原则体现了中、印两国人民共尊玄奘大师,和世代友好相处的美好愿望。设计的主导思想是通过对玄奘大师生平事迹的介绍,从宗教文化的角度重点突出“玄奘大师”身为法门领袖品德和作为“民族脊梁”的爱国爱教精神。玄奘大师是世界文化伟人,他的思想、业绩影响深远,乃至印度小学课本中都载有玄奘大师的事迹。在中国则家家知道西行取经的“唐僧”,讴歌这位伟大的佛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旅游家、翻译家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为加强中印两国和平友好相处和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的必然。设计人员秉承增勤法师所定原则,创造“今日精品,明日文物”,忠于历史,认真构思,严格考证,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以虔诚的宗教信念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完成了此项设计任务。 文字设计:据陈景富主编《大慈恩寺志》、玄奘撰《大唐西域记》、唐释慧立撰、释彦惊增补《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之序》综合编写。 形象设计依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十“法师形长七尺余,身赤白色,眉目疏朗。端严若神(一作‘塑’),美丽如画。音词清远,言谈雅亮,听者无厌。或处徒众,或对嘉宾,一坐半日,身不倾动(一为‘摇’)。服尚乾陀,裁唯细氎;修广适中,行步雍容,直前而视,辄不顾盼。滔滔焉若大江之纪地;灼灼焉类芙蕖之在水。” 注:玄奘大师取经往秋7载,在印度学习、传播佛法10载,共17载时间,一直没有换穿梵装,即没有穿过印度僧人的服装,而是坚持穿着中国汉僧之服,不曾露臂和赤脚。有人仿照王惕设计的玄奘法师青铜像,使法师露一赤脚在僧服之外,乃为大谬。 设计内容:分为“求法”和“弘法”两部分: 一 求法 出生、成长、读诸经典 公元600年,大师出生于今河南省偃师市陈河村,父陈慧英洁有雅操,大师为陈家第四子。初生时,其母梦见大师着白衣西去,母曰:“汝是我子,今欲何去?”答曰:“为求法故去。”大师幼年受到父亲儒学经典教授,博览群书。五岁丧母,八岁,父坐于几侧口授《孝经》,讲到“曾子避席’’处,大师忽整襟而起,问他何故,对言:“曾子闻师命避席,某今听受父亲的教导,怎能安唑?”父亲听后,非常欢喜,知师早慧。 净土寺出家,大慈寺受戒 大师十岁丧父,随二兄长捷法师在洛阻净土寺作少年行者。十三岁时,隋炀帝下诏在洛阳剃度二十七名僧人,当时业绩优良者有数百人报名,大师年幼,不在候选之列。于是大师在庙门外站立,徘徊。当时负责选僧的“大理卿”(官名)郑善果有知人能力,见大师相貌不凡,奇而问之曰: “子为谁家?”大师如实对答。又问:“求度耶?”答:“然。”再问曰:“出家意何所为?”答:“意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郑善果赞大师“风骨难得”,破格准许披剃出家。此后,大师精进执卷,废寝忘食,所读经典过目不忘,不久便能升座复述。 师二十一岁时在成都大慈寺受具足戒,在蜀坐夏学律。其兄同行,之后居蜀四、五年,因兄弟二人皆“风神朗俊,体状魁杰”很像他们的父亲,又善讲经说法,备受蜀人景仰,称为“陈门双杰”。 各地求法、向往天竺听经 大师二十四岁后,到大江南北访求名师,沿长江下至扬州、吴会(地名,指江苏东部和浙江西部)各地参访,又北上相州(治今河南安阳)、河北赵县,从名僧道深、慧休深造,二十六回到长安,从法常、僧辩等名僧学习。二十六岁已精通大乘经、律、论三藏,但仍觉引进中国的佛经太少,初怀取经之志。