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罗睺寺佛教史略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罗睺寺佛教史略肖 雨
  罗睺寺坐落于五台山台怀镇中心区的大白塔东北,寺字坐北面南.东西临街,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地势前低音高.四周红墙碧瓦。寺内绿树掩映,环境清净幽雅.给人一种栖真习禅之感。寺前有青松2株、牌楼1座,点缀得相当得体。牌楼一门二柱,上嵌书着“罗喉寺”3个金字的木匾一块。它与塔院寺、显通寺二牌楼隔路鼎峙.相互辉映。三偻之间自。一广阔平台,以青色卵石铺就。古朴典雅,给人一种自然美的享受。这里是所有到五台山参观礼佛的善男信女、僧俗人等的必到之处,也是货物集散的贸易之处。寺外红火热闹,寺内鸦雀无声。虽为一墙之隔,确实截然不同,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之感。所以,凡是到五台山参观礼佛的人们,都要到该寺体验一下这个梵宇琳宫的特殊滋味。
  悠久的禅宗古刹
  罗睺寺和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菩萨顶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禅处。《清凉山志》卷二《伽蓝胜概·罗喉寺》条说:
  唐建。张天觉于此见神灯,有感.修
  饰。成化间,赵惠王重建。
  其实,唐代时,罗喉寺是大华严寺(今名显通寺)的十二院之一,名叫善住阁院。这是因为.《印度普化大师五台山巡礼记》载:
  大周昭王代,佛出西天。汉明帝朝,法尔东夏。自后,累有三藏,携瓶来至五峰,玄奘遇于德宗.波利逢于大圣。前无垢藏幸遇庄皇,此吉祥天喜逢于今圣。师乃生长在摩揭陀国内,出家于那烂陀寺中。唐标三藏普化大师,梵号罗么室利祢缚。早者,别中天之鹫岭,趋上国之清凉。历十万之危途,岂辞艰阻;登百千之峻巅,宁悼劬劳。昨四月十九日午,达华严寺。寻礼真容,果谐夙愿。瞻虔至夜.宿在殿中。持念更深,圣灯忽现。举众皆睹,无不忻然。
  二十日.再启虔诚,重趋圣殿。夜现真相,忽现毫光。晁耀佛颜,如悬朗月。睹其圣瑞,转切殷勤。
  二十一日,登善住阁,礼肉罗瞧。叹文殊而化现真身,嗟柏氏而生圣质。
  普化大师,一名吉祥天,梵名罗么室利祢缚,印度揭摩陀国人,是著名的那烂陀寺的三藏法师。以慕文殊道场清凉山,曾于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至末帝清泰三年(936)问的某年4月19日.到达五台山华严寺.瞻谒圣容。21日,他还登上善住阁,礼谒了罗瞧罗尊像。这就说明了唐代时大华严寺中的善住阁院就是专供罗喉罗的道场。
  又.日本天台座主圆仁慈觉大师在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开成五年(840)农历五月十七日条中载:入善住阁院随喜。有禅僧五十余人,尽是毳衲锡杖.各从诸方来巡礼者也。
  五台山大华严寺是和洛阳白马寺齐名的著名古刹。在唐武宗“会昌法难”之前,它就是五台山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香火鼎盛、宗派最多、高僧云集的梵刹,也是倍受唐代诸帝青睐的镇国道场。其时,华严、天台、禅宗就是该寺最主要的佛教宗派,而该寺善住阁院就是当时禅衲云集的主要道场。其中,著名高僧有李长者、清凉国师、无著禅师、无染禅师和十寺都检校智頵等。
