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一法师的绘画风格 陈清香 九月廿六日下午,笔者在天津市李叔同研究会所举办的“纪念李叔同圆寂五十周年研讨会”上,发表(弘一大师的绘画风格初探)。 由李叔同到弘一法师(一八八O—一九四二),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十三年,却几经转折,高潮迭起,留给后人无限的追思。 李叔同在三十九岁那年离俗出家,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履历,代表著中国人两种不同的典型,这两种典型都对后世产生了不少的震撼和回荡。 有关弘一大师的风范和他对艺术文化的贡献,前人讨论已多,笔者仅以一治美术史者的角度,探讨他绘画作风的演变。可惜他的画迹多半亡佚,传世不多,只能就目前仅存的资料,揣摩一、二。归纳起来,他一生的画风可分四期。 李叔同家学渊源,生父筱楼公是前清进士,十七岁时便从名师学篆刻、金石、书画、诗词等,奠定页好的书画创作基础。二十岁,与上海书画名家组织上海书画公会,以福州路杨柳台旧址,为品茗读画之所,每周出书画一纸。当时名流俱来入会,可谓群贤毕至,名士云集。 推测李叔同此时的画风,必受到海上派或金石派画风的影响,突破旧有格局而加以创新,清新活泼,倾向民间艺术的气息。这是李叔同第一时期的画风。 李叔同二十六岁时(一九O五),进入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除了音乐、话剧之外,在绘画上,他受到黑田清辉的指导。黑田从法国带来了外光派技法,那是属于印象派的一支,注重阳光,色泽明丽。现存的李叔同画迹中,如炭笔画少女、浴女、花卉等,均轮廓明显、明曙光影清晰,充分表现了印象派画风的特质。这是李叔同画风的第二时期——洋画时期。 一九一O年,李叔同学成返国,开始了他画风的第三时期——图案设计画时期。他先后任教天津工业专门学校、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教授绘画、音乐。曾为上海南社通讯录设计图案及题签,并曾为中学教科书设计封面。今尚存有他所设计的《世界形势一览图》封面。 一九一八年,李叔同出家。出家前把绘画艺术作品分赠友人及学生。出家后除了写经,几乎与艺事绝缘,但仍有少数的画作,那当然是以佛教题材为主。这些佛教绘画分散在大陆、台湾、海外各处,约有佛像(如封面所刊即是)、观音像、罗汉像等。就昼风而言,既非早年的海上画风,也无洋画的油彩或炭笔画,更不是设计图案,而是以毛笔书法的方式,描绘出庄严的佛菩萨宝相,既无皴法,也无明暗,更不见色泽,但比例匀称,威仪具足,配合华严集联题偈、篆刻图章、佛像闲荤,读来发人深省,观相雅洁庄严,供奉案上,十分自在圆满,代表了弘一大师戒行严谨的“晚晴”时期。 摘自《慧炬》第34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