唐高祖武德九年腊月,中印度名僧波罗频迦罗蜜多罗随唐使至长安,敕住兴善寺传译。玄奘大师向他咨询积疑,了解到印度那烂陀寺讲学盛况,于是甚为向往该寺及精通瑜伽学说的戒贤长老。遂结伴上书朝廷,未获准许,其他人均作罢,唯大师志坚如初。 荒年出关、瓜州遇险 贞观元年秋,关西霜害严重,朝廷准许百姓“随丰就食”,玄奘大师乃随西去灾民离开长安,踏上漫漫西行之路。因无通关文书(护照),行旅艰难,到达瓜州时,幸遇信仰佛教的刺史孤独达,给予关照,但不久,两名跟随的僧人便自行离去,坐骑也病死了。追来的军士本对大师气势汹汹,后被大师求法之心感动,撕掉文书,予以放行。大师由于没有向导,只得祈祷弥勒菩萨,不久得一弟子盘陀,却由于路途艰险,盘陀又念家小,以尖刀、弓箭威胁,欲令大师返回,师矢志不渝,并赠盘陀一匹马和一些干粮,令其回家。 险度烽火、被困流沙 当时,玉门关外有五座烽火台,每座间隔约百余里,上有官兵驻守,烽火台之间无水、草、人烟,只有烽火台处有水,如欲取水,必等深夜偷水而过,万一被发觉,必死无疑。大师孑身一人,到达第一座烽火台时,正欲饮马盥洗,忽然飞来一支响箭落在腿旁,大师高声呼曰“我是京师来的和尚,西去取经。”守将王祥深信佛法,在他的安排下,大师/顷利通过四座烽火。为避第五座烽火的险阻,大师欲取道野马泉,即莫贺延碛(天沙漠),是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唯见马粪和尸骨,终于迷失方向,解袋饮水时,又因水袋太重,一时失手,水全流空,欲返回取水,又想: “我有先誓大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西行就死,岂东归而生。”于是继续艰难前行,人马几将殒绝,只得祈祷观自在菩萨,至第五夜,忽有凉风吹来,人马顿觉苏醒,勉强前行数十里,遇一丰盛水草处,绝处逢生。《三藏法师传》记曰:“计此应非旧水草,固是菩萨慈悲学生,甚至诚通神,皆此类也。”又走两日,方走出大沙漠。 过火焰山,高昌绝食 大师在瓜州逗留时,曾对僧俗讲经数十日,西域各国商人对大师无不敬佩,并将他欲去天竺求取真经的壮志远播四方。此时玄奘大师的盛名已于西域传开,当他走出沙漠,来到伊吾(今新疆哈密)时,一位老僧人连鞋子都来不及穿整齐,就跑出来迎接。贞观一年,大师二十七岁,高昌国王鞠文泰请伊吾国王送大师到高昌,日夜兼程,数换良马,经六日方到白力城。国王、王妃、侍女一一相见。国王亲自关照大师起居,并劝大师放弃西行,久住高昌,享受供养。几经相劝,大师曰:“玄奘来者,为呼大法,今逢为障,只可骨被王留,神识未必留也。”遂绝食三日。王觉大师气息渐弱,深生愧惧,向大师稽首谢罪,与大师结为兄弟。大师见其虔诚,遂停留一月余,为国王、大臣们讲《仁王般若经》,获王供养。高昌国在火焰山脚下,此处即是中国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煽灭大火处。 葱岭被困、重宝供养 又西行经数国,至葱岭北隅之凌山,其山高耸人天,千年积雪,春夏不解,穿数层裘衣仍不免寒战。当时,大师已有僧人和商贾同行,遇此险阻,十分艰难,经七日,方得出山,冻死者十有三、四。又至热海(因其咸而不冻,并非温热),在素叶城逢叶护可汗。这里较葱岭艰难尤甚,在唐慧立撰、彦琮增补的《大唐三藏法师传》中有言:“凝云飞雪,曾不暂霁。或逢尤甚之处,则平途数丈。故宋玉称西方之艰,层冰峨峨,飞雪千里,即此也。嗟乎!若不为众生求无上正法,宁有禀父母之遗体而游此哉。”复次前行过铁门,至迦毕试国,有沙落迦寺,开启尘封重宝,供养大师。 参拜北印度胜迹、参拜菩提树 不久,法师东行约六七百里,进入北印度境,自此,法师随行瞻礼圣迹,计有释迦牟尼佛过去世作善慧菩萨时遇燃灯佛处、敷皮衣和长发掩泥供佛而得受记处、释迦佛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处等。