  李长者(635——730),名宾,号通玄,以避唐玄宗之讳,改号通元。河北沧州(今河北沧州市东南)人。为唐朝宗室之子。以其每日食红枣10枚、柏叶饼1个,而世称“枣柏大士”。年青时候,钻研《易》理,妙尽精微;40余岁时,曾游五台山,于大华严寺善住阁院逢异僧,授以《华严》宗旨。他在五台山不仅参观了十二大寺,还游览了五座台顶的绮丽风光,特别领略了北台顶那伸手把斗杓,一览众山小,身轻脚洒,心胸开阔,放眼虚空,层层苍山,犹似华严世界的广阔境界,启发了他“造大论,释大经”的信心,可惜台山冬季太寒,滴水成冰,生活艰难,不利著书,遂南徙到了盂县,住在颖乡大贤村高山奴家。他闭门思《经》,著论3年。后来,他又迁到马家谷古佛堂,自构茅庵草屋,宴坐思维5个寒暑。复又迁往韩公庄,度过3个秋冬。三又令猛虎驼《经》至神福山土龛内,又经历了5个春秋,终于写出了《新华严经论》40卷、《华严经决疑论》4卷、《华严经大意》1卷、《会释》7卷、《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1卷、《十玄六相》、《百门义海》、《普贤行门》、《华严观》、《十门玄义排科释略》1卷、《眼目论》1卷和诸诗词歌赋等等。开元十八年(730)三月十八日,论刚著成,长者因积劳成疾坐化于龛中,后葬于神福山逝多林兰若。到大历九年(774)二月六日时,僧人广超才于逝多林兰若发现了长者所著的《新华严经论》4卷、《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1卷及《会释》7卷,传写显扬,流布于汾晋:继有广超门人道光,继师遗志,肩负二论,游于燕赵,昭于淮泗,流布于天下。到大中年间(847——859),有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将其论注于经下,厘经合论成《华严经合论》120卷。宋时又有白莲寺僧人戒环“取清凉国师纲要,与论校雠”,“以方山为正,清凉为助”,“别为斯解”,作&大方广佛华严经要解》一卷。到明代时,又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卓吾作《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简要》四卷。清时又有著名的白云寺道霈禅师,把长者的《新华严经论》和澄观的《华严经疏》合并起来,附于《华严经》文之末,成《华严经疏论纂要》一百二十卷,从而形成了智俨、法藏一系之外,别树一帜的五台山华严学。其特点是:一、创立了十宗十教论,显然不同于法藏一系的五教十宗说。二、创立了十处十会四十品说,也与法藏一系的七处八会或七处九会三十九品说不同。三、创立了三圣圆融说,与法藏的文殊为般若、普贤为法界之说相对立。四、阐明了人本是法界无尽藏中之不动智的思想。五、提出了十二缘生是一切诸佛功德海和众心是全佛智海的观点。六、以《易经》思想解释《华严》,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性起即万有,性起即妙用”的性起思想,或者日一真法界思想。这是长者思想的核心。长者的《新华严经论》成于开元年间,较《经疏》早五、六十年,是现存的对八十《华严》最古老的注释书。而且长者“讲经叶佛意”,其思想符合八十《华严经》的思想体系.还有许多独特见解而为法藏、澄观所未及。可惜世人目为傍支末叶.甚至被所谓的正统所排斥,实在有所不公,起码也应当与法藏的华严思想体系并列于世。其实,长者 入善住阁院随喜。有禅僧五十余人,尽是毳衲锡杖.各从诸方来巡礼者也。
  五台山大华严寺是和洛阳白马寺齐名的著名古刹。在唐武宗“会昌法难”之前,它就是五台山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香火鼎盛、宗派最多、高僧云集的梵刹,也是倍受唐代诸帝青睐的镇国道场。其时,华严、天台、禅宗就是该寺最主要的佛教宗派,而该寺善住阁院就是当时禅衲云集的主要道场。其中,著名高僧有李长者、清凉国师、无著禅师、无染禅师和十寺都检校智頵等。
