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物质、心灵的发展应齐头并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物质、心灵的发展应齐头并进
  方 济
  物质生活越进步,人们的精神层面彷佛就有越多的漏洞。以台湾社会来说,经济、政治……等大环境的发展,固然使得我们的社会日趋多元化,生活条件也比过去更加优渥,但许多人却因为太过依附物质的享用,反而失去了心灵的归属感,让自己陷入拜金、物质主义的风暴里难以脱身。然而,内心深处对精神事物的渴求,总是催促著人们去寻找安身立命的驿站;但有更多的人却错把物质的拥有,当成了安顿身心的标的,像这般饮鸩止渴,将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与宁静。
  妄想以物质的富丽堂皇来填补精神的空虚寂寥,于是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上瘾”现象。最糟糕的当然是毒品、酒精的上瘾行为,既害己又害人。然而,“上瘾”的现象却是无所不包,大概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事物都有可能成为上瘾的对象,使得吾人在其中丧失了觉察力,身心俱陷泥淖不可自拔!
  电视、网路、购物、人际乃至工作……等等,都有可能让我们在里头迷失自己,求出无期。以“网路”这一现代科技的产物来说,固然带来较往昔更多的资讯和便利,却也使许多人掉进了由电脑的冰冷萤幕所虚构出的幻象世界。譬如网路提供不少线上交友的机会,很多新人类趋之若骛;他们隐匿个人身份,在自以为安全的交友环境中尽情挥洒,希望能寻得自己的罗蜜欧或茱丽叶。如果人们能够单纯、保持觉察地上线游逛,网路交友未尝不是美事,但就有不少人不够觉察,继而陷入这样的荒谬情境。
  再如电视,其全方位的影音效果让人们的思考力、判断力几乎都缴了械!在这般“恶劣”的环境下,更遑论保持敏锐的觉察力了。而在人际关系上,大家渴求几近永恒、不变的情谊际遇,却往往教自己落人“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中:影响所及,由婚姻关系衍生出的外遇乃至暴力……等问题亦时有所闻。最近,美国柯林顿总统的绋闻风波闹得满城风雨¨使“性上瘾”的相关行为,又再成为心理专家探讨的课题。
  以上所举数端,不过是现今人类社会中之荦荦大者。实则,今日科技所提供的种种便利是无可讳言的,然而问题出在当我们运用这些工具时,这颗心却迷失了!因此接下来的课题是:我们为什么会迷失?有什么方法能够对治?
  《楞严经》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生,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佛陀在这段经文里表示,》至万众生的妙明真性,本是灵澄清虚、寂然不动的,但众生却在这样的明觉状态中妄立能所,继而由一念无明引生种种烦恼、乃至山河大地。实则,《楞严经》所揭示的道理,同样能用以诠释吾人沉沦物欲的过程与现象。
  前述“上瘾”的例证,其实和人们在观念、生活层面之日益“物质化:物化)有很大关系,而物质化又与“能所、二元、相对”的思考模式息息相关。自工业革命后,人类固然改善了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人们以物化观点审视一切的习性,这除了更加强二元对待的思考方式外,也使得若千可行诸久远的传统价值观受到质疑甚至扬弃。
  物化过程里,我们渐渐把个人的知识、学历、想法包里成一项项的物件展现世人面前,期能换取更好的生活条件。再者,物化的历程也可能让人“表里不一”,因为败絮其中的内在,可因金玉其外的物质表象而获掩饰。既然单靠外在修饰就能博得称许、赞叹,人们大可著眼于如金钱、以及种种物质的享有,至若思想,内涵、灵性层面的需求和培养则被打入冷宫,甚至视之为粪土!
  于是,人类的生活普遍变得肤浅、缺乏深度。二元对待的思维模式甚且在本世纪形成共产、资本两大意识形态的对垒,致使全球曾因而笼罩于冷战的恐怖氛围中·过份强调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将使我们的生命品质每况愈下;外表看似风光的物质条件却掩盖不了灵性被践踏后的空虚寂寥!种种“上瘾”的行径,其实是人们在心灵迷失之后的补偿与救赎,无奈这样的救赎就像无底洞,永远把真正的满足和宁静推向无止境的虚空!
  若从佛教观点看,人类不断的物化卜就是持续把“我”膨胀的过程,希冀在周遭变动不居的事物里,寻得永恒与慰藉。这样的企图注定是要失望的。佛陀如是说:“色、受、想、行、识皆悉无常,此无常义即是苦;苦者即无我,无我者即是空也。我非彼有,彼非我有。”其实不待释尊的教诫,我们看看今日人心的动向即能窥知二一。向外追寻的结果,使得人们忘却了“超越内外、遍一切处”的妙明真性,进而在种种无常事例上搜寻永恒,却换得了渴乏与失落。
  至今,人类的触角即便伸及广袤的外太空:科学家也在探索所谓“最终理论”的可能性……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领域的探索,已渐渐到了尽头,不再如过去所想像的那般无有止境。换言之,大自然的基本运作法则已发现得差不多,现阶段科学只是在已有的基础上探索细枝末节的面向,未能有突破性的发展。“科学走到尽头”并非意请解决了所有的问题:相反地,对于诸如“生命从哪里来?”、“意识的源头何在?”、“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为何?”,“时间的本质是什么?”……这些疑宝却可能因尽头之到来而永远无解!
  为此,欧美“新时代运动”的科学家们,积极撷取东方的古老智慧,盼能获致不同于科学逻辑的探索路径与向度。他们从东方传承里的静坐冥想……等古老精髓中得到很大的启发,并一致认为开发“超感官知觉”可能是下一世纪的重要课题,也是突破当前科学困境的捷径之一。这样的讯息鼓舞著人心,也象征人类可能正经历一次革命性的跃进!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了解:人心的迷失、各式各样的上瘾行为二旦告了“物质至上”的破产,也是人类亟觅自救之途的征候。古老宗教传统如佛教……等,提供了现阶段人类发展心灵、安顿身心的一扇窗,为失落的灵魂照进一线曙光·展望未来,传统佛教如何经由创造性诠释的过程,以因应新时代、新人类的需求,诚为芸芸佛子亟待思考以及不断自我实验的课题。
  摘自《中国佛教》第42卷第10期

 
 
 
前五篇文章

西域佛学大师鸠摩罗什

碧山寺佛教简史

碧山寺建筑与塑像概述

从绚烂到平淡 ——读《弘一大师年谱》

飞速发展的四川藏画艺术

 

后五篇文章

无情有性与生态伦理——(佛教与自然生态)之现代意义

我所理解的中国哲学心性论

我国历史上的著名禅僧(三)

我国历史上的著名禅僧(二)

五台山佛教与《五台山佛教史》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