当欲往瞿波罗龙王窟时,逢五贼人拔刀而至,师示以取经决心和身份,贼遂发心跟随大师礼拜胜迹。贞观三年,师28岁,已经学了诸多经论,30岁,人秣底补罗国,随后朝觐了蓝毗尼园(释迦牟尼出生地)和鹿野苑(初转法轮处)等无数圣迹,并于沿途参访圣贤,讲经说法。又西南行,到菩提伽雅,参拜菩提树,其树周围有砖垒为垣,高峻坚固;正门东对尼连河,南接大华池,剑匕门通大寺庙。大师五体投地瞻拜菩提树和弥勒菩萨所作成道时像,不觉悲从心起,哀伤感叹言: “佛成道时,不知漂沦何趣,今于像季方乃至斯,缅惟业障一何深重。”说时悲泪盈目。当时正逢众僧解夏(结束坐夏),远近辐辏数千人,观者无不呜咽。其处数十里以内,圣迹甚多,师停八九日,礼拜方遍。 那烂陀寺欢迎玄奘大师 至第十日,那烂陀寺众差四大德来迎,更有二百僧人和千余在家居士高擎宝盖、幢、幡、香花、花鬘来迎,赞叹围绕,人那烂陀寺。安顿坐讫,击打法器唱颂念经。又由20位非老非少、闲解经律、威仪整齐者陪伴大师参见“正法藏”戒贤长老,时长老年百六十,其侄觉贤法师亦七十有余,相见时依印度之礼“膝行肘步”“问讯赞叹”毕,入座。长老问大师从何处来,师答曰: “从支那国来,欲依师学瑜伽论。”长老闻听不禁泪下,遂讲述自身本患通风病恼,厌恶肉身,想“不食取尽”,后在梦中得文殊、观音、弥勒三位大士开示,令其等待“乐通大法”的支那国僧,传瑜伽论等大法,并除其疾。算来,今正是三年之期。大师悲喜交集,不能自胜,答礼谢曰: “若如所说,玄奘当尽力听习,愿尊慈悲,摄受教诲。” 大师在那烂陀寺受到极高的国宾礼遇,住于觉贤法师房第四重阁,饮食充足,行乘象舆,那烂陀寺主客万僧,享此种待遇者仅十人。 二、弘法 在那烂陀寺安顿好后,师便向王舍城进发观礼圣迹。该城在摩揭陀国内,四面皆山,峻峭如削,周一百五十余里,有很多圣迹:城北有提婆达多放醉象欲害佛处;再东北有塔,是舍利弗闻阿湿婆恃比丘说法证果处;又有灵鹫山耸立,其山形如鹫鸟故名,又状高台,泉石清奇,林树森郁,是如来长居并演说《法华》《大般若》等无量诸经之处;又山城北有竹林精舍,是世尊成道后建立的第一座僧伽蓝。贞观六年,师31岁,朝觐圣迹后回到那烂陀寺,礼请戒贤长老讲《瑜伽论》,同听者数千人。贞观七年至十年,师在那烂陀寺听《瑜伽论》三遍,并《顺正理》《显扬》《对法》各一遍。 介绍中国文化、传授造纸术 大师在印度参访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佛教理论、梵文和印度文化,也将中国文化进行传播,如唐代之政制仪礼、造纸术、秦王破阵乐舞等。 参访五印,各地求法 贞观十一年,师36岁,暂离那烂陀寺南游巡礼,遍访圣迹。先渡恒河,沿东印度南下,又折向西北行至中印度南憍萨罗国,其国有婆罗门善解因明,师停一月,就听读《集量论》;又在南印度停留数月,和当地大德高僧进行交流,就苏部底、苏利耶二僧学大众部根本阿毗达摩等论,大师则给他们讲解大乘诸论,甚恰,遂结伴同行,渡海到达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与其地七十余人复取道南印度然后转向西印度,贞观十二年,达摩诃刺诧国,其国东境有大山,叠岭连嶂,有伽蓝基于幽谷,即阿旃陀石窟群,大师在此考察,并在他所撰写的《大唐西域记》中对石窟全貌作了记述,这对后来重新发现该石窟起了关键性作用。贞观十四至十五年,大师到达北印度钵伐多罗国,城侧有大寺庙,百余僧皆学大乘,师在此停留两年,继续学习《成实论》等。在返回那烂陀寺的路上,又拜访了杖林山居士胜军论师,学习十二因缘论、庄严经论等。至此,大师遍游五印。 在印度讲经,平息部派之争 时戒贤长老指定玄奘大师为那烂陀寺大众讲《摄大乘论》和《唯识抉择论》。当时中观学派清辩一系的狮子光法师讲《中论》《百论》破《瑜伽论》。大师本来就精通此二论,何况又深入地研究了《瑜伽论》。他认为先哲立论,各有发挥,此二论之间并无矛盾,只因学者不能融会贯通,才产生分别心而起争执,遂几次找狮子光当面辩论,后来大师又用梵文著《会宗论·三千颂》呈戒贤长老,并遍示四众,自此中观、瑜伽两派之争平息。 