  李长者(635——730),名宾,号通玄,以避唐玄宗之讳,改号通元。河北沧州(今河北沧州市东南)人。为唐朝宗室之子。以其每日食红枣10枚、柏叶饼1个,而世称“枣柏大士”。年青时候,钻研《易》理,妙尽精微;40余岁时,曾游五台山,于大华严寺善住阁院逢异僧,授以《华严》宗旨。他在五台山不仅参观了十二大寺,还游览了五座台顶的绮丽风光,特别领略了北台顶那伸手把斗杓,一览众山小,身轻脚洒,心胸开阔,放眼虚空,层层苍山,犹似华严世界的广阔境界,启发了他“造大论,释大经”的信心,可惜台山冬季太寒,滴水成冰,生活艰难,不利著书,遂南徙到了盂县,住在颖乡大贤村高山奴家。他闭门思《经》,著论3年。后来,他又迁到马家谷古佛堂,自构茅庵草屋,宴坐思维5个寒暑。复又迁往韩公庄,度过3个秋冬。三又令猛虎驼《经》至神福山土龛内,又经历了5个春秋,终于写出了《新华严经论》40卷、《华严经决疑论》4卷、《华严经大意》1卷、《会释》7卷、《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1卷、《十玄六相》、《百门义海》、《普贤行门》、《华严观》、《十门玄义排科释略》1卷、《眼目论》1卷和诸诗词歌赋等等。开元十八年(730)三月十八日,论刚著成,长者因积劳成疾坐化于龛中,后葬于神福山逝多林兰若。到大历九年(774)二月六日时,僧人广超才于逝多林兰若发现了长者所著的《新华严经论》4卷、《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1卷及《会释》7卷,传写显扬,流布于汾晋:继有广超门人道光,继师遗志,肩负二论,游于燕赵,昭于淮泗,流布于天下。到大中年间(847——859),有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将其论注于经下,厘经合论成《华严经合论》120卷。宋时又有白莲寺僧人戒环“取清凉国师纲要,与论校雠”,“以方山为正,清凉为助”,“别为斯解”,作&大方广佛华严经要解》一卷。到明代时,又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卓吾作《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简要》四卷。清时又有著名的白云寺道霈禅师,把长者的《新华严经论》和澄观的《华严经疏》合并起来,附于《华严经》文之末,成《华严经疏论纂要》一百二十卷,从而形成了智俨、法藏一系之外,别树一帜的五台山华严学。其特点是:一、创立了十宗十教论,显然不同于法藏一系的五教十宗说。二、创立了十处十会四十品说,也与法藏一系的七处八会或七处九会三十九品说不同。三、创立了三圣圆融说,与法藏的文殊为般若、普贤为法界之说相对立。四、阐明了人本是法界无尽藏中之不动智的思想。五、提出了十二缘生是一切诸佛功德海和众心是全佛智海的观点。六、以《易经》思想解释《华严》,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性起即万有,性起即妙用”的性起思想,或者日一真法界思想。这是长者思想的核心。长者的《新华严经论》成于开元年间,较《经疏》早五、六十年,是现存的对八十《华严》最古老的注释书。而且长者“讲经叶佛意”,其思想符合八十《华严经》的思想体系.还有许多独特见解而为法藏、澄观所未及。可惜世人目为傍支末叶.甚至被所谓的正统所排斥,实在有所不公,起码也应当与法藏的华严思想体系并列于世。其实,长者的华严思想.即五台山的华严学.对后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研究、继承、发扬。
  长者不仅是五台山华严学的创始人,而且也是著名的禅僧,他修的禅观主要是华严三昧。华严三昧.又作佛华三昧、华严定。修此定者,是以一真法界的无尽缘起为理趣。为起此理趣,就要修万行、严佛果,故称华严。因此三昧统摄法界,能人一切佛法,故称大三昧。大者.菩萨万行,行成果满,契合相应,垢障永除,证理圆洁。三昧者,理智无二,交熔彻融,彼此双亡,能所皆绝.故名。这是他对五台山禅学的一大贡献。
  长者之后,五台山善住阁院还出现了一位华严高僧,这就是清凉国师澄观。澄观(738——839),不仅是华严四祖,而且也是荷泽宗的一位禅师。《宋高僧传》卷第五《唐代五台山清凉寺澄观传》载:大历十年(775),他“谒牛头山忠师、径山钦师、洛阳无名师,咨决南宗禅法。复见慧云禅师.了北宋玄理”。这就说明他是神会祖师的法孙、无名祖师的弟子、荷泽宗的禅师。他于大历十一年(776)至五台山,断断续续住了20年。在大华严寺撰写了《华严经疏》和《随疏演义钞》等书,一面弘扬了《华严》宗旨,一面传习了荷泽禅法。在《佛祖纲目》卷三十二《澄观国师说心要》中日:
