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来参赵州“吃茶去”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来参赵州“吃茶去”
  马明博
  有二僧来参访赵州从谂禅师。
  师问:“上座曾到此间否?”
  僧云:“不曾到。”
  师云:“吃茶去。”
  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
  僧云:“曾到。”
  师云:“吃茶去。”
  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
  师云:“院主!”
  院主应诺。
  师云:‘吃茶去。”
  颂曰:
  临济斩截一顿痛棒,赵州慈悲三盏清茶。
  现前三僧皆吃茶去,赵州兀坐自观自在。
  禅门中以饮茶作为机锋、禅案而广泛流传、颇具影响的,首推这桩“赵州茶”或称“吃茶去”的公案。
  曾有学者认为,从谂所说的“此间”并非指他自己所在的禅寺,而是指参禅了悟了的境界。
  从谂对于“曾到”和“未曾到”的僧人,对了悟了的人和未悟之人,都给予了“吃茶去”这样一个同样的回答,表现了他“了悟如未悟”的更高一层禅学境界,即抛却了一切分别执著,达到平等如水平的境界。
  从谂这三声颇有回味的“吃茶去”,后来被禅门看成是“赵州禅关”,并成了禅林中的一大著名典故,经常在禅家的公案中为僧侣所喜闻乐道。据《五灯会元》记载,盛产茶叶的江西、福建和浙江的僧侣说法回答中,其机锋用语常常就用“吃茶去”。
  在禅门中,许多禅师喜欢用“瞌睡汉”来责备未能“顿悟”的僧徒。尚未“醒悟”的是“瞌睡汉”,能使“瞌睡汉”“醒悟”的是“吃茶去”。“瞌睡汉”与“吃茶去”是对待同一类人事的两种说法。而相比之下,“吃茶去”显得意味更为深长,而且对照禅门公案中许多非常粗鲁、粗俗,甚至呵祖骂佛的用语,则更显得典雅、亲切、自然,富有品味。

 
 
 
前五篇文章

涿州云居寺初考

涿州永安寺辽代佛塔

与契丹藏有关的一件石刻——读辽咸雍四年刊《新赎大藏经建

唐至宋初的达摩传记

历史的痕迹——古塔

 

后五篇文章

《护生画集》的创作理路及其现代启示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台湾战后新竹地区佛寺建筑风格之初探

丰赡的史料,缜密的论证——评《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

佛教圣地与旅游胜地

《朱熹的历史世界》所涉佛教史料补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