辩圣经胜 曲女城无遮大会 不久,有一婆罗门顺世论者,在那烂陀寺门外贴出40条论题,要求辩论,并说:“若有难破一条者,我则斩首相谢。”经数日,无人出应,大师接受挑战出面辩论,以《大乘法义》折服婆罗门,并宽容地请他放弃“斩首”之想,婆罗门遂做了大师的仆人。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师的辩才和著述在印度广泛传播,名声大震。时有小乘派正量部师般若鞠多著《破大乘论》,约大乘学者前来对决是非。戒日王要求戒贤长老选派高僧参加,大师人选。大师作《利恶见论》,并用梵文书《真唯识量》,并悬于会场门外,示一切人曰:“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能难破者,请摘首相谢。”十八日间无人敢论者,于是万众欢腾,大乘称他为“大乘天”,小乘称他为“解脱天”,大师名声远播。戒日王为之在曲女城举行十八日无遮大会,参加的人有五印十八国国王,大小乘教徒三千余人,婆罗门和其他外道二千余人,会场人山人海。贞观十五年,大师婉言谢绝了印度各国国王的礼请,向戒日王辞行登上回国之路。戒日王与大师呜咽而别。 载誉回国,中国神话 大师辞竺东归,印度各国国王皆有丰厚供养,师皆不受,唯接纳一件毛织披风,以在路途中遮风挡雨。一路之上又逢艰难险阻,经两年,到达于阗,向朝廷上表,请求进京。贞观十九年,师44岁奉诏人西京,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大度,不但没有追究大师“不报出境”的过失,而且赞许大师“惠利苍生,朕甚嘉焉。”他派京城留守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等高官在长安南门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凡大师所请大乘经典六百五十七部及珍贵佛像等,皆一一展示。“是日,僧尼整服随之,雅梵居前,熏炉列后,始于朱雀街内,终于弘福寺门,数十里间,。都人、士子、内外官僚列道两旁,瞻仰而立。”这一喜讯不胫而走。从此,在广大的中国土地上,“唐僧”“唐三藏”的神话渐渐传播开来,直到明代中叶由吴承恩撰写成《西游记》,唐僧、白龙马和三个徒弟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三个徒弟分别代表了贪:猪八戒由于在天界贪色而被贬下凡尘,变成猪形,仍然贪食贪色,尽管他也到了西天,但未能证到佛果;嗔:孙悟空,他横空出世就闹,闹了天宫闹龙宫,又闹地府,为了制服他的嗔心,观自在菩萨给他套上紧箍咒(代表戒律),使他忠心耿耿,降妖除怪,保师父取得真经后,也证佛果,紧箍咒自然消失;痴:沙僧,本是天大将军,违犯天条,被贬下凡尘,在流沙河兴风作浪,亦被菩萨点化,但未开悟,故称沙和尚。整个西游记故事就是围绕唐三藏骑着白龙马(代表“一乘”)降伏三毒的过程。“唐僧取经”故事给中国文化增添了新的题材和新的视角,文学、戏剧、美术乃至后来的影视领域皆相效仿发挥,留下一些经典作品。 大唐圣教序 玄奘大师在长安接受欢迎后,便赶往洛阳,谒见太宗皇帝李世民。帝起身迎接、抚慰,极尽礼仪,然后入座。太宗问及出国前后情况,大师盛赞太宗威德,太宗则对大师“西去不相报”表示理解,并劝师还俗辅政,师婉言谢绝,太宗则慨然应允,支持大师译经计划,一切费用全由国库提供。此后,帝与师兄弟相称,皇子、皇孙都得到大师的加持。贞观二十二年,师47岁,完成《瑜伽师地论》的翻译工作,应诏赴玉华宫,师赞帝“不荒不YIN不丽不侈,兢兢业业,居安思危,为善承天之所致也”。谈话间双方都很谦恭,非常投缘,接着,大师为帝讲解了该论的要谛,“帝甚爱焉”。大师请帝赐墨宝,帝很快就写成了《大唐三藏圣教序》,共七百八十一字,文采飞扬,气势博大,“霞焕锦舒,极褒扬之致”。