  至道本乎一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
  以知寂不昧之心,契空有双亡之中道。无住无著,真摄莫收。是非两亡,能所双绝。斯绝亦寂.则般若现前。
  般若之与智性翻复相成,本智之与始修实无两体。双亡证入,则妙觉圆明。
  澄观国师继承了神会祖师的”空寂之知”,又强调了“惟证方知”,极力主张融合禅教。在其《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中,他又进一步说:
  造解成观,即事即行。口谈其言,心诣其理。用以心传心之旨.开示诸佛所证之门。会南北二宗之禅门,摄台衡三观之玄趣.使教合妄言之旨,心同诸佛之·心。
  他不仅融会禅教,而且会通顿渐、融合诸宗。这是他的禅法特征。因为澄观国师既懂南宗禅法,又知北宋玄理,还通三论、《起信》、《华严》、《法华》、《维摩》等“一皆博综”之故。他这一思想就开了禅教一致、会通顿渐、融会诸宗的端倪。这对其后佛教的发展起了巨大影响。
  无染禅师,不仅是一位义学僧人.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禅师。他受业于中条山后,便游历诸方,参谒名师。遇到禅僧,就穷其理性;遇到法席,就探索玄微。他曾讲《四分律》、《涅槃经》、《因明》和《百法明门论》等数十遍。后来,因念文殊道场五台山和闻印度高僧佛陀波利人金刚窟不返的传说,于贞元七年(791)至五台山大华严寺,住在善住阁院,专修禅观。他在此20余年.冬天至山采薪供众,夏天跣足游台.前后72遍,多次观赏了五座台顶的绮丽风光,还在中台顶人化福生寺。因感文殊显灵,发心供僧千万余人。后于开成年间(836——84O)寂于中台,春秋72,夏腊54,门人收拾舍利,建塔于梵仙山南。可惜,塔庙早毁,遗迹也无,只是其行履业绩还被五台山僧人传颂不已。
  无著禅师,俗姓董,温州永嘉人。20岁上出家于本州龙泉寺,拜猗律师为和尚。天宝八年(749)得度,21岁上诣金陵(今南京)牛头山忠禅师,参定心要.穷究理性,顿开法眼。大历二年(767)从浙江至清凉山,住在大华严寺的善住阁院,继续参弹。同年六月四日,“至金刚窟,见山翁牵牛临溪。著日:愿见大士。’翁牵牛归,著随人一寺。翁呼均提(文殊侍者之名),有童子出迎。翁引著升堂坐下。童子进玳瑁杯.对饮酥酪,顿觉心神卓朗。翁问日:’近自何来?’著日:“南方。’翁日:‘南方佛法如何住持?’著日:‘末代比丘,少奉戒律。’翁日:‘多少众?’著日:或三百,或五百。’著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翁日:‘龙蛇混杂,凡圣同居。’著日:‘众几何?’翁日:前三三与后三三。’及翁呼童子引著出。著问童子何寺?童日:‘般若寺也。’著怆然悟此翁为文殊。”
  在《无著禅师入化般若寺》这则公案中,留下了“前三三与后三三”这一著名机语。机语,就是一些莫明其妙的、但能使人妄言独契的隐语、谜语,是禅宗传教的主要方法。前三三是金刚窟,表示此岸世界;后三三是般若寺,表示彼岸世界。前三三与后三三,就是表示由此岸世界悟人了彼岸世界。
  智頵(777——853),中山(今江苏省溧水县境)人。从小敏慧,杰出流辈。弱冠之年,辞亲出家于五台山大华严寺善住阁院,以诵经得度,拜寺主贤林为师。頵师生活勤俭,粗衣衲布,粝食充腹。略有余资,乐施老弱贫病,是一位克己奉公、道高德重的僧人。后辞亲访道,参大通之禅,究经论之渊。大通之禅.就是神秀所倡导的北宗禅,即渐悟禅。它认为众生本有觉性,如镜有明性;但烦恼覆之,为镜之有尘。息灭妄念,念尽即本性圆明,如拂尘尽.镜就明。其步骤有五:一、总彰佛体离念门,二、开智慧门,三、显不思议门,四、明诸法正性门,五、了无异门,世称五方便门。这就是北宗禅的特色。在通达北宗禅后,他就返回五台山。一面弘扬北宗禅法,一面大开讲席,治《法华》妙典.阐《维摩》胜行.弘扬文殊菩萨的不二法门,穷源尽理,时出新义,盛倡天台的圆顿之教。所以声誉倍增。元和年间(806——820)被推为五台山十寺都检校守憎长,兼大华严寺供养主,知大常住。时有释门龙象、宝地芝兰法照、无著、澄观等著名高僧,云集台山,开辟本宗道场.弘扬本宗思想。当贞元三年(787)底澄观国师的《华严经疏》撰成后,他被请为讲主,举行了日供千僧的讲经法会,大大弘扬了《华严》奥旨。于是,海众云集,供施如流,从而解决了五台山佛教时岁艰难的困扰。后遇会昌法难,沙汰僧尼,他即藏匿岩野。不久,“宣宗践祚,重兴寺宇,敕五台山诸寺度五千僧,再请頵为十寺僧首并都修造供养主”。大中七年(853),他又与寰海游历诸台,海内四众设无遮精妙供养,从而使五台山佛教的寺院经济又得到了恢复发展,五台山佛教也得到了复苏和发展。
  总之,唐代时善住阁院云集了不少高僧和禅师.他们对五台山佛教的振兴、发展乃至义理、禅法的推进、突破都起了巨大作用。
  陈垣先生说:“五季乱而五宗盛。”五季者,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五宗者,禅宗的临济、沩仰、曹洞、法眼、云门是也。它始于初唐,盛于晚唐,完成了五代之季。对于五台山佛教来说,它只经历了后唐、后晋和后汉3个朝代,不仅没有受到后周柴荣的灭佛影响,反而还得到了后唐、后晋、后汉诸帝的扶植,五台山也出现了一些交接王侯、学握宰相之权的高僧,所以五代时的五台山佛教还是得到了相当的恢复和发展。这还可从日本高僧超会、宽铺、澄觉、长安等一行11人至五台山参观的记载、《印度普化大师五台山巡礼记》、敦煌遗书中保留下来的五台山资料和五代时的五台山图等史料中看到。其中,善住阁院的佛教也同大华严寺其它十一院的佛教一样.香火旺盛.法事不断,集中了不少禅僧,尤其是临济宗僧。他们以教为本,顿渐均修。推动了五台山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兴盛发展。
  入宋之后,“太宗皇帝蠲放台山寺院租税,厥后四朝,亦罔不先志之承。”遂使清凉之教恢隆佛化,照耀林薮,于时为盛。“比因边悴,议括旷土,故我圣境山林为土丘。所有开畲斩伐,发露神龙之窟宅。我等寺宇,十残八九,僧众乞丐.散之四方”,致使台山佛教又受到影响。幸有丞相张商英崇奉佛教,喜欢禅宗.极力维护五台山佛教。元佑二年(1087)十一月,张商英至五台山金刚窟,验所见之金刚窟“皆与梦符”。次年,六月二十七日,张商英第二次至五台山,参观了金阁寺、真容院、罗喉足迹殿,在其左右见圣灯各一盏,因见“其殿屋宇摧弊,念欲他日完之。即以钱三万付僧正奇修建”。,八月二十八日.他差人将所作记述他在五台山所见的圣灯、金桥、五色祥云、摄身圆光等灵异现象的《续清凉传》两卷送至五台山真容院。十一月八日,又将其“自塑泥像及发愿文”差人送至五台山真容院。元佑四年(1089)夏六月,他以并亢旱诣山祈雨,而安奉了罗喉罗圣像,结果三祈三应,真是灵验极了。张商英所作的《续清凉传》,虽然是一本宣扬灵瑞盛应的读物,远远比不上《古清凉传》和《广清凉传》的学术价值,但它对五台山佛教的宣传起了巨大作用。正如松溪老人文琉所说:“帝闻重加修葺,庄严土田,倍加先帝。山门荣耀,缁侣汪洋。自此洪岩巨壑,峭壁荒溪,古之伽蓝,无不周备。可谓名高百代,道光千载。朝臣奉信,竞趋宝方”@。这是张商英对五台山佛教的最大贡献。其二,当时五台山十寺有田庄.12个.“比因边臣谩昧朝廷.其地为山荒,遂摽夺其良田三百余顷,招置弓箭手一百余户。因此逐寺,词讼不息.僧徒分散.寺宇隳摧。”、幸因张商英奏达朝廷.才归还了五台山十寺,扶持了五台山佛教的寺院经济。其三.修建了善住阁院及其罗瞧殿,新塑了罗喉罗尊像,使其殿像庄严、佛教得到了发展。
  元朝是蒙古贵族统治中国时期,蒙古民族信奉藏传佛教。五台山是文殊道场.文殊不仅是大乘空宗的祖师,也是密宗的肇始人之一。所以,藏传佛教也非常信仰文殊菩萨.崇奉五台山佛教。元世祖认为五台山是“真佛境界”、”最上福田”。因此,元代时.喇嘛教大量传人了五台山,并在五台山建寺度僧,大作法事,赐田免税,允许僧人开矿、经营工商业.从而推动了五台山佛教经济的发展和佛教宗派的兴盛。其时,五台山佛教宗派主要有华严、慈恩、律宗、禅宗。其中以海云大士及其法孙刘秉忠与元世祖的关系甚密而致使五台山临济宗相当兴盛,而善住阁院的禅僧也相当活跃。