《序》曰:“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包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师得墨宝,上表感谢,帝回书甚谦。高宗亦书《述三藏圣教序记》赞此盛事。 建大慈恩寺、建四大译场 在唐太宗的大力支持下,长安城内外,陆续建起译经场: 弘福寺——唐太宗李世民为母亲穆太后追福所建,玄奘大师归国后首先于此创立译经场。 西明寺——寺式拟仿中印度祗园精舍,并为玄奘扩建。 玉华宫——原为唐初避暑行宫,在今之铜川市北,唐高宗永徽二年,废宫为寺。 翠微宫——在长安南山中,原为唐王朝避暑行宫,玄奘大师常陪太宗、高宗到此地,并在此译经。 大慈恩寺——高宗为母所建,贞观二十三年落成,专为玄奘大师译经场。 永徽三年,师51岁,初欲在大慈恩寺中建仿印度亘婆搴堵坡式石塔(雁塔),后经高宗改为砖塔,经费由内宫捐助亡人衣服助师。此塔在当时层层供养舍利,并由褚遂良书二碑,即太宗和高宗皇帝墨宝。 译经功德 玄奘大师自贞观十九年(645)五月起,直至逝世前一个月止,凡十九年,始终不渝地翻译佛经。共译经75部,1335卷,撰写《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还译《大乘起信论》等,并将《老子》译为梵文,介绍给印度。译经有严格的轨制,首先,参加译经的人员要具备8个条件:如“诚心爱法”、“先牢戒足”、“筌晓三藏”、“工缀典词”等;译经时分为九道工序,称为“译经九职”,计有:译主、证义、证文、书字梵学僧、笔受、缀文、参译、刊定和润文。为了确保翻译质量,大师每天自己排定日程,五更即起,起来之后,先读诵梵本,用朱笔点出,以备白天之用;若白天有事未能完成,必在夜间继续完成。每夜都是忙到很晚才停笔摄经,之后还要修行礼佛,直至三更暂眠,五更又起。他在译经的同时,还经常为弟子们讲解经义,培养出一批青年学者,影响及于日本、朝鲜。至窥基法师,确立了法相唯识宗。 玉华宫圆寂、弥勒菩萨来迎 大师56岁·,回家乡改葬父母。因少/j、离家,亲友中只老姐一人,与姐相见,悲欣交集。57岁,还西京,迁于西明寺译经。58岁,迁玉华宫,次年正月初一日正式开始翻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文共有20万颂,是长篇巨著,大师再三考虑,不能删减,仍按原著翻译,历经六载,在大师62岁,冬十月二十三日《大般若经》的译制工作方乃收笔,合成六百卷。大师合掌说:“此乃镇国之典,人天大宝,众徒宜各踊跃欣庆。”自此之后,大师自觉体力衰竭,对门徒说:“吾来玉华,本缘般若,今经事既终,吾生涯亦尽。”大家都哀哽起来。麟德元年(664),师64岁,于正月朔日,应大众启请翻《大宝积经》,勉强翻数行,便收梵本对大众说:“此经部轴与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于九日暮跌倒,自此卧床,气候渐微。十六、十七两日自言看到大白莲花,香食美果,数千形容伟岸的人身着锦衣,并举幡盖宝幢,并闻音乐声。大师遂对寺主慧德说了过去诸事,又说:“玄奘一生以来,所修福慧,准斯相貌,欲似功不唐捐,信如佛教因果并不虚也。’’二月四日,瞻病师明藏禅师见有人捧白莲花,是日师呈吉祥卧,不饮不食。因大师一生修弥勒净土,五日夜半,弟子光等问师: “和尚决定得生弥勒内众不?”师云:“得生。”遂圆寂。后夜,有僧至佛堂行道,见北方有四道白虹直贯慈恩塔院,皎洁分明。大师圆寂后,面色赤白,身无异味,七日不改。 弥勒菩萨上生、下生经变图 根据《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绘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