  明代是五台山佛教的第三个兴盛时期。以其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僧侣,从小就崇奉佛教.景张佛教。他认为佛教有化愚导顽、辅助王道之功,所以明朝建立之后,就护持佛教.兴隆佛教,利用佛教。五台山是文殊道场,以文殊菩萨为显密都尊,从北宋元佑至绍圣年问(1086——1098)就有藏传佛教高僧至五台山朝山拜佛开始,特别是元代藏传佛教大量传人以来,五台山就成了汉藏佛教共居之地。正因为此,它就有了因其俗、化愚顽、弥边患的作用。所以,明代诸帝及其宗室都尊崇五台山佛教.扶持五台山佛教。据《清凉山志》卷二《罗睺寺》条说:“成化间,赵惠王重建。”又据罗喉寺内现存碑文看,明弘治五年(1492)还予重修。万历年间(1573——1620),李彦妃又为祈子登极许愿施以巨款重修。可见,明代是该寺大兴土木,庄严寺像,佛教兴隆的时期。然而,考之史实,赵惠王,名叫朱瞻塙,是赵简王朱高燧的次子、明成祖朱棣之孙,和明宣宗朱瞻基为同辈人。他初封安阳王.宣德七年(1432)袭封为赵惠王,景泰五年(11154)去逝。可见,他对善住阁院及其罗瞧殿的重新修建当是在宣德七年至景泰五年问,即公元1432年——H54年间.且把它从大华寺中独立出来,改名为罗睺寺。但按寺庙的规制,它还不够完善,故在半个多世纪后,于弘治五年(1492)又予修葺。据《明史》《张居正传》、《孝定李太后传》和内监《冯保传》载,穆宗逝世时,太子朱翊钧年幼.宰相高拱日:“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宦官冯保谮于后妃。太子生母李贵妃大惊,太子也色变,遂贵妃一面向文殊菩萨许愿.太子登极即修罗睺寺;一面即联合宰相张居正和冯保,合谋定策.反对高拱,辅助太子登极。万历元年(1573),太子登极,遂逐拱,除居正为首辅。后于五台山罗睺寺.大兴土木,予以修建完善,从而使该寺成了五台山的一处规模较大、建筑瑰丽、禅衲和喇嘛共居的寺院。明代文学家王思任在其《游五台山记》中说:“上罗喉寺,与西来僧坐语半响,了不异。此中人但俱老童子,钦水一盂,豆七粒耳。”说明该寺有不少得道高僧。
  庄严的黄教道场
  清朝是满洲贵族统治中国的时期。满族信仰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元明时期就传人了五台山。但在元代时,它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寺庙作为其专有的道场。到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弟子释迦也失来到五台山。他在五台山断断续续住了4年,为黄教修建了5座寺庙,将黄教传人了五台山。入清之后的顺治皇帝,不仅崇奉佛教,喜欢参禅,而且“对外藩蒙古惟喇嘛之言是听”。所以,他对汉藏佛教圣地五台山就特别青睐。顺治十六年(1659),他敕蒙古大喇嘛阿王老藏来到五台山,住在菩萨顶,总理番汉事务。次年,又命蒙古大喇嘛老藏丹贝卓锡五台山.住持全山工作。从此,菩萨顶就成了五台山汉藏佛教的首府,黄教中的达赖一系也就传人了五台山。随着蒙古喇嘛的到来。就辟罗喉寺的马坊院以供十方,且日“十方堂”。从此,十方堂就成了一座蒙藏喇嘛共居的十方禅林。道光年间(1821——1850)予以修建,形成寺院规模。光绪年间(1875——1908),请德宗御题“广仁寺”匾额,但它仍是罗睺寺的下寺。
  清朝的第二任皇帝是圣祖玄烨。他是清代诸帝中具有雄才大略、深谋远虑的一位最有作为的帝王。他认为,对外藩蒙古只要“因其俗,兴黄教”.就能达到“控驭”之的.甚至“较筑长城还尤为坚固”。所以,他比世祖还优礼五台山。据《清凉山新志》记载,自康熙二十二年(1693)之后,天下太平,国家富庶,所以,他就去了五台山5次。他敕送台山梵文藏经两部.御制匾额55块,作诗15首、碑文20余通,送渗金佛菩萨像7尊,做各种道场8次,赐金银6000余两,修葺寺庙20余座,至于赍送的珍物供器,则多得不可悉记。其中,对罗喉寺来说,在康熙十一年(1672)时,以住持元旦“复规而新之,加丽”了罗睺寺,圣祖给撰写了《重修清凉山罗喉寺碑文》,予以支持。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又为罗睺寺题匾:“八正门”,宠以翰墨。康熙三十二年(1693)五月,皇太子允褆差内大臣包第、侍卫萨音图赍送金银、宝珠、龙缎、香烛、哈达于罗睺寺,还举行了保佑圣祖万寿无疆的道场。康熙四十一年(1702)二月,圣祖带着太子允礽、四子胤稹、十三子胤祥等,第四次到五台山时,还去了罗喉寺,瞻礼了自文殊和罗睺罗及“开花现佛”等圣像。康熙四十四年(1705),圣祖敕二世章嘉呼图克图阿旺罗森曲殿在五台山修建了罗喉寺、寿宁寺、三泉寺、玉花寺、七佛寺、金刚窟、善财洞、普庵寺、涌泉寺、菩萨顶等10寺,并将此10寺改为黄庙、青衣僧改为黄衣僧。从此,五台山有了汉喇嘛,黄教有了确定的道场。康熙四十九年(1710)二月,圣祖又带着皇太子允礽、三子允祉、八子允祀、十子允礻我、十三子胤祥和十四子允禵,第五次巡游五台山时.就是住在罗睺寺。同年十月.在康熙御制《罗喉寺碑文》中说:“罗睺寺者,灵鹫之精蓝,祗园之名刹也。在昔重修,焕金轮之宝相。于今信宿,现绀宇之神灯。I临般若之泉,洁比水晶之域。历真容之院,香传艹詹葡之林。”在此至少住了两夜,还见到了神灯瑞象。显然,圣祖驻跸兹寺,就是对该寺的护持、关怀,也是该寺历史上的殊荣。从此,罗喉寺就成了五台山仅次于菩萨顶的一座著名黄庙。
  康熙之后的高宗弘历,自称是曼殊师利大皇帝。他绳武圣祖,更加倾仰五台山的佛教。他曾至五台山6次。乾隆十一年(1746)九月下旬,他“奉皇太后”第一次瞻礼五台山时,就赏赐了罗喉寺匾额,供奉了罗喉寺墨刻《心经》、水月观音、童子观音各一卷,并赏赐了罗喉寺住持老格隆蟒袍。乾隆二十六年(1761)二月,他第三次“奉皇太后”朝礼五台山时,又赏赐了罗喉寺喇嘛大缎,并重葺了罗喉寺等16座寺庙。乾隆五十一年(1786)。他第五次至五台山时,还敕赐予章嘉呼图克图银一万两,分赏于罗喉寺等黄庙喇嘛,为熬茶念经之用。因他是“以黄教绥柔蒙古”,故对罗喉寺等黄庙特别优礼。从现在保存的文物资料看来,他还为罗喉寺题写了“南台屏藩”、“慧灯净照”、“悟色香空”、“意蕊心香”等4块匾额和诗3首:
  花 朝
  每遇花朝率有诗, 清愁薄喜一凭之。
  无何复值青春半, 不住且看红日移。
  山里芳菲应尚早, 篱边幡胜未教迟。
  向来愁喜浑无著, 咫尺文殊礼导师。
  ——乾隆十五年
  罗喉寺少憩
  试问谁能转法轮, 岫云松籁总天真。
  维摩不二曾无语, 已是分明说与人。
  松亭如笠坐冥搜, 却喜潇然满意幽。
  节物花朝谁点缀, 篱边剪采十分稠。
  ——乾隆十五年
  罗喉寺
  庵罗园据亩平巅, 雪后春光静处妍。
  一任安名还立字, 文殊不二只如然。
  ——乾隆二十六年
  乾隆皇帝对于五台山的喇嘛,尤其是菩萨顶和罗喉寺的大喇嘛,连“饲马之草豆.所用之米麦茶油,向系从地粮内拨给银两,令喇嘛自行买用”。@真是关怀备至,优遇极隆。
  高宗之后的仁宗皇帝,不仅把五台山看成是“神京之右臂”、“中华之卫藏”,还看成是“佛菩萨度化众生显迹之福地”。所以,他继圣祖5次巡台、世宗1次巡台、高宗6次巡台之举,于嘉庆十六年(1811)闰三月至五台山,同蒙古藩王一起瞻谒佛宇。他们不仅参观了菩萨顶、罗睺寺等黄教寺庙,也瞻谒了显通、塔院等汉地佛教寺院,显示了他对青黄二庙和汉、满、蒙、藏、土等各民族的一家之心。总之,清代的“痴道人”世祖、“佛心天子”圣祖、“圆明居士”世宗、“长春居士”高宗和“聆圣讯铭”的仁宗及以后的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等,都笃信佛教,尊崇文殊,喜观参禅,优礼喇嘛,遂使五台山汉藏佛教及其中罗喉寺的黄教都得到长足发展。据王介庭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至五台山时写的《游五台山记》云,罗喉寺大阁内的佛座后,有莲花一茎,高丈余,佛在花中坐,右旋则花开,左旋则花合,如上元节走马灯然。喇嘛姓韩名称片,善言谈,所藏有仁皇帝墨宝。出视之,乃赞罗喉罗语。说明“开花见佛”和圣祖仁皇帝的墨宝是罗喉寺的珍贵文物,喇嘛韩称片是该寺的一位道高德厚的高僧。又据高鹤年居士于民国元年(1912)至五台山参观时写的《五台山游访记》二载:罗喉寺内有历代御碑.各殿的铜像铜塔,精巧晃妙。西方殿内的两旁有贝叶灵文、蒙满经咒、梵文藏经、汉文清藏。内还有转轮,如莲花状。七宝池、八功德水、罗网栏楯.光明五色。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上供佛像、观音、势至.下有清净海众诸上善人.周匝围绕.种种庄严奇妙。余点灯敬礼,伊拨转机关.左转花开见佛,右转花合.形同真像.余日:”西方极乐.水鸟树林。皆能说法,此鸟会么?”伊答:“会者自会。”请初大兴,今有房数百间,喇嘛二、三百人。可见,清末民初时,罗喉寺佛教还是相当兴盛的。到民国年间时,“内外蒙王公台吉驱驼马牛羊数千里,倾诚贡献者,不绝于道;而内地清修梵行之僧徒,朝山受戒,亦以五台为圣地。故奉佛大众.不分蒙汉,竞礼名山,而五台之胜,益擅盛名矣”。时全山有青衣僧近千人,黄衣僧千人以上。青衣僧由僧会会长管辖,黄衣僧由西藏派的驻台札萨克管辖,而章嘉活佛一年中亦恒驻台若干月,管理他所属的六座黄庙。而罗喉寺就是属于札萨克管理的蒙藏喇嘛所住的黄庙。
  解放之后,五台山管理局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医治了在土改中佛教所受的创伤.使五台山佛教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不幸在“文革”期间,又受到了一场劫难,罗喉寺也同五台山佛教一样,多数喇嘛还俗,文物古迹受到破坏流失。1979年三中全会之后.经过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使含泪离开五台山的僧人、喇嘛又高高兴兴地返回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寺庙,重葺殿堂圣像,恢复了正常的法事活动。1983年,素那达尔吉受五台山佛教协会的委派来到罗喉寺.担任了大管家。他怀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决心,开始整修寺宇.庄严佛像,整顿僧纪。首先,他成立了寺庙管理委员会.制订了防火防盗、保护文物古迹的规章制度,办了培训班,培养吸收了一批新僧。其次,利用门票收入修葺了殿堂楼阁寮房,补塑新塑、金妆彩绘了佛菩萨圣像,遂使罗喉寺旧貌换上了新颜。第三.发扬了佛教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办起了法物流通处,开展了以庙养庙的活动,一面劳作,一面诵经习禅,使罗睺寺的宗教活动走上了正常规道。十几年来,他同该寺喇嘛先后接待了至其参观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喜挠嘉措、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及胡耀邦、万里、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蒙藏喇嘛2万余人,同时还接待了以西藏佛协会长伦珠陶凯大堪布为团长的西藏佛教参观团、以彭措扎西为首的达赖喇嘛回国参观团和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等国和地区至五台山的朝圣团,同他们进行了佛教文化交流,建立了友好关系,加深了相互了解,增进了汉、满、蒙、藏、土等各民族的大团结.促进了民族间、地区间、国家间的友好往来.在罗喉寺乃至五台山佛教史上谱写了光辉~页。

 
 
 
前五篇文章

罗睺寺建筑与塑像概述

明代苏州最有名的佛教史志——《吴都法乘》

论东晋南朝时期会稽佛教文化兴盛之原因

龙象圣地缙云寺

浅论佛教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借鉴作用

 

后五篇文章

龙泉寺佛教简史

金阁寺建筑与塑像概述

金阁寺佛教简史

富楼那